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文化的意蕴研究

2017-01-19李翔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意蕴传统文化

【摘要】月亮作为文学形象,最初来自于上古的神话传说中,它代表神秘的天神世界,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崇敬的图腾,月亮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感。中国古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喜爱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千古明月穿越了不同民族文化视野,照在善于营造意象的中国传统文人身上时,它就具有了特定的文化意蕴,随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的月亮文化。同时,随着远古以来先民对月亮文化的解读,不断赋予月亮以情感积淀和哲学内涵,对其认识也日渐丰富深刻。此外,月的身影广泛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文学韵味的文化符号之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月亮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月亮文化

说到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嫦娥奔月,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在广寒宫中居住了上千年的嫦娥,早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月神的真正人选,月亮可以代表嫦娥,嫦娥也可以代表月亮抚慰人们的心灵。除了嫦娥和吴刚,月兔、蟾蜍、月桂树等也是和月亮密切联系的关键元素。它们蕴含了远古先民对于月亮的情感寄托。天上一轮月,地下万人情。千百年来这一轮明月承载着人们深厚的情感。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丝毫不吝啬地用大量的美好的词汇去赞美。这些风格各异的词语在勾勒出世间风景的同时,还透过世间百态,寄托了不同的感情。一轮明月承载了千百年的深厚感情,自然科学层面的月亮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拥有层出不穷的精美别称,这些暗怀隐喻、饱含深情的指代词为中国古代诗坛、词坛增加了一道独特的“千般诗情万般月”的景致。月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丰富、最美丽的文化之一,月亮也成为最美的文化符号之一。

二、月亮文化代表的意象

悬于天际的月亮在中国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审美寄托,在中国人的内在心灵世界里,月亮已经成为超越它本身的物理特征而逐渐演变为一个象征符号,这个传统的月亮意象投射着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感情。傅道彬曾说:月亮作为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启发着人们不断去追求这种永恒的存在,因而中国人在寄情山水,笑傲山林之际,常常会去吟风啸月,表达一种古典的风范。月亮维系着中国文化的智慧、艺术、心理、民族情怀等多个方面。明月映照在中国传统读书人身上,他们从艺术审美的广阔经验出发,具体地对月亮的物象赋予了自身独特的情感诉求,因而情景交融,心物结合,物我两忘。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进一步探索出了外在审美意象内部的虚与实、深与浅、形与神的多层面关系,而且开始多维度地细致地辨析它在诗词中的构造方式及其美学内涵,从而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月亮文化的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作为自然形象的月亮便在诗中寄托了创作主体的情感,但尚未达到主客融合的更深层境界。据学者统计,在《诗经》中共有二十五首诗中出现了月亮的形象,南方的《楚辞》中共有二十首有关月亮的描写,其他先秦古诗中有十五首也出现了月亮的身影。《诗经》中有十七首诗歌里是用月来表示时间的,且大多为日月同用表时间,有八首将月与忧愁、伤感、女性、品德等联系在一起,且这种联系大多以赋、比、兴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赋、比、兴乃是《诗经》审美意象的最多元的表现方式。

两汉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大赋和乐府诗,日月连用的表现形式随着文学形态的转变而逐渐有所减少,月开始作为独立的个体意象开始与其他事物相连并组合,与人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从而发展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意蕴和文化内涵。伴随着审美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广泛运用,审美意象的各个方面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到了唐朝,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写月除了考虑审美视野,同兼顾社会历史文化,站在宇宙人生角度来再创造“月”,明月经过文士们的丰富发展,将变得更有诗意。咏月文学的兴盛,使有关月题材的主题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开发,月自身的形象特征和审美价值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认识,月成为相思、思乡、怀念、离别的代表符号,具有了丰富的象征韵味。咏月文化的繁复,促成了许多经典的月意象的产生,如水月、风月、春花秋月等。这些月意象成为诗词曲赋反复吟咏的题材,作为独特的审美视角开启了新的审美创作传统。

宋之后,诗词类传统抒情文体愈加兴盛,据邓国光、曲奉先所编的《中国历代咏月诗词全集》,各时期咏月诗词数目如下:汉朝5首;南北朝52首;隋朝11首;唐朝521首;宋朝2396首,可见,有关于月的诗词到了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另外叙事类文体也逐渐兴起,月原型在戏曲、小说等文体中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月原型的重新认知和构建。叙事故事里的人物以月入诗,抒发情感,这是对月意象传统表现方式的继承。月作为男女私会的背景,又具有了新的文化语境;将原始先民塑造的月神话和以月的盈亏计时的时间性意蕴运用到叙事文体中对文章结构进行重塑与演绎,这种超越传统的解读使得月的主题意蕴焕发了勃勃生机,开启了月意象新的时代使命。

四、月意象在中国文学中繁盛的原因

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反复表现的一种主题。诗歌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学样式,中国古典诗歌一向都是用大量意象来进行叙事和抒情的。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抒情文学传统创作中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有大量的自然物被作为审美意象不断重复出现,物象是这些意象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月意象作为典型意象之一,其本体所蕴含的文化气质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意义,体现了中国的内在艺术精神和文化追求。作为自然中的“月”,它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只是文士常引用的“物象”,本身具有的物象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与人们情绪的波动产生共鸣,还体现在“月”的自然规律上,它的周期性圆缺作为宇宙自然规律影响着世人的审美价值和人生观念,并形成了最初的了宇宙观。一方面,文人墨客借月抒情,在构建月意象时,月亮被负载了特定的主体情感,具有文化象征意义,这种诗意精神在文人创作中得以薪火传承;另一方面,文学作品既不断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月意象,又超越月意象固有模式透露出作者的个体审美特征。月亮首先作为客观物象存在于自然界,作为自然意象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之前,月意象经过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月意象之所以受中国文人的喜爱,原因不一而足,有的人认为月亮的物色美引起了中国文人的关注。也有人认为,月亮的原型特征奠定了它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还有人觉得月亮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所以才被文人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形成了独特的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月亮文化。

