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视域下高校美术专业油画审美教育探析

2017-02-13陶依洋TaoYiyang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油画想象力美的

陶依洋/Tao Yiyang

油画起源于西方,这一世界美术的代表最早在明代进入我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古典写实和具象为主、现实写实主义到油画本土化的变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油画艺术系统学习西方油画技法,并融合中国画的技法和审美意趣,这也反映了中国油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民族化的特色,将美学原理和思想运用到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的油画审美教育,对油画作品中的美进行审视,发现其中美的元素,通过亲身实践将美表达出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油画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是通过传递美学知识,利用审美载体引导人们审视事物中的美,感知和发现其中美的元素,增强对美的认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情操,使个体的人格特点得到全面发展,最终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以说,审美教育是关于如何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和捕捉美的教育。

油画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理解作品的内涵,提升其审美认识和审美能力。审美教育承担着提高审美能力的使命,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觉能力和审美知觉能力,审美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们由外在美的感觉衍生到内部意蕴的感知,即审美感觉能力到审美知觉能力的培养。[1]其次,审美教育担负着审美心理结构(感知、想象、情感、理性)的构建任务。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领悟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对于审美心理结构培育的具体体现。[2]审美教育提升人的审美素养。

二、高校美术专业油画审美教育的途径

1.提炼审美认知

形象思维在人的心理意识发展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尤其油画作品,更能调动人们的审美意识,促进和提高审美能力。[3]油画作品的直觉美感能促进人对作品的整体认知能力,使人的思维得到发展。对油画作品的整体认知能力是人的思维发展的基础。正是因为油画具备鲜亮的色彩和动感的场景,能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这种直观感受影响人对作品的认知。油画的认知具有情景性的特点,即人在接受感官刺激的同时参与认知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扩展油画作品本身包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强化审美意识,提高综合审美认识能力。

如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以狭长的横幅展现了十一名来自不同阶层、年龄各异、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纤夫在伏尔加河畔艰难地手拉纤绳,精疲力竭地向前挣扎着行进。画中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生动,十一个人物形象通过画家的笔触做了高度的典型化描绘,又统一在同一主题中。整幅画的背景颜色昏暗迷蒙,更加深了人物的悲剧性,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整幅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运用充分表现其丰富的内涵。

2.发展审美想象

随着人的知识在大脑中不断积累,想象力也得到发展,促进其开展创造活动。油画带给人的视觉刺激,能有效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油画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扩展人的思维空间,再通过联想扩展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大量的视觉感知和审美活动,创新发展思维活动和想象力空间。使人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创造油画作品,有效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意大利著名画家乔尔乔内的《暴风雨》,运用明快的线条、变化的色彩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在遥远的天边,一场夹带着雷电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眼前却是林间溪水浸润着光与色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凝重的空气,听到空中的闪电伴随而来的轰鸣声。整幅油画对光线与颜色的描绘非常出色,洋溢着抒情的意境,反映出画家对人与自然充满美好的想象力,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的意境。

3.增强审美体验

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审美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审美取决于主体的审美价值和对审美客体具有的审美特征的理解。主体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审美客体,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美感体验。如果主体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眼光较高,具备科学的审美价值尺度,能正确运用客体给予的“暗示”信息,就会对客体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获得较好的审美体验。将生活中所见所闻获得的感受,通过领悟,进行联系和交流,把握油画作品展现的内涵和思想,产生丰富而美好的审美体验。

法国著名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多雾的清晨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整幅油画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海水、天空、景物在画家的笔下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小船在薄雾中变得模糊不清,岸上的景色在晨曦中若隐若现。整幅画的笔触虽给人以零乱、随意的感觉,却完全是画家的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使人沉浸在画家笔下呈现的景象中,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魄力,这种审美体验带给人们极强的感染力。

4.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的本质表现为人们对“美”的感受,是一种潜在的意识活动。审美感受是指审美感觉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将审美意识渗透到大脑中,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审美意识应用于具体的艺术分析、艺术设计和艺术创作等活动,形成善于分析、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审美习惯,并将其融入日常的作品设计和创作中,不断提升审美能力。

以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为例,画面表现的是一位刚失去女儿的美丽母亲展现给人们的平静而又意味深长的微笑,两手自然搭在胸前,给人一种矜持和端庄的美感,显示其体态的华贵。画家采用金字塔构图和空气透视法,背景中远处的山峦、小径和潺潺流水透出神秘感,画面通过人与自然的巧妙结合,给人以动人心魄之感。所以,塑造欣赏美的能力,在欣赏美的事物时才能完全理解事物美的本质。

三、结语

审美教育为高校美术类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在日常油画专业实践过程中,既注重对油画知识和技法的学习,同时通过开展审美教育,提升教育对象的审美素养,从油画的审美教育中激发灵感,在油画学习和创作中形成独到的审美眼光。

猜你喜欢

油画想象力美的
一张油画
看见你的想象力
油画《塬下》
油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打开新的想象力
《岁月长又长》(油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