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7-02-22邓楠余倩

医学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血管内皮功能依达拉奉

邓楠 余倩

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后两组NO、t-P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T-1、PA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患者往往遗留语言、肢体功能及心理障碍,造成家庭、社会负担。有研究表明[1],急性脑梗死的发展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存在密切联系。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观察其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9~78岁,平均(63.45±2.17)岁;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分别为8例、5例、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7~79岁,平均(64.38±2.21)岁;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分别为10例、7例、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②首次Nihss评分大于4分,均为首次发作;③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感染或恶性肿瘤;②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③出血性脑梗死;④严重精神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基础对症治疗,①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规格:3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80,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将依达拉奉30 mg与生理盐水100 ml混合均匀进行静脉滴注,2 次/d。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规格:10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1020664,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将醒脑静注射液30 ml与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5%)250 ml混合均匀进行静脉滴注,1 次/d。依达拉奉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保持一致。2 w为1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1.4.1临床效果 治疗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判定[3]: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60%以上;②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0%~59%;③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0%~39%;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和的百分比。

1.4.2血管内皮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包括NO、ET-1、t-PA、PAI。于清晨空腹时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其中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采用夹心双抗酶联免疫法检测ET-1、t-PA、PAI。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P<0.05),见表1。

2.2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NO、ET-1、t-PA、PA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t-P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T-1、PA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诱发急性脑梗死病因较多,其中最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内皮功能障碍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发因素。内皮细胞损伤后可释放多种生长因子,激活平滑肌细胞并使自身大量增殖,并迅速合成胶原等细胞外基质,通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人体最大分泌腺体,在全身各处广泛分布,当内皮细胞功能出现障碍时,血管内皮活性因子表现异常,其中以NO、ET-1、t-PA、PAI水平变化最为明显[4]。NO是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能够有效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平滑肌细胞增生具有重要抑制作用;ET-1是内源性血管收缩肽,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中,可有效调节血管舒张;t-PA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具有特异性溶栓作用。PAI属于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物,在纤溶系统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依达拉奉属于氢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并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减轻脑细胞损伤,但其作用靶点较为单一,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5]。醒脑静注射液属于水溶性注射液,含有麝香、郁金以及栀子等,其中栀子善泻火除煩,冰片清热解毒效果较好,麝香可醒脑开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醒脑静注射液对于改善大脑功能、提高脑细胞耐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改善脑部梗塞,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水平。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平滑肌,调节并修复血管内皮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NO、ET-1、t-PA、PAI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综上所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扩张血管、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脑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景红,李娜,孙素娟,等.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 25(06):425-427.

[2]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刘振宇,王丽华,周俊英,等.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響[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03):337-339,343.

[5]崔岩,高燕.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7):21-22.

[6]孙世平,旷海燕,许志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2):1477-1481.

编辑/倪冰冰

猜你喜欢

醒脑静注射液血管内皮功能依达拉奉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氧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