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临床研究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1期
关键词:米诺烯类鲍曼

范 荣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31)

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临床研究

范 荣

(辽宁省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大连 116031)

目的 研究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以此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分离出的20株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DSAB)与20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NSAB),根据琼脂稀释法,应用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对菌株CDSAB与CNSAB抑菌性对比,多黏菌素B抗菌活性最高,株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度达到100%,其次是替加环素、米诺环素,CDSAB株菌有80%具有敏感或中介,CNSAB有95%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或中介。结论 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较强。

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碳青霉烯类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较为常见,导致患者泌尿系统、血流、皮肤软组织及腹膜、中枢神经等受到的感染[1]。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多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主要选择碳青霉烯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等,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过度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经出现敏感性降低,有多重耐药与泛耐药现象,使临床治疗抗感染带来很大困难,只能选择传统抗菌药物治疗,例如:多黏菌素B等[2]。临床应用替加环素、米诺环素还不常见,为研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效果,帮助临床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分离出的20株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DSAB)与20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NSAB),根据琼脂稀释法,应用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等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分离出的20株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DSAB)与20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NSAB)。

1.2 方法: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菌株经过鉴定,根据VITEK系统和常规手工生化进行鉴定。检验试剂选择MH琼脂,试验仪器选择MIT-P多点接种仪。分离CDSAB和CNSAB株菌以无菌生理盐水把分离菌调为0.5麦氏单位菌悬液,再以无菌棉拭进行点种,配制MH琼脂平皿,观察受试菌菌落试验结果。根据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分为敏感(S)、中介(I)、耐药(R)。替加环素药敏折点根据美国FDA的标准,其中以MIC<2 mg/L表明敏感,以MIC>8 mg/L表明耐药。

1.3 观察指标:观察菌株CDSAB与CNSAB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与耐药性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菌株CDSAB与CNSAB抑菌性对比,多黏菌素B抗菌活性最高,株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度达到100%,其次是替加环素、米诺环素,CDSAB株菌有80%具有敏感或中介,CNSAB有95%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或中介。

3 讨 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人们日常环境下有广泛分布,尤其是医院干燥的、潮湿的物品、医疗设备等表面都有大量存在了,也是导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原因。其中鲍曼不动杆菌会使人体呼吸道、腹腔、血液及创面等处受到感染。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导致感染情况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只比铜绿假单胞菌低5.2%[3]。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杆菌标本是由患者呼吸道、胸腹腔、创面分泌物及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其中选取最多部位的标本就是呼吸道标本,通过标本分布分析,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从ICU病房取得,其次为呼吸内科,这是由于ICU患者长期住院,自身免疫力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再加上呼吸机和气管插管等操作,会增强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所以,临床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时,一定要分析药敏结果,对敏感性高抗菌药物,要加强对患者病房消毒和通风护理,坚持无菌操作,可以有效医院感染发生,也能减少耐药株产生与扩散[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菌株CDSAB与CNSAB抑菌性对比,多黏菌素B抗菌活性最高,株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度达到100%,其次是替加环素、米诺环素,CDSAB株菌有80%具有敏感或中介,CNSAB有95%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敏感或中介,与他人研究相符。可见,临床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监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MH琼脂稀释法,取得替加环素MIC会偏高,而米诺环素耐药机制和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NSAB)并不相同,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5]。研究发现,CDSAB与CNSAB对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具有极高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尤其是CNS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类药物耐性率在7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多重耐药与广泛耐药菌株,可以选择联合用药治疗的方式,将替加环素与多黏菌素B等联合应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随着CDSAB与CNSAB在临床分离株数的增加,可见,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加重,只有加强对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耐药菌传播和扩散[6]。总之,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黏菌素B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较强。

[1] 白国强,李昂,段美丽.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生素治疗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4,54(4):87-90.

[2] 袁星,沈继录,徐元宏,等.120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表型及其机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2):154-157.

[3] 凌保东.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4):241-254.

[4] 刘彦伶,毛静,贾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及治疗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2):63-67.

[5] 曲俊彦,吕晓菊.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及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7):492-497.

[6] 陈卫布,吴伟元.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及其分子特征[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4):332-336.

R978.1

B

1671-8194(2017)31-0043-02

猜你喜欢

米诺烯类鲍曼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米诺环素联合裸花紫珠治疗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Chronic airspace disease:Review of the causes and key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防控现状及研究进展
喜庆的春节
教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