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北工程质量管理实践及探索

2017-01-19季庆辉

中国水利 2017年22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工程检测

季庆辉,包 喆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430071,武汉)

鄂北工程质量管理实践及探索

季庆辉,包 喆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筹),430071,武汉)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筑物多,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项目点多线长,给工程质量管理带来难度。在分析工程设计特点和管理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建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开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创新建管机制,从施工招标、施工方案、质量评定等各个阶段严格管理工作质量,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质量管理;项目法人

一、工程基本情况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任务是以向湖北省唐白河以东城乡生活、工业供水和地区农业供水为主,改善该地区的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条件,设计多年平均供水量7.7亿m3,设计供水人口482万人,灌溉面积400多万亩 (1亩=1/15 hm2),工程建设范围涉及襄阳市的老河口市、襄州区、枣阳市,随州市的随县、曾都区及广水市,孝感市的大悟县。自2015年10月全面开工以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以下简称鄂北局)始终把工程质量管理放在工程建设的首要位置,提出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争创大禹奖、鲁班奖等优质工程奖励,建成一流示范工程的质量工作目标,构建了法人对工程质量总负责,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单位依法各负其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了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质量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鄂北工程全线总长269.67 km,包括明渠53段,长24.01 km;暗涵38座,长 30.96 km;隧洞55座,长 119.43 km;倒虹吸 11座,长 76.10 km;渡槽22座,长 19.01 km;节制闸、分水闸(阀)、检修闸和退水闸共计59座(不含放空阀),排洪建筑物20座,扩建王家冲水库主坝为黏土心墙坝,最大坝高32 m,坝顶长度240 m。该工程为Ⅱ等工程,工程总工期45个月。

主体工程施工招标共分31个标段,目前招标工作已全部结束。全面开工建设的输水线路长度达263 km,占设计输水线路总长度的97%。截至2017年6月底共完成工程投资约80.5亿元,占工程概算投资的44.7%。

二、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鄂北工程建筑物多,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必须全面分析工程质量管理的重难点,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质量管理工作措施。

1.从工程设计特点分析

鄂北工程的建筑物主要有隧洞、PCCP倒虹吸、暗涵、明渠、渡槽、涵闸6种类型,有些工程结构在湖北省水利系统是首次运用;从地质条件分析,工程穿越老河口、枣阳的输水线路均为膨胀土地段,存在边坡失稳的隐患,隧洞工程大部分洞室围岩为Ⅳ~Ⅴ类围岩,存在洞室开挖崩塌风险。因此,实体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

①大规模的土洞开挖。输水线路首段长近10 km的纪洪隧洞中有3.7 km为土洞开挖支护,该洞室开挖断面较大,埋深在30~40 m,洞室中段以下土体含水量较大,洞室开挖及支护难度大。

②长4.99 km的孟楼渡槽预制及安装。孟楼渡槽是鄂北工程22座渡槽中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一座,槽身为单孔多侧墙矩形断面,采用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流量为38 m3/s,单跨跨度30 m,预制单节槽身重量1 150 t,采用架槽机法施工。三向预应力槽身结构及架槽机工法在湖北省均为首次运用。

③长72 km的PCCP倒虹吸生产及安装。近30年来PCCP技术在我国长距离引调水工程中得到应用,鄂北工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PCCP)在湖北省的首次应用就创下了连续安装长度以及引水规模 (3管同槽,38 m3/s)的国内纪录。PCCP由于管径较大(内径 3.8 m),单节管身长 5 m、重67 t,需要在安装地就近建厂生产,管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55~C60,生产及安装均有较大难度。

④长隧洞开挖及支护。穿越枣阳、随县的两条隧洞线路长、地质条件差,两条隧洞分别长约15 km和16 km,其中Ⅳ类、Ⅴ类围岩分别占到洞长的60%、70%,开挖及支护均有相当难度。

⑤TBM工法施工。穿越广水市中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宝林隧洞采用TBM(全断面隧洞硬岩掘进机开挖)工法施工,宝林隧洞全长近15 km,由于环保要求,不能开挖施工支洞,只能采用单侧TBM工法掘进,为湖北省水利系统首次运用,设备采购、施工方式都是全新的课题。

⑥近30 km的暗渠、明渠穿越膨胀土地区。由于膨胀土遇水膨胀、失水干缩的特点,加上局部存在的裂隙面,极易出现边坡失稳,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2.从管理角度分析

