APP下载

大学生怀旧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17-02-23婧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被试题项量表

薛 婧王 恒

①中国.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贵阳) 550028 ②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

大学生怀旧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薛 婧①王 恒②

①中国.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贵阳) 550028 ②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

目的:编制本土化的大学生怀旧问卷。方法:以文献研究、访谈和开放式调查为基础确定维度,形成问卷,对782名大学生进行了预测和施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寻并检验当前国内大学生的怀旧结构。结果:大学生怀旧由频度、深度、广度3个方面构成,3个分量表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290%;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总体问卷及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913,0.867,0.855,0.804,表明问卷信度较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3个因子构建的模型(χ2/df=2.144,GFI=0.898,CFI=0.923,IFI=0.924,RMSEA=0.051)拟合较好。结论:编制的大学生怀旧问卷符合测量学要求,能够达到测量实用的目的。

怀旧;大学生;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量表编制

用问卷法研究怀旧,其目的是了解个体对怀旧的认知、情感以及这些认知、情感及行为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者较多使用问卷法研究怀旧,现有的问卷也有多种[1]。问卷形式上有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测量对象上有一般的个人怀旧测量和消费者怀旧测量,例如Batcho怀旧调查表(Nostalgia Inventory,BNI)[2]和怀旧情绪量表[3];测量内容上有怀旧内容、怀旧倾向和怀旧结构的测量,Holbrook的怀旧倾向指标(Index of Nostalgia Proneness, INP)[4]、历史怀旧量表(Historical Nostalgia Scale, HNS)和个人怀旧量表(Personal Nostalgia Scale, PNS)[5-6]都是常用测量怀旧倾向的量表。已有的研究问卷是根据怀旧不同的分类以及研究要求所编制的,一些量表的测量只集中单一方面,或是建立时所使用的被试代表性有限,导致量表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外现有的一些问卷在研究中已发现存在问题,例如Rindfleisch、Freeman和Burroughs研究中使用Holbrook怀旧倾向量表,结果显示Holbrook怀旧倾向量表有两个维度,其中产品怀旧(product-nostalgia)3个项目,生活怀旧(lifenostalgia)5个项目[7];Reisenwit、Iyer和Cutler的研究却显示Holbrook的怀旧倾向量表有两个维度(各包括4个项目):一是社会怀旧倾向,另一是个人怀旧倾向[8],这些结果同编制者的维度构想都不一致。国内已有的量表仅是使用老街消费者作为样本[3],代表性有限,也没有相关研究将量表运用到其他产业上进行信、效度的检验。如果对中国的被试直接使用外国问卷进行研究,必然会因为存在不适应性而产生结果的不准确,特别是有些项目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例如Batcho的怀旧量表中的“教堂”这一项目。此外,目前国内也没有针对老年人或青少年等某一特定人群的怀旧量表。因此,根据中国自己的文化历史发展,编制一套适合当代中国人群的怀旧问卷是对于国内开展有关怀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怀旧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怀古、怀念旧友之意。而在西方,怀旧(nostalgia)最早源于希腊文nostos和algos二字的组合,字面上的意思是因思念家乡而引起的苦痛。17世纪,瑞士医生Johaness Hofer首次将怀旧作为专业术语提出,并认为怀旧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随着时间的流逝,怀旧曾被定义为一种精神疾病,或是等同于思乡症,如今被视为一种情绪状态[1,9-10],它是思念过去时的复杂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会对人们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怀旧的研究都有着各自的视角,个人怀旧是大多数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研究的主题,其中大学生是最常用的研究对象,并且在已有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时期的怀旧感较高[2],怀旧的频率较高[11]。本研究开发针对大学生的怀旧问卷,对怀旧研究以及后续研究都有意义。

1 大学生怀旧初测问卷的编制

1.1 目的

编制大学生怀旧问卷的初测问卷。

1.2 对象与方法

1.2.1 对象 本研究的开放式问卷被试均来自于西南大学本科学生,样本容量为58名,年龄分布在18~22岁,平均(20.5±0.932)岁,所有被试均无明显异常特征。

本研究进行开放式访谈的被试为10名大学生,男生4名,女生6名。访谈所提的开放式问题为:“您认为怀旧是什么?您谈谈你对怀旧的体会和经历(什么时候会怀旧,什么会引发你的怀旧或让你怀旧,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会怀旧)怀旧时、怀旧后的感受是怎样的,可以用形容词描述一下?你是一个容易怀旧的人吗?能估计一下自己怀旧的频率吗?在什么阶段怀旧频率高?怀旧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重要吗?”

