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的留白对形态空间塑造影响

2017-02-14刘闻捷

国画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观者国画笔墨

刘闻捷

国画的留白对形态空间塑造影响

刘闻捷

国画创作不同于西方油画,西方油画追求细致和真实,在创作时,主题和背景空间都被色彩和图案填满,而国画追求意境,创作时惯于留白,笔墨着之处为黑,笔墨未着之处留白,黑为实,白为虚,画面讲究虚实相生,而不是把整个画面填满。

形态构成为设计的基础部分,它是形象和形状的结合,立体造型全方位的印象,其中形象指的是人对事物的心理感受和总结,形状是外在体貌的客观特征。形态是将不同的元素和材料,按照科学构造方式和美的原则建立新的“形态”。空间是形态存在的客观形式,形态的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其中心理空间比物理空间更具有艺术效果。

一、国画留白创作方式的由来

国画的留白创作方式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思想以儒、道、禅三家为首。

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推崇“中庸”之道,讲究万事万物的和谐,摈弃事物和情感的极端,“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儒家美学也是奉行同样道理,国画在笔墨挥洒时,也注重留白的经营,在画纸上显示“中庸之道”。

2.道家思想

道家有着辩证法因素,老子提出矛盾的辩证关系,而国画的黑与白就像太极的一阴一阳,代表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道家提倡气韵流畅,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中国画家追求气韵生动,爱绘制自然,在画纸上笔墨自然地流淌,而留白部分也是自然地空出,这一动一静,虚实相生也表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维。

3.禅宗

佛教的禅宗,主张内心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强调内省和体验,国画家们用笔墨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将客观事物通过自己的内心提炼出来,并将留白部分留给观者自己的内心,让观者通过留白发挥自己的想象。禅宗里黑白互相渗透,通过黑白媒介表达禅境,注重意境的表达,而国画“以形写神”,以有形表达无形的境界。由笔墨的有形,到留白部分含蓄深邃,让人感到意犹未尽,玩味无穷。

二、国画留白创作方法

1.虚实有致

虚实有致使国画的画面灵动,生气勃勃。虚与实包括:浓淡相宜;疏密结合;动静对比;轻重主次之分;远近透视。还有最重要的白为虚,黑为实。黑白的安排,决定画面的虚实效果,同时虚实也强调黑与白的关系。根据虚实有致的法则,合理守住黑处,留出白处,用白来衬托黑,以虚衬实。

2.开合

国画中的开合决定画面的总体布局。“开”是起笔,“合”为收笔,这一开一合,决定了画面的走势,黑白的界限。开合:分为大开合和小开合。大开合决定了画面的构图全局,小开合起着丰富画面,画龙点睛的作用。“合”的主体景物,我们可以当成黑,而“合”之外便为白。因此,画面的黑白也是由开合走势来决定的。

3.有形与无形

留白处的有形指的是,根据留白附近的主体物,可以对留白处进行联想,比如小船周围的留白我们可以联想成水;山川周围的留白可以想象成天空。留白处的无形,就是指主体物比较独立,无法根据主体物对留白处进行单一的联想,而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喜好进行丰富的联想,或者留白就单纯为了衬托主体物的存在。

三、形态构成的空间感

1.形态

形态为三维空间内的实体,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属性,不仅从各个角度可以看到,也可以触摸得到。形态包括形状和形象,是造型全方位的印象。形态需要存在于空间中,和空间发生关系。

2.实体与虚体

实体形态在空间中,实体周围的空虚部分可以称为虚体。实体部分是有限的,观者可以触摸到的,而虚体部分则是无限的。虚体部分需依靠实体部分来完成。虚体带给人的体验包括物理和心理两部分。物理指的是实际造成的有形的虚体,例如被实体包围的虚体;心理指的是虚体带给观者的心理感受和联想。

四、形态构成的空间塑造方式

1.形态构成要素

与国画的笔墨绘制方式不同,形态的构成由点、线、面、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而点、线、面、体可以由笔墨表现,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和创作手段在三维空间进行表现。

2.形态空间构成法则

形态空间要素的构成法则有:重复、渐变、平衡、对称、对比、调和、特异、发射等。根据这些法则,将各构成元素以美的形式展现出来。

3.量感

形态立体感觉主要为量感的塑造,堆砌出体积大小,架空出包容性,使用材质的质量感,构成元素的数量感。

4.力的扩张

力的扩张带给观者更多是心里的感受,利用发射、旋转等法则使形态产生一个方向力度的变化,使其有脱离原来形态的倾向。让观者产生动态的联想。

5.视错觉

视错觉是人眼结构对看到物体进行的习惯性补充。而利用视错觉这一原理,可以在形态空间创作上增加光影、视点位移、重叠等手段,使形态的空间感更加强烈。

五、国画的留白对形态空间塑造的影响

1.加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现在各种艺术创作都提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但在实际艺术创作中,很多借鉴只是借鉴形式化的东西,比如色彩、纹样,一些标志性符号。真正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创作的比较少。应将国画留白中的儒家、道家、禅宗精神贯彻到形态空间塑造中。

在形态空间塑造中,形态的各个构成要素不能充斥整个空间,在空间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切忌过满,应注意留出适当空间,使构成要素与自然空间和谐相处。形态的构成要素在组成空间形态时,保证空间中气韵的流动,实体占据空间与虚体占据空间互相平衡,虚实相生。形态空间塑造应给予观者思维发挥的空间,实体形态没有必要圆满周到地阐述形态,而是把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留给虚体空间。通过形态的空间塑造,观者可以看到形态结构要素表达的具体形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内心,看到形态的态势,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形态虚体空间更深刻的意义。

2.创作方式

形态构成中硬质的线的连续构成,与国画中的开合有异曲同工之处。线材的连续构成,是“一笔画”,在一个固定空间内,线材自由穿梭,但是线不能断,并且同一位置,线不可重复通过。这就要求在起落之时要考虑周全,对形态的空间结构、态势要有总体的把握。

在形态构成中,有主要物体、次要物体和附属物体,主要物体起主导作用,次要物体提升主要物体形象,附属物体起装饰作用。主要物体和次要物体、附属物体在形态的构成中作用与国画中的大开合和小开合的作用一样。因此,主要物体和次要物体、附属物体的结合方式可以借鉴大开合和小开合的起落笔方式,从历代著名国画作品中解构布局模式,提炼出黑白界限,将其运用到形态的空间分割上,塑造实体空间与虚体空间。

国画留白中的有形与无形是激发观者想象力的重要手段。而根据留白的原理,我们将形态中实体的有形空间与虚体的无形空间进行结合,而将主体物具有明显功能特征地利用实体进行表达,将不需要完整表达就融入虚体的无形空间中,既简化设计,又丰富了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和包豪斯奉行的“少即使多”的理论相吻合。

六、国画留白对形态空间塑造影响的意义

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将留白技法与形态空间塑造结合在一起,在形态构成领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给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意义。

2.形态空间塑造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形态空间塑造以留白技法为指南,用形态创作的方式将国画创作解构重组,以新的形态展示出来,开辟新的创作途径,为形态创作提供多种可能,也为形态空间塑造建立新的中式风格。

1.雷舸.计白当黑[D].云南师范大学,2013.6.

2.杨佳玉.浅谈国画中的留白[J].艺术研究,2015(01):26-27

3.谌洪栋.论“计白当黑”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审美价值[J].美术向导.2010(05):53-52

猜你喜欢

观者国画笔墨
国画《鲦鱼》
国画《鲿》
笔墨童年
端午节观龙舟赛
国画欣赏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国画等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