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子“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

2017-01-27吴惠龄

逻辑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天道人事老子

吴惠龄

台湾大学 哲学系

huiling0120@gmail.com

1 前言

近三十年来由于疑古的风潮,再次开启老子之其人、其书的论争,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之其人其书的真伪问题,尤其是关于老子究竟早于孔子或晚于孔子,出现支持“传统”与“疑古”的两种观点。1当代由梁启超开启“疑古”的风潮,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真伪、成书时间,皆有非常激烈的论辩,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收录在:《古史辨》([7])的第四册和第六册。关于老子此人的考究,传统多数学者认同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认为老子就是李耳(老聃)、《老子》的作者2关于老子其人的考证,司马迁在所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同时记载了三个可能是《老子》的作者,李耳(老聃)、老莱子和周太史儋,虽然司马迁倾向于认为《老子》的作者就是李耳(老聃),仍引起历代思想家的讨论。不过这些讨论都比较倾向于将老子此人加上神秘的色彩,如“身长八尺八寸”、其母怀他“七十二年而生”、“割左腋而生”等。因此笔者采用司马迁的考证,倾向于认为《老子》的作者为李耳(老聃)。参看:[19],第61页。,这也是持“早出论”3徐宏兴将“传统”与“疑古”两派的争论,归结为“早出论”、“晚出论”两个派别。“早出论”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老子》成书于孔子之前,为老聃的著作,胡适就是持此一观点的重要学者。参看:[7],第四册、第六册;[19],第61页。的主要根据,意指认同老子早于孔子、《老子》的成书约在春秋时期,当代学者以胡适、张煦为代表;“晚出论”的出现,主要是对于传统说法的挑战,认为《老子》成书远远晚于孔子,当代学者以梁启超、冯友兰为代表。4冯友兰提出三个观点来论证《老子》成书晚于孔子,说到:“盖一则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二则《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三则《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此三端及前人所已举之证据,若指任举其一,则不免有为逻辑上所谓“丐词”(begging the question)之嫌。但合而观之,则《老子》之文体、学说,及各方面之旁证,皆指明其为战国时之作品,此则必非偶然矣。”这也正是徐宏兴以“晚出论”来突显“疑古”一派对老子其人其书的质疑,徐先生指出“晚出论”一派认为《老子》成书远远晚于孔子,有些学者认为战国中期《老子》一书才形成、有些学者认为在战国晚期,甚至有学者主张《老子》成书在西汉初期,虽然“晚出论”对于《老子》成书的时代仍有分歧,不过“晚出论”的最大共识就是认为《老子》成书晚于孔子。参看:[5],第130页;[19],第61页。随着考古发掘出土《老子》的文献资料5近年来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献中,最著名的两个关于《老子》的文献,分别为: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发现了竹简本的《老子》,并在1998年发表;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发掘两个《老子》的帛书,并在1980年出版。,老子晚于孔子、《老子》成书迟至战国以后的立论被逐一的推翻,学界对于《老子》成书时代、真伪问题,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共识,就是传统依循司马迁的观点大致上是正确的。6近代对于传统记载《老子》其人其书的质疑,争论非常激烈,在《老子》相关的文献出土之后,陆续有许多学者开始反省疑古派的论述,相关的研究成果丰富,笔者主要参考的期刊论文有: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历史吗》、徐宏兴《疑古与信古——从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回顾本世纪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以及李学勤的《走出疑古时代》。其中徐宏兴的专论正是探讨老子其人其书的问题,根据徐宏兴的整理与分析,无论是帛书《老子》或竹简本《老子》,皆无法支持老子“晚出书”的立论根据。由于,本文论述的焦点不在老子其人其书的问题上,因此笔者认为依循胡适、劳思光、陈鼓应的考证,同意《史记·老子列传》与《孔子世家》纪载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是可信的,确有老子其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的作者;而且《庄子·天下》:“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记载的内容于传世本《老子》可以相对应。此外,可依劳思光的论述,劳先生虽不同意《史记》关于孔子问礼于老聃,其中的老聃就是《老子》的作者;不过,劳先生根据对比《庄子》、《韩非子》中引述老子的思想或主张,劳先生认为可以作一假定:“道德经一部份的材料先于庄子,另一部份则可能逐渐为后人所曾附而成。至韩非子时,今本已大致形成。”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在老子的时代中,古书多撰写在竹简之上,在成书的过程中,后人将批注误读为原文的状况并非特例;然而,传世本《老子》能经过历代注释家的考证与检验,因此笔者还是主张以传世本《老子》,作为理解老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尤其是用以理解老子的基本主张。相关参考书目请参看:[8],第43-46页;[9],第205-237页;陈鼓应在“老学先于孔学”、“论《老子》晚出说在考证方法上常见的谬误”的论述([3],第5-24页);[1],第42-47页;[19],第63-55页。因此开始有学者,如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的观点,李先生认为将文献研究和考古研究综合起来,这是“疑古”时代所不能做到的,将有助于开拓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新局面。7李学勤教授先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发表以“走出疑古”为题的发言稿,之后李先生进一步地完成专书著作:[13],“自序”,第3-5页;“导论”,第1-19页。这些精彩的论争,引发笔者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兴趣,由此笔者对于老子思想研究的立场,倾向于综合胡适、李学勤先生的观点,以今本(传世本)《老子》8从传世文献中,韩非作的《解老》、《喻老》篇,推测在战国后期《老子》一书已经成形而且广泛流传;此后在《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中,皆留存许多关于《老子》的注本,就今本(传世本)《老子》来说,主要以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三国魏王弼《老子注》为主,有些校对时会加入唐傅奕《道德经古本篇》。为主要研究的蓝本,同时参照出土的帛书本、竹简本《老子》,以期更为贴近原始老子的论点。9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照研究,认为将有助于传世文本形成过程的认识,例如通过对比今本与马王堆《老子》,推断与今本《老子》相近的文本约在战国晚期成型;又如在简本《老子·十九章》中,没有“绝仁弃义”,而是“绝巧弃利”,可以进一步反思先秦时期儒道思想的状况。在众多的研究成果,笔者主要参考: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论引论》([14])的对比研究。

