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2017-01-17刘晓兵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言文兴趣初中语文

摘 要:学习古诗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历史语言的奇妙变化,一方面学生能品读到精炼生动的语言,另一方面,学生能在诗歌中体会到清新深远的意境,优美和谐的韵律,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加容易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然而由于文言文距今时代较远,语言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为今之计需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将对此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兴趣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来,文言文是难度最大的教学内容,也是令师生都感觉到头疼的问题。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源头解决,让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

一、情境激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他们才愿意主动的参与,才愿意跟着老师讲的内容走。所以作为老师,要通过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没有直接引入,而是为学生播放了一首歌曲——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在音乐所创设的优美情境中,学生领略了旋律的优美动听,也了解了歌词的意味深长。在学生沉浸在这样的情境中时,我为学生引入了《水调歌头》这首词,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词的兴趣。

二、想象激趣

初中生的想象力、好奇心、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要想课堂有趣,有效率,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思考文中的内容,引导他们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丰富的画面,让远古的画面映入到学生脑中。若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价古人古文,会变得非常有趣,比如可以改写或者续写古诗文,给古代人物注入现代的思想,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觉得很新颖,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如教沈复的《童趣》时,有一句“鞭数十,驱之别院”,让学生加以想象。学生在质疑中大胆想像,分析讨论得出答案:所谓的“鞭子”应该只是“细树枝”,作者并非要打死癞蛤蟆,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而这一行为或许只是替两只小虫出气罢了,了解这个“鞭”后,幼年的沈复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了。

三、诵读激趣

文言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朗读是学好文言文最基础的一步,反复读来读去,字词句都能映入到大脑中,虽然没有“活”的语言环境,但是读熟了,对之后内容的理解很有帮助,也能促进学生吸收课堂知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这时,学生想要知道这些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也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文言文诵读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有很多种文言文朗读的方式可以运用到教学上中,比如师生配对朗读、分组齐读、小组赛读、角色扮演等,形式多种多样才不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学生可以分角色对话,体会人物的性格。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学生可以反复朗读体会洞庭湖,岳阳楼各种情景的胜景,从画面中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感同身受。

学生通过朗读,把课文熟记在心,记住的课文越多,就能了解到更多的文言文知识,就能更快地提高文言文的水平。所以,平时应该让学生多朗读课文,由一知十,由十知百,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读著名的文章,这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帮助他们积累文言文字词。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个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因而作为老师要帮助学生反复诵读,提高他们语感,让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表演激趣

中学生的表现愿望比较强,所以在课堂种,老师可以邀请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演绎文字的内容,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画面感,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精确地掌握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以《石壕吏》为例,我采用模拟情境、上台表演的形式组织教学:请五名学生分别扮演老妪、老翁、两位差吏、文中的“我”。学生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故事,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添加了对人物性格的独特理解,入木三分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五、结语

以上,我们从情境激趣、想象激趣、诵读激趣、表演激趣四个方面就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展开了研究。更多的激发兴趣的方法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探索和发现。

参考文献:

[1]赵春花.探究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6).

[2]李静.扬起兴趣之帆徜徉学习之海——提高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之我见[J].学周刊,2011,(07).

[3]肖建红.初中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庄丰石.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思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刘晓兵 江西省于都县宽田中学 342318)

猜你喜欢

文言文兴趣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文言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