1.2.2 方法 自编的大学生怀旧开放式问卷。

1.3 结果

根据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的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怀旧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主要体现在:频率方面,有的被试经常怀旧,“每天会怀旧”,有的被试很少怀旧,没有固定的频率;内容方面,有的被试怀念过去很多内容,包括朋友、家人、学校,上一辈的时代等等,有的被试仅仅怀念过去的同学或是童年的时光;意义方面,有的被试认为怀旧能够帮助面对现实的问题,有的被试认为怀旧仅仅是怀念过去的时光,没有什么作用。

1.4 初测问卷的编制

根据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的结果拟定出问卷的初测题项。经多次讨论、修改后得出包含37个封闭式问题。要求被试在Likert 5点评分量表上对这些条目的同意程度进行评价。在重庆学校发放该原始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22份(92.5%)。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进行项目分析:按被试的问卷总分排序,取前面的27%作为高分组,后面的27%作为低分组,然后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个题项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删除差异不显著的项目;然后对被试的各题项得分与问卷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删除与总分相关低于0.2的项目;最后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综合考虑特征值(大于1)、碎石图、因素负荷(大于0.40)等指标,得到30个条目的大学生怀旧感的初测问卷。

2 大学生怀旧问卷的因素确定和正式问卷的编制

2.1 目的

确定大学生怀旧的结构,编制大学生怀旧的正式问卷。

2.2 对象与方法

2.2.1 对象 西南大学、贵阳学院、贵阳医学院共发放问卷600份,共得到有效问卷560份(93.33%)。对回收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和真实性的检查,未答题项超过3题、作答有明显反应倾向或答案以某种规律出现的都给予剔除。

2.2.2 方法 自编的大学生怀旧问卷正式量表。

2.2.3 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Amos 5.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包括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等。

2.3 结果

2.3.1 项目分析 本研究采取两种方法对问卷项目的鉴别度进行检验。

2.3.1.1 “临界比率”(critical ratio,CR) 将所有被试所测问卷的总得分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将两端各占27%的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求出两组被试在每个题项上得分的平均数,然后进行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如果题项的CR值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表示该题项能鉴别不同被试的反应程度,这是考虑项目是否被删除的首要条件[12],见表1。

表1 问卷各题项的项目分析情况

由表1可知,所有的题项的CR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所有的题项都能鉴别出不同测试者的反应程度,按照此标准,没有题项予以删除。

2.3.1.2 相关法 完成上一步工作之后,对剩下的题项进行相关法分析发现,除了第5题(r=0.277)和第15题(r=0.247)与整个题项之间的相关未达到显著以外,其他题项之间及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因此删除第5、15题。

2.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根据项目分析的结果,对剩下的28个项目进行初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EFA),考虑因素的结构效度。

首先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应性。经过计算,本次研究的KMO值是0.924,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12],Bartlett’s球形检验的χ2值为3279.359,显著性水平为0.000(df=378),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表示总体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也说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图1 大学生怀旧因子分析碎石

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PEA)对问卷做初步的分析,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有5个,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55.436%。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后,根据碎石图(见图1)发现,从第4个因素之后,坡度线较为平坦,因而保留第3或第4个因素是合适的。

再次对题项进行筛选,根据因素分析理论的标准来筛选题项以组成正式问卷。本研究参照以下标准对题项进行筛选:①因素负荷值小于0.3(a<0.3);②共同度小于0.2(h2<0.2);③同时与几个公因素都有高负荷的个别题项[13-14]。根据以上原则,删除不符合要求的题项,最后确定了3个因子(共18题),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4.290%。

对所取3因子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得到稳定的3因子结构,各项目均在相应因素上具有较大载荷,处于0.410~0.823之间,对3因子分别进行命名:频度,深度,广度。见表2、3。

表2 大学生怀旧感中各因素的旋转因素特征和贡献率

表3 大学生怀旧感三因素分析

表4 问卷的各维度及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

2.3.3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2.3.3.1 信度检验 信度是对量表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评估,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的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检验[13]。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和分半信度作为检验问卷信度的指标。

由表4可知,各维度及总分的α系数及分半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15]。

2.3.3.2 效度检验 ①内容效度:本研究中所编制的问卷维度和题项均来源于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开放式访谈以及因素分析的结果,问卷经过多名心理学专业博士生的修订和审查,基本保证了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②结构效度:本研究采用因素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的方法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a.因素间的相关系数:可用因素之间的相关、各因素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来估计问卷的结构效度。根据心理测量理论,问卷的各个维度之间应该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同时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应高于相互之间的相关,以保证各个因素间既有区别,但又测量同一心理特征。对本问卷各维度及总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5。

表5 大学生怀旧问卷各维度及总分相关(r)

