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而不同”古今论

2017-01-27夏福英

现代哲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君子文明

夏福英

“和而不同”古今论

夏福英

“和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命题,古代学者一般从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方面来讨论“和同”问题,现代学者则从文化观方面来讨论。从自然观上说,世界最根本的特点是差异性,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和而不同”。因此,承认世界是万有不齐的差异性的和谐统一,是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君主应善于用“和而不同”的观点,吸取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做出万全之策。在伦理观上,人们可以从“和同”观上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文化观方面,“和而不同”命题可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对待世界上各种不同文明与文化,人们应采用世界有识之士所共同倡导的“文明对话论”,而非“文明冲突论”。

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文化观;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古代学者一般从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方面来讨论“和同”问题。从自然观说,自然界本是万有不齐,和而不同,从而构成一幅幅和谐而美妙的世界图景。从政治观说,天下事本非一人意见,何可强同?必定相成相济,集思广益。从伦理观说,和同二字判分君子小人,君子尚义则“和”,小人尚利则“同”。现代学者将“和而不同”命题引入文化观的讨论,用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创造性诠释与发展,前景广阔。

当今世界,人类由于国别、民族、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差异,在许多时候会爆发激烈的矛盾与冲突,以致于可能发生导致使人类彻底毁灭的核战争。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对立与冲突。那么有没有一种使人类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悲剧的方法呢?中国哲学家的回答是:人类应该在文明的、宗教的乃至意识形态的相互了解与对话之中,寻求一种沟通的渠道和途径。而中国古代“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便是人类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那么中国古代哲学的“和而不同”命题是怎样提出,又是怎样为历代学者所诠释,便是本文所要探寻与讨论的。

一、“和而不同”的自然观——自然界本是万有不齐,和而不同

“和同”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范畴。中国古人重视观察自然,总结自然规律,并从自然规律中推导出社会规律,“和同”问题正好反映古人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万有不齐是其表象,“和而不同”则是其根本规律。自然界的事物种类繁多,千奇百状,即使是同一种类的东西,每一件又都是不完全一样,正如人们所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差异性是这个世界最根本的特点,承认这种差异性,并承认这个世界是万有不齐的差异性的和谐统一,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

“和同”问题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史伯与郑桓公之间的谈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70页。和,意谓“和合”,“和合”才能生养万物,单一就不能继续生养。和,即“以他平他”,何为“他”?《吕氏春秋·贵生》说:“况于他物乎?”汉高诱注:“他,犹异也。” “以他平他”就是指不同事物或不同因素相互联系与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与统一。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差异性的统一”。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长和壮大,而众“物归之”。何谓“物归之”?山大了,草木鸟兽归附之;江河大了,百川众水归附之。“同”就是单一的东西。“以同裨同”,单一的东西重复,永远是单一。若是如此,一切事物的生养与发展就停止了。故史伯又强调事物的包容性与多样性是很重要的:“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春秋末,齐国晏婴继承和发展了史伯的观点,更明确指出“和”与“同”的差异。他以烹调和羹与演奏音乐为例,说明“和”是“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景公与晏婴的对话:

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酰、醢、酽、梅以烹鱼肉,箪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4546页。

何谓“济其不及,以泻其过”?就是某种因素在统一体中占有恰如其分的比例,不能太少,亦不能过分。如在羹中加盐太少与太多都不行。“和”并不意味许多因素杂乱无章地凑聚在一起,而是要达到一种综合平衡,这样才能获得多样性统一的效果。羹之“和”如此,声之“和”如此,万事万物之“和”也如此。冯友兰在其所著《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对晏婴的话作了如下通俗的解释: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譬如一道好菜,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味道调和起来,成为一种统一的、新的味道;一首好乐章,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

在后来的中国思想发展中,“和”上升到一种宇宙观的地位。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形成了一种整体和谐的宇宙观,如惠施讲“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是一个整体,人与世界也是一个整体。《易传》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和”的意义是指不相同的东西协调统一在一起,并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在自然界中,万物各有其性质,这些性质不同的事物只有处在相对平衡状态中,才是相互有利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并育不相害。”只有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中,天地才能各安其所,万物才能并生共长,而不相为害。《荀子·天论》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春秋繁露》卷16《执贽》说:“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