而传统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经常会特别关注老子提出的“道”,如历代思想家、注释家分别对于“道”的内涵与意义,进行许多面向的分析与探究;因此,许多学者关于《老子》思想的研究,多会着重于老子对于“道”的讨论,常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说明“道”的根源意义,以及“道”对于万物的作用或影响。10历代注释家对于《老子》提出的“道”,皆同意将“道”作为万物的根源意义;王弼以“无”诠释道,开启了新的诠释方式。目前关于探讨“道”之形上意义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相当丰富,具有诠释架构的学者,如陈鼓应、袁保新、叶海烟、郑开等学者。参看:[3,20,21,24]。然而,以思维方法进行《老子》思想的研究,则属于较少的研究进路,以此研究进路探讨《老子》思想时,多会关注到老子的“辩证思维”,如“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动”等观点;或者以“正言若反”作为老子的思维模式的特色。11目前学界主要探讨《老子》思维方法的研究并不常见,多认为老子具有“正言若反”的言说方式,如袁保新;直接对《老子》思维方法的研究,如张晓芒、魏燕侠。参看:[21],第176-182页;[22],第48-64页;[18],第88-91页。不过,这些论述都比较不容易突显老子思想,既探究天道、也思考人事的思维模式12在此以“思维模式”来进行讨论,并不是要严格论述老子具有某种推论方法或逻辑规则;而是由于前辈学者在讨论中国的思维方法时,较为不易统整一个可以概括所有老子思想的思维方法,因而只能以“正言若反”,说明老子思维方法的其中一个特色。笔者对于“思维”的意义,认为可说是人们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精神作用;而“思维模式”的用词,只是想要归结出一个可以概括老子既讨论天道、也关注人事的思想特色。参看:[15],“心部”,第6页。。

由此,本文尝试以“思想单位”的研究方法,作为《老子》新的研究进路。“思想单位”研究方法由李贤中教授所提出;李教授提出以“思想单位”作为分析论题的单元,认为“思想单位”的结构与内涵要件,有助于说明“思想单位”在推理过程中的递衍关系。笔者认为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乃是为了在传统的观点中,探求古代文献不同诠释的可能。再者,本文以“推天道以明人事”为论题的主轴,主要根据《老子》提出“道生之,德畜之”,说明天道对于万物具有持续性的影响,而且天道可作为人事依循的准则,具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13笔者多年前就受到王博所著《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的启发,王博老师认为老子因为曾任史官,因此具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不过,笔者没有完全接受王博老师论述的原因,在于笔者认为如果还有许多学者对于老子其人其书存有质疑,因此,老子是否曾经作为史官,同样不可避免这样的质问。然而,依照新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不需要通过其他文献的旁证,来说明老子具有“推天道以明事理”的思维模式;例如先说明老子因为曾经担任史官,具有史官的思维特色,所以具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参看:[16],第14-27页、第31-76页、第79-85页。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于“思想单位”研究方法的概要说明;第二,藉由情境构作分析《老子》可能想要回应哪些时代的问题,如“如何治理天下?”和“如何修养自己?”,以及探求万物的根源的讨论;第三,由“思想单位”的方法,分别说明《老子》对于天道与人事的“思想单位”,以及展示这两个“思想单位”在《老子》中的递衍关系,用以说明老子“推天道以明人事”之思维模式的特色。