由表5可知,3个因素(频度、意义度、广度)之间的相关在0.689~0.770之间,存在中等相关;3个因素与总分的相关在0.881~0.932之间,存在高相关,说明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b.验证性因素分析(CFA):验证性因素分析是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己有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的一种验证。其基本的假设是:公共因素之间可以相关也可以无关;观测变量可以只受某一个或几个公共因素的影响而不必受所有公共因素的影响;特殊因素之间可以相关;还可以出现不存在误差因素的观测变量;公共因素和特殊因素之间相互独立[16]。

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的合适性,一方面通过外因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和负荷反映因素之间的路径;另一方面,通过拟合指标反应模型的拟合程度[16]。模型拟合指数是考察理论结构模型对数据拟合程度的统计指标。不同类别的模型拟合指数可以从模型复杂性、样本大小、相对性与绝对性等方面对理论模型进行度量。一般认为,χ2/df值小于5,RMSEA取值在0.05或以下,GFI、AGFI、NFI、PNFI、NNFI、CF等拟合指标的数据值在0.85以上表示模型拟合较好,达到统计要求。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怀旧感结构与观测数据拟合良好,各拟合指标均达到了统计要求,见表6和图2。

表6 大学生怀旧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

图2 大学生怀旧结构模型及标准化路径系数

3 讨 论

3.1 结构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编制将大学生怀旧结构分为频度、广度、深度3个维度。怀旧的频度,可以从这个维度的结果直观的了解到被试怀旧发生频率是怎样的,此维度得分多越高表明怀旧的频率越高,反之亦然。在Wildschut等人研究中大学生被试报告自己怀旧频率时,79%的学生报告其每周至少1次有怀旧的体验,19%的学生报告1周会有2次,26%的学生报告每周3到4次,还有16%的学生报告每天至少1次怀旧体验[17]。在另一个研究中使用国外的怀旧问卷调查中国大学生的怀旧频率,结果表明有接近一半(46%)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怀旧的体验,33%的学生报告1周会有2次,20%的学生报告每周3到4次,还有7%的学生报告每天至少一次怀旧体验[18-19]。可见怀旧的频率是大学生怀旧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指标也反映出大学生个人怀旧的倾向性情况。

怀旧的广度,可以从这个维度了解到怀旧的内容和对象的多少,此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怀旧的内容和对象越丰富。以往研究结果表明怀旧所反映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反映了有关自我、社会、失去、补救和矛盾感情等不同的内容和主题[1,20-21],怀旧的内容主要涉及人、物、事3个方面[22]。在以往的研究中,英国和美国的大学生怀旧的对象包括:人物、纪念事件、生活环境、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动物、宠物、可触物品,过去的自我等[10,17],我国的大学生怀旧的内容也是多样化的,虽然不能将这些怀旧的内容一一列举出来,但是可以通过这个维度的测量了解到个体怀旧内容和对象的多少。

怀旧的深度,此维度一方面体现个体对怀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怀旧的结构层次性。Davis认为怀旧是具有层次结构的,由浅入深的层级可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简单怀旧(simple nostalgia)是指个体简单的认为过去好于现在,尽管意识到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渴望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里。第二个层次:反思怀旧(reflexive nostalgia)是自发地认真分析简单怀旧的内容和主题,对引发怀旧的对象和主题进行自我意识的再思考和再认知。第三个层次:解释怀旧(interpreted nostalgia)是对怀旧的内容作更多的分析,包含怀旧的特质、来源、重要性、心理目的等[23]。怀旧层次性划分更注重对怀旧自身的探讨和反思,不受研究视角、文化背景以及划分原则的影响,也更具普遍性和实用性[1]。这个维度可以测量到个体怀旧的层次,更能够体现怀旧的功能所在。在这个维度上得分越高表明怀旧的层次越深,怀旧对自身也更具有意义性,对怀旧的思考越深入。

上述维度与本研究构想的怀旧结构相一致,频度反映怀旧的频率,广度反映了怀旧的内容和对象,深度反映了怀旧的意义性,这3个方面能够体现大学怀旧的不同类型。基于此,本研究最后形成的怀旧结构是科学的。与国外的问卷相比,本问卷更为准确的反映当前中国大学生怀旧心理结构与现状,并且本问卷不仅考查了怀旧的频率,还考查了怀旧的内容和意义性,能够更加多面的反映出大学生怀旧的不同方面的特征。