此思想到了宋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张载甚至用“太和”来概括宇宙,强调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他在《正蒙·太和篇》中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张子全书》卷2,第697册,第97页。所谓“太和”,意谓着宇宙是诸如“浮沉、升降,动静”等所有对立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在这一点上,范仲淹曾有深刻认识,《范文正集·别集》卷3说:“和而不同,亦犹天、地分而其德合;山、泽乖而其气通。日、月殊行,在照临而相望;寒、暑异数,于化育以同功。则知质本相违,义常兼济。”*《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范文正集·别集》卷3,第1089册,第787页。意思是说天与地是上下对待的,但是天地相合便具有“生生不息”的大德;山与泽是高低对待的,但是二者气脉相通。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各有不同的运行轨道。但有时我们会在凌晨或傍晚,看到它们一起挂在天上,“在照临而相望”。寒季和暑季是截然不同的节气,但对于化育万物而言,不可或缺。这说明性质看上去相违反的事物,常常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苏轼更用一种唯美的语言,赞叹大自然万有不齐、和而不同的美妙绝伦。《御选唐宋文醇》卷39载《眉山苏轼文二》说:“天之云霞、地之卉木、水色山光之紫翠蔚蓝,无一‘同’者。然而莫非造化秀灵之气也,及其生物不测,则若相为左右手。”*《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御选唐宋文醇》卷39,第1447册,第688页。意思是说在大自然中,天上云霞的五光十色,地上花卉的姹紫嫣红,水色之澄碧,山光之环翠,是任何伟大画师都无法描摹的。大自然这种种对立和差异,看上去如此悬隔,但正是这种种对立与差异,才神妙莫测地造化了自然万物,就像有一个造物主用他的左右手来创造万物一样。

二、“和而不同”的政治观——天下事本非一人意见,何得强同?

在政治上,最常见也是最难以处理好的,是君主如何对待臣下的不同政见。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关于“和同之别”的询问时,先讲了“和羹”与“和乐”二例,然后话锋一转,便引向了天下国家的政治问题。《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之言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又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4546页。晏婴认为,君主认为可做之事,可能有行不通之处,臣子指出其行不通之处,正好可以成就君主的主张。反之亦然。相互矛盾的因素,有时可以“相成相济”。君主应善于吸取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做出万全之策。

《钦定隆万四书文》卷3载明代学者黄洪宪《君子和而不同》一文说:

天下国家之事,本非一人之意见,所得附和而强同者,惟平其心以待之而已矣。和出于平,而又何比焉?合志同方,非以植私也。天下万世之道,本非一己之私心所能任情而强和者,惟公其心以应之而已矣。和生于公,而又何徇焉?*《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钦定四书文·隆万四书文》卷3,第1451册,第237页。

“天下国家之事,本非一人之意见”意思是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以平常心对待,出于公心处置,则是常态;反之,自以为是,要别人附和,强同己见,则绝难持久。古代儒者对处理好君臣关系提出了许多建议,如宋代苏辙《栾城应诏集》卷6说:

古者君臣之间和而不同,上有宽厚之君,则下有守法之臣……凡以交,济其所不足,而弥缝其阙。今也君臣之风上下如一,而无以相济,是以天下苦于宽缓怠惰而不能自振,此岂左右之大臣务以顺从上意为悦,而岂亦天子自信以为“好仁”之美,而不喜臣下之有所矫拂哉?*《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栾城集·应诏集》卷6,第1112册,第879页。

君主如果自以为是“仁主”,臣下赞同是有“好仁之美”,而不喜欢臣下“矫拂”(矫正、反对)他的意见,那么群臣就会养成一种坏风气,以顺从君主之意为悦,坐待上命,无所作为。救治之道,应该“济其所不足,而弥缝其阙”。君主必须意识到自己的意见可能有不足,鼓励群臣来匡济和弥补,这是儒家对君主操守的要求。

南宋刘爚《云庄集》卷20说:“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晏婴曰‘和与同异’。盖和者可否相济,同者随声是非。近岁士大夫‘随声是非’之患多,‘可否相济’之义少。其平居苟且依违,患得患失,则其言事必无犯颜逆耳之忠,临难必无仗节死义之操。”*《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云庄集》卷20,第1157册,第498页。刘爚所说的近岁士大夫的作风,其实并非南宋时代如此,传统社会官场风气大多如此。所以“犯颜逆耳之忠”“仗节死义之操”,儒者真能做到者少之又少。