2 “思想单位”研究方法之概要

2.1 “思想单位”的特色与结构

李贤中曾整理并分析当代多位学者的研究方法,由此发展出他个人的研究方法——“思想单位”。当代学者研究中国哲学发展出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方法的发展多与其欲达成的目标相关,例如吴怡与李绍昆的统计比较方法、项退结的主导题材方法、劳思光的基源问题研究法,杜保瑞的四方架构法、香港冯耀明分析哲学的方法、大陆学者张立文的中国哲学逻辑结构研究法、汤一介的中国解释学,以及旅美学者傅伟勋先生提出创造的诠释学(Creative Hermeneutics)方法等等。14劳思光提出“基源问题研究法”,说到:“所谓‘基源问题研究法’,是以逻辑意义的理论还原为始点,而以史学考证工作为助力,以统摄个别活动于一定设准下为归宿。……一切个人或学派的思想理论,根本上必是对某一问题的答复或解答。我们如果找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掌握这一部份理论的总脉络。”([9],“序言”,第15页。)劳教授主张将各家各派的思想转化为问题,再从各种不同的问题中区分出:次要问题、主要问题、基源问题,进而形构出其理论系统。

李贤中根据对于当代学者研究方法论的分析与探究,进而提出“思想单位”的研究方法。李教授以不同于概念、命题的“思想单位”,认为可以由“思想单位”的结构与内涵要件,将有助于说明思想在推理过程中的递衍关系。关于“思想单位”的说明:

思想单位是指思维情境所含蕴的“然”与“所以然”。它是由思维情境所衍生,但不等同于思维情境。它像一段录像,在其中的某些历程片段为“然”,某些历程片段、或对某些片段的解释而得的“所以然”,联系、综合这“然”与“所以然”所构成的可被理解性、可被解释性、与可被意义化的这些特质,此“然”与“所以然”就构成一思想单位;只有在可以合理解释所见事物或所构作之事物的思维情境,才能算作“思想单位”。([11],第43页)

李贤中不以常见的概念作为思想的基本单位,乃是认为以概念进行论述,无法突显人之思想中的动态变化。因为,认识作用不仅涉及个人的思维作用,更无法避免认知境域对于认识者的影响。这也就是,“思想单位”探究的目标,不仅是在某些历程片段的“然”,例如某些发生的事实、事件,或某些已经存在的事物;而会进一步深究这些片段历程的“所以然”,例如这些事实发生的缘由、事物存在的原因。“思想单位”是联系、综合这些“然”与“所以然”而形成的,具有突显认识者与被认识者(可能是人或事物)之间,存在动态之互动关系的特质;不过,“思想单位”却又不仅只是“然”与“所以然”的堆叠分析,而是在寻找合理的思维情境,因此假设思想也可以类似数学中的单位,以便于计量与分析。

“思想单位”的结构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情境构作层、情境处理层与情境融合层。首先,情境构作层来自客观认知境域所提供的与件,以及认知者的构作方式;

14李贤中教授曾针对当代研究中国哲学的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并进而发展出“思想单位”的研究方法。参看:[10],第8页。这意指人对于客观的认知境域,会根据对象的特性、所要表达的义理进行构作,例如根据个人经验为某一段古文,提供诠释的场景。再者,情境处理就是对场景中的图像,或场景中的人事物进行描述、说明,并指出意义。最后,情境融合意指:(1)情境构作层与处理层的融合;(2)各“思想单位”间的情境融合;(3)解释对象的思维情境与自己的“思想单位”的融合。([11],第43页)

2.2 “思想单位”的内涵要件

根据上述所说,“思想单位”必须是合理的思维情境,也就是说,可以对于古代文献进行合理的理解、诠释与重构。为了更为清楚地说明合理的思维情境,李贤中由“思想单位”的结构,进而发展出“思想单位”的内涵要件,包含五个基本要素:“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和“要怎样?”。

