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评估

2017-01-19牛犇曹辉姚田岭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0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磁共振

牛犇 曹辉 姚田岭

1 武汉市普仁医院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081)

2 武汉市普仁医院特检科 (湖北 武汉 430081)

3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磁共振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评估

牛犇1曹辉2*姚田岭3

1 武汉市普仁医院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081)

2 武汉市普仁医院特检科 (湖北 武汉 430081)

3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发作的诊断价值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TIA患者共110例,给患者进行DWI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正常组及异常组,另选取46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将其归入对照组。对156名受试者行颈动脉超声扫描。对比以上三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类型及狭窄程度。结果: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正常组及异常组相比均较低;而异常组的斑块检出率、不稳定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动脉狭窄程度要明显较正常组高,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对TIA的诊断价值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弥散加权成像 短暂性脑缺血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症

颈动脉粥样硬化症(atherosclerosis,AS)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其也是导致TIA发生的十分重要的诱因之一。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DWI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来探究其对TIA的诊断意义,探讨其间的相互联系,为TIA的预防及治疗均提供一种良好可靠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间于本院治疗的TIA患者共110例,平均年龄(46.16±14.28)岁,给患者进行DWI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正常组及异常组,另选取46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平均年龄(48.34±12.53)岁,将其归入对照组。本研究方案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与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实验治疗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除有TIA可能外无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无精神疾病伴发,依从性良好者;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且同意入组观察者。

排除标准:怀孕及哺乳期妇女;伴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伴发精神疾病,依从性较差者;患者本人或家属不知情或知情后反对入组观察者。

1.3 仪器及方法

磁共振仪器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线圈选取常规头位8通道线圈,行轴位的扫描,运用飞行时间法3D成像技术(3D time of flight,3D-TOF);破坏性稳态梯度回聚回波(SPGR)及6-slabs[1]。设置视场( fi eldangle angle of view,FOV)=28.0cm;层厚=2.4mm;翻转角=20˚;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24.0s;带宽=31.25mm。若扫描得出的TIA供血区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同局部的扫描高信号位置相匹配,则可证明为DWI结果显阳性,若不匹配则亦为DWI结果显阴性。

超声检查仪器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730型彩色超声多普勒扫描仪,扫描部位为受试者的两侧颈内动脉的颅外支、颈总动脉和分支处周围情况、寻找发现血管附着的斑块位置、大小及斑块属性。

1.4 评价指标[2]

1.4.1 斑块类型:斑块可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其中不稳定性斑块又可分为软斑和混合斑、硬斑块则均为稳定性斑。

1.4.2 颈动脉狭窄程度:运用超声测距模块测量颈动脉管腔内径,并计算颈动脉狭窄率。根据狭窄率将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血管(<5%)、轻度狭窄(5%~40%)、中度狭窄(40%~70%)、重度狭窄(>70%)及完全闭塞。

1.4.3 IMT厚度:若超声下观察到IMT>1.0mm则可定义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4.3%)较正常组(73.4%)及异常组(100%)相比均较低,统计学结果(χ2=10.953,16.017,P<0.05);而异常组的斑块检出率较正常组高(χ2=6.037,P<0.05);异常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74.6%)明显较正常组(43.6%)高,(χ2=7.149,P<0.05);异常组IMT增厚率(31.6%)同正常组(33.7%)相比不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大于对照组的IMT增厚率(6.1%);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程度的例数比较,异常组(13例)明显较正常组(6例)高(t=17.534,P<0.05),但均大于对照组的例数(1例),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TIA是由于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出现病变或异常而导致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局部脑组织缺血,从而对神经功能造成重大不可逆损害的一类急危重症性疾病。因为临床中许多患者发病时间极短,便可以造成不被察觉的隐匿性神经功能损害。因此一种或几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便是及早发现TIA的最佳办法。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为CT、常规MRI等,但对于病灶的显示并不十分清晰明确,然而DWI成像法对于早期大脑内缺血水肿灶的辨别就十分敏感。因此本文通过DWI颈部血管异常及颈动脉超声来探究其对TIA的诊断意义,探讨其间的相互联系,为TIA的预防及治疗提供较为有利的帮助[3]。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低于正常组及异常组,而异常组同正常组相比,检出率也是明显偏高;在异常组患者中,不稳定性斑块也是占了较多数,在发生率上要明显高于正常组;正常组和异常组患者的IMT发生率也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动脉狭窄上,异常组例数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同混合性斑块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并且同脑梗死等并发症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大力进行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监测[4]。

综上所述,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同TIA患者的DWI及颈动脉超声间存在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因此运用以上两种手段,是诊疗TIA的强有力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并且在今后的科研中,可以继续研究运用此方法对继发性脑梗死进行风险及预后进行评估。

[1] 饶海冰,翟玉霞,郭岳霖,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部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彩超联合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2):17-20.

[2] 钟建光,蒙泽明,王开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99-100.

[3] 张笋,王雪历,陶冉,等.磁共振弥散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初步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15(3):226-227.

[4] 徐蓓,王蓓,李洪娥.短暂性脑缺血磁共振弥散加权异常与颈动脉超声的相关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0):9-11.

1006-6586(2017)20-0034-02

R445.2

A

2017-08-08

曹辉,通讯作者。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科研项目,项目名称:基于磁共振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评估TIA患者的药物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17-343。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磁共振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