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认同理论及研究现状

2017-02-16闫丁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闫丁

摘要: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认同理论是这一领域影响力最大的理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Taifel和Turner提出社会认同理论以来,社会认同理论不断完善和进步,直到现在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方法、理论仍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本文通过回顾相关理论、方法和研究现状,对社会认同研究的发展进行梳理。

关键词:社会认同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的提出为社会心理学这一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拓展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自提出以来有大量的学者对这一领域开展了研究.促进了对群际关系的进一步理解。本文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回顾和阐述,理顺相关研究的进展和不足.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1.社会认同理论

1.1社会认同理论的背景和基本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前,社会心理学笼罩在“还原论”的阴影下,“还原论”倾向于以更低层次的概念或语言来解释某种现象,以个体特质解释群体,认为群体除了个体数量增多之外并没有特别之处,这种缺陷阻碍我们正确地理解现象或事物(Hogg,van Knippenberg,&RastⅢ,&2012)。以欧洲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对这种危机展开了有力批判,他们希望提出一种基于非还原论的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早期,Tajfel等人采用最简群体实验范式(minimal group paradigm)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对被试按照无实际意义的标准进行分组.让被试对除自身之外的其他人进行资源分配.结果发现,尽管被试之间在现实生活中毫无交集.分配资源的人也不能从分配策略中得到任何好处,但被试仍然倾向于分配给同组组员更多资源(Tajfel,1970;Tajfel,Billig,Bundy,&Flame~,1971)。这种新发现很难用传统理论进行阐述,而在Taifel和Turner(1979)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中这一现象得到了完整解释。

Taifel和Turner(1979)认为社会认同指的是“个体从他感知到的自身所属团体那里得来的自我形象,以及作为团体成员所拥有的情感和价值体验”。社会认同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都在努力地维持和增强自尊,而社会团体以及团体内部成员都会赋予个体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内涵.这势必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认同。个体希望得到和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而对自身所属团体的评价需要参照其他相关团体通过社会比较来进行.积极的差异比较可以带来较高的威望,而消极的差异比较则产生较低威望。当社会认同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可能会离开现有的团体.加入使自身更能得到积极区分的团体,或者通过努力使现有团体获得更多的积极区分。

1.2社会认同的心理过程

通常认为社会认同的心理过程包含三个部分.依次是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positive distinctiveness)(Tajfel,1982)。

1.2.1社会分类

社会分类,也被称为社会范畴化,个体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识别物体.会对他们进行分类,对人进行的分类会运用相似的方法.这对人类适应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分类将繁杂的刺激进行区分整理.使个体更易于对它们进行管理.在这个整理过程中存在一种增强效应(accentuationeffect),即个体倾向于加强同一分类中刺激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分类之间刺激的差异性(Tajfel.1957),Tajfel和Wikels(1963)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证明了增强效应的存在。

在对他人的分类过程中,个体很难不受到自身情感的影响.因为对他人的分类同样会对自身价值形成影响。人们倾向于根据他人和自己的异同来对他人进行分类,从而把对象归为同一分类的内群成员或者是不同分类的外群成员。同样,我们也会对自身进行分类.20世纪80年代Turner进一步提出的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theory)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Turner.1985)。自我归类理论与传统社会心理学的区别在于.后者关注“群体中的个体”.而自我归类理论关注的是“个体中的群体”,是心理化的群体,是指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后.得到的积极情感和价值意义以及以此为基础与他人进行区分的动力过程(李春,宫秀麗,2006)。

自我归类过程的结果是自我与其他内群成员相似性增强,与其他外群成员相异性增强。一方面,自我归类使个体认为自身与群内成员是相似的,将群体概念放入自身头脑当中;另一方面,自我归类使个体在某些方面做出与归类相符的行为。简言之,自我归类就是将个体转换为群体的一个过程(Hogg et al,2012)。

1.2.2社会比较

一旦个体将自己归入某一团体.便倾向于将这一团体与其他团体进行比较。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变得更有意义,个体为了获得和维持自尊.在群体比较时倾向于在特定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给群体内部的成员更加积极的评价(张莹瑞,佐斌,2006)。由于社会比较具有很强的评价性,所以强调群体之间的差异是很重要的,通过在内群表现良好的维度上区分内群和外群,内群就获得了积极特异性.因而内群就比外群有了更加积极的社会认同,从而给个体带来了积极的自我评价,提升了自我价值和自尊(Hogg et al,2012)。

