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电视新闻解说的几组关系

2017-01-20柯思德

新闻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学艺术故事情节电视新闻

柯思德

【摘 要】解说词作为有声语言,反映新闻事实、表明报道意图、阐明记者思想,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因素。正确处理好解说词与影视画面、故事情节和文学艺术的关系,运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能使新闻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使新闻宣传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关键词】电视新闻;解说词;影视画面;故事情节;文学艺术

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因素——解说词,它不仅解释、说明画面,对观众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的地方给予介绍,而且作为有声语言,能够反映新闻事实、表明报道意图、阐明记者思想,使寻常的画面富有内涵、使新闻的主题得以升华。优秀的电视新闻解说词能将表面现象所反映的内在东西解释出来,或画龙点睛、或生动感人,或是美感的熏陶,或是理性的启迪。它的创作是一个整体考虑、部分打磨、综合运用的过程,关键不外乎正确处理好三组关系:即解说词与影视画面、故事情节和文学艺术的关系。

解说词与影视画面:相映生辉

电视新闻是以视觉画面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适于表现事物的外在形象,事实的具体实在、表露的特征。比如有关清明节期间一场扑救山林大火的报道,观众通过画面可以直接观察到火情、火势、烧毁的林木、救火的人物等。当然,拍摄者还可以依据自己的主观意向重新组织镜头前的形象,使之合乎他们的思想情感的表达,还能从观众的视觉和心理上掌握形象元素组合所产生的冲击力、思辨力,使画面产生各种鲜明的涵义。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画面内部的组合更加自由灵活,变换的手法更加简便,样式更加丰富,使电视画面拥有巨大的表现潜能。鉴于新闻现场易于消逝,编辑还可以充分利用观众的手机、DV摄制的画面,网络下载的视频,甚至一些影视作品的片段,电脑制作的图形与合成产品,来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画面。

但电视画面也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因为它不适于表现事物内在的规律和事实的抽象、理性、内涵的特征。仍以扑救山火为例,从画面中难以了解大火的起因、时间、地点、组织抢救的背景,以及火灾损失。这时只能借助于解说词。从创作的角度看,配上内容深刻、形式活泼的解说,可以使节目精彩纷呈;从欣赏的角度看,配以内容空泛、形式平庸的解说,会使观众面对美的画面失去兴趣。因此,解说词深不深、美不美、贴切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

如何做到解说词与画面相映生辉呢?著名词作家洪源说过,“画面有的,用不着我说;画面没有的,我说了是多余的;画面有,但达不到的,我说了”,[1]很好地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有”与“无”。所谓“画面有的,用不着我说”,就是指那些一看就懂的画面,就不必要写解说词,让观众集中精力去看。比如在一个向渡江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的镜头外,配了这样一段画外音:“少先队员们唱响队歌,高举右手、齐致队礼。在《献花曲》中,两个人一组抬起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将花篮摆放到纪念碑前。”这就显得多余,完全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实况来表达缅怀之情。所谓“画面没有的,我说了是多余的”,就是指电视镜头没有拍到的内容,或者根本不需要拍摄的内容,解说词就不需要写,词要与画面相辅相成、相互映衬。对那些游离于主题之外的解说词,与画面既无形象也无本质联系的,就不需要写进去。所谓“画面有,但达不到的,我说了”,就是指无法拍摄到画面或者无法表达的内容,不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方面,解说词则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吴勇祥——用生命诠释忠诚》节目中一段防汛抢险的画面,配了这样一段话:“此时,身为村书记的吴勇祥临危不惧,一边大着嗓门喊:‘快,拿捆稻草;一边光着膀子快速逼近漩涡。接着,又让人们将一捆捆扎好的稻草传到他的手上……然而,由于水流太急,沉下的十几捆稻草转瞬便被洪水冲出涵闸数十米之外。”在画面无法表达的情况下,通过采写到的真实语言,瞬间就树立起了抗洪村支书的高大形象。

