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康复作用

2017-01-28浦全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正骨腰椎间盘腰椎

浦全江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由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引发的纤维环破裂、神经根受压迫等现象的骨科类病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1]。临床中受创口、治疗费用等客观因素影响,中医保守治疗受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广泛青睐[2]。然而传统的中药熏蒸疗法虽然能够降低腰肌对牵引法治疗的抵抗力,但是效果有限[3]。为了改善预后,探讨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对针灸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康复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经影像学检测和临床检查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选标准[3],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42~83岁,平均(58.85±3.37)岁。观察组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43~84岁,平均(59.17±3.5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测后详细记录个人临床资料,对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等基础治护工作。在此前提条件下,对照组采用正骨法配合牵引治疗,正骨法主要通过整脊复位和俯卧推拿两方面内容,同时结合患者影像学资料对病灶腰椎区域给予个性化按摩和正骨整复,20~30 m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针灸穴位包括肾俞、阳陵泉、白环俞、殷门、风市、委中、秩边、承山、承扶、环跳穴。每次施针选取5~7个穴位,以75 mm×0.30 mm和40 mm×0.30 mm的毫针,快速直刺穴位,入深30~70 mm,20~30min/次,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加以判定[4]:(1)经过治疗后,患者腰椎疼痛等临床症状自觉完全消失,腰部功能恢复自如,直腿抬高试验和股神经牵拉试验(-),可正常工作则视为痊愈;(2)患者腰椎疼痛等临床症状自觉基本消失,在过重活动后伴有轻度不适和疼痛感,休息后不适症消失,基本能够正常活动则视为显效;(3)患者腰椎疼痛等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日常活动伴有轻度障碍,可恢复部分工作则视为有效;(4)患者腰椎疼痛等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直腿抬高试验和股神经牵拉试验(+),无法进行日常工作则视为无效,其中(1)、(2)和(3)均纳入至总有效范围内。

1.3.2 康复效果评价 以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所制定的康复标准[5]为依据,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评价:(1)患者腰突体征和症状基本消失,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视为康复良好;(2)患者腰突体征和症状有所改善,病情有所缓解视为康复一般;(3)患者体征、症状和病况均未发生变化甚至存在加重趋势视为无效,其中(1)、(2)均纳入至康复有效范畴内。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软件处理本次实验数据,以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痊愈29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91.67%(55/60);对照组患者痊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治疗总有效率76.67%(46/6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24)。

2.2 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康复良好38例,康复一般19例,无效3例,康复有效率95.00%(57/60);对照组患者康复良好23例,康复一般25例,无效12例,康复有效率80.00%(48/60)。两组患者康复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6,P=0.027)。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研究领域隶属“腰腿痛”、“痹症”范畴,与瘀血、湿寒、风邪入侵关联密切,《内经》[5]有云:“风邪、湿寒之气混杂,合则痹症,风气胜视为行痹,湿气胜视为着痹,寒气胜视为痛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椎间盘遭受慢性或急性损伤致使髓核膨出、纤维环受损压迫神经根引发,患者常伴有神经刺痛感。临床早期治疗主要以正骨法配合推拿牵引为主要手段,可有效调节机体五脏肺腑之经气,以奏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功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6]。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辅以针灸疗法可帮助患者减轻腰椎发病痛感,提高患者生活品质,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7]。临床实践证明,针刺肾俞、阳陵泉、白环俞、殷门、风市、委中、秩边、承山、承扶、环跳穴位,有助于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改善腰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侧隐窝、硬膜囊、马尾神经、后纵韧带等区域的压迫症状,经过“松、动、顺、通”这四项治疗程序可收“通则不痛”之功效,预后效果显著[8]。与上述分析一致,根据本文实践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康复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更具优势,说明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部临床体征和症状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腰椎功能恢复更加理想,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针灸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和症状,缓解患者腰椎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意义。

[1]范岩岩.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215-216.

[2]张兆振,杨豪,郭会卿,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J].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2(6):70-73.

[3]张秀云,姜雨霞.针灸理疗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s1):166-167.

[4]邹树荣,张伟,余将焰.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10):50-51.

[5]陈继红.正骨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41-42.

[6]赵雪田,史亚军.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疗效观察 [J].医学信息,2017, 30(1):193-194.

[7]张建俊.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2):128-129.

[8]黄崇侠,黄熙谋.针灸联合手法治疗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27-28.

猜你喜欢

正骨腰椎间盘腰椎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