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神之锤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牵引火炮发展史(4)

2017-02-13潘晓滨

现代兵器 2017年1期
关键词:榴弹炮火炮汤姆

潘晓滨

军级牵引式重型火炮

4.5英寸(114.3毫米)M1型加农炮 M1906型4.7英寸(119.4毫米)口径加农炮由美国陆军军械局组织研发,并于1906年设计定型,火炮采用传统的箱式炮尾拖架和液压弹簧复进机。当美国人参加一战时,陆军仅仅装备了60门4.7英寸炮。受到法国方面的压力,美国远征军不得不从属于法国炮兵系统,4.7英寸加农炮必须修改炮膛以便发射法国产120毫米炮弹,这样也大大简化了炮弹从美国本土的运输流程。但令人遗憾的是,截止到一战结束,仅仅有16门4.7英寸炮完成了适合法国炮弹的改装。M1906型加农炮也在一战后进入了威斯特伍尔特委员会的推荐装备行列,美国陆军军械局进行多次改进,包括M1920型4.7英寸火炮和M1920型炮架,以及M1922E型火炮和M1921E型炮架。军方希望能够把M1922E型4.7英寸加农炮作为制式装备,但由于军费拮据,10年军备方案中关于生产24门该加农炮并装备一个炮兵团的计划也同样落空。

1941年11月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的美国4.5英寸加农炮,该炮除了火炮炮管不同,其他与M1型155毫米榴弹炮基本相同

1939年,随着战争威胁日益临近,4.7英寸加农炮和155毫米榴弹炮一起进入军方的重型火炮开发计划,M1922E型4.7英寸加农炮最初被命名为T3型。在4.7英寸加农炮标准化问题上,陆军装备部门仍然存在争议。考虑到在欧洲战场奋战的英军已经装备的4.5英寸加农炮,美军方希望该火炮进行口径修正,以保证与英军装备协调一致。这个意见很快被采纳,并在1941年正式把火炮命名为4.5英寸(114.3毫米)M1型加农炮,炮架型号也为M1型。4.5英寸加农炮与155毫米榴弹炮可谓孪生兄弟,只是前者4.5英寸口径43倍径的炮管更长更纤细而已,重量不平衡的炮管由两组弹簧平衡器进行支持。M1型4.5英寸加农炮的最大射程为19317米,超过155毫米榴弹炮整整5千米。这一射程同样超过老式的M1918M1型155毫米GPF加农炮,虽然射程不及美军后来列装的M1A1型155毫米“远程汤姆”加农炮,但后者的整炮重量却是4.5英寸加农炮的三倍,在运输和保养方面也更加复杂。M1型4.5英寸加农炮的弹药装填方式为分装式,弹丸种类仅有24.9千克的M67型榴弹,内部装填有2.04千克的TNT炸药,或1.85千克的阿玛托尔50/50炸药,或2.1千克的特里莫奈特炸药,发射药为药包装填,可以采用M7型普通发射药包或M8型超级(增程)发射药包。

二战中英军装备的MkⅡ型4.5英寸加农炮。该炮虽然性能可靠,最大射程超过18000米,但却被批评为“大炮打小弹”,美国人后来装备的M1型4.5英寸加农炮在战时也遇到了同样的批评声

在后来的量产中,4.5英寸M1加农炮与其通用炮架的155毫米M1榴弹炮的生产一起被拖延。原则上,4.5英寸加农炮口径介于美军105毫米和155毫米两个标准口径之间,为了保证弹药的标准化是应该被军方否决的。但出于偶然因素,该加农炮却与它的孪生兄弟155毫米榴弹炮一起在1942年9月进入了批量生产。一些前线的炮兵部队指出,4.5英寸加农炮所发射的M67型榴弹丸威力不足,由于采用粗质钢材料进行制造,弹壁过厚使得TNT装药量仅仅为2千克,其威力甚至不及105毫米榴弹炮所采用的榴弹。截止到1944年2月,共有426门4.5英寸加农炮生产出来,虽然数量较少,但却在1944年6月至10月间全部装备了在欧洲战场服役的16个军级独立炮兵营。4.5英寸加农炮与155毫米榴弹炮一样共用M5型高速牵引车作为标准运载工具。但是该炮在1945年年初很快退役,原因在于很多装备该炮的炮营指挥官都在抱怨其弹药与155毫米标准弹药的复杂配给,以及M1型155毫米远程加农炮在美军中的大量装备。