1.2.3积极区分

个体为了维护和提升自尊.会努力在团体比较的维度上表现得比外部群体更加优秀.这就是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而在积极区分的过程中.Tajfel和Turner(1979)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变量在具体社会情境中会影响到团体间差异:首先,个体必须将团体成员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其次,需要所处的社会情境允许团体在相关属性上进行比较,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团体间差异都有进行比较的意义;最后.团体内的成员并不能和所有的外部群体进行比较.用来比较的必须是相关的团体。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比较要通过积极区分来完成.而积极区分是通过在自身团体表现良好的维度上和外部团体进行比较实现,而这些均是为了维护和提升个体自尊的需要.因此获得自尊就是社会比较、积极区分的基本动机。在社会归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的共同作用下,个体产生了对团体的认同,从而进一步产生了相应的团体行为,如内群偏好、歧视等。

1.3社会认同和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对群体间地位关系的描述,包括群体中低地位群体成员的激励策略和高地位群体成员维护自身地位的策略。地位(status)并不是一种类似权力或财富的资源,而是群体间比较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群体在某一评价维度上的相对位置。较低的主观地位并不会直接产生群际竞争,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受到社会认同过程的调节。群体主观的身份地位越低,积极的社会认同就越少。面对消极的社会认同,个体的主观策略通常可以归结为三种: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和社会竞争(socialcompetition),后两种方式又可统称为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对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个体对自身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关系的知觉.群体关系的三个变量包括:群体边界的可渗透性(permeabili—ty)、群体地位的合理性(1egitimacy)和群体差异的稳定性(stability)(张莹瑞,佐斌,2006)。

社会流动指的是个体相信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可以渗透的.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个体越倾向于这种策略,就越容易选择离开团体或从以前的团体中分离出去,抛弃附属的社会认同,转而选择高地位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拥有的物质优势和积极评价。这种策略的主要特点是不会改变原群体较低的社会地位,至少从短期来看,它只是一种个体自我实现的策略。在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群体宣传社会流动的思想会有利于稳定他们的地位,而社会流动的实现在事实上十分困难。

而当个体认为群体之间的边界难以渗透时,个体无法轻松转移到地位较高的社会群体中去,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加强对自身群体的认同。这时个体采用的是群体策略而不再是个体策略,群体策略包括社会创造和社会竞争。

社会创造和社会流动不同.这种策略虽然不能改变弱势团体的社会地位,但它可以为团体获得更好的社会认同,维护团体内部成员的自尊。这种策略可以是采用一些新的维度去和其他团体进行比较.比如黑人可以和白人比较运动天赋:亦或重新看待团体属性所具有的的价值.如认为收入较低并不代表一无是处:还可以改变群际比较时选择的对象,不再把社会地位较高的团体作为比较时的参考对象。

而当群体地位被认为不合理时,它将不再被认为是不可改变的,团体成员通过与外部团体直接竞争的方式来寻求积极区分,这就是社会竞争。他们会尝试改变团体所处的社会地位,比如采取示威游行、暴力革命等。而处于优势地位的团体也会采取措施维护其原本的社会地位.比如和平谈判、武力镇压等。

1.4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

社会认同理论几十年来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社会心理学家思考群际关系提供了新方式,而社会认同理论自身也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得到新发展。

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社会认同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关系受到新的讨论,比如,认同理论是由Stryker等人提出的利用个体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来解释社会行为的理论.主要从微观的社会学角度解释个体的角色行为。认同理论的重点是强调自我的多面性和动态性调节着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社会认同理论基于心理学不同,认同理论则主要以社会学为基础。有学者认为社会认同理论和认同理论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根本无法交流.两种理论是平行而没有交集的(Hogg,Terry,&White,1995),但也有学者认为二者的结合可以提供一个对自我更完整的观察,社会认同理论和认同理论有着实质上的相似和重叠(Stets&Burke,2000)。还有学者认为社会认同唤起的认知和情绪如何影响和转换为情绪性反应仍然有待解释,增加一个情感成分对未来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可能是一个新机遇,并通过结合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appraisaltheories)对此进行了探索(Garcia-Prieto&Scherer,2006)。