五、传统节日中的月亮

月亮不仅在文学上占了重要的地位,而且还深深地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远古时期开始,智慧的人们就通过细致的观察,掌握了月相变化的规律,用月亮的朔望周期制定了记录时间的方式——太初历,即俗称的农历,月亮圆缺一次为一月,月之复活日(初一)为“朔”,满月日(十五)为“望”,月终日(十)为“晦”。农历的存在不仅为劳动人民提供春种秋收的节气依据,还记载了寄托人们美好祝愿的重大节日。因为中国人视团圆为最美丽的民族情结,所以对圆尤其关注。每当月亮运行一周,达到轮回的圆满时,对人们的情感冲击足够让他们载歌载舞来庆祝节日的喜庆,故而许多个十五之夜都成为特定的节日,如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还有现在已不多见的二月十五花朝节、十月十五下元节等。至今中国的很多民间风俗还来源于千百年前流传下来的月亮崇拜。首当其冲被人熟识的应属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一个直接以祭拜月亮、庆祝丰收为主题的节日。中国以农耕立国,无论君主还是百姓都对农业生产也怀有尊敬的心里,所以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人们用祭祀的仪式表达对上天的敬畏和感激,“祭月”就是此时礼拜月亮的祭祀仪式,古人祭月是对日月表示敬畏,求得阴阳和谐,风调雨顺,知天时而授农事。早期的祭月仪式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到了两汉魏晋时期慢慢衍生出赏月的习俗,但此时的赏月并没有特殊的时间,只是人们兴之所起的随意之举,咏月诗赋作品由此诞生,如汉代枚乘的《月赋》、南朝沈约的《咏月诗》等。直到唐玄宗时开始,皇帝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设宴招待众大臣赏月,中秋节的具体时间才正式确立。民俗是大众心理的集中反映,从中秋节、上元节等节日的隆重场面以及流传千百年的风俗传统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中国人对于月亮的崇拜和亲近,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蕴含月亮意象的月亮文化在秦汉六朝的表现

自汉朝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期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人生、命运进入文学创作主题,文人们开始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世界。蕴含月亮意象的月亮文化就在这种文化氛围下逐渐丰富起来,从古老的文学形式——辞赋到新兴的五言诗,从阳春白雪的文论著作到下里巴人的乐府民歌,都有月亮轻盈的身影;文人们在月亮中寄托感情,表达自己的苦闷、愤慨和向往;并采用各种别称指代月亮,使得月亮更加丰富。这一时期的月亮意象的范围比较广。月亮作为一个景物意象,出现在几乎所有形式的文学体裁中。在辞赋方面,两汉魏晋南北朝共有月赋4篇,分别是西汉公孙乘《月赋》、南朝宋谢庄《月赋》、谢灵运的《怨晓月赋》。在五言诗创作方面,既有月亮为题材的咏月作品,也有将月亮作为意象用于诗中。直接月亮为题材的五言诗有52首,如梁朝萧纲《望月》、沈约《咏月》、庚信《新月》等,其中多有名著,如北周庚信的《舟中望月》:舟子夜离家,开船望月华。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七、蕴含月亮意象的月亮

文化在唐宋诗词中的运用行至唐宋两朝,蕴含月亮意象的月亮文化更是达到一个顶峰,不仅数量繁多,而且诗词文的品质也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堪称首位。月亮意象代表的情感开始丰富起来,从原本的单纯景色描写转向诗人们的内心世界,借吟咏月亮而抒发的情感由最初单一的歌颂高洁人格走向更深的复杂性格,包含了离家思乡(如杜甫《月夜》)、保卫边塞(如李益《从军北征》)、爱情相恋(如李白《玉阶怨》)、孤寂哀伤(如白居易《望月有感》)、历史时空(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多方面的情愫,月亮因为人类的情感变化而发生改变,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意义。月亮与诗人的关系发生改变,月亮从被诗人们旁观欣赏的角度逐渐融入平凡普通的人间生活,诗人们由“月我疏离”的关系上升到“月我同构”的境界,月亮被赋予生命的体征,成为诗人们的朋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就将月亮视为一同饮酒的伙伴,月亮不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不仅让底层百姓和他们手中的冬衣染上柔和的银辉,还使清冷的月亮蒙上一层人间生活的烟火气息。

结语:月亮伴随着中文一路走来,它的身影也出现在了人们生活中,它带给人们的丰富情感超越了其他所有意象,是中国人千古永恒的必灵慰藉。而月亮文化和月亮意象在得到发展的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课题,其亘古永恒、时变时新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这个巨大的宝库中不断探索、深入挖掘、触类旁通,构建起中国独特的月亮文化,根深蒂固的植根于中国文化历史中,并且流传下来,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英丽.宋词月意象探析——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和喟叹[J].科技资讯,2010(29).

[2]汪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文化[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1).

[3]刘怀荣,宋巧芸.20世纪以来古典诗词月亮意象研究综述[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作者简介:李翔,女,1978年生,重庆市人,在职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礼仪文化、教育教学。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意蕴传统文化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