3.2 有待完善及深入之处

本研究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样本采集主要针对西南地区,今后的研究需要涉及更多的地区进一步的验证。本研究目前处在探索性研究阶段,并未完全包括怀旧理论中所涉及的全部维度,研究中的量表更多是测量大学生的怀旧倾向,没有涉及怀旧时的情感状态方面。本研究对所得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时,部分拟合指数偏低,表明尚存进一步修改的空间。量表编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上述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修正和提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学生怀旧由频率、广度、深度3个方面构成;②本研究所构建的大学生怀旧结构比较合理,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大学生怀旧问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测查大学生怀旧感的有效工具。

[1]薛婧,黄希庭.怀旧心理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1,29 (19):608-614

[2]Batcho K I.Nostalgia: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5,80:131-143

[3]蔡明达,许立群.建构怀旧情绪量表之研究-以地方老街为例[J].营销评论,2007(4):163-186

[4]Holbrook M B.Nostalgia and consumption preferences:Some emerging patterns of consumer tastes[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3,20(2):245-256

[5]Marchegiani C,Phau I.Remembering the way it wa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historical nostalgia scale//[M]In Thyne M,Deans K,Gnoth J(Eds.),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Marketing Academy Conference.Dunedin:New Zealand,2007: 2000-2008

[6]Marchegiani C,Phau I.Away from unified nostalgia:Conceptual differences of personal and historical nostalgia appeals in advertising[J].Journal of Promotion Management,2010,16(1):80-95

[7]Rindfleisch Aric,Dan Freeman,James E Burroughs.Nostalgia, materialism,and product preference:An initial inquiry[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2000,27:36-41

[8]Reisenwitz T H,Iyer R,Cutler B.Nostalgia advertis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nostalgia proneness[J].Journal of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2004,14(2):55-66

[9]Sedikides C,Wildschut T,Gaertner L,et al.Nostalgia as enabler of self-continuity[M].In F.Sani(Ed.),Self-continuity: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erspectives.New York:Psychology Press, 2008:227-239

[10]薛婧.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1]Sedikides C,Wildschut T,Arndt J,et al.Self and affect:The case of nostalgia[M].Affect in social thinking and behavior:Frontiers in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06

[12]孔令明,张理义,张其军,等.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的研制及其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4):577-581

[13]刘立新,金冬梅,夏永静.大学生社会适应行为方式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3):421-423

[14]侯静.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22(8):1171-1181

[15]刘艳梅.Schutte情绪智力量表的修订及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16]罗伯特·F·德维利斯著.魏勇刚,席仲恩,龙长权译.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7]Wildschut T,Sedikides C,Arndt J,et al.Nostalgia:Content,triggers,func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5):975-993

[18]Zhou X,Sedikides C,Wildschut C,et al.Counteracting loneliness:On the restorative function of nostalgia[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19(10):1023-1028

[19]薛婧,张睿.大学生怀旧现状的调查研究[J].文学教育(中), 2013,9(5):29-30

[20]Schindler R M,Holbrook M A.Nostalgia for early experience as a determinant of consumer preferences[J].Psychology&Marketing,2003,20(4):275-302

[21]Sedikides C,Wildschut T,Baden D.Nostalgia:Conceptual issues and existential functions[M].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xistential Psychology(pp.200-214).New York:Guilford,2004

[22]Holak S L,Havlena W J.Nostalgia: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mes and emotions in the nostalgic experience[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92,19(1):380-387

[23]Davis F.Yearning for yesterday:A sociology of nostalgia[M]. New York:Free Press,1979

http://www.cjhp.com.c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n Nostalgia Scale for Undergraduates

XUE Jing,WANG Heng
Guizhou Administrative College,Guiyang550028,China

Objective:To develop a nostalgia scale for Chinese undergraduates.Methods: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interviews and open-ended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dimensions,forming the questionnaires,measured a total of 782 college students,and by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to explore and examine the nostalgic structure and state of undergraduates.Results:The nostalgia scale consisted of frequency,depth, breadth,and the three subscales constituted 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of 54.290%.The questionnaire had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model fitting was good.Coefficientαcoefficients in the total scale and subscale were 0.913,0.867,0.855 and 0.804.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ree factors fitted better(χ2/df=2.144,GFI=0.898,CFI=0.923,IFI=0.924,RMSEA=0.051).Conclusion:The nostalgia scale for Chinese undergraduates accord with requirement of surveying questionnaire,and it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actical measurement.

Nostalgia;Undergraduates;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Development of scale

R395.6,B841.7

A

1005-1252(2017)02-0263-06

10.13342/j.cnki.cjhp.2017.02.028

2016-10-25)

猜你喜欢

被试题项量表
多级计分测验中基于残差统计量的被试拟合研究*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欺凌参与者角色行为量表中国初中生版的修订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比较研究*
我国专业体育教练员绩效评估体系权重的研究
“00 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初探
——以河南省信阳市部分高校为例
河南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