由此,“思想单位”的研究方法,可说是将古代文献进行逻辑意义上的理论还原,意即将文献当作是古人想要回应某些问题的答案15劳思光先生在解释“基源问题研究法”时,说到“基源问题研究法”的第一步就是“逻辑意义的理论还原”,意即将古代文献当作是古人想要回应某一基源问题的答案。参看:[9],第15页。;并且融合解释者的主观思维情境,回答“思想单位”的内涵要件。李贤中针对“思想单位”五个内涵要件的说明,分别如下([12],第71-87页):

(1)有什么?这是指认知主体或作者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对于该现象的描述,包含人、事、物,以及其间的关系。

(2)是什么?认知主体或作者所把握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或对于该现象的思想定位、价值定位。

(3)为什么?指产生该现象之原因的把握,经由推论而说明;如对产生现象的原因加以探问的“为什么有”;又如对于现象整体或现象中事物的性质加以探问的“为什么是”;亦或是对于现象中事物关系或变化规律探问的“为什么变成”。事物的关系包括伦理、利害、因果关系等。

(4)怎么样?经由前三个提问,将展开对于现象变化之未来趋势的探求。由此,衔接“怎么样?”,预期该现象发展状态对于提问者所关心之人事物的影响。这指此一现象与观察者所关心之人、事、物,在各种关系下,会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5)要怎样?这指该现象所构成的问题要如何解决,或带来的好处要如何增加;意即针对造成的困境、威胁,提出解决的办法;或对于带来福祉、益处的现象,提出支持或继续强化的做法。

李教授进一步说明,“思想单位”的结构与“思想单位”的内涵要件的关系,内涵要件的前两项“有什么?”、“是什么?”可以归入情境构作层;接着的三问“为什么?”、“怎么样?”、“要怎样?”,可归在情境处理层;而情境融合层,则前后问答的一致性与兼容性。

3 以“思想单位”分析《老子》的理论结构

笔者尝试情境构作《老子》16《老子》的原文,主要参考:[2,6,14]。思想企图想要回应的问题。在还原老子可能想要回应的时代议题时,笔者主要以传世本《老子》为分析的根据。在考察各章思想时,笔者根据文脉讨论的内容进行思想上的还原,而这种还原主要是劳思光“基源问题研究法”的延伸应用,如劳先生说:“所谓‘基源问题研究法’是以逻辑意义的理论还原为始点,而以史学考证工作为助力,以统摄个别哲学活动于一定设准之下为归宿。……第一步,我们着手整理哲学理论的时候,我们首先有一个基本了解,就是一切个人或学派的思想理论,根本上必是对某一问题的答复或解答。”([9],第15-17页)劳先生的“基源问题研究法”认为在一个思想家的主张、理论中,可以找到该思想家最想要回应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探索某一个思想家的“基源问题”时,为了避免主观预设,笔者认为可以先将每一章节进行理论还原,尝试探求每一章节可能要回应的各种问题;再根据统整、分析这些问题,可以获得更为客观的“基源问题”。由此,笔者将《老子》的每一个章节进行理论的还原,探索每一章的内容可能想要的时代问题,并且,以“思想单位”的五个基本要素“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和“要怎样?”,情境构作理论还原的问题取向;进而,还原出如“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修养自己?”、“道是什么?”或“宇宙的根源是什么?”、“要怎样处世?”等,老子可能想要回应的问题。以期更为客观地探究老子思想的“基源问题”,还原老子可能最重视、最想要回应的问题。

3.1 还原《老子》可能要回应的问题

根据每一章节的理论还原的问题中,发现重复最多的问题,乃是回应“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多达35个章节,有第三、五、七、八、十、十三、十七、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二、三十七、三十九、四十三、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四、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六十八、七十二、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八、七十九、八十章。老子在这些章节中,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治理天下的观点与作法,可以依情境构作与情境处理这些文献的内容,还原老子说话的对象,可能是对在上位者或掌权者的一些建议。因为,老子可能认为造成天下大乱,掌权者需要负担的责任,应该较一般人民更多,如第三十八章说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再者,老子回应问题排在第二位的是“如何修养自己?”的问题,约有22个章节,有第十、十二、十五、十六、十九、二十、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三、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四十七、四十八、五十二、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九、六十七、七十、七十一章。老子认为对于外在物质的追求,就是造成个人心神不定的原因,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第十二章);因此,在这些章节中,提出许多修养自己的方法,如虚、静、无为、柔、损、不争等。

