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2017-01-15王凯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假性血肿综合征

王凯君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循环四科,辽宁 大连 116001)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王凯君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循环四科,辽宁 大连 11600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来我科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本组患者介入诊疗术后各类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原因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结果200例患者中,穿刺口渗血及血肿患者为6例,占比3.00%;拔管综合征患者为2例,占比1.00%;假性动脉瘤患者为1例,占比0.50%。所有患者均经对症护理干预后,不良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最终完全康复后出院。结论 只有注重介入诊疗术的术前准备,及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同时针对血管并发症的类型,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原因;护理对策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极大。目前,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广泛地应用介入诊疗术,介入诊疗术在冠心病患者的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介入诊疗术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痛,同时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不良影响[1]。因此,如何积极避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医护人员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以我科收治的行介入诊疗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例子,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研究,以下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来我院行介入诊疗术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122例,女性为78例,患者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为(58.5±7.2)岁。181例患者行经桡动脉入路手术进行治疗,19例患者行经股动脉入路手术进行治疗。200例患者当中,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为62例,支架植入术患者为138例。

1.2 临床方法:首先对本组患者介入诊疗术后各类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致病原因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 穿刺点渗血及血肿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①穿刺点渗血及血肿的发生原因:200例研究对象中发生穿刺点血肿及血肿患者共6例,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a.手术操作过程当中,导管及导丝损伤血管内膜;b.老年患者凝血机制较差,手术过程中应用抗凝剂导致;c.反复穿刺同一位置,加之术后压迫止血不规范导致[2]。②穿刺点渗血及血肿的护理对策:为了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穿刺点渗血及血肿,术后要常规给患者应用抗栓以及抗凝剂。但抗凝剂的使用要注意不可过量,并且在患者使用抗凝剂过程中,严密对患者机体凝血功能进行监测,对穿刺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严密关注患者穿刺部位敷料的清洁度,定期为患者更换敷料[3]。

1.2.2 拔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①拔管综合征的发生原因:本组患者中有2例发生拔管综合征,通过临床分析发现导致患者发生拔管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长时间的饥饿,或者是患者在进行拔管时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疼痛,以上原因俊辉导致患者的迷走神经张丽发生升高,从而促使患者的心脏及小血管发生反射性强烈扩张,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变慢而导致[4]。②拔管综合征的护理对策:首先要保证患者术前适量进食,术中不会出现饥饿状态。虽然临床证实患者在行介入诊疗术前可少量进食,不需禁食,但是患者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原因很可能会出现术前不进食或进食量过少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要科学指导患者术前进食。如对于上午10点钟以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叮嘱患者在早上进食,以此来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在患者进行拔管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情绪,同时准备好多巴胺及阿托品等相关急救药品。对于疼痛较为敏感的患者,可以考虑在拔管前对其应用局部麻醉药物,以此来预防疼痛引起的迷走反射反应。在进行拔管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而迅速,并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理及面色变化情况[5]。

1.2.3 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原因:200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假性动脉瘤患者共1例,是1例合并有高血压基础疾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通过临床分析发现导致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术后过早的进行肢体活动,患者术中动脉修复不完备;除此之外压迫止血不完全也是引发患者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原因。②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对策:临床研究表明,患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之后,主要表现为穿刺点包裹性血肿,同时伴随有各种杂音出现。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关键点在于做好术后的压迫止血,对于穿刺部位发生血肿以及触痛情况比较明显的患者,要积极地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给予及时的处理。除此之外,对患者的穿刺点附近是否存在杂音进行仔细听诊[6]。

2 结 果

2.1 患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分布情况:200例患者中,穿刺口渗血及血肿患者为6例,占比3.00%;拔管综合征患者为2例,占比1.00%;假性动脉瘤患者为1例,占比0.50%。

2.2 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所有患者均经对症护理干预后,不良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最终完全康复后出院。

3 讨 论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最易引发的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点渗血血肿、拔管综合征及假性动脉瘤,这些血管并发症都会给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积极地寻找其发病原因,并进行积极临床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本次研究来看,导致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血管并发症的因素较多。但积极地术前准备,及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同时针对血管并发症的类型,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只有做到以上两方面才能够有效的降低冠心病介入诊疗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狄友华,康格平,王海霞.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2,10(2):67-68.

[2] 王子怡,牛迪.冠心病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200-201.

[3] 张俊英.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118-121.

[4] 王永亮,穆林,陈佳纬,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0(13):1142-1144.

[5] 武亚蕊,靳维华,王斌.不同冠脉重建策略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6):911-914..

[6] 仝其广,胡大一,徐留建,等.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98-202.

R473.5

B

1671-8194(2017)06-0260-02

猜你喜欢

假性血肿综合征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如何分辨真假宫缩?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Chandler综合征1例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考前综合征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一毛学琴记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