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指挥实践教学改革对学生合唱指挥能力培养的影响
——以肇庆学院为例

2017-01-28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肇庆市童声肇庆

周 颖

(肇庆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合唱指挥实践教学改革对学生合唱指挥能力培养的影响
——以肇庆学院为例

周 颖

(肇庆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从我校音乐学院2012级、2013级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出发,在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中小学合唱团体,参加肇庆市以及肇庆学院组织的合唱比赛或演出活动;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合唱的理解,提高学生合唱指挥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人协作配合能力。

合唱指挥;实践改革;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合唱事业的不断发展,肇庆市合唱活动也正在兴起,合唱氛围日益浓厚。2011年,肇庆市教育局举办第四届校园合唱节,从101支参赛队伍中选出32支合唱团参加决赛;2012年底,肇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了“美丽肇庆,欢歌迎新”首届肇庆市合唱展演;2013年9月,在肇庆市青少年宫举办了“肇庆市首届乡村少年儿童合唱比赛”;2014年“百歌颂中华”总决赛,肇庆市举办了“唱响中国梦—广东省第十一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肇庆赛区比赛;2015年12月,肇庆市端州区第二十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表演类比赛在星岩礼堂举行,其中包括合唱作品展演;2016年,肇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了主题为“唱响爱国歌曲、继承革命传统”的“童心向党”合唱比赛,展示了全市青少年传唱红歌的成果。

合唱指挥课程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关于合唱指挥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小学合唱教学及社会合唱活动水平的高低。肇庆学院是肇庆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大学,其音乐学院现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艺术教育、舞蹈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除舞蹈学以外的3个专业都设有合唱训练与指挥基础课程。因此,合唱指挥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因此,我们在合唱指挥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如何提高、培养学生的指挥实践能力,如何将合唱专业技能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促进地方合唱发展等方面,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及尝试。

一、加强对童声作品的学习与实践,提升学生就业工作能力

2015年5月,广东省教育厅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精神,提出了《广东省教育厅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在这实施意见第四点指出:面向全体学生,确保人人参与艺术活动,其中包括:1.推动学校艺术特色发展,开展广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认定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能够满足学生爱好和需求的艺术兴趣小组和社团,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和各高等学校应建立至少2个体现地方特色或本校特色的校级艺术社团,逐步形成“人人有特长、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的局面,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应达100%。2.搭建艺术教育交流展示平台。各级各类学校要因地制宜,结合“体育艺术2+1”工程,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艺术活动。学校应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每年定期举办辖区内学校艺术活动,省和各地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高等学校每年分别开展各类单项艺术活动,省和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每3年分别举办一届综合性学校艺术展演。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师范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是面向广大中小学就业,学校合唱团是各中小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备组建以及训练合唱团的能力,是用人单位衡量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作为合唱指挥教师,反思我们所用的教材中,适合中小学年龄段的合唱作品确实较少,部分上课内容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关系不大,导致“学不致用”。因此,自2014年开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学生童声合唱训练能力。

(一)了解童声合唱的声音特点,学习童声合唱声部配置,掌握中小学童声合唱团的组建方法

杨鸿年在《童声合唱训练学》中认为,童声根据年龄发展的阶段可分为稚声期、童声期、变声期[1]2。

稚声期是指3~6岁之间,这一阶段的童声特点是音域窄,音准不稳定,音色稚嫩、清脆。童声期是6~12岁之间,其中6~8岁属于童声前期,这一时期适合进行音准训练以及和声听辨练习,如音程练习、半音阶练习、简单的和弦连接。9~12岁为童声中期,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音域较宽,音准稳定。12~15岁为童声后期,童声演唱能力的高峰期,在音乐的理解能力、作品的把握能力、语言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这一阶段的合唱团也可称为少年合唱团。变声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另一个新阶段,一般来说变声期在14~16岁之间完成,女孩相对于男孩更容易度过这一时期。

根据孩子们的声音特点,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作为合唱团的预备力量,三四五年级的学生作为合唱团的主干力量,因六年级学生面临小学升初中的升学压力,可适当选择。这样让学生形成一个合唱梯队,一方面从小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逐步提高合唱能力;另一方面缓解小学毕业后的团员流失,保持团队稳定。在合唱训练过程中,童声合唱的声部分配以二声部为基础,随着团员们演唱以及识谱能力的加强,慢慢转变为高、中、低3个声部。