除了对不同理論间关系的讨论.社会认同理论中一些早期观点也重新进行了调整.比如社会认同过程中的积极区分被认为是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动机。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新的看法。不确定性降低理论(uncertainty identity theory)认为个体对不确定性的感受促使他们对某些团体产生认同,这些团体可以帮助他们降低或控制感受到的不确定性(Hogg,2007)。最优特异性理论则认为,个体会在保持特异性和去个性化之间追求一种平衡(Brewer,1991;LeonardeHi,Pickeu,&Brewer,2010)。而对于个体和团体之间的关系,与Tajfel等人最初的观点不同,近几年有学者认为两者不是处于维度的两个极端,个体和团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个体会受到团体规范的制约,而团体规范也可以被个体质疑、讨论和修改(Post.mes,Spears,Lee,&Novak,2005;Postmes&Jetten,2006)。

不少学者将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Tajfel提出社会认同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Turner补充了自我归类理论.再到近年来Hogg提出不确定性降低理论(白亮,金露,2012),可见社会认同理论并没有停步不前,而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完善,理论的不断完善依靠学者们持续的探究和批判.社会认同理论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2.社会认同的研究现状

2.1社会认同研究方法

从社会认同理论的提出开始,对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就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而在使用的研究方法上形式比较单一。

对社会认同的理论研究通常使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以往理论进行评析或提出新的理论补充,这是理论研究通用的研究方法(Mer-cer,2014;Hopkins&Reicher,2011)。而经验研究中则以量化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和量表施测来进行数据收集(Deephouse&Jask—iewicz,2013)。除此之外,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法也是常用研究手段之一(Hausser,Kattenstroth.van Dick,&M0jzisch,2012),也有一些研究中會将实验法和问卷调查二者结合起来(Goldberg.2003)。量化研究在对社会认同的研究中居于主导地位,但也有学者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索社会认同,比如有学者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数据搜集和跟踪调查(Brandth&Haugen,2011;Huy,2011),还有学者吸收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方法的优点.将他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Eckes,Trautner,&Behrendt,2005)。

对于量化研究处于主导地位的研究现状,一些学者在不否认量化研究的前提下.认为量化研究难以真正揭示现实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社会认同这种主观内容难以得到精确量化,而质性研究可以更好地对这些复杂现象进行阐述和解释(Jackson&Sherriff,201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认同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进程中不断得到总结和反思,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兼容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这是社会认同研究未来的方向和目标。

2.2国外社会认同的研究现状

社会认同研究自理论提出以来长盛不衰,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而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企业范畴

在社会认同研究的大家族中,以企业组织、企业领导和员工为对象的研究是最为普遍的,这些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最好的组织运行模式、营造最好的员工工作氛围,为企业组织提高产量、增加利润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有学者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出发,探索在组织环境中员工社会认同和自我归类过程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些过程怎样对一系列组织现象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Hogg,2000)。还有学者对社会认同在组织支持和员工组织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Marique,Stinlhamber,Desmette,Caesens,&DeZanet,2012),社会认同和工作承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得到了仔细的分析(Meyer.Becker.&VanDick,2006),员工社会认同的高低不仅与组织承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员工的角色外行为也有着显著的相关(Blader&Tyler,2009)。众多个体员工构成了大大小小的团体,社会认同对个体员工的影响同样会在员工团体中产生,社会认同的形成过程不仅影响个体的工作动机,而且会影响团体的工作动机(Ellemers,De Gilder,&Haslam,2004)。并且团体中员工的人口学相似性与团体情感反应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不确定性降低、地位增强这些动机的调节(Goldberg,2003)。有时员工会在不同的团体之间进行调动,新来的员工可以带来新的知识资源,善加利用对于组织会有很大帮助,而社会认同在团体间知识转移的质量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认同水平较高的团体相对于低水平认同团体更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转移(Kane,2010)。对于不同团体之间的信任如何建立这一棘手问题,相关的研究认为倾向于建立信任的个体一般对他人没有偏见且对自己的团体更易保持忠诚(Herrera&Kydd,2013)。