美军炮兵装备手册关于4.5英寸加农炮的图解,该炮在某种意义上是美军一种权宜炮兵装备,采用155毫米榴弹炮的炮架,同时又兼顾发射与英国炮相同的4.5英寸弹药

155毫米GPF远程加农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55毫米GPF远程加农炮由法国陆军上校L·J·F·菲勒科斯设计完成,是法军在一战时期装备的一款现代化重型火炮,并成为自1917年至二战爆发的一款主要重型野战炮,其正式型号为Mle 1917型155毫米菲勒科斯重型火炮,因此也被简称为GPF加农炮。早在一战时期,美国远征军就已经装备法国155毫米GPF加农炮作为标准的军级支援火炮,其中48门直接由法国军队转让。在众多的英法武器中,美国人挑选了该炮并获得了法国的授权在美国本土批量制造。但是直到一战结束,美国本土制造的GPF加农炮没有一门运到法国参战。直到1940年6月,美军中仍有973门GPF加农炮在炮兵部队服役,其中大部分为美军型号的M1918M1型,成为美军在二战初期装备最多的制式重型火炮。由于在美军20世纪30年代的炮兵摩托化升级中,该炮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直到1937年该炮的摩托化高速牵引型炮架才开始进行设计。一个是基于法国Mle 1917型的M2型炮架,另一款是基于美国M1918和M1918M1型的M3型炮架,两个版本的高速型炮架都采用了橡胶轮胎和气刹制动器。1941年伊始,该炮的炮架换装工作才进入实施阶段。截止到1942年7月,共有598门GPF加农炮被改装。

在二战初期,由于美军用于替代GPF加农炮的155毫米M1A1型加农炮还没有进入量产,GPF炮参加了美军早期的主要战役,其中包括1941—1942年间在菲律宾服役的美军第301重型野战炮团,以及1942年在瓜达尔卡纳尔服役的美陆军第244岸防炮营F连和海军陆战队第5岸防炮营。尽管军属炮营中的GPF加农炮在二战中期很快被M1A1型155毫米加农炮所取代,但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整个二战期间仍然装备了相当数量的GPF火炮作为岸防炮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美军也曾在战场使用缴获自轴心国军队的法国155毫米加农炮,包括老式的Mle 1917型,以及法国人直到30年代才改装完成适合高速摩托化牵引炮架的155毫米GPFT型加农炮。

M1A1型“远程汤姆”155毫米加农炮 早在一战结束后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进行法国155毫米GPF加农炮的升级换代工作,并将其命名为M1920型,但是同样由于资金问题而搁置。该研制工作在1929年重新开始,并设计出155毫米T4型加农炮,安装于T2型炮架。新火炮的射程达到20000~25000码(18.3~22.9千米),此后的实验型号还有T4E1和T4E2型。1938年,T4型加农炮被陆军军械局认可,并正式命名为M1型155毫米加农炮,但火炮的量产工作直到1940年10月才开始。新式火炮的炮身基本沿用GPF加农炮的设计,但在炮尾采用了新式断隔螺式炮闩。炮架部分进行了彻底的重新设计,炮车轮为每侧一组板簧悬挂支撑两个双排大型战斗轮胎(即所谓八轮组炮架),炮尾拖架为纵向分离式。需要强调的是,155毫米加农炮在射击状态下并没有采用炮车轮进行支撑,在由牵引状态转换为战斗状态时,需要首先卸下炮架前车,然后摇起四个双排轮组,改为炮架底部作为射击支撑平台着地,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火炮的射击稳定性,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与155毫米榴弹炮和4.5英寸加农炮一体双生的情况一样,155毫米加农炮也有自己的孪生兄弟——8英寸(203毫米)榴弹炮。两种型号的火炮共用了炮架,只是炮管不同。陆军军械局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火炮,包括取消炮尾尖螺结构、把炮膛直接切入炮尾环。改进后的155毫米加农炮于1941年6月12日被正式命名为M1A1型,该型号也成为155毫米加农炮的标准生产型并贯穿于整个二次大战。而直到1945年初,改进炮尾环的M2型才逐渐投入量产。155毫米加农炮的炮架也进行部分改进,改进型主要将作为岸防炮使用。由于155毫米加农炮重量很大,必须设计新型大型牵引车进行运输。在1943年M4型高速牵引车正式服役之前,美国陆军采用Mack NO 7.5吨卡车作为“远程汤姆”的标准牵引车。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GPF 155毫米远程加农炮。美国远征军从法国人手中接收了少量该型火炮,并成为日后美军开发远程加农炮的主要蓝本。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国GPF火炮就是二战中美国 “远程汤姆”155毫米加农炮的鼻祖