(二)演绎不同风格的童声合唱作品,了解国内外童声合唱表演形式、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将童声合唱作品的演唱以及优秀童声合唱团作品赏析融入课堂,让学生体会童声作品和混声作品以及同声作品的不同之处,寻找童声作品演唱和成人合唱作品演唱的相通之处。

作为合唱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百合少年合唱团、广州广雅中学合唱团、广州实验中学合唱团都是广东省中学合唱团中的佼佼者,广州小海燕合唱团、广州天河区少年宫少儿合唱团、荔湾区青少年宫童声合唱团等,在全国乃至世界级的合唱比赛中都获得过金奖。2015年7月,肇庆市海韵童声合唱团在德国韦尼格罗德市举办的第九届约翰·勃拉姆斯国际合唱比赛中,获民谣组金奖,并获得唯一的特别表演奖,让肇庆市合唱团走向世界。优秀童声合唱团的组建与长期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合唱发展的新趋势。

(三)加强与中小学校园合唱团长期合作关系,提升学生童声合唱训练能力

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是肇庆市端州区教育局2007年9月创办的全日制公办小学,该小学合唱团于2012年成立。2015年3月,我们与该校领导以及合唱团训练老师取得联系,达成共识,奥威斯小学作为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合唱指挥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5年3~7月,由肇庆学院音乐学院2012级3名合唱指挥专业学生协助合唱团教师对合唱团进行训练;2015年9~12月,由2013级4位合唱指挥专业学生负责此项工作;2016年3月至今,由2014级4名合唱指挥专业学生继续跟进,每周训练1次或2次。在此期间,邀请该校合唱团参与2015年6月举行的“鸿渐之翼——合唱指挥与作品改编音乐会”以及2016年12月举办的“感恩有你——肇庆学院合唱团音乐会”,取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

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一段时间的合唱团训练后,除了对合唱指挥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之外,在组织能力、合唱训练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其中1位学生已在湛江、雷州组建了自己的童声合唱团,既能学以致用,又拓宽了就业渠道。作为校方,合唱指挥学生的帮助,一方面减轻了在校教师训练的压力;另一方面帮助合唱团员加深对合唱的认识,提高演唱能力,让合唱训练得以持续进行。

二、流行音乐改编合唱作品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热爱

由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深受大学生喜爱,阿卡贝拉的合唱表演形式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表演舞台。2016年4月,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联合举办了国内首个专业流行合唱比赛。此次比赛旨在将流行音乐的时代性与合唱艺术的大众性进行别开生面的艺术融合,通过这种与时代同步的艺术探索,推动中国流行音乐与合唱艺术在新时期的双生共赢,同时将“红棉杯”流行音乐大赛逐步打造成为立足广州、辐射全国,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音乐盛会和文化名片。此次比赛参赛面广,其中大学生参赛团队占了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比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流行音乐改编合唱作品的喜爱程度。

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以下内容:

(一)了解流行音乐与合唱的共通性——大众性、群体性

流行合唱是我国上个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合唱形式概念[2]。流行音乐内容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音乐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成为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一种艺术形式。流行音乐与合唱相结合是艺术形式发展的时代需求。

(二)了解阿卡贝拉的风格特征以及音乐特点

阿卡贝拉源于古典欧洲教会合唱团的声乐演唱艺术形式,意大利作曲家帕勒斯替娜(Palestrina 1525-1594)将这种合唱形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阿卡贝拉原称为A cappella,是不用任何乐器伴奏,依靠人声以及人类身体创造出声音的合唱形式。近年来,国内合唱比赛也出现了这种组合形式,深受广大年轻人喜爱。

阿卡贝拉的常用风格有布鲁斯风格(Blues)、爵士风格(Jazz)、节奏布鲁斯风格(Rhythm and Blues)。

布鲁斯风格起源于20世纪初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地带,早期为美国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时的一种演唱形式,也被称为“田间呼喊”[3]。在节奏上以三连音以及变节奏为主;在调性上,在大调的基础上以I、bIII、bIV 、V、Bvii为主,后增添了bV,发展为以六音为基础的布鲁斯调式。

爵士风格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诞生于新奥尔良。讲究即兴表演,在节奏上以摇摆特点“shuffle”为主,常使用切分节奏。

节奏布鲁斯风格是一种融合爵士乐、布鲁斯音乐和福音音乐,由非裔美国人艺术家演奏的音乐形式,具有摇摆、节奏性强的音乐特点。

阿卡贝拉音乐特点包括人声器乐化、口技音响化、歌词音节化。

人声器乐化是指在演唱过程中,不借助任何伴奏乐器,通过人声来模仿器乐演奏旋律,如小提琴、二胡、小号等。

口技音响化即B-box(Human Beatbox),用嘴唇模仿各种鼓、镲等打击乐器来制造音响效果。

歌词音节化是指在音乐作品中,使用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称词、音节来补充作品,如“ha”“wu”“heng”等。

