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的特性
——相关报刊资料阅读笔记

2017-01-21钟以谦

体育科研 2016年3期
关键词:竞技领导人国家

钟以谦

中国体育的特性
——相关报刊资料阅读笔记

钟以谦

通过对中国领导人对体育的言论的分析,对中国政府体育管理架构的整理,以及对中国人自己对中国体育历史定位的归纳,中国体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特性可以总结为3点:尽管体育可以被分为大众(国民)体育和竞技体育,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体育不同的任务,把体育当作工具已成普遍认识;从中国领导人的言语来看,随着军事威胁的减弱,竞技体育的重要性从为对抗转向为宣传服务;体育一直是作为说服、教育的媒介服务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起作用。

中国体育;领导人;运动本质

1896年10月17日,上海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写道:“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患其虚实也。西伯雷报,素以见闻确实自居,昔云中国强甲天下之说,其谁欺天乎。”此文被当时梁启超主办的《时务报》译成中文全载。自此在近代中国的知识精英中形成“东亚病夫”的认知与想象,其影响迅速扩大,进一步刺伤了中国人的自尊心。100年来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中国一直持有主办奥运会的梦想。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所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了世界”,揭示出奥运会的巨大媒介价值。为此中国人梦想了100年,准备了8年,派出了130万名志愿者,拿出了巨大财力和物力,才有了这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知道奥运会是什么,但我国的体育,过去是什么?今后应该是什么?或许还需要重新认识和梳理,这对于我们的体育能否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整理1949年至2011年中国体育年表开始。由于一手资料有限,不得以只好选取较高可信度的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言论为主进行分析。通过对跨越50年的国家领导人的42个言论进行分析(表1),力图从最高领导者层面,实现对中国体育性质的把握。本文主要围绕关键词来展开。由于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大多为一句话,其中的目的宾语就极易成为关键词被提取。而它们也正体现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方法对于揭示中国体育的特性的研究,能够形成较为主要的支持。作为辅佐证明,文章还选取了政府的体育管理架构,和中国人历史上对体育的定位这样两个对象进行考察,借以对国家领导人的体育观,最终对中国体育的特性,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

1 从中国领导人对体育的言论看中国体育的特性

通过整理可以看出,把不同时期国家领导人关于体育言论中的关键词,在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之后,可以发现一个基本特征:在体育必须为国民健康服务这个大前提下,国家要求体育承载各个时期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政治任务(表2)。

1950—1978年,在外部存在战争威胁,国内阶级斗争无休无止时,国家要求体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国防服务。

(续表1)

表2 国家领导人的言论中关键词的分析Table IIAn Analysis of the Key Words in the Speech of the State Leaders

(续表2)

1978—1990年,国家开始把中心工作转到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后,要求体育也必须全面发展,以优秀的成绩,反映和体现改革开放的成就。

1990—2008年,经济工作成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之后,国家要求体育承载国家的荣誉、同时完成对经济的贡献和对民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的任务。

在对从国家领导人言论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和归纳之后,得出了7类词:国民健康、比赛要求、体育事业、军事国防、国家荣誉、文明教育、经济发展。它们在言论中的出现频次分别为:国民健康13次、比赛要求2次、体育事业2次、军事国防5次、国家荣誉6次、文明教育8次、经济建设7次。

除去对国民健康的理所应当的强调后,其他关键词出现频次统计结果可反映出,在国家领导人看来,体育首先应当服务国家荣誉、文明教育和经济发展;其次,要服务的是军事国防;第三,才是体育事业和比赛事项。

2 从中国政府体育管理架构看中国体育的特性

1949—1951年底,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负责主管中国的体育。为了使每一个国民通过“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的训练获得全面发展,以培养成为健壮、勇敢、坚毅、乐观的祖国保卫者和建设者。1951年8月青年团中央在已有“国民体育部”的基础上,又组建了“军事体育部”[1]。

1952年6月10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内履行管理职能的部门还包括: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负责“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的具体工作,也就是军队中的体育工作。1955年还设立了“全军体育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时的主要职能机构设置如图1。

图1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要机构设置Figure 1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Association

1954年9月28日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今“国家体育总局”),其管理机构设置如图2。

图2 国家体育总局主要机构设置Figure 2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

从上述国家管理体育的职能机构设置中,可以看出这些机构的出现,与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体育的期许极为一致。其特征表现为:(1)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始终是两种体育,分别服务两个事业,目的不同,任务也不同;(2)群众体育在早期为军事的任务,在近期承担着为经济服务的任务;(3)竞技体育承担的更多的是教育与对外交流的任务,因此她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然后才是为大众健康服务。