接着排在第三位是关于“道是什么?”或“宇宙的根源是什么?”的问题,共有13个章节:第一、二、四、五、六、十四、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四十、四十一和五十二章。在这些章节中,老子提出“道”来说明他对于形而上根源的探求与观点。老子强调万物皆有一个如同母亲一样的起点,对于这个万物的起源,人们只能恍惚的理解,而无法全面地掌握,所以只是勉强地将这个起源、起点命名为“道”。由于老子使用“道”字时,同时存在将“道”作为万物根源的“道”和人可以言说之“道”两个层面;因此,这两个问题的统整,主要就是想要区别老子使用“道”的歧义。当在问“道是什么?”时,可能同时包含“可道之道”、“不可道之道”的论述;而在问“宇宙的根源是什么?”,就聚焦于讨论“不可道之道”,也就是形而上之“道”的部分。

排在第四位的问题是“要怎样处世?”,有第九、十三、十五、十六、三十六、四十六、五十、七十三、七十六、八十一章。老子推崇柔弱的处世之道,认为人们可以学习天道“利物而无害”,做到“为而不争”的处世态度。

3.2 理论还原关于“人事”和“道”的问题

多数学者皆同意老子思想具有涵盖天道与人道的探究,如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又如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抑或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认为可以依循天道,统整出治己修身的规则或方法;如老子认为爱惜精神、服从于道,就是长久生活的道理,因为不违背天道的运行规律,就不会造成身体或精神的损伤。所谓的“人道”,意指人事、人伦、为人之道,与天道相对([23],第16页)。17此外,王力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将“人事”大致地分为三类:“(一)是关于人的行为的”、“(二)是关于人的德性的”、“(三)是关于人伦、人品的”。参看:[17],第14页。而“人事”可说是人的实践、人的努力,18东汉仲长统在《昌言》中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命题。“人事”指人的实践、人的努力。参看:[4],第18页。重点在于人可以落实、实践的层面。

由此来说,根据情境构作与情境处理,老子在回应关于“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修养自己?”和“要怎样处世?”等问题时,不仅根据天道提出了顺应“天道”而行的“人道”;更直接从现实状况中,举出许多违背天道的行为,可能造成不好的结果或状况来进行说明。这也就是说,老子当然希望人们可以依循着“天道”,落实合乎“人道”的行为;但是,老子也很清楚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政治混乱,因此老子经常会从负面、反面的状况,进行人们要如何实际落实合乎“人道”的讨论。

根据上一节老子对于“如何治理天下?”问题的探究。老子以“非道”、“失德”形容当时社会混乱的状况。老子一方面认为要改善天下动荡的状况,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从上位者或掌权者着手;另一方面,老子也提供一般人如何面对这种“非道”、“失德”的情况。就个人来说,改善个人内在状态的修养方法,可说是回应“如何修养自己?”的问题;而个人如何在乱世中安顿自己的方法,则是回应“要怎样处世?”的问题。综合来说,老子关于“人道”的探究,不仅讨论顺应“天道”可以归纳出来的人之道;更由人们如何面对现况,去思考个人的修养、处世的问题。由此可说老子对于“人道”的说明,是由人们可以落实、可以努力的方向进行思考,可说是包含了“人事”的讨论。

此外,老子也展现出对于万物根源之问题的研究兴趣,回应了关于“道是什么?”或“宇宙的根源是什么?”等问题的看法。由此,笔者尝试着情境融合这些问题,根据“思想单位”的研究方法,分别说明《老子》中关于“天道”、“人事”的“思想单位”,来说明老子在探求“天道”与“人事”的问题,以及两者之间所隐含的关联性。

3.3 有关“人事”、“道”的“思想单位”

正如上述所说,笔者在还原《老子》可能想要回应的时代问题时,发现老子使用“道”字的歧义性,可能意指“可道之道”或“天道”(“不可道之道”)。不过,以“思想单位”研究法,将有助于概括老子使用“道”字的歧义性,将“天道”与“可道之道”之间,以及从“天道”如何推到“人事”之间,进行较为脉络性的说明。

(1)有关“人事”的“思想单位”

(1.1)天下有什么乱象?

政治风气混乱、田地荒芜、没有备粮,如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1.2)造成这些乱象的原因是什么?