教师通过阿拉贝拉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全体学生深入了解阿卡贝拉的发展历史;通过课堂上优秀阿拉贝拉组合视频欣赏,如欧美The Real Group真实之声组合、英国The King’s Singers国王歌手组合、被誉为“中国第一人声乐团”Dazzle Voice炫声乐团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声在听觉上创造的丰富音响性、视觉上营造的多彩欣赏性以及节奏律动的多变性。

(三)把握流行音乐改编合唱的音色要求

流行音乐的演唱方式往往以真声为主,突显具有个性化的音色以及清晰的咬字发音,而合唱讲究声音的共性。笔者认为,演唱流行音乐改编合唱作品应建立在“高位直声”的科学发声概念基础上,发声位置适当调整靠前,音质清新、柔和且具有张力,在保持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的同时,注重符合作品风格的和声支撑。

因此,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合作,可通过实际作品演唱分析,解决如何将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与合唱的融合性相结合,如何把握流行音乐合唱的科学演唱方式,树立正确的音响概念的问题。

笔者认为,流行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进入课堂是合唱发展的一大趋势。首先从音乐文化入手,流行音乐是年轻人接触音乐文化最便利、最直接的途经。流行音乐的内容并非只以爱情为主题,许多优秀作品如《You raised me up》《let it go》《奉献》等歌词内容积极向上。其次,合唱对儿童、青年的身心发展,如合作意识、包容、耐心等品格健全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合唱事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童声合唱以及青年合唱团的普及率并非很高,除香港、台湾、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中小学较重视之外,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合唱还处于起步或停滞阶段。一方面,学生学习升学压力大,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训练;另一方面,青少年在生活当中接触最多的是流行歌曲,由于对合唱的不了解,不会刻意花时间去尝试。我们可从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入手,将学校音乐教育与学生的现实音乐生活相结合,以此作为导入点,让他们接受合唱,进而逐渐带领他们体验群体协作的精神,领略合唱的魅力。

三、重视学生指挥排练实践,提高学生的指挥能力和创新能力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重视学生合唱指挥课的教学实践,通过举办班际合唱比赛,以赛代练,以赛促练,可提高了学生的合唱指挥能力和水平。据调查,该音乐学院合唱比赛起源于2008年,当时,音乐学院团委为增强团员意识,纪念五四运动,开展了以“畅想青春、唱响团歌”为主题的班际团歌比赛,每班学生都唱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因音乐学院合唱比赛以班级为单位,选曲、排练、指挥、伴奏、舞台设计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在比赛中,学生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此后,“五四”合唱比赛成为音乐学院年度常规赛事,纳入了音乐学院常规艺术实践活动范畴,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深受广大学生热爱的品牌活动。

本人自2010年进入学校工作后,每年4月份至比赛前的的上课时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班级参赛曲目作为上课内容,在课堂中帮助学生一起分析作品,设计指挥图示,安排作品处理,把握作品风格,指出学生们在演唱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法。这种尝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指挥以及合唱热情,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在合唱中的创新能力。2015年和2016年,该音乐学院第八届和第九届合唱比赛相较以往,这两年的合唱比赛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作品风格体裁多样

除了传统优秀合唱作品如《在十八岁生日晚会上》《春之永恒》《神奇的面具》,还包括流行歌曲改编的合唱《再回首》《夜来香》、电影插曲《let it go》《狮子王》、校园歌曲改编的合唱《同桌的你》、粤语合唱作品《海阔天空》等。

(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整场比赛不再是站在合唱团上规规矩矩的演唱,许多班级都为作品设定了情景。如2013级3班演唱的《送别》,在演唱之前,设计了群众为焦裕禄送行的依依不舍的场景,为听众在视觉上带来直观的感受。2012级艺术教育班演唱的作品《Rock Around The Clock》,在整首作品中设计动作,为演出增添了活力。

(三)舞台效果耳目一新

表演服装精彩纷呈,长裙、旗袍、民国时期学生装、T恤等各不相同。合唱队型不再局限于方块形,梯形、扇形、直线条、曲线条、直曲相结合的形式穿插出现,使整个舞台更具层次感。

