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发展的眼光构建“生本课堂”

2017-02-18■柳

教书育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海伦司马迁

■柳 红

以发展的眼光构建“生本课堂”

■柳 红

课堂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更是在成长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始终持有发展的眼光、动态的思想,不能僵化课堂,不能拘泥于学生眼前的认知水平和知识体系,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一、善待差异,欣赏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不同于别人的思想和生命价值观念,更有不同于别人的优势和擅长领域,也有自己的短板。教师要善待这些差异,用宽容、接受的态度给每一个学生改变、调整和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发挥潜力,不断进步。

例如,教师先导入课程,让学生说出其知道的我国省、市、直辖市的简称。学生们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平常多留心,能够说出很多的简称;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茫然,知道的很少,甚至不知道还有简称这个概念。这个时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根据知道的多少给学生加上标签,而是应该理解学生平常的兴趣、爱好存在不同。接下来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们根据各省市的地图形状,背诵简称歌。在这个环节中发人深省的是开始对简称了解甚少的学生反而背诵得非常快,并且能够根据形状快速判断是哪一个省市,形象思维和记忆品质非常好,这就充分说明了,在课堂上学生是发展的,那么整个人生,学生更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师要做的是接纳、欣赏每一个学生,给他们留出预存的时间,加以正确引导。

差异是学生存在的形式,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所谓发展比较慢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包容他们,不要打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相信每一朵花都有它开放的时节。

二、以学定教,变通教学

教师在认真备课,整体把握课堂内容的前提下,不能固守于教案预设的教学过程和目标,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课堂的进展,用动态的思想、变通的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使之更适合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接受,消化课堂内容,并得到发展。

例如,在《海伦·凯勒》一文的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要求,设定了教学目标,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然后确定基本的教学思路。但是,当按预定完成一系列任务后,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老师。”老师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话感到很奇怪,问:“你为什么想到了长大后要当老师呢?”“小海伦,双耳失聪双目失明,是老师莎莉文为她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户,是老师萨勒让海伦学会了说话,老师真的很伟大。”这样的回答让教师出乎意料,教师只好临时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怎样在纷繁的事情头绪中把握文章的主体线索。

课堂是变化的,学生也是变化的,“以学定教”契合了这个特点,其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要求,变被动、盲目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索,做到了切实顺应学生的发展。

三、尊重质疑,开放发展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宽容地接受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现在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对好多事情持有好奇心,甚至具有怀疑的想法,表现在课堂上常常会对老师的见解提出质疑。教师要用开放的理念,尊重他们的想法。

例如,在“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教学中,一个学生向老师提出:课文题目是“发愤”写书,是说司马迁入狱受到酷刑对汉武帝气愤了,才立志写书吗?老师:是啊,司马迁受到刑罚,忍辱负重决心著书,成就了伟大的《史记》。学生:为什么课文却用了很多的篇幅去写他父亲临终的嘱托,我觉得,即便是司马迁不受到酷刑,在他父亲的激励下,他也能写成《史记》,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史记》的功劳归于汉武帝的酷刑。他一方面质疑了课文的结构安排,另一方面又质疑了通常意义上司马迁受辱著书的说法。教师要保护学生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要进行正确引导,与他进行平等的交流、探讨,找到一个他们可以认可的解释。

尊重质疑是“生本课堂”的特征;宽容、开放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通过学生的质疑,让课堂保持有效的互动,让学生们在交流、探究、碰撞中明辨是非,懂得善美。

发展是目的,“生本课堂”是途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搭建平台,给学生创造机会,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海伦司马迁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海伦·凯勒的故事
司马迁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