非道、失德。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3)为什么会有这些乱象?

受到物质的诱惑,无法控制欲望的扩张,在此可以分为两个面向来说明。

(1.3.1)个人来说,为什么会有失德的行为?

受到如五色、五音、五味的诱惑,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如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3.2)社会国家来说,为什么会有非道、失德的状况?

诸侯或掌权者不愿限制自己的欲望,如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1.4)怎么样?在此可以分为两个面向来说明。

(1.4.1)从个人来说,任凭物质、欲望的追求会怎么样?

尚失自然本性本心,出现自以为是的行为,如第五十五章:“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以及第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2)对整个社会、国家来说,任凭诸侯或掌权者追求私欲会怎么样?

社会的动荡将会越来越严重,可能有以下三种状况:

(a)税收过高,如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b)为了权力、资源或领土而引发战争,如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c)败坏社会风气,如第三十八章:“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5)要怎样?在此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问题。

(1.5.1)要怎样修养自己?

排除外在物质的诱惑,控制自己的欲望,修养的方法有“无为”、“虚一而静”、“损”、“专气致柔”、“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5.2)从个人与社会来说,要怎样处世?

对制度进行反思。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容与公(“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柔弱胜刚强”、“知足”、“不争”(“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5.3)对诸侯或掌权者来说,要怎样治理天下?避免欲望的无限扩张,减少税收、避免战祸,“不尚贤”、“不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复归于朴”、反战(“兵者不祥之器”)、“无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贵生”、胸襟(“犹川谷之与江海”)。

(2)有关“道”的“思想单位”

(2.1)万物有什么现象?

呈现两两相对的概念,如难易、长短、高下、前后,以及万物的生灭、死生。

(2.2)是什么?

(2.2.1)现象的根源是什么?——“道”

(2.2.2)“道”是什么?——先天地生(第二十五章),“夷”、“希”、“微”(第十四章)

(2.3)万物为什么会有相对性的现象?

道生万物之后,仍然会在万物中作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而道的作用呈现两两相对性的概念。

(2.4)“道”怎么样造成万物的现象?

“道”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第一,在物的现象中呈现,如难易、长短、高下、前后,以及音声相和(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以“道”为万物的终点,如“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第十六章)、“复归于无物”(第十四章)。

(2.5)面对这些现象人们要怎么理解?

人们通过现象中两两相对的概念,理解了“道”运行的规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4 “人事”与“道”之“思想单位”的分析

正是因为老子使用“道”字的歧义性,可以说明老子将“道”与万物、“人事”视为一个整体,而“思想单位”研究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将老子原来较为隐含的论述过程,较为脉络化的说明。综合“人事”与“道”的“思想单位”,从老子回应“社会乱象”的提问,到对于万物现象之根源的探求,可以更清楚的建构老子关于“道”与“德”的推论。在“人事”的“思想单位”中,老子对于社会的乱象进行反思,提出关于造成这些社会乱象的原因为“非道”、“失德”,进而提出个人修养的办法,以及从上位者或掌权者改善的方法。这正好符合由情境构作获得《老子》中回应最多的两个问题:“如何修养自己?”、“如何治理天下?”。通过情境构作与情境处理区分这两个问题时,可以有系统的理解“德”的内涵。

在《老子》中有出现“德”、“玄德”、“上德”、“下德”、“不德”、“失德”等用语,传统关于“德”的批注,多会由第十章与第五十一章重复出现的一段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玄德”来理解“德”的内涵,认为“德”就是“得”(“德者,得也”)19出自高明的批注,并引《韩非子·解老篇》:“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德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有德。德者无德,不德则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参看:[6],第1页。,万物因为“道”才得以生成,所以也可以将“德”视为万物将开始有形体的状态。不过什么是“德”?似乎还是很模糊。笔者还需要藉由第五十一章整段来进行理解: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以“道生”、“德畜”、“物形”、“势成”,来说明道生万物的过程。这可以看出老子认为道生万物,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是动态且复杂的;而且万物在什么时候开始有形,都不是容易分辨的,更何况要赋予定义。所以,老子认为从反向进行思考,似乎可以让这个模糊的过程更容易理解。

