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影响及应用分析

2017-02-04陈嫄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营改增应对措施

陈嫄

摘要:房地产建筑业推行的营改增的政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对建筑业来说这不仅仅是简单地从一个税种转化为另一个税种,它还意味着企业税收的多少、商业模式、供应商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的调整。本文将从营改增的内容入手,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建筑企业 营改增 成本管理 应对措施

营改增于2012年1月1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现已基本实现营改增的全覆盖。房地产建筑业虽是传统行业但近几年来不断发展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的重要行业,在房地产建筑业推行营改增必然在建筑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模式、特殊项目模式、成本费用、制度流程、财务指标、资金使用、会计核算、税务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

建筑业营改增会确保税负只减不增,因为这是这一时期营改增的基本要求。减税后的好处可能被产业链上各组成部分所共享。

一、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一)造成房地产建筑企业周转资金紧张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因此造成了我国房地产建筑业资金到位时间与缴纳税收时间不在一个时间段。这就需要企业在建筑完成之前就准备好需缴纳的税收,从而大大影响到了企业施工的进度拉长了施工时间,对企业的生存带来巨大的挑战。

营改增后,行业的经营净现金流将会增加,但会造成资金流通不畅的问题,会增加企业的风险,但国企的影响会小于民营企业。21世纪的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的激烈,一旦建筑企业因为资金流通不畅,必然会使企业的收支平衡被打破,而一旦收支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企业的收益不能供应建筑企业下一季度的建筑投入,从而影响到企业的下一步计划,这就会使企业进入恶性循环,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根本。

(二)使房地产建筑企业的成本计算更为的复杂和困难

很明显的是自从在建筑企业推行营改增的税收方式后,加大了税收的计算难度,需要税务核算人员懂得大量的计算知识,尤其是对于营改增的基础知识以及核算原理的掌握。这样不仅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计算难度还会促使计算问题的不断出现,也会增多对专业人员的成本投入,加大企业的税务核算成本,加大企业的资金流出。

营改增的自验要从确保收入及时入账、销项税金计提正确、抵扣规范、查验是否有属于职工福利或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抵扣了进项税而未做进项税转出处理、确保应交增值税账面数与申报数一致、发票开具规范等各个方面入手,过程十分的复杂。

(三)房地产建筑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可用于抵扣的成本占比过低

从查看当前建筑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可以发现,在总成本中占比比例最高的是材料费,然后是人工成本费用,而机械费用成本构成比重较低。那么,从这一层面上来讲,若想提高机械费用有机成本的构成比重,则必须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投入,加大生产资料在建筑企业的比重,从而增加企业可用于抵扣的进项税额,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机械使用费用在企业成本构成比率中占比较高的企业在税改以后企业整体税负则有可能会下降;但是一些小型企业,或者机械费用成本构成占比较低的建筑企业的税负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其难以继续生存下去。

(四)房地产建筑企业的部分成本支出难以获得进项税额抵扣

“营改增”的实施是国家为了有效解决重复征税、从根本上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公平合理的发展机会而采取的一项财政政策。从理论上来讲,税改后企业所承担的税负应该会有所降低。但事实上,由于建筑企业所处的复杂的发展环境,使企业发生的部分成本无法获得进项税额抵扣,比如建筑施工单位所购买石材、砂等材料因受客观条件约束,还要采取现金交易的方式,所以多由施工项目所在地的老百姓来供应,,往往无法取得有效抵扣凭证。除此以外,建筑企业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部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对增值税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内部管理较为松散等均会影响到企业的税负。

二、建筑企业营改增下的应对措施

(一)改进建筑企业会计核算

为适应增值税的要求,企业要合理的设置会计岗位,培养优秀的核算人员。除此之外,企业自身还应该对核算项目作出调整。首先,企业可以在应交增值税下增加进项税额、减免税额、已交税额、营改增抵减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详细的项目,以确保建筑企业增值税的详细记录。其次,还要对企业的减税免税项目进行核算,确保项目的准确和完备。

还要加强增值税关于发票的管理,培训更多的企业办税人员进行网上认证,这样做可以节省办税人员往返办税服务厅的时间,提高企业发票认证的效率,可以与时代发展接轨,更好的认证发票的真伪。

(二)增加硬件设备的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硬件设备技术手段是企业得以在经济活动中畅行的必要条件。房地产建筑企业与其他单位相比,施工生产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所占比重更大。税改后,不管是租赁的、还是外购的机械设备等均可以以17%的增值税税率与销项税额进行抵扣,这要比税改后建筑业既定的11%的税率整整高了6个点。从这一角度来看,国家实施“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发展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故此,房地产建筑企业应该不失时机进行更新旧设备、购进新设备,加强企业硬件设备的构建,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时也使企业能够获得足够多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降低企业税负。此外,新设备的更新不仅能够提高房地产建筑企业的生产水平与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新设备的引进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与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所以,房地产建筑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加快设备的改造与技术手段的更新,不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力度。

与此同时,房地产建筑企业要努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企业层次。针对房地产建筑企业项目多、分布广的特点,企业要有意识的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速度。有针对性地加强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房地产建筑企业应注意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提高对子分公司和项目组的整合与联系。

(三)做好建筑企业在采购原料时的筹划

新时期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延长企业产业链,可以增设原材料的子公司。营改增后规定母(总)公司与子公司具有独立的缴纳增值税的义务。房地产建筑业通过设立子公司不但可以使企业产业链的纵深度增加,还可以拓宽企业的收入来源,增加公司的收入,并且可以实现企业增值税税收统筹的目的。这样,当母公司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向子公司采购原材料不仅可以避免增值税进项发票与企业全称不一致的问题,还可以通过提高子公司工程材料价格的方法,获取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减少企业的建筑成本。

(四)对非核心业务实行外包,增加企业效益

非核心业务外包指的是将企业的非核心板块的业务转交给第三方专业化公司进行运作的一种管理模式。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广泛使用使得许多知名企业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营改增”后,将房地产建筑企业的非核心业务转包给最有发展优势和资源充沛、经验成熟的、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专业企业,不仅实现了企业附属部门的从属业务与主要业务的分离,进项税额的有效抵扣,还提升了房地产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这样,房地产建筑企业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人力、资源等集中到核心板块业务的发展上,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同时,房地产建筑企业尽量挑选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的材料商,作为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保证企业取得足够多的可抵扣凭证。此外,房地产建筑企业也可以借助国家实施税收政策调整的机会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将企业的管理工作重心放在人工成本的降低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无法抵扣的成本费用支出,完善抵扣链条,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房地产建筑企业若将营改增政策运用的好则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的收入,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等方面有积极影响,但目前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成本费用、资金使用、会计核算、税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尤其是在企业成本管理方面产生了资金周转紧张、税收计算困难等不利影响,制约着企业成本的管理。所以为了发挥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积极影响,减少不利影响,我们应该改进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加强增值税的进项税额管理、做好建筑企业在采购原料时的筹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建筑企业规避风险,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21世纪,占有一席之地,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企业才能取得长远持久的发展,获取更多的企业利益。

参考文献:

[1].李佩.“营改增”对房地产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极其应用[J].商,2016(12)

[2]贺小俊.“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J].门窗,2016(5)

[3]张鑫平.“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论坛——产业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1)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营改增应对措施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