①施工项目点多线长给质量管理带来难度。鄂北主体工程分为30多个施工标段,每个标段又划分为4~7个施工工区,加之有近100 km的施工工区位于丘陵山区,交通条件不便,更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②优选施工单位必须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鄂北工程控制性工期项目均规模大,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湖北省内水利施工队伍基本无相应施工经历,一般不具备承担这些项目的施工能力,必须视野开阔,打破行业界限,在全国水利系统及至交通、铁路等招标选择真正有实力、有经验、讲信誉的施工队伍。

③“三新”技术的大量应用给质量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鄂北局于2015年年初组建,人员通过选调、招聘的方式陆续到位,大部分没有大型引调水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经历,加之鄂北工程大量应用“三新”技术,有很多新的质量管理知识需要从头学习,很多新的质量管理措施需要从头制定。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鄂北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鄂北局从建立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开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创新建管机制,严格管理从施工招标、施工方案、质量评定等各个阶段的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质量管理行为

鄂北局成立后,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水利部有关工程质量法律法规,赴相关大型引调水工程进行考察学习,充分汲取其工程建设经验,制定了《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质量管理办法》《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管理办法》《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验收管理办法》《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质量检查督办现场记录表》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和表格,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法人质量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检验这些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并不断修改完善,使之更符合鄂北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鄂北局下属3个建管部结合现场工程建设实际,细化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规范法人质量管理行为。同时,制定了创优质工程实施方案,从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并将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真正把创优质工程的措施落到实处。

2.健全项目法人质量管理机构,严格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根据鄂北工程特点,建立两个层级的项目法人质量管理机构。一是局本级设立工程技术部,归口负责鄂北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鄂北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安排和监督检查;二是在工程沿线设立3个现场建管部,每个建管部管理输水线路长度约90 km,由建管部负责现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每个建管部均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并针对所辖标段,明确标段质量安全责任人,将质量责任分解落实到个人,不留质量管理的空白。建立领导分片督办检查机制,明确3名局领导分别直接对口联系1个建管部,负责其管理范围内进度、质量和安全的检查督办。

3.创新建管机制,助推质量管理工作

根据鄂北工程筹备初期存在人员不足、技术力量存在欠缺的实际情况,按照水利部创新水利建设管理模式要求,鄂北局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应用工程建管新模式。

一是在生产性试验项目中采用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的EPC总承包模式,将试验段建设的设计、PCCP生产及相应闸阀采购、PCCP管道安装一并发包,要求由3家分别具有设计、生产及安装资质和能力的单位组成联合体中标,由设计单位作为联合体牵头单位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二是在4个施工难度较大、地质条件复杂、需要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的标段中,采用了设计—施工总承包(DB)模式。

三是在丹襄段采用代建制引入专业化的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对其中3个施工标段进行管理。

四是引入施工图审查制度,对设计施工总承包标段和采用高速铁路标准建设的唐白河管桥施工图纸进行技术把关。

4.科学合理开展招标工作

鄂北工程建设伊始,在招标工作开展上,既注重尊崇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规范招标投标工作,又注重通过合理制定招标条款,吸引国内一流有实力、有经验的施工单位参与鄂北工程建设。

在进行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的林业单位必须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森林抚育规程》的技术规定进行操作,从而科学的选择森林抚育技术,针对实际森林的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最终确定抚育方法。并且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森林抚育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探查,并且将视察结果进行准确的上报,从而让上级部门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终制定科学的抚育方案,保证森林抚育的有效性。

一是整体科学谋划招标标段划分。鄂北工程建设时间跨度长、投资大,鄂北局及早行动,将初步设计建设内容分解到年度实施方案,依据实施方案将工程招标按工程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工程监理、设备监造、征地移民监督评估、质量检测、水保工程、环保工程、水保环保监测分别科学划分标段,有计划分步实施招标工作。

二是加大单个施工标段合同金额,增加施工输水线路长度,保证施工单位有足够的施工作业面,充分发挥大型施工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和机械设备组织能力,同时减少施工标段个数,减轻施工协调工作量。

三是科学设定投标人资质和业绩条件,保证中标人能胜任工程施工任务。在长隧洞、管桥、PCCP生产及安装等关键项目招标中,对投标人承担过类似规模项目的业绩、项目经理担任类似项目负责人及其他主要施工管理人员的经历均作出具体要求,确保了施工单位及管理人员的能力。

