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幼儿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1-17陈萍

东方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口语表达民族地区

陈萍

摘要:民族地区幼儿汉语表达能力培养既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题。在培养彝族幼儿语言时,要掌握幼儿的特点,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家庭与学校共同发力,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将对幼儿语言的训练贯穿在幼儿的全部生活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良好兴趣。

关键词:民族地区;幼儿;口语表达;训练策略

汉语是全国各族人民学习、生活、工作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凉山彝族聚居地区的彝族幼儿处在彝汉两种语言的环境中,平常都讲彝话,使用规范汉语言机会少,难度大。为了让彝族幼儿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并使他们在较短时间里掌握汉语规范表达,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效探索。

一、创造良好的心理和语言教育环境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具有地域的、民族的差异性。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因此,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的教学班常年有二、三十名彝族幼儿,其中一部分更是来自偏僻的山区。刚入园时他们只能听懂或说一些简单的汉语语句,在家与父母、爷爷奶奶都讲彝话。刚入园时对园内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常常表现为哭闹不止、胆怯和恐慌,早上入园时抓住家长不放,家长离开后就无心参与活动。看到其他幼儿有说有笑地做游戏而他们只能在一边呆立着,显得恐惧孤单。为了消除这种心理障碍,我用爱去疏导他们。早上入园时主动迎上去亲近,给他们温暖。在教学中通过听录音机、讲故事、唱歌和游戏活动让他们放松,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同时让汉族小朋友尊重他们,主动同他们谈话、交朋友,使他们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老师和小朋友的关心、爱护为他们创造了良好地学习环境,消除了心理障碍,让他们在幼儿园感到快乐、开心,对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产生兴趣。

强化他们的汉语词意识,鼓励他们大胆用汉语表达。在园的活动中,无论是在上课还是户外活动,还是回答问题或要求做什么时,都要求幼儿必须要使用规范地普通话来表达。若讲述不完整或词语讲错,句子颠倒,就马上纠正,纠正后让他们复述直到会说才行。如如果孩子讲了“我饭吃了”、“水喝了”等时,马上提示纠正为我吃过饭了,我喝过水了。还有平时多加强与幼儿的谈话,内容选择幼儿身边随时发生的事,让他们在情景中自然而然的说,渐渐的,他们就会表达清楚了,而且发音也准确了,脸上就会有笑容了。做到这样,彝族幼儿的表达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

二、注重家庭教师配合形成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良好的语言素养及教养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发展。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光靠幼儿园一方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家园同心协力才能发挥作用。”为了配合创造良好的汉语口语环境,我加强了幼儿家庭汉语口语环境的建设,要求家长尽量用汉语与幼儿对话。幼儿用汉语表达时让家长耐心听,同时也要用汉语鼓励。对错误要用彝汉两种语言指出并示范。在家庭教育中要力避不能让孩子说脏话,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参加汉语实践活动,多看儿童电影,注重从电视上学习,多参加一些汉语辩论赛等,营造良好的自觉学习氛围。此外,在组织园内一些表演、演唱活动时,我经常让家长来观摩,并与孩子一道参加,让家长融入到孩子的语言训练中来。

三、根据特点精心指导,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根据民族生特有的一些突出特点精心指导。彝族幼儿的特点是模仿力强,好奇,好胜,胆子大。因此,我常强化教育他们争做会讲汉语的好孩子,多用鼓励激发他们的激情,这样通过有效的汉语言表达训练,缩短从用彝族说话过渡到使用规范的汉语表达需要的时间、勇气和毅力。其中用汉语讲故事是最能有效提高他们使用汉语表达兴趣的重要方法。

循序渐进培养能力。幼儿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久的循序渐进中逐渐形成的。特别是以民族自身语言为母语的幼儿要提高汉语表达能力需要更长时间,所以教彝族幼儿要有耐心。首先刚入园时我采用边说边活动的游戏使他们先放松,会一些词句,后要求他们复述简短的语句或故事。每次复述后的小故事就以布置作业为名,让幼儿回家后讲给家长听。其次是指导他们看图表达,开始让他们说出图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逐渐地要求用恰当词语对图中的内容进行描述。到有一定表达能力后再让他们发挥想象力自由讲述,表达的内容甚至可以超越图中内容。

四、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表达能力。

1、通过观察训练表达。观察后表述也是培养幼儿汉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办法,这种方法可以取得既培养了观察力又能增强表达能力的双重效果。我常结合《帮我早读书》来进行教育活动,如在教学活动中有一首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先把挂图贴出,再和幼儿反复朗读儿歌,加深对量词:“个”、“把”、“张”等的印象,同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儿歌中的秘密,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儿歌中有“一”至“十”十个数字,每一句里都有 “小”字,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发现,同时幼儿的阅读能力也在逐步提高,调动起了幼儿主动阅读的学习兴趣。

2、开设图书角开阔视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辟图书角,投入图文并茂的画册,也可以鼓励幼儿从家中带来相关书刊与同伴共享。开展幼儿讲故事、创编故事等活动,会说完整、通顺的语句,会使用一定数量的学过的文字,适当开展比赛活动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表演才能。教学中为幼儿提供有图片、有文字的图书,并配以故事录音带,让幼儿边听录音边看图与文字,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对提高口语表达与独立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开展“故事大王”活动。选用幼儿熟悉的彝族民间故事让幼儿在自然轻松,毫无拘束的状态下用普通话讲述,幼儿对故事作品感兴趣,能记住故事的发展顺序及主要情节,把握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充分调动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在活动结束时幼儿评出“故事大王”,并举行颁奖仪式。通过这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胆表现的机会,平时胆小的幼儿也能积极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另外,看看说说、玩玩说说、做做说说等多种方法也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彝族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在培养彝族幼儿语言时,要掌握幼儿的特点,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家园共育,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将对幼儿语言的训练贯穿在幼儿的全部生活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让内向的幼儿大胆说,让爱说的幼儿说得好,让全体彝族幼儿都能说会道,应该成为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共识。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口语表达民族地区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