在传统社会,因为等级观念严重,有时公然反对上级官员的意志,会被看作是藐视和冒犯,因而形成了“善事上官”的官场风气。《后汉书·任延传》载:任延拜武威太守,少年天子汉平帝亲自接见他,并告诫他“善事上官,无失名誉”。任延回答:“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汉平帝叹息说:“卿言是也。”*[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2462—2463页。如何对待上级,是个难题。任延履正奉公,不为私,不唯上,实在难能可贵。史家表彰任延的言行,实际上是对大臣的操守提出要求。

那么,臣僚、同事相互之间又应该怎样对待呢?《东坡全集》卷51《上皇帝书》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如和羮,同如济水。孙宝有言周公大圣,召公大贤,犹不相悦,著于经典。晋之王导,可谓元臣,每与客言,举坐称善。而王述不悦,以为人非尧舜,安得每事尽善?导亦敛袵谢之。若使言无不同,意无不合,更唱迭和,何者非贤?万一有小人居其间,则信何缘得以知觉?*《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东坡全集》卷51,第1107册,第713页。

喜听赞扬,不愿听批评,是人之常情,虽大贤有所不免。但为了共同事业,必须意识到个人的局限与集体的智慧,为此就必须克服人云亦云、附和雷同的官场习气,创造能畅所欲言、直陈己见的良好氛围和风气。

其实,上下级之间,同僚、同事之间,之所以不能做到“和而不同”,说到底还是胸怀小、眼界低。救治的办法,就是要把“和同”问题提升到一个“道”与“情”的哲理高度。论道以公,故和;论情以私,故同。《钦定隆万四书文》卷3载明代黄洪宪之言说:

夫“和”者,天下大同之道也。惟其“道”而不惟其“情”,此君子之“和”……天下无不同之道,而有不同之情。道相济然后“和”,情相比则为“同”。“和”虽未尝不同,而非即以“同”为和也。几微之际,心术判焉。*《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钦定四书文·隆万四书文》卷3,第1451册,第237页。

如果上下级之间或同僚、同事之间,都树立一个求“道”、合“道”的崇高目标,意识到只有去己情之私,才能合“道”之大公,那么他们就会放宽胸怀、提高眼界,很乐意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

在这里,我们还必须说“和”仍须有类“同”的因素。为何?前面讲“和”是“差异性的统一”,但这种“差异”只是相对“差异”而非绝对“差异”。这种差异要具有统一性和相通性,否则就不能构成“和”。宋黄公度《知稼翁集》卷下说:

昔晏子论梁丘据,谓“和与同异”,吾夫子亦曰“君子和而不同”。呜呼!同之不可也审矣。余谓:“同”虽与“和”异,而“和”未始不出于“同”,酸、咸、苦、甘、辛虽不同,而同谓之“味”,孰能舍五味而和羹?宫、商、角、徵、羽虽不同,而同谓之“音”,孰能舍五“音”而和乐?以是知和而同易,不同而和难。近世以来,同而不和者,有矣。未见不同而和者也。*《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知稼翁集》卷下,第1139册,第601页。

“酸、咸、苦、甘、辛虽不同,而同谓之味”,“宫、商、角、徵、羽虽不同,而同谓之音”,这是说不同之中,有其类“同”,这种共通性的“同”,便是构成“和”的基础与可能。没有这种共通性的“同”,便很难构成“和”。“和”仍须有“同”的因素,常言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风马牛不相及”即是此意。虽然我们强调倾听不同的意见,但若某人提出的见解与我们的议题相差甚远,甚至毫不相干,我们也不必将此意见作为考虑因素。

三、“和而不同”的伦理观——从“和同”观上判别“君子”与“小人”

儒家向来有君子小人之辨,这是在人的道德修养上所划的一道界限。怎样判别君子与小人呢?《论语》中提出过许多判别标准,其中一项就是“和同”观上的区别。《论语·子路》载孔子之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于孔子此言,明代程敏政《篁墩文集》卷2曾有一段近乎白话的说解:

孔子说君子的心术公正,专一尚义,凡与人相交,必同寅协恭,无乖戾之心。然事当持正处,又不能不与人辩论,故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的心术私邪、专一尚利,凡与人相交,便巧言令色,有阿比之意。然到不得利处,必至于争竞,故曰“小人同而不和”。*《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篁墩文集》卷2,第251册,第31页。

“君子”心术公正,专一尚义;小人心术私邪、专一尚利。此两类人内心思想境界迥然不同,因而在人际交往中,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关系,而在对待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附和他人的言论,而一有利害冲突,便翻脸相争;在政治上则表现为党同伐异、朋比为奸。

明代冯从吾《少墟集》卷11曾说:“和”与“同”,有时表面看是一样的。比如说,《尚书》中所记载的尧帝、舜帝与群臣之间的关系,群臣唯唯诺诺,“无一毫乖戾异议”,恰似“同”,不知此乃是“和”而非“同”。后世秦桧之流,当时附和者不少,不知此乃臭味相投,私相迎合,此乃是“同”而非“和”。“和”与“同”于外表现一样,应该如何分辨呢?我们要从“心上”来分辨二者之不同。《四书章句集注》卷7说:“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同卷载尹淳之言:“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7页。其实社会中一直有两类人:一类人考虑问题多是从社会的公义出发,他们修正上级或同事的意见,对事不对人,但有时不免得罪于人,此类人属于“君子”;另一类人考虑问题则更多是从个人私利出发,首先考虑的是维护既得利益,怕给上级或同事提意见,得罪对方,因而附合雷同,甚至阿附、亲比于有权势之人,此类人属于“小人”。

明代刘宗周《论语学案》卷7说:“‘和’本于理,则以是非为同异,即元气之充周。‘同’本于意,则以同异为是非,乃私情之党比。和则不同,同则不和,君子、小人之道然也。和是与物无戾,同是与物无异,迹若相似而实相反也。”*《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论语学案》卷7,第207册,第639页。何为“以是非为同异”?就是一个人所赞同或反对什么意见,是看此意见本身是否正确,正确就赞同,反之则反对,以客观之“理”为是非,而非看此意见是出自于谁之口。此类人一身正气,“元气充周”。何为“以同异为是非”?就是一个人所赞同或反对什么意见,是看此意见与自己的意见是否相同,相同就是对的,反之则错,以主观之“意”为是非。此类人一身乖戾之气,“私情党比”。

元代胡震《周易衍义》卷10说:“和而不同,君子之公也;同而不和,小人之私也。和则真情融通,相视万物为一体,中国为一人;同则私恩以相结,朋党以相亲。二者介于毫厘之微,判于天渊之远,穷理君子不可不察也。”*《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衍义》卷13,第23册,第786页。作为个性而言,每个人皆有所不同,完全抹杀个性,以求其同,是对人性的残害。给予个性以发展的自由,同时以求集体的和谐,由一家而推之一国,由一国以推之天下,是儒家的追求。但不能把求集体的和谐,理解为“私恩以相结,朋党以相亲”,以小团体、小圈子的私利,来对抗天下国家之大利。所以,儒家将君子“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连在一起来说。无论是对待历史,还是对待现实,都不能站在偏袒的“党争”立场来评论,而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如清人朱彝尊《曝书亭集》卷32说:“毎见近时之论,其人而东林也,虽晩而从逆,必为之曲解。攻东林者,殉国之难,人所共知,终以为伪。执门户以论人,是非之不公,其弊有不可胜道者已。”*《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曝书亭集》卷32,第1318册,第17页。依朱彝尊的意见,品评人物,要从其个人的生平而论,而不能从其所站的党派而论。东林党人未必皆是清流,攻东林党之人也未必皆是浊流。

“和而不同”其实并不容易做到,因为“和而不同”意谓自己要坚持人生的崇高理想。历史的悲剧在于,奉行“和而不同”的君子,常常是命运多舛;而奉行“同而不和”的小人,常常是小人得志。因而对于屈原当年投江之事,后世便有迥然不同的评价。刘勰《文心雕龙·辩骚》载班固之言说:“露才扬已,忿怼沉江。”《汉书》卷87上《扬雄传上》载扬雄之言说:“遇不遇,命也,何必沉身哉?”孟郊《孟东野诗集》卷6说:“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计有功《唐诗纪事》卷61载孙郃之言说:“道废固命也,瓢饮亦贤哉!何事葬江鱼,空使后人哀。”这些皆对屈原投江之事持贬抑态度。张耒于《柯山集》卷23说:“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惟有一灵均。哺糟更遣同流俗,渔父由来亦不仁。”悲哉!千古之下,唯独张耒得屈原仁人志士之心!