3 从中国人历史上对体育的定位看中国体育的特性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外强中干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面前,“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提出了‘求富求强’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以实用主义工具的认识,引进了西方体育。”[2]自卑感基础上进行的引进,导致了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的形成。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全民体育化”、“体育军事化”。其主要观点是:“强调体育是‘强国、强种’与‘复兴民族’的工具。”[3]使得中国的体育一开始就与教育相连,把体育作为教育国民全面发展的手段,对后人认识体育,有着一定影响。所有这些与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发展内忧外患,在国内没有政治上统一;1949年以后,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的孤立有很大的关系。

1953年到1978年,中国基本上处在一个个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中。三反、五反,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直至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经济建设始终未能走上正轨,中国经济建设被推向崩溃边缘。同时,孤立于“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的中国,借乒乓球之力,突破了东西方意识形态之间的障碍,赢得了更多的国际伙伴。体育为中国的国际政治做出了贡献,同时强化了1984年以后要求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诉求。政治化体育成为这个时期体育的灵魂。

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成功。1990年以后,随着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满足需求渠道方式的增加,以足球为代表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走上了接近市场经济的道路。体育服从经济的发展,体育也要为国民经济做贡献,成为国家对体育提出的全新的,然而却是很自然要求。

“尽管党和国家一直坚持体育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目标应当是增强人民体质,但要真正确立这个思想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建国至今5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来看,群众体育多次受到冲击,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4]原因就在于1840年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人确信自己留给世界的是“东亚病夫”这样一个屈辱的印象。因此,1949年起,政府需要通过体育向世界展示新中国的形象。需要利用体育展现民强、而军强、进而国强的国家意志。为此,竞技体育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媒介,这也就为“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奠定了基础。在此后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我国的竞技体育有了飞速发展,先后成为了亚洲、世界的体育强国。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举行,我们在证明了自己是世界体育强国,甩掉了“东亚病夫”这个心理包袱之后,必然重新思考我们对体育的定位:体育首先应该承担的是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体育所能带来的国民身体素质,乃至精神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我们的体育,本源于“强军,强种”,“服务国防”需要,因此,增强人民体质,就只是实现需要的过程或手段。这就使得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始终是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政治目的来统一的两件事。即便一个需要体育来提高国防能力、证明国家强大的历史时期已经过去,我们的体育却始终难以改变其惯性,完成历史性转身,回归以体育“增强人民体质”的本性上来。

4 结论

为避免孤证,本文在以对中国领导人对体育的言论的分析为重心基础上,辅之以对中国政府体育管理架构的整理,核对中国人历史上对体育的定位,这样3个不同的路径,对中国体育的特性这一个命题进行了探索。对中国体育的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3点:尽管体育可以被分为大众(国民)体育和竞技体育,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体育不同的任务,把体育当作各个时期主要政治工作的工具是中国体育的主要特性;随着军事威胁的减弱,竞技体育的使命,从为对抗转向服务对外宣传,服务经济建设。中国体育在不同阶段承担的政治任务,总在与时俱进;在围绕各个时期中心工作时,体育一直是作为说服、教育的媒介而起作用。由此体育被上层建筑化,则是中国体育的又一特殊属性。

历史遗产,不论是观念的,还是物质的,必定是后人创新发展的基础与条件。一旦明晰了我国体育的基本特性,当把以下实际当问题研究时,结论也就在顺理当中:国民中80%的人通过电视观看体育,体育在成为媒介的同时,自身也在媒介化;体育的参与性,被观赏性所代替;与国内体育比赛相比,国际比赛更受人欢迎;竞技体育成为国家建设工具的同时,体育也离一般群众生活越来越远;会员制的体育俱乐部、街头公共场所的舞蹈、慢步盛行。与竞技体育市场化不畅相比,群众体育却自然地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

[1]伍绍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98)综合卷[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9:22.

[2]徐耀军,瞿昂.浅谈中国近代体育思想演变历程[J].体育世界.学术,2007(9):42-43.

[3]谭华.体格-人格-国格——20世纪中国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22(3):1-5.

[4]郑国华,熊晓正.中国体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6):5-10.

(责任编辑:杨圣韬)

The Character of Chinese Sports:Reading Notes of the Related Press and Literature

ZHONG Yi qian
(School of Advertisement,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China)

on the analysis of inscription of sports by Chinese leaders,the order of sports management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and the induction of Chinese themselves on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sports,China's sports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can be summed up in 3:Although sports can be divided into public(national)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bu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different tasks given to sports,the sport has become widely recognized as a tool;from the view of words of Chinese leaders,as military threat diminished,the importance of sports changes from the confrontation to the publicity services; sports has always been as media services of persuasion and education,central task of every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Chinese sports;leader;sport essence

G80-05

A

1006-1207(2016)03-0060-05

2016-01-08

钟以谦,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媒介理论与应用、体育营销。E-mail:adzhong1000@foxmail.com。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北京100024。

猜你喜欢

竞技领导人国家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22日,美俄领导人分别发表讲话
夏朝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