鉴于“远程汤姆”M1A1型155毫米加农炮的射程,进行太平洋岛屿防御的美军经常将其作为岸防炮使用。在最初的固定驻防中,“远程汤姆”炮采用了与老式法国GPF加农炮相似的水泥炮墩和可提供360度旋转的栓接钢制支座固定作为圆心,炮尾拖架则采用嵌入到圆形水泥墩的方式进行水平角度旋转。这一安装方式也被美军戏称为“巴拿马炮座”(意为参考巴拿马运河区美军155毫米GPF岸防炮改装方案)。但是,“巴拿马炮座”并不适合“远程汤姆”炮,一些进行岛屿驻防的美军炮兵根本来不及浇筑水泥来建造大型炮墩和水泥工事,他们干脆垒砌沙袋掩体为火炮提供掩蔽。鉴于一些岸防部队的抱怨,美国军械部门在1944年开始研制一种由简易钢架拼接起来的圆形火炮旋转导轨,其最初实验型号为T6E1型旋座式固定炮架,稍后被正式命名为M1型射击平台,同时也被美国官兵称为“凯利炮座”。由于铺设十分简便,美国人可以很快在占领岛屿上架设可以360°旋转的“远程汤姆”加农炮当作岸防炮使用。鉴于其实用性能,美国人甚至打算为重量体积更大的8英寸加农炮配置“凯利炮座”来改装为岸防炮用途,但最终没有实施。

1941年初美国正式参战前,一门隶属于美军第2集团军重炮营的M1918M1型155毫米加农炮正在参加田纳西州的军事演习

在二战进程中,美军装备的155毫米M1A1型远程加农炮主要作为军级支援火力使用,并在整个战争中装备了49个独立炮兵营,其中40个部署在欧洲战场,7个在太平洋战场服役。M1A1加农炮首次参战是在1943年的突尼斯战役,该炮配属于陆军第34野战炮营。火炮的首次实战表现非常令人满意,射程远而且打击精准。在1943—1944年的意大利战场上,美军炮兵经常操作155毫米加农炮进行极限射程射击,即在发射炮弹时采用90%的增程推进装药,而不是一般情况下的20%,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炮管更换的高频率成为最大难题。“远程汤姆”155毫米加农炮在二战中表现出色,以至于在二战后的大裁军中,美军仍然保留该型火炮,并重新命名为M59型155毫米加农炮。

155毫米加农炮的弹药仍然采用分装式,弹丸类型包括M112型穿甲弹、M101型榴弹、WP M104型发烟弹和FS M104型发烟弹,以及H M104型毒气弹。实验数据表明:在采用M112型反装甲弹丸进行射击时,在457米距离内可以击穿160毫米厚30°倾角均质钢板,91米距离为152毫米;(2)采用M112弹对表面硬化钢板进行射击时,457米距离的穿甲厚度为135毫米,914米为130毫米;(3)采用M101榴弹对垂直混凝土工事进行垂直面射击时,914米穿墙厚度为2米,4572米为1.4米。155毫米加农炮所用发射药为药包装填,包括9.23千克的基础发射药和4.69千克的增程发射药。

(未完待续)

(编辑/弓鸣)

猜你喜欢

榴弹炮火炮汤姆
乌拉尔车辆厂将建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掉钱
战神之锤
冒着炮火拍大片
南非40毫米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