四、“和而不同”在现代的文化观意义——“文化融合”而非“文化冲突”

如上所述,古代思想家在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方面对“和同”范畴与“和而不同”命题作了诠释。以笔者之孤陋寡闻,还未见到用此范畴与命题来讨论文化观的资料。现代学者将“和而不同”命题引入文化观的讨论,用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笔者以为,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创造性诠释与发展。

古代学者虽未用“和同”范畴与“和而不同”命题来讨论文化观,但并非没有关于文化观的问题意识及哲学命题。《论语·卫灵公》载孔子之言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卷63《老庄申韩列传》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意思是说学者对于不同的哲学和文化,可以自由选择,相互排斥与斗争在所难免。当然,中国文化也谈互相包容。《易传》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皆讲对不同学说与文化要持一种包容态度。

西汉董仲舒曾提出过“通三统”的文化观:一个新政权在建立本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传统时,要参照其他两种不同的典章制度与文化传统。东汉以后,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儒、道、佛长期三教并用、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的格局,构成新的“通三统”关系。笔者认为,这类情况,都体现中国文化的“包容”与“和谐”精神,它与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精神一脉相通。

今日时代,文化的范围已经不局限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是扩展到了全球,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与文化呢?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理论。他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部落战争和种族冲突将发生在文明之内。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6—7页。他断言:“伊斯兰的推动力,是造成许多相对较小的断层线战争的原因。中国的崛起则是核心国家大规模文明间战争的潜在根源。”*同上,第230页。意思是说,伊斯兰文明与中国儒教文明是阻碍未来西方文明发展的最大障碍。

亨廷顿之所以提出这种观点,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有关。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斗争,力图征服其他民族,在历史上征服了其他民族的领袖备受推崇,因而有所谓的英雄史诗。亨廷顿的理论实际上是把非西方文化作为异教加以排斥,他所体现的还是那种“消灭异教徒”的十字军东征精神。显然这个观点十分有害,它将引发和加剧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仇恨,带来灾难性后果。正如方克立教授所作指出的,亨廷顿“不是把基点放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合作上,而是放在所谓‘文明冲突’的预设上,企图通过打击遏制异类文明来达到维持西方文化霸权的目的。这就不但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实践中也违逆了和平与发展的当今世界潮流”*方克立:《“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观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事实上,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儒教文化皆已存在上千年,它们相互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也有数百年。他们彼此之间是相互的理解更多还是相互的仇恨更多,应该有一个总结,以作进一步引导。但这种引导绝不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而应当是有识之士所共同倡导的“文明对话论”。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近百年来我们一直反思自己的文化。我们本着“和而不同”“通三统”的理念,虚心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试看今日之中国,既保持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也有西方文化的种种因素。这里所呈现的,更多的是文化融合,而非文化冲突。

鉴于中国文化这种伟大的“包容”与“和谐”精神,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比较人类数十种文明之后,认为教导人类和谐相处的儒家文明更能体现文明的精义,他在《谁将继承西方在世界的主导地位》一文中指出:

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中国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是可悲的。*此文1974年9月载于美国《思潮》月刊。参见中国孔子基金会编:《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332页。

曾于1970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博士(Dr. Hannes Alfven)在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会议时则说: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到孔夫子那里去汲取智慧。*这句话见于1988年1月24日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发自巴黎的一篇报道,题目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

笔者认为,汤因比与阿尔文所传出的声音,正是人类所期待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可以休矣!

(责任编辑 杨海文)

B2

A

1000-7660(2017)03-0148-07

夏福英,湖南郴州人,(北京 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哲学博士后。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君子文明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君子无所争
对不文明说“不”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有君子之道四焉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文明歌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