首先,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说明了“道”生万物之后,不会将万物视为私有,更不会去宰制万物。如果“道”不会宰制万物可以视为“玄德”,那么可以尝试将“德”视为“道”在万物仍然存在的作用。因此有学者尝试将“德”,以西方哲学中的“原初物质”、“第一因”来进行理解。这种诠释表面上好像有助于对“德”的理解,不过,却可能因此牺牲了老子赋予“德”丰富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的提问,如果不藉由西方的思维架构来理解《老子》与中国哲学,那么要如何理解?如何诠释?这也就是李贤中提出“思想单位”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国传统的思想家,非常关注人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哲学观点,往往会从反省时事开始,而老子的学说也是如此;所以,在理解单一个概念时,需要同时根据整个文脉,才能有更清楚的理解。

再者,将“德”理解为“道”在万物存在的作用,并藉由“思想单位”的分析,可以进而理解老子为何会以“非道”、“失德”,回应“造成这些乱象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来说,天下大乱的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的运作和人的行为,已经不在“德”的状态了。从个人来说,脱离了依循道的“失德”状态,就是受到外在的诱惑,沉溺于五音、五色、五味的追求;从整个社会国家来说,就是多数人脱离了依循道的“失德”状态,如在上位者或掌权者,沉溺于金钱、权力等物质的追求,因而有如诸侯越权以天子的礼仪,或者增加赋税、扩张领土、发动战争等不良的政策。由此,可以看出老子很清楚社会运作的状况,老子了解诸侯或掌权者对国家、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在回应“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才会多从诸侯或掌权者的立场来进行反省;进而认为掌权者应该要学习“圣人之治”,避免欲望的无限扩张,多重视百姓的生活(“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做到减少税收、避免战祸(“兵者不祥之器”);而且,上位者或掌权者也是个体,所以老子提出属于管理阶层的自我修养,认为上位者或掌权者要能调整自己的视野与胸襟,学习江海有容乃大的精神(“犹川谷之与江海”),进而拓展视野作到如第五十四章所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上位者或掌权者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怀,才能根据所面对的情况,做出合适的反应和治理的方案。

第三,从反面的状态,如天下“非道”、“失德”的乱象,探求如何改善之道,可谓老子“正言若反”的表述特色,因此有学者将“正言若反”视为老子的思维特色。这是从反面去思考,探究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价值。不过,笔者认为老子思维的特色,不仅在于善于“正言若反”,从反面价值突显正面价值,更深入的思考价值的根源、万物的根源的问题,因此才会提出“道”。根据上述“道”之“思想单位”的分析,老子认为虽然人们只能对“道”有恍惚模糊的认识,甚至更严格地来说,人所能理解的“道”,只是“天道”的一部分,正如第一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使如此,老子还是积极地认为人们还是可以从探究万物、宇宙的根源,获得一些关于“道”的规律与作用;并从“道”的规律与作用中,归纳出人们可以依循的准则。因为,老子不仅是囿于对万物根源的好奇,而是想要找到人事可以依循的道理。因此,在“道”的“思想单位”,可以发现老子提出一个认识的循环,意即要探索万物的根源,是由万物的现象作为起点,在整理与分析现象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对于根源模糊的认识;这个模糊的认识是根据思想推论所得的,而不是一个实际抵达根源的现实;并且在认识“道”的过程中,理解“道”对于万物的作用与影响,即“道”在现象中所呈现的规律性。“道”的规律性有两种类型:其一,在物的现象中呈现,如难易、长短、高下、前后,说明相对性的概念是可能有变化的;第二,以生灭的角度来说,“道”既是万物的起点,也是万物的终点。

统整来说,老子探求万物之根源的同时,亦重视“道”对于万物的作用与影响,进而认为理解“道”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老子提出相对性概念的流动变化,就是要人们不要太过执着于相对性概念的表面,以为追求高、易、福、长、生就是好的价值,却忽略了这些好或坏的概念或状况,可能只是当下片段的、单一的状态。老子认为如果将观察的时空拉长,或者或一个角度进行思考,那么原来的判断很可能完全改变,如好变成坏,高变成矮,长变成短。又如人们对于生灭、生死的看法,人们总以为生是好的,而厌恶或逃避死亡。不过,当将扩大观察的时空范围扩大,万物有生就会有灭亡,没有任何人、任何物,可以逃离这个生灭的循环;但是当旧的生命消灭死亡的同时,也有新的生命就此诞生。因此,老子认为追求“道”的知识,有助于人们修养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第七十七章说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如此,可以归纳出来老子认为“天道”与“人事”之间,具有一种紧密的联系,而此联系有助于人们解决现实面对的困境。例如老子对现实进行反省与反思,看到了不依循天道所造成的社会乱象,进而提出依循天道修养自己与治理天下的方案。因此,笔者认为老子具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虽然“推天道以明人事”一词,一开始不是用来形容老子的思维方法;“推天道以明人事”最早出现在《四库全书总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用来形容《周易》中天人之间的紧密关系,传达《周易》中认为通过推知天道,可以明了人事的发展与运行。

