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实质及应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观照

2017-01-24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普世价值普世资产阶级

余 斌 沈 贺

论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实质及应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观照

余 斌 沈 贺

从人类千百年的历程来考察,价值观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是历史地变化着的,不仅在名称上有变化,而且在同一名称的内容也有着变化。所谓的普世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金钱选举制下的现代性、自由、个人权利、民主、理性,只能是资产阶级才享有的现代性、自由、个人权利、民主、理性。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实质与危害;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努力排除资产阶级错误思潮的干扰,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普世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全面深化改革

一、所谓普世价值只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17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发端后的几百年中,以自由、理性和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启蒙价值”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精神力量,成为现代性社会的价值基础。当代“普世价值”就是“启蒙价值”经过人们几百年的认识和实践演化而成的。事实上,17世纪以来的欧洲主流社会的发展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就是产权明晰到个人手里,也就是资本或资产归资本家个人所有,而不是属于社会大众。“自由这一人权的实际应用就是私有财产这一人权。……私有财产这一人权是任意地、同他人无关地、不受社会影响地享用和处理自己的财产的权利;这一权利是自私自利的权利。这种个人自由和对这种自由的应用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基础。这种自由使每个人不是把他人看做自己自由的实现,而是看做自己自由的限制。”[1]相反地,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使得生产资料即资产属于社会大众。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事实上,正因为如此,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才与以前各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统治阶级如奴隶主和封建主的意识形态不同。

然而,由于马克思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人们发现,“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徭役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酬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这样一来,有产阶级胡说现代社会制度盛行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和谐这一类虚伪的空话,就失去了最后的立足之地,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就像以前的各种社会一样真相大白:它也是人数不多并且仍在不断缩减的少数人剥削绝大多数人的庞大机构。”[3]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4]例如,日本区议员的选举就要求交纳大量的金钱才能成为候选人,以至于日本大学的教授都难以申请参选,更何况选举宣传还要花费大量金钱。显然,这种金钱选举制下的现代性、自由、个人权利、民主、理性,只能是资产阶级才享有的现代性、自由、个人权利、民主、理性,这样的普世价值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二、价值观的历史性与无产阶级的要求

从人类千百年的历程来考察价值观,我们将会发现,这些价值观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是历史地变化着的,不仅在名称上有变化,而且在同一名称的内容也有着变化。“例如,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5]

资产阶级诞生于封建社会,15世纪末海上航路的伟大发现为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使封建社会内部的主要靠手工进行的工业和产品交换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在经济关系要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的地方,政治制度却以行会束缚和各种特权同它对抗。无论在哪里,道路都不是自由通行的,对资产阶级竞争者来说机会都不是平等的,于是,自由通行和机会平等就成为首要的和愈益迫切的要求。[6]这种自由、平等的“启蒙价值”不是来自于人对神的“叛逃”和“祛魅”,而是实实在在地从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条件中衍生出来的,只不过在意识形态上借助了人对神的“叛逃”。

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扩大其范围。由于欧洲国家的居民不再生活在像罗马帝国那样的世界帝国中,而是生活在那些相互平等地交往并且处在差不多相同的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独立国家所组成的体系中,所以这种要求就很自然地获得了普遍的、超出个别国家范围的性质,而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典型表现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阶级特权不受法律保护,种族特权被神圣化。[7]“普世”之光照不到那些奴隶身上。到后来,只是由于奴隶经济的效率日益低下,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才通过南北内战予以废除,但直到今天,有色人种仍然与白人的地位有很大的差别。

从资产阶级破茧而出的时候起,资产阶级就与无产阶级不可避免地一直伴随着。同样地,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由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的无产阶级要求。无产阶级所提出的平等要求有双重意义。或者它是对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的自发反应。或者它是从对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它从这种平等要求中吸取了或多或少正当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成了用资本家本身的主张发动工人起来反对资本家的手段。在这两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8]恩格斯甚至指出,“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任何其他的民主都只能存在于那些跟实际毫无联系、认为原则不是靠人和环境发展起来而是靠它本身发展起来的、好空谈的梦幻家的头脑中。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即使群众并不总是很清楚地懂得民主的这个唯一正确的意义,但是他们全都认为民主这个概念中包含着社会平等的要求,虽然这种要求还是模糊的。”[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10]特别是“资产者的假仁假义的虚伪的意识形态用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的利益”。[11]既然,“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2]