四是严格按水利行业概预算标准编制最高限价,保证施工单位的合理利润空间。

五是在招标文件中直接明确工程质量和安全目标。在合同中规定工程施工质量未达到优良等级的,按合同金额一定比例进行重罚。

5.严格对参建单位的管理,督促参建单位质量管理工作到位

一是建立对参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的严格考勤制度,通过考勤机记录和经常性抽查,每月通报考勤人员情况,并依据合同对缺勤人员进行处罚,确保质量管理人员到位。

二是经常性组织开展参建单位质量行为检查。通过组织质量安全大检查和相关专项检查,不断增强参建单位的质量工作意识,局本级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安全的大检查和对监理、质量检测单位的专项检查,各建管部组织开展对监理、施工、质量检测单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的突击检查和每月不少于两次的质量巡查,督促参建单位做好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时刻绷紧质量管理这根弦不放松。

三是加强对督查问题整改落实。重点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问题整改情况复查工作,同时针对同类问题举一反三,从机制和措施上消除产生问题的根源,确保现场发现质量问题的整改率达100%。

四是严格参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的变更管理。在合同中约定对施工项目经理、监理总监的变更进行重罚,对符合条件的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的变更也做出了严格规定,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变更,由于单位变动、身体健康原因确需变动的重点审查其技术职称、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是否胜任工作要求。

五是建立对问题较严重的参建单位约谈和通报制度。全面开工建设以来,先后约谈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多家单位,有针对性地对其人员不到位、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六是建立施工质量考核机制,强化质量工作措施。在施工招标文件中设立工程质量强化措施费,分月、季、年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扣减其相应强化措施费,考核合格及以上者,才能全额拨付质量强化措施费;考核优秀者在鄂北工程通报表扬。

6.注重施工方案的审查,保证施工措施的先进合理

鄂北工程控制性工期项目技术复杂,质量安全风险高,施工方案的编制尤为重要。鄂北局对重要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重点把控:一是将纪洪隧洞土洞段开挖由原来的CRD工法变更为 “三台阶七步仰拱开挖法”,保证开挖过程中洞室的稳定;二是将兴隆至万福、唐县至尚市两条地质条件复杂的长隧洞开挖方案由原来的施工竖井通道方案变更为斜井通道施工方案,既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保证了施工安全;三是在暗涵混凝土浇筑中大量应用龙门布料机加钢模台车施工方案,大大缩短了模板的支护和拆除时间,加快了混凝土的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周期;四是在穿越强膨胀土并伴有裂隙极易导致边坡失稳的深埋暗涵开挖段,联合科研机构攻关,采用伞形锚加固边坡技术,保证暗涵开挖的正常施工。

7.严格做好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工作

(1)科学开展项目划分

为规范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划分工作,鄂北局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及早印发了《关于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划分的指导意见》,针对明渠、暗涵、隧洞、渡槽等不同工程特点,提出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项目划分原则。

(2)及时组织法人验收

一是组织学习新的单元工程质量标准,让参建单位把握新单元工程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突出要求施工单位做好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三检制”质量检查,严格按标准和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做好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资料整编。

二是根据年度实施方案和各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了法人验收工作计划,加强验收工作的针对性。

三是主动与政府质量监督项目站沟通,衔接做好单元工程验收的具体工作,对重要隐蔽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提早通知质量监督项目站对质量验收工作进行监督把关。

四是做好新增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的编制工作。PCCP管在湖北省水利工程是首次应用,为保证其制作及安装质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科学的制作及安装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格,并报请省水利厅组织审查和印发。同时,对架槽机工法施工的孟槽渡槽安装单元工程、采用TBM工法施工的宝林隧洞开挖单元工程等新工艺、新工法编制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8.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保证实体工程质量

质量检测工作是保证实体质量的重要手段。鄂北局从施工自检、监理平检、法人抽检3个层次安排部署质量检测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委托至少具备岩土、混凝土两项甲级水利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在现场设立试验室,并编制质量检测工作计划,其自检项目、检测参数和检测频次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同时具有岩土、混凝土、金属结构3个甲级水利检测资质的3家检测单位承担监理平检及法人抽检工作。在检测频次上,监理平行检测按不低于施工自检5%的频次开展工作,要求抽检单位按不低于施工自检5%的频次编制竣工验收质量抽检计划暨法人抽检工作计划,将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的检测纳入竣工验收质量抽检。