笔者根据对于《老子》思想的推论,笔者认为以“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可以更清楚将地展示《老子》所说“道生之,德畜之”的意义。上述笔者认为“道生之,德畜之”隐含了“推天道以明人事”。为什么笔者认为是“隐含”,因为“德畜之”只是说明了“道”在形而下仍有作用,而作用的方式是什么,并不是“德畜之”所要说明或关注的重点;因此,“道生之,德畜之”重点在于突显不可道之“天道”与万物、“人事”具有紧密的关联性,而“天道”是否可以作为“人事”依循的准则,则需要再做更进一步的说明。由于,老子认为天道对于万物的影响是持续性,通过上述关于“道”与“人事”之“思想单位”的分析,笔者认为老子不仅认为“天道”与“人事”具有紧密的关系,20陈鼓应老师对《老子》思想的诠释,一直认为老子思想中“天道”与“人事”是紧密相连的关系,因此认为老子的哲学系统中,也包含仁义观、伦理观等,关于人事的讨论。参看[3]:“老子的哲学系统”第77-96页;“仁义观”,第34-37页;“伦理观”,第46-50页。更具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可以从未可言说“天道”,归类出人可以认识、理解、可言说的“道”;而这些归类出来的规律或概念,可以作为“人事”依循、遵从的道理,而这正符合“推天道以明人事”思维模式所要展现的意义。而且,以“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来理解、诠释《老子》思想,可以比“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动”的思维方法,更容易突显老子同时关怀人事、探究天道的思维特色。

5 结语

传统对于《老子》思想的研究,比较少探究《老子》中的思维方法;因此,本文尝试探究《老子》的思维方法,以探求对《老子》思想新的诠释。首先,本文运用“基源问题研究法”,理论还原《老子》文献可能想要回应的问题,统计得出较频繁出现的四个问题:“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修养自己?”、“道是什么?”和“要怎样处世?”。再者,依据“思想单位”研究方法,藉由情境建构、情境处理,说明老子不仅重视对于宇宙根源问题的探求,更关怀人事的问题。例如老子提出如何治理天下的看法,以及个人如何修养自己、安顿、处世的论点。最后,笔者藉由情境融合关于“道”、“人事”之“思想单位”的分析,推出老子具有“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模式。而且,以“推天道以明人事”概括老子的思维模式,更能突出老子具有同时关怀人事、探究天道的思维特色。

[1]曹峰,“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文史哲,2007年第5期,第38-51页。

[2]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2003年,北京:商务印书馆。

[3]陈鼓应,老庄新论,2005年,台北:三民书局。

[4]方克立(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1994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2003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高明,帛书老子校注,1996年,北京:中华书局。

[7]顾颉刚,古史辨(全七册),1981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1986年,台北:商务印书馆。

[9]劳思光,中国哲学史(一),1984年,台北:三民书局。

[10]李贤中,“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省思”,哲学与文化,2007年第4期,第7-24页。

[11]李贤中,“墨家说服性推理与哲学咨商”,哲学与文化,2017年第1期,第39-55页。

[12]李贤中,“先秦逻辑史研究方法探析”,哲学与文化,2017年第6期,第71-87页。

[13]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1997年,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4]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论引论,2006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舒新城、沈颐、徐元诰、张相(主编),辞海,1985年,香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

[16]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1983年,台北:文津出版社。

[17]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2000年,北京:中华书局。

[18]魏燕侠,“老子逻辑思想浅议”,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8-91页。

[19]徐宏兴,“疑古与信古——从郭店竹简本《老子》出土回顾本世纪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争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60-66、73、141-142页。

[20]叶海烟,老庄哲学新论,1997年,台北:文津出版社。

[21]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1997年,台北:文津出版社。

[22]张晓芒,先秦诸子的论辩思想与方法,2011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23]《哲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1985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4]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2003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天道人事老子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7月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早春
天道
“封禅”与“登极”:中国传统政治宣誓制度的“天道”视域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智者老子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