除了从员工的角度来进行研究,也有不少研究是从领导或管理者角度来探讨社会认同问题。不同的领导员工关系有着不同的领导效率,比如去个性化领导员工关系在高认同团体中的领导效率就会更高(Hogg&Terry,2000)。也有研究者在社会认同理论中探索了关于领导力的模型,提出领导力有四个维度并检验了其模型的效度(steffens et al,2014).领导效能的社会认同模型也曾有学者提出(Hogg et al,2012)。领导和员工间的关系在传统模型中被认为是一种零和现象,一方的获得要以另一方的牺牲为代价,而以社会认同为基础的团体动力观点认为领导和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作者关系(Reicher,Haslam,&Hopkins,2005)。在对领导员工之间交谈方式的研究中发现,社会认同有着强大的作用,积极的社会认同语言可以使员工对领导者形成认同,追随领导者进行变革(Seyranian,2014),个体对团体的认同也可以转化为对领导的认同,这是因为团体将他们绑定在了一起,共享的社会认同是领导与员工形成特殊关系的基础,对团体有着较高认同的个体会认为他们与团体领导有着相同的认同,进而会影响到对自身与领导间关系的体验(Steffens,Haslam.&Reicher.2014)。不仅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值得探讨,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比如高层管理者的行为和中层管理者的社会认同之间就有着复杂的关系(Huy,2011)。基于大量涌现的相关研究.有学者对关于领导的社会认同研究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整理概括(Hogg et al,2012)。

研究者不仅局限在组织的微观层面开展研究,以企业、公司为对象进行的研究也有很多新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司有着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而有着不同的角色认同和制度逻辑,而这些方面的差异就可以解释这些公司在公司策略和公司业绩上的不同(Miller,Breton-Miller,&Lester,2011)。如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比非家族成员对企业有着更强的认同,他们追求企业声望的动机更强烈,公司名称含有家族名、家族在公司的权力水平以及家族出席公司活动的广泛性都与家族企业的信誉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这对企业的声誉有很大影响(Deephouse&Jaskiewicz,2013)。对于部分家族企业努力追求非经济目标的现象,有学者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将其解释为是为了公司的声誉(Zellweger,Nason,Nordpvist,&Brush,2013),而在知识密集型公司中.社会认同和管理控制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Kairreman&Alvesson,2004)。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还有学者提出了新的公司服务利润链,其中顾客对公司的认同、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是链条的核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财务表现(Homburg,Wieseke,&Hoyer,2009)。

2.2.2健康与社会适应

积极区分是社会认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和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当个体无法获得这种需要时就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体验.这势必会对个体健康以及社会适应造成影响。

国外一些学者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对个体健康问题开展研究后发现,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生活工作满意度之间有着积极的相关性,而社会认同和压力体验则有着显著的负相关(Haslam,O'Brien,Jetten,Vormedal,&Penna,2005),社會认同将会对个体的压力体验产生影响,认同水平越高.对压力的应对就会越好(Haslam&Reicher,2006)。社会认同对压力的抵消作用同样十分明显(Hausser et al.2012),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认同过程确实与个体健康以及幸福感有着重要关系,社会认同理论在这一领域可以发挥更多作用(Haslam,Jetten,&Postmes,&Haslam,2009)。在社会适应方面,研究者采用跨文化研究描述了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社会认同理论(Hopkins&Reicher,2011).比如东亚和北美的社会认同跨文化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认同理论不能准确地描述东亚的组群行为,东亚环境需要新的模型来解释他们的群体过程,东亚文化更强调组内合作、个人网络和关系自我,进而对于文化适应的研究就变得更加重要,对于那些因为肤色、种族、语言而产生的文化适应困难以及刻板印象外溢带来的社会认同威胁,都需要进一步分析(Padilla&Perez,2003;Inzlicht&Kang,2010)。有关问题行为的社会认同研究也越来越多,最近有研究者提出可以将社会认同理论作为抑郁症研究中社会关系的概念基础,进一步探索社会关系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Cruwys,Has|am,Dingle,Haslam,&Jetten,2014)。而对于大麻吸食者的研究同样发现.药物依赖者的规范感知和大麻使用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对同龄人认同的调节,并且药物依赖者对普通学生的认同要强于对其他依赖者的认同,那些对其他药物依赖者更加认同的个体倾向于有更强的药物依赖(Neighbors,Foster,Walker,Kilmet,&Lee,2013)。疾病的症状同样会对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比如癫痫病带来的耻辱感就会对患者的社会认同产生影响(Jacoby,Snape,&Baker,2005)。