9.重视重大技术问题研究

鄂北工程输水线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主体结构和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三新”技术,有诸多重要技术问题需要研究。鄂北局成立了鄂北工程技术委员会,聘请了国内相关行业的权威专家作为特邀顾问,为鄂北工程重大技术问题把脉问诊。已经解决和正在攻关的重要技术问题包括:PCCP混凝土配合比研究、PCCP水压及接头试验研究、PCCP阴极保护方案研究、膨胀土边坡失稳机理研究及防治措施、不良地质条件的长隧洞开挖超前探测施工安全预警研究等,为保障鄂北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0.注重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工程质量

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是质量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鄂北工程建设伊始即着手开发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工程施工报审、质量评定、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测成果直接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传送、统计和结果数据预警。同时,对各施工标段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可远程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适时监控。

四、存在的不足

1.施工单位内部质量管理不严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质量责任制未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表更较多且相关手续未履行到位,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作流于形式,“三检制”执行不到位,原材料质量管理有欠缺。

2.监理单位履职尽责不到位

监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投标承诺进场;监理记录内容不完整,相关记录参差不齐;未严格按照监理规范的要求开展跟踪检测工作;对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3.质量检测工作不够规范

施工自检单位现场试验室检测人员不满足要求,缺少相关专业的检测员;检测报告编写不规范,检测参数、样品名称等内容未按标准统一,有的报告甚至缺少重要检测参数。

五、质量管理工作下一步举措

鄂北工程开工以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保持了良好势头,已验收的单元工程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为创建优质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下一步,鄂北局将坚持问题导向,再加力度,压实责任,确保建成优质鄂北工程。

1.严格依照合同加强质量管理,增强参建各方信守合同意识

通过合同条款约束督促参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的到位,依照合同处罚;通过约谈、通报批评直至以及部门给予不良行为记录的方式督促各参建单位人员到位。

2.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习惯在监督下工作

项目法人和所有参建单位要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把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作为改进和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动力,主动做好质量问题的整改。

3.设计单位要发挥龙头和技术保障作用

督促设计单位落实现场设代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专业设代人员必须长驻工地,跟踪工程设计方案落实情况,并根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特别是基础开挖、洞室岩石开挖的不良地质条件处理,同时参与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作。

4.参建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质量管理工作合力

设计单位要和工程施工紧密配合,及时组织设计交底,对工程前期工作中的设计缺陷及时进行修正,并结合工程沿线地形、地质等外部条件优化设计,便于施工,方便今后的运行管理;监理单位要充分运用好旁站、巡视、跟踪和平行检测等手段,做好质量控制,并及时提醒施工单位做好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充分发挥平行检测、法人抽检的作用。

5.加强质量行为管理,以行为质量保实体质量

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明确每个标段、工区、作业队、施工班组的质量责任人并明确其岗位职责,保证质量责任落实无盲点;重视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查,重要的施工技术方案应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必要时对质量评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视质量管理的技术交底;要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通过平行检测和法人抽检,保证施工自检的真实性,把好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关,同步采用回弹、抽芯等方式检验实体质量。

6.积极探索新型建设模式

在鄂北工程已经采用的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施工图审查等新的建管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为水利工程新型建管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鄂北经验。

[1]陈雷.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奋力开创节水治水管水兴水新局面[J].中国水利,2015(2).

[2]刘伟平.建管并重 改革创新 推动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J].中国水利,2016(24).

[3]徐永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与提升对策[J].中国水利,2016(18).

Practices and a probe into quality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cheme in North Hubei Province

Ji Qinghui,Bao Zh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cheme in North Hubei Province has encounter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such as a large number of structures,big working load,complexit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and a lo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On the basisofevaluating featuresofprojectdesign and difficultpointswith its management,following measures aiming at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water projects are proposed,including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for quality management,creating mechanism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as well as strictly playing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ver every aspects of bidding,scheme and quality assessment,in order to rais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nsure project quality.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cheme in North Hubei Province;quality management;project entity

TV68+TV512

B

1000-1123(2017)22-0064-04

2017-10-11

季庆辉,工程技术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 张瑜洪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工程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子午工程
小波变换在PCB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