由此可见,包含平等的观念在内的价值观,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些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13]因此,这样的价值观,是不可能说它是永恒的真理的,也是不可能说它是普世价值的。恩格斯关于道德教条的一段论述,也完全适用于所谓的“普世价值”:“我们断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但是我们还没有越出阶级的道德。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14]

事实上,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已经提到了这种没有年代或不分年代的“普世价值”:“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资产阶级的普世价值也是这样的“吃人”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5]同样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同资产阶级“普世价值”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三、筑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济基础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经济基础着手,从经济制度即财产的社会形式着手,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不能动摇”即“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这也意味着既要深化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也要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否则就既谈不上全面改革,更谈不上全面深化改革。鉴于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无论是对公有制经济还是对非公有制经济而言,都必须强化相应的社会主义因素,尤其是为人民服务、为劳动者服务的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公有制经济改革中必须尊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尊重和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和作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设计和实施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中,无论是引导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是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都必须引入社会主义因素,守护劳动者尊严(首先是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劳动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使亿万劳动职工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

为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打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于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实行股份制的私有企业,通过修订公司法明确要求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或监事会,以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与合理的经济要求。第二,对于一些具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条件的私有制经济领域或行业,对私有企业进行整合,实行国有企业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第三,对于竞争能力差、经营困难、职工福利难以达到法律要求的小生产性质的私有企业,则要引导他们参照集体经济的形式搞合作经济,逐步向集体经济和个私经济相混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第四,对于不具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领域,特别是独资的外资企业,要坚决地依法成立行业工会或地区工会的分会,不仅要推行企业集体谈判,尤其是要推行行业集体谈判和区域集体谈判,以方便劳动力流动,促进竞争,激发私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使工会代表进入企业决策和管理层,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对涉及企业职工的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限制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自由,按照劳资两利的原则,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在从原因即经济基础着手的同时,我们也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扬上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要占领或控制价值观宣扬的主阵地。加强对国内各类媒体(无论其所有制形式和性质)的控制,在这些主阵地上,加强反对资产阶级“普世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对于在这些主阵地上,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包括鼓吹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人和在技术上帮助他们发表言论的人,都必须坚决清除出媒体队伍,否则就要中止该媒体在国内的相关业务。

(二)要加强大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教育。对于鼓吹自私自利理性经济人的经济学教材、鼓吹资产阶级法制的法学教材、鼓吹资产阶级宪政的政治学教材等等,要进行全面清理。全面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统编教材。每年暑期,都要对高校各专业教师开展为期不少于一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学习和教育活动,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上岗。

(三)要抓住各项考试的指挥棒,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例如,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相关科目中要加入批判分析资产阶级“普世价值”、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并加大考核分值。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17]在公务员招考时应当专门考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此促进报考者熟练掌握这门课程并逐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41.552.552.

[2][12][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35-36.591.5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461.

[4]列宁全集(第3 5卷)[M].人民出版社,1985.461.

[6][7][8][13][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110-111.111-112.112-113.11 3.99-10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664.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195.

[16]习近平.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EB/OL].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511/24/t20151124_7112615.shtml.

[17]习近平强调:更好认识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7/08/c_1111518431.htm.

(责任编辑 胡爱敏)

余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邮政编码 100872);沈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邮政编码475001)

D602

A

1672-6359(2017)05-0012-04

猜你喜欢

普世价值普世资产阶级
思想“陷阱”与消解之道——论“普世价值”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挑战冲击及策略应对
以书之名:《岛上书店》叙事中的虚构与真实
“普世价值”正在失去秀场
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西方“普世价值”注定只是“南柯一梦”
普世价值论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普世价值论
中国应完善自己的话语体系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