这些研究证明了社会认同不仅影响个体自我价值和自尊,而且可以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这体现了社会认同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2.2.3特殊群体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年龄和职业将人们分成了一个个群体,以年龄、职业为界限对这些特殊群体的社会认同进行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始终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有的学者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讨了同龄群体对儿童欺负行为的作用和影响(Duffy &Nesdale,2009)。而对青少年的研究则发现,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社会环境以及认知风格的转换会造成他们社会认同的改变(Tanti,Stukas,Halloran,&Foddv,2011).媒体选择也被证明会对青少年的认同发展产生显著的影响(Slater,2007)。

体育运动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因此对于运动员、教练和球迷也有不少社会认同方面的研究。对于年轻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在年轻运动员对队友和对手的亲社会、反社会行为中,社会认同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Bruner,Boardley,&Cote,2014)。对足球暴力的研究中同样发现社会认同在球迷产生暴力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Van Hiel,Hautman,Cornelis,&De Clercy,2007)。传统对于团队认同的看法,通常认为团队认同是群体认同的一个类型.而且是一维结构,而较新的研究则认为团队认同是一种多维结构,并对其进行了验证(Heere&James,2007)。

其他群体中也有结合社会认同开展的研究,比如农民在农场多样化经营中的社会认同研究(Brandth&Haugen,2011)、改善乘务员社会认同对团队合作的促进作用研究(Ford,O'Hare&Henderson,2012)。

2.2.4其他方面

除上述领域外,个体的消费行为、经济偏好也都与社会认同有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有效地抑制了品牌转换现象的发生(Lam,Ahearne,&Schillewaert,2010)。消费者的认同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团体的认同会受到其对其他相关团体认同的影响,这个相互作用进而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Heere,Walker,Yoshida,K0,Jordan,&James,2011)。也有研究发现对过去某个时代的认同会影响消费者对旧事物产生的态度、情绪和意图,例如消费者在怀旧环境中的消费行为就可以用社会认同理论来进行解释(Sierra&McQuitty,2007)。

在对经济偏好的研究中,同样发现社会认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实验发现,经济环境中社会认同会使个体放弃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转而选择可以使自身认同团体整体获利的行为(Klor&Shayo,2010),并且社会认同还有可能影响个体基本的经济偏好(Benjamin,Choi,&Strickland,2007)。对再分配进行的研究发现,社会认同对个体再分配偏好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个体对再分配机构的态度。也有研究者对在经济领域使用社会认同概念解释个体行为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概括(Davis,2006)。

语言与社会认同的关系近年来也有新的发现,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认同与语言之间呈现线性关系,而新的观点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Lauring,2008),不能使用线性关系进行简单概括。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从个体、团体方面的研究,也有从宏观层面进行的社会认同研究。比如政党关系、宗教认同、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全面丰富了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

2.3国内社会认同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社会认同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大多数研究倾向于结合我国国情开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2.3.1流动人口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流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其中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而引发的农民工流动是人口迁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针对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同研究范围广泛.从对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内在维度(郭星华,李飞,2009)到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特点(夏四平,2008),从决定其社会认同的主要内部因素(褚荣伟,熊易寒,邹怡,2014)到農民工社会政策调整的效果(朱海龙,周春发,2009)以及对农民工社会认同威胁的研究(周晶,2007),体现出国内学者对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从2001年王春光第一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以来.兴起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研究,第一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状况呈现出双重认同的特征,而新生代群体的社会认同则是不稳定和非理性的,两代农民工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社会认同管理策略(柴民权,管健,2013)。新生代农民工在整个农民工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但对城市的认同还没有建立起来(王兴梅,2010),而社会认同的形成与融入城市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王春光,2001)。对农民工来说,不同的社会认同动机会产生不同的社会认同类型(蒙英男,2014),加上社会认同又与集体自尊、群际偏见有着密切的关系(柏建鹏,2014),因此不仅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会随着社会认同的程度增减(孙新,2014),而且社会秩序、群体犯罪也同样受到他们社会认同水平的影响(鞠丽华,刘琪,2013)。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范式也同样受到关注,有的学者认为仅用问题群体并不能简单概括新生代农民工.对他们的研究应该摆脱结构化的问题范式(何绍辉,2009)。

如果将大部分农民工归为主动城市化的范围.那么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有一些农民属于被动城市化的对象,如失去土地的农民面临着社会转型.这些失地农民的转型适应同样会受到社会认同影响(孟祥斐,华学成,2008)。有研究认为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呈现出错位和失衡(郁晓晖.张海波,2006).而对于如何提高失地群体的社会认同度,则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杨海龙,楚燕洁,2009)。