(四)伴奏乐器独具风格

除了传统伴奏乐器钢琴,还加入了吉他、古筝等乐器。该音乐学院2016年第九届合唱比赛曲目是2013级3班演唱由上海青年指挥家、作曲家金承志先生最新创作的八声部合唱《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他们演唱时加入了特色乐器卡祖笛以及非洲鼓;4班演唱的印第安克劳族民谣《Tres cantos nativos dos indios krao》,伴奏乐器除了钢琴,还有康加鼓、沙盒,模仿下雨的雨声筒以及学生用核桃壳自制的打击乐器,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此外,该音乐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以及肇庆市的合唱指挥训练活动。2015年6月25日,在星岩礼堂举行的肇庆市直卫生计生系统“庆‘七一’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中,由3位合唱指挥专业学生指导的参赛队伍都取得了较好成绩;2016年4月,肇庆学院团委举办全校院级合唱比赛,每个学院合唱团演唱2首作品,由本人安排音乐学院13名学生(包括7位合唱指挥专业学生)到各个学院进行排练;2017年3月8日,由肇庆学院工会、肇庆学院女职工委员会主办的“唱响砚园.放飞梦想”——庆祝三八妇女节歌咏比赛,2位合唱指挥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学院合唱辅导,获得好评。这些活动的启动,为该音乐学院爱好合唱指挥学生提供合唱实践机会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教职工以及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四、组织学生参与合唱活动,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

合唱通过人声的不同组合创造音响,表现作品,塑造音乐形象。因此,合唱团员声音是否具有强劲的张力、细腻的表现力是演绎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同时合唱又是一种表演艺术,表演实践在合唱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让观众在听觉和视觉上同时能够得到艺术享受。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中国合唱指挥专家杨鸿年认为,合唱不能局限在合唱教室,应走出教室,站上舞台,让合唱团员感受观众的注目,让团员们在舞台上得到历练,得到成长[1]13。

合唱艺术美只有在演唱当中才能充分展示。音乐美学家张前在《音乐美学教程》中提出“音乐之美在于和谐”,合唱团员在演唱作品时除了合唱音色、音质、音响、音量等方面的和谐,还因通过适当的面部表情、大方的肢体语言去适应舞台,与舞台融为一体[4]。因此,本人在课堂之余,组织学生参与合唱比赛或展演,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2015年6月,肇庆学院音乐学院组织本学院女生合唱团参加厦门举办的首届集美大学生合唱比赛,获得银奖;同年6月,组织本学院混声合唱团参加广州星海音乐厅“挥手扬歌中秋夜,粤唱粤合星海情”合唱音乐会;2016年1月,肇庆星岩礼堂上演音乐剧《烽火.冼星海》,该剧是国内首部以冼星海为题材的大型音乐原创剧,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指导,南方歌舞团创作演出,其中的合唱部分由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合唱团配合完成;同年11月,参加由中国合唱协会与肇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美丽中国.肇庆合唱周”比赛,获得A组成人组金奖,还组织合唱团参加“第三届广东省优秀台湾学子岭南行肇庆学院联欢会;同年12月,在肇庆学院陈嘉音乐厅举办2016“感恩有你”肇庆学院合唱团音乐会。通过不断的舞台演出积累,合唱团员的演唱自信心得到提升,舞台掌控能力普遍得到提高,对作品演绎能力也得到加强。

传统的合唱指挥教学多是在课堂里教师指导、学生指挥和教师指挥、学生模仿的形式,学生多处于一种被动、盲目的学习状态,这种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且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作为高校合唱指挥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扩展教学思路,通过合唱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加强合唱指挥的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为音乐基础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合唱文化发展作出努力。

[1]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田晓宝.中国当代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106.

[3]许梦.浅析中国流行合唱的风格特征[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7.

The Influen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Chorus and Command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Chorus and CommandAbility:Taking Zhaoq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OU Ying
(College of Music,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tudents of Grade 2012 and Grade 2013 of music majors.The students went out of the campus,entered the choral group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and participated in the choral competition organized by Zhaoqing City and Zhaoqing University,and so on.Performance activities,theory in practice have deepened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 chorus,improved their chorus command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enhancing their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and their ability cooperation.

choral command;practice reform;ability training

禤展图)

J61

A

1009-8445(2017)06-0079-05

2017-04-28

2015年肇庆学院青年项目(sjjx201427)

周 颖(1980-),女,江西上饶人,肇庆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肇庆市童声肇庆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童声里的中国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夏 天(童声合唱)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奇伟的肇庆(外二章)
童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