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率性教学,让数学课堂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

2017-02-15赵艳辉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根源经验差异

◇赵艳辉

2014年,我们学校提出了率性教育办学理念,倡导“儿童教育要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在落实率性教育办学理念的背景下,学校提出构建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的率性教学,率性教学在本质上是指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学科发展演绎的规律,遵循教学方式方法的规律。接下来所呈现的三个案例,展现了我们学校在率性教学改革中所做的有益尝试。

一、做“有根源”的课堂教学,让教学有据可依

“有根源”的课堂教学,注重挖掘知识的来龙去脉,追溯知识的本源,厘清知识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牢牢扎根于指向学科本质的知识体系和链条之中。

学校在凸显“有根源”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一方面强调加深和拓展学习者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在情境创设和任务设计时让学生体会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尝试通过挖掘知识的根源,优化课程教材内容的组织,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任务。《追本溯源 把握起点 设计有效学习活动》这篇文章,呈现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现“有根源”的思考与尝试,教学任务的设计是让学生经历古人对于圆的面积测量方法的发展历程,循着知识产生、更迭的历史,让学生深刻理解化圆为方的数学方法,感受极限思想、度量思想在圆面积计算中的应用。

二、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让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以往的数学教学非常重视演绎推理,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作为更为“自然”的推理,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所依赖的推理模式。为此,我们倡导的有过程的教学,不是完成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和流程,而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是以学生个性经验作为起点的教学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以乘法运算教学为例,如何以儿童已有经验以及儿童的“直觉”为起点展开教学是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回避的问题。《经历过程 逐步抽象 沟通算理 形成算法》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在运算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实物模型、直观模型唤醒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归纳算理,展开对算理这个一般性结论的探索与理解的过程。

三、关注学生差异,优化学科单元的结构和内容

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是指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学生的学习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学习适应性和兴趣经验等几个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开展诊断、分析和评估,以准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前准备情况。基于学生的不同学习差异,我们设计集体指导补充模式、学习起点模式、学习进度模式、学习顺序模式、课题选择模式等五大教育模式,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教学,提高整个单元教学的适切程度。《基于个性差异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实践探索》这篇文章以“长方体体积”单元为例集中探讨了如何在知识分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的层级,设计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包的改革与探索。

猜你喜欢

根源经验差异
相似与差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找句子差异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