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2017-01-28李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丙肝乙肝艾滋病

李杰

传染病是当前全世界和我国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定义为各类病原体造成的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主要组成为微生物,也有部分寄生虫[1]。我国目前有甲乙丙3大类传染病,共计39种[2]。输血是传染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能够通过输血传播传染病的病毒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巨细胞病毒、登革热病毒、梅毒等等,对输血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3]。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卫生部门就出台了相应的输血规范,要求医院在各门诊和患者输血前进行病原体抗体检查,最大程度的防范传染病的传播,其细则主要包括患者乙肝全套指标、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查[4]。至今,输血前检查仍然是防止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感染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5]。基于此,我医院开展了本次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查研究,现在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280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对象包括男性患者162例,女性患者11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天~8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6.89±8.55)岁,患者包括内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外科等各需要输血的科室,患者的病症代表具有一般性,且不具有对本次研究有影响的情况。

1.2 方法

使用我院现有北京万泰公司生产的ABO-Rh D试剂盒和柯利斯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star plus酶标仪等作为检查设备。在输血前,采集患者3 ml静脉血,血清分离后进行乙肝全套指标、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查操作。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乙肝全套指标、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指标。

2 结果

对280例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进行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后,发现HBV感染23例(8.21%),HCV感染4例(1.43%),HIV感染1例(0.36%),TP感染5例(1.79%),总体阳性率为11.07%。同时,有2例患者同时被检查为乙肝、丙肝阳性,因此共有31例患者出现传染病携带情况。HBsAg显示为阳性的患者共计23例,其中包括内科患者9例,外科患者14例。对患者的S1蛋白指标进行检查后,显示为阳性的有2例。

3 讨论

输血前进行传染病指标检查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方式,在我国也取得了比较大规模的普及,对输血感染传染病有较强的防治作用[6]。在本次280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的过程中,患者血清标本显示乙肝指标HBsAg阳性的为23例,患者携带率为8.21%,与卫生部门公布的7.18%相比稍高,这可能与地区差异或研究对象差异有关,总体与正常情况保持一致。同时,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患病人群,卫生部门进行调查的为正常人群,与此有一定关系。检查患者出现丙肝阳性的为4例,丙肝携带率为1.43%,乙肝与丙肝指标同时出现阳性的为2例,占研究对象总数的0.71%。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显示为阳性的有1例,占研究对象总数的0.36%。梅毒螺旋抗体显示为阳性的有5例患者,占总数的1.79%,其中有50%左右的患者年龄超过50岁,具体影响因素仍待研究[7]。总体来说,上述280例输血患者检查的结果为传染病指标显示为阳性的患者为31例,占总数的11.07%。再从部分敏感程度高的科室来看,例如肝胆外科,其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能够达到20%以上。目前,多项研究表明[8],S1蛋白对乙肝感染也有较强的标志性意义,因此在检查中也对患者的S1蛋白指标进行了检查,显示为阳性的有2例。从总体显示为阳性的患者情况来分析,其传染病携带率超过了1/10,这样庞大的占比对输血工作、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对于乙肝和丙肝传染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在患者的治疗上也较为复杂,影响范围也比较大,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坚持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传染源进行控制。艾滋病、梅毒对输血患者的影响也比较大,传播率较高,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中有8%左右为血液传播感染。因此,做好患者的输血前的传染病指标检查尤为重要。但传染病指标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因为窗口期的存在,部分患者即使检查结果为阴性也很难排除感染,在一段时间后可能又呈现为阳性结果,因此也同样存在输血风险性。综上,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传染病感染指标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传染病的传播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有利于社会整体安定,对提高输血工作的科学性也具有积极意义。

[1]李晓霞.输血前传染病感染指标的检查的临床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190-191.

[2]张鹏,施瑞洁,刘文康.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分析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30(5):164-167.

[3]邵淑玲,宋瑞芳,孙锡亮.受血者输血前五项传染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19):44.

[4]王艳.探讨输血前检测8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4):162-163.

[5]张凌云.术前及输血前患者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128.

[6]齐伟亮,刘杰.2450例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8):85.

[7]吴琼,曾月嫦,李一鸣.输血前检测传染性指标对降低患者医院性感染的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192-194.

[8]李明伟,薛江楠,赵敏.输血前主要传染病指标与输血治疗效果的研究分析[J].医药,2016(5):303-304.

猜你喜欢

丙肝乙肝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