除了农民工和失地农民.还有关于其他群体流动现象的研究.既有对较高群体概念的社会认同研究,如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张文宏,雷开春.2009).又有对某些特殊群体开展的研究.如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沿海城市少数民族流动、流动老年人、旅游移民。而其中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研究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学者们主要强调社会认同在流动儿童适应问题上的作用.认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社会认同仍然会对城市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王中会,蔺秀云,2012)。进一步地细分,可将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划分为城市认同和老家认同.二者与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之间也存在复杂关系(范兴华,方晓义,刘杨,蔺秀云,袁晓娇,2012)。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认同被认为效果较好(尹书强,2008)。除了对社会认同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学者进一步探索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图景(史秋霞,王毅杰,2009)以及对城市社会认同的内因态度(何梅念.郭田友.2009),这些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认同的理论结构(刘欣,2013)。

2.3.2特殊群体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基石.研究大学生社会认同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认同倾向主要由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组成.社会认同中还包括关系认同和集体认同.不论在社会认同还是在个人认同方面,大学生认同中的积极成分都要高于消极成分(邓治文,卿定文,2006)。大学生有着众多的交往群体,这些群体在社会认同各维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吴利存,2009)。更进一步的研究倾向于对大学生中的某些群体展开探索,如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认同现状(岳丽英,2008),或是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行为,比如大学生中吸烟行为的社会认同研究(兰京晶.2010)。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中.社会认同的问题同样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个体意义上的社会认同威胁,也有助于社会凝聚力的提高(孔翠芳,2014)。有研究发现,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针对少数民族社会认同开展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政策(高文珺,赵志裕,杨宜名,冯江耳,2013)。另外少数民族也是流动人口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有着融入沿海城市的需要,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同样有着重要意义(黎明泽,2010)。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特点及规律,不仅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谐,还会影响这个群体在融入社会建设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可以避免社会发展风险.提升社会发展速度(姜国峰,李敏,2011)。

2.4小结

从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认同的研究可以看出,应用社会认同理论的范畴逐渐增大.而当前主要的研究内容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善于结合社会当下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如应用社会认同理论来解释丹麦民众和精英在欧化问题上的团体差异(Floekhart,2005),探索加拿大技术移民问题中社会认同与不同态度的关系(Grant,2008)以及环境保护行动与社会认同的关系(Dono,Webb,&Richardson,2010)。第二,开始将社会认同理论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比如最近有学者提出社会认同理论在情绪方面的缺陷.认为情绪和社会认同的过程是同步的,社会认同理论需要补充这一部分的内容(Mercer,2014)。还有研究认为社会认同理论可以和人格相兼容(Bergh,Akrami,&Ekehammar,2012)。第三,将社会认同理论与其他理论或模型相结合开展研究。如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关系模型探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团队表现之间的关系(Gundlach,Zivnuska,&Stoner.2006),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重新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Crane&Rue—bouom,2011)。第四,对以往研究的整理和批判。如有学者对社会认同、组织认同、公司认同三者进行了整理.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一致(Comdissen,Haslam,&Balmer,2007),还有学者整合了三种关于集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观点,提出了一个关于集体行为的社会认同整合模型(Van Zomeren,Postmes,&Spears,2008),而对于大量有关欧洲一体化态度的社会认同研究.有学者认为这些研究没有充分利用好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了其中的错误并给出相应的建议(Mols&Weber,2013)。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认同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自从引入社会认同理论就发展迅速,并且与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不足之处在于.社会认同在国内的研究领域还有待扩展和丰富,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匮乏,研究深度与国外研究也存在较大差距,对理论的讨论和发展同样需要进一步地探索。究其原因,国内有关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完全本土化,与我国的国情融合不到位,我国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刻板套用西方理论难以产生较好的效果。我国近些年产生很多社会问题,社会处于深刻的转型期,社会流动、弱势群体等很多问题都可以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展开研究,“留守儿童”“新生代农民工”“凤凰男”等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社会认同研究将会得到新的启示。此外,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大国,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伴随着复杂的民族动态关系.民族认同与地区认同相互作用,民族和地域偏见问题也可以促进社会认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