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状态的影响

2017-02-09金禹辰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性休克限制性心肺

金禹辰

创伤性休克患者因血供异常,多系统器官受到影响,其中肾脏、肺部等均受到不良影响相对突出,因此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肾、肺方面功能状态的改善是治疗的重点。另外,此类患者的氧供状态也相对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故氧供状态的改善也是治疗的重点[1-2]。本资料中作者就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状态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8.8±7.5)岁;创伤部位:胸部8例,腹部10例,其他部位6例;严重程度:轻度6例,中度12例,重度6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19例,其他原因致伤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8.7±7.8)岁;创伤部位:胸部8例,腹部10例,其他部位6例;严重程度:轻度6例,中度11例,重度7例;致伤原因:车祸致伤20例,其他原因致伤4例。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性别、年龄、创伤部位、严重程度及致伤原因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液体复苏治疗,通过两条静脉通路进行快速液体补充,尽快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达到100mmHg和80mmHg。观察组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首先快速进行液体补充,在患者收缩压达到70mmHg后即减慢补充液体的速度,并维持血压在此水平。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心肺功能及氧供状态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2)检测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0.5h、1.0h及2.0h采集两组的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肾功能指标(CysC、Cr及β2-MG),另采用容量负荷试验进行心肺功能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的检测,将中心静脉导管内快速(2.0min内)滴入7.0ml/kg的林格氏液,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同时采用呼吸功能测定软件及血气分析仪对氧供状态相关指标[氧合指数(OI)、半饱和氧分压(P50)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进行检测与数据分析。然后将两组的检测结果分别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均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且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比较(

注:治疗后0.5h、1.0h及2.0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且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比较(

注:治疗后0.5h、1.0h及2.0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供状态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氧供状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氧供状态指标均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且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供状态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供状态指标比较(

注:治疗后0.5h、1.0h及2.0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多系统器官受到损伤明显,死亡率较高[3],因此临床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各方面治疗改善的时效性要求较高。另外,此类患者多系统器官受到危害,表现主要以相关功能状态的异常为主,其中肾功能及肺功能受损明显,此类方面功能的衰竭也是创伤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4-5],因此肾功能及心肺功能的改善成为治疗的重点。另外,此类患者循环血量锐减,多系统器官血供及氧供不足。临床中的氧供状态指标较多[6-7],其中OI、P50及A-aDO2是其中代表性的指标,对于机体综合的氧供状态具有直观的反应意义[8-9],因此其变化评估的意义较高。

本资料中作者就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状态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肾功能及心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好于常规液体复苏患者,说明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患者的受损脏器功能状态具有创伤控制作用,再者,限制性液体复苏患者的氧供状态指标也均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说明其在改善患者的机体氧供状态方面作用明显[10]。综上所述,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显著的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多系统器官功能及氧供状态,因此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1] 王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观察.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5):651-653.

[2] 冯慧远.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中的效果观察.人民军医,2015,58(6):640-642.

[3] 申屠群平.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浙江创伤外科,2016,21(2):374-376.

[4] 张兴文,刘晓亮,李想,等.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4):1-4.

[5] 王浩,张胜利.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观察.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5,21(4):293-294.

[6] Han SP,Wang GT,Zhang SS,et al.Pre-hospital emergency values of hypertonic-hyperonconic limited resuscitation for traumatic shock.J Biol Regul Homeost Agents,2015,29(4):841-846.

[7] 贺永明.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临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6):999-1000.

[8] 王振杰,李磊,郑传明,等.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对活动性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血气的影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0):1249-1252.

[9] 郭江华,张俊.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广西医学,2014,36(7):972-974.

[10] 王斌.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甘草人参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6,24(3):227-229.

猜你喜欢

性休克限制性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见易错题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