“离”与“合”。央视有位资深编辑把视听合一的艺术特点归纳为画面与解说若即若离、既不贴合也不离弃的和谐关系。[2]“若即若离”,应该是词与画面好像无关实则相关,站在画面上、唱出画外音。“时离时合”,关键是一个“合”字,不能离题跑题,词语表达可以超出画面表现出更丰富的内容、更深刻的内涵,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着一件事、一个主题,使人感到虽然词与画面并无多大关系,但确实又配合得到位。“离合同一”,关键是解说词与画面“神合”得好,解说与画面可以互为桥梁、互作引线、互相衬托,有时以画面为主,解说为其展示抽象的内涵;有时以解说为主,画面为其作形象的展示;有时解说为即将出现的画面作必要的铺垫,或为已经出现的画面作补充。有的解说可以脱离画面的具体形象,阐述一个事件、一种现象,有时可以脱离画面单独表现一个情节,而后回归到本位,使观众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类“貌离神合”的优秀电视新闻作品,对于深刻揭示主题、深化思想内涵、发掘人物内心世界、反映事物本质,都发挥了极好的作用,具有极强感染力和艺术魄力。[3]

解说词与故事情节:细致入微

新闻故事化是电视新闻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把新闻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4]

对电视新闻节目来说,解说词中不能缺少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加之画面的辅助,就能展示人物独特的个性和心理、叙述故事情节的关键部分、阐明深刻的生活和哲学道理。

标题要形象。标题是新闻节目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使人产生好奇、共鸣。电视新闻标题要力求准确、生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贴近群众;其次要抓住新闻“眼”,做到标新立异不怪异、形象生动不浮夸,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时,无数球迷看好西班牙队的卫冕前景。然而小组赛第一场西班牙队就以1:5惨败给荷兰,第二场以0:2不敌智利。最终,博斯克的球队就像2002年齐达内领军的卫冕冠军法国队那样,在踉踉跄跄中遭遇小组淘汰的境地。虽然描述的是同一件事实,但新闻标题却大不一样。与《西班牙队连败,卫冕冠军出局》《卫冕“魔咒”再现,西班牙队出局》相比,《闹事!出局!这是西班牙队?》《西班牙队提前出局,590万人打工梦碎》则更具新意。同样一则新闻,有的标题做得平庸乏味,仅仅是一般性地报道比赛结果,有的标题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标题,出彩的标题是吸引读者关注的重要元素,一眼就能紧紧抓住观众。

内容要真实。中央电视台《话说长江》第一回《一撇一捺》中有这么一段精彩的话。“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既简单又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而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一撇一捺间,两个笔画组成的“人”,把运河和长城相提并论,可谓独具匠心。这段解说词,对长城和运河两个事物的细节描写,把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沿革、重要作用都做了高度概括。[5]因此,于微小处着眼,从细节处着手,就能把事情说清说透。但是,细节唯有真实才可信,唯有可信才传神。

表达要细腻。首先在选材上要像厨师烹饪佳肴那样,在大量的材料中选取与主题最相关、与价值最贴近、群众最关心的信息,然后再进行精心加工、细心取舍。比如获得安徽新闻奖二等奖的《“最美快递哥”生命的托举》中这样描述到,“杨文求原想跑上楼将孩子抱下来,可还没等他迈开第二步,孩子的两只拖鞋就相继掉了下来,几秒钟后,孩子突然像断线的风筝一般高速地从窗台上往下坠落。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几双大手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结成了一张生命之网,将孩子成功托住。”这段解说词就弥补了实况画面缺乏的不足。其次,解说词立意要高远,在文字中表达出现象之外的本质。立意的高远需要记者选择好报道角度、抓住细微贴切的故事情节,做到主题鲜明、立意求真,同时要杜绝虚构和编造。第三,架构要合理、有层次感、通俗易懂。一个好的架构,能让观众一步步了解事实,激起欣赏的兴趣。比如《唱到太阳开了花》,其表现手段就独具匠心,开头展示盲人歌队唱信天游的画面,接着深情地解说了数十年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文化,使观众看过之后深受感染。[6]

解说词与文学艺术:自然融合

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黄式宪这样说:“在全球化的大趋势里,中国文化显然并不处于优势,特别是在中国的广播电视传媒界,文化正处于劣势地位,弥漫着一股浮躁、媚俗、困乏的可悲气息。”[7]在自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新闻界,文学素养的缺乏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电视新闻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电视新闻是一个认识、审美、感悟的情感过程,通过艺术描写,表达出普通事件的特殊背景或人物的真实情感,表现出作品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并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观赏感受,这都需要在解说词上下功夫,需要编辑记者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不少媒体提倡新闻散文化,特别是对于非事件性新闻,以清新明快的表达方式写作,避免简单地报道事实。

为弥补画面不足而写。解说词的写作弥补了电视新闻画面不足的缺陷。首先要写出画面之外的东西,所选用的信息在与画面相辅相成的同时,通过运用一些口语化的日常用语,方言土语拉近电视新闻与观众的距离,产生亲和力。比如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双肩背出鱼水情》,开头就有这样一段文字:“背篼,是贵州山区老百姓家里的寻常物件,因为交通不便,山里人家常常要用它来搬运生产物资和生活用品,背篼也成为了贵州大山里一道独特的风景。2012年的春天,在贵州长顺县的麻山深处,一群身着制服、背着背篼行走在山间的人,引来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他们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背篼干部。”[8]就是没见过、不知道什么是“背篼”的观众,这么一听也就明白了。解说词的写作,就是要使用朴实自然的文字,通过选词炼句,达到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一听就懂的效果。能够掌握丰富的词语和语句,熟练地运用富于变化的文字修辞和结构方式,懂得运用口语的声律和节奏,就能使本来或许枯燥的电视新闻因吸收了群众鲜活的语言而生动起来。

为增强亲和力而写。好的作品,不但要真实反映新闻事实,正确表达思想观点,具有较高新闻价值,同时也要有出彩的切入点、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和较强感染力的视觉、听觉美感,这一定程度上需要记者具有良好的文学艺术功底和遣词造句的水平。灵活运用语气词可以使观众听起来更亲切。如新闻《谁拉高了安庆菜价?》中是这样写的:“这些天,不管是在安庆的平价超市,还是在几大蔬菜批发市场,记者发现,很多蔬菜一天一个价,有的甚至比前段时间翻了好几倍。比如茄子从一块卖到了三块五,你会信吗?不信!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语气词的使用让观众自然而然愿意继续“看”下去。同时,电视新闻中短句的使用使观众听起来易懂。比如“掀起热潮”就不如“刮起一阵风”明了,“多措并举”就不如“许多办法”易懂。句子长也容易让播音员上气难接下气,造成观众对语义的误解,而多用短句,也容易让观众听起来舒畅。

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也要讲求艺术,不拘一格,让观众能听懂、愿听下去。“删繁就简三秋树”,有时,电视新闻写作只把新闻事件的过程用最少的语句表达出来就行了,不需要用修饰语,或者比喻等修辞手法。有的甚至可以完全不需要解说词。比如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电视消息《记者目击:兰州桃树坪隧道五名被困工人获救瞬间》,正文全部采用同期声。“领异标新二月花”,撰写解说词要不断创新,根据新闻内容形成不同的格调,与观众达到互动、交流与共享的效果。新闻报道中,要让解说词贴近观众,以交谈式的真诚、描述式的生动,使观众爱看爱听;进一步对事件进行提炼和浓缩,选择观众最关心的“点”,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来吸引观众;报道过程中,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兼顾观众的情绪,通过简练的语言加以叙述,使报道说到观众的心坎上去。

注释:

[1]奉献是福——专访《学习雷锋好榜样》词作者洪源.新华网,2014-3-12.

[2]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巩晓冉.电视新闻专题解说词与画面的加乘作用[J].新闻传播,2013(7).

[4]向淑芬.电视新闻故事化的新探索——以央视“走基层”为例[J].时代教育,2012(5).

[5]林惠丽.论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境界”——以专题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解说词为例[J].东南传播,2012(1).

[6]郭林茂.浅议新闻的故事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7]周粟,周芳,王倩男.第十八届大学生电影节系列研究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1(5).

[8]李兴达.电视消息听觉文本的编写技巧——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J].阅读与写作,2009(9).

(作者单位:安徽望江县广电中心)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文学艺术故事情节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脱下工装 你也可以是诗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导向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