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室成形术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策略及效果评估

2017-01-15刘黎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乳突鼓室化脓性

刘黎明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医院,山东 菏泽 274900)

鼓室成形术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策略及效果评估

刘黎明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医院,山东 菏泽 274900)

目的 对鼓室形成术在治疗儿童慢性化脓中耳炎手术中的治疗策略进行探索,分析该病的临床治疗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耳鼻喉科接收治疗的3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室形成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对以上患者的随访,观察患者的干耳时间、听力改善以及术腔和鼓膜的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发现17例患者存在耳流脓以及听力下降症状;且存在鼓膜松弛和内陷以及穿孔现象等;1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听力缺失,颞骨CT主要表现:乳突不良发育,病位发生在鼓室、岩部以及乳突等部位。手术治疗后患者干耳平均时间在(6.0±1.4)周,且其中有24例患者的听力得到提升,无改变患者4例,2例出现听力出现下降,手术总有效率为80%。结论 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侵蚀强、进展快的主要特点;鼓室形成术针对该病可以实现有效治疗,减少患儿认识感下降情况出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儿童;中耳炎;化脓性;中耳;鼓室形成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1]。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间断性或是长期性流脓,存在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等现象。若不及时就医,十分容易引起患者出现颅内外合并症的发生。鼓室形成术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较长使用。随着人们对听力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理念逐渐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手术治疗手段是对病灶进行及时清除,阻止并避免该病的再次复发,增加传音机制,重新建立中耳的含气腔。但是在医学治疗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中,患者对手术的远期效果更加重视,手术治疗的目的越来越侧重在长期中改善听力水平并得到保持[2-4]。为了进一步探讨鼓室形成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适应证以及对患者术后听力的影响,笔者回顾分析我院耳鼻喉科接收治疗的3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室形成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对以上患者的随访,观察患者的干耳时间、听力改善以及术腔和鼓膜的复发情况。主要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对我院耳鼻喉科在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进行分析,患儿中有男童16例,女童14例,患者年龄在3~15岁,中位年龄为8岁,病程在8个月~5年,其中18例患者为单耳发病,4例患着双儿发病;中耳胆脂瘤患者12例;慢性化脓中耳炎3例,慢性中耳肉芽肿2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听力和认知能力同时下降,学习成绩严重下降,常规行纯音导听阀;18例患者出现气导下降,10例患儿存在长时间间断性耳流脓史,其中9例患儿脓存在臭味。体征存在鼓膜松弛和穿孔11例,紧张不穿孔3例,10例患者伴随耳道肉芽,其中5例患者肉芽体积较大对鼓膜进行了遮盖,无法详细观察,需要在手术中进行观察。

1.2 手术方式选择及围手术期治疗:笔者所在科室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对患儿的病变范围进行考察,听力状况和CT影像等,特别是对患儿的无听力下降以及过程性下降进行分析,采取保守治疗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听力仍旧下降无改善或是认知能力不能满足学习需要,或是发展存在胆脂瘤则建议家长尽早为孩子选择鼓室形成术。30例患儿均实施全身麻醉,术前30 min使用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注入抗生素药物,借助显微镜和显微手术器械,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护仪检测患者的面部神经。

患儿保持偏向对侧的姿势,实施常规而后切口,将肌鼓膜实施向前外翻,开放是的乳突轮廓花18例,完壁式乳突轮廓6例,在术中对患者的乳突气房、鼓窦、上中后鼓室、后顾呀和胆脂瘤上皮进行清除。术后连续输入抗生素7 d,随后出院,半个月后将纱布抽去,后1周术腔换药1次,对术腔的情况进行观察、对干耳时间、听力改善和鼓膜有无复发等情况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的第1年内保持每2个月复查1次,第2年每半年复查1次,随访2~3年。现24例患儿仍处于随访状态。

2 结 果

24例患儿手术中不存在面瘫和感染症状,所有患儿在随访的半年~3年,部分儿童仍旧在随访中,其中有1例儿童手术后存在复发,计划实施二次手术。手术治疗后患者干耳平均时间在(6.0±1.4)周,且其中有24例患者的听力得到提升,无改变患者4例,2例出现听力出现下降,手术总有效率为80%。

3 讨 论

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较常出现耳胆脂瘤,患儿在出现流脓进行就诊时,往往已经存在较大的病变了。此外在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胆固醇肉芽中之类的患者中,常常出现鼓室黏膜水肿,结缔组织增厚的状况。相关文献中报道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儿童中的发生可能性通成人比较更容易出现,并且儿童存在特有的生理特点,鼓管机能较差、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使得该病的病例和发生机制更加复杂[5-6]。

笔者所在科室中对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资料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该病在儿童中具有以下明显的临床特征:患者发病的年龄较小,最小的只有3岁;病程一般在2年内,主要表现有间歇性流出臭脓,听力有所下降;中耳胆脂瘤患者中外耳道常出现肉芽;CT检查表现出乳突不良发育和硬化的状况:术中病变主要表现为局限为上鼓室并波及到乳突,上中下的鼓室中和骨链中出现较大病灶;术中常出现外耳道、面神经等的破坏现象。

目前针对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被认为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并且在治疗中不断有治疗技术和观点在出现,近期学者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时间和诊断的时间以及听力情况关系密切,在手术中要尽量保证提升和保护患儿的听力,保证生活不受听力的影响。对于胆脂瘤患儿的治疗必须要彻底对病灶进行清除。鼓室形成术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在手术治疗手段下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提供功能性听力。

不管使用哪一种手术方式,都需要对儿童耳部发育的特点进行考虑,儿童的乳突目前还在发育当中,而后的切口下部相对偏后一些,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患儿。手术中要充分对儿童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随发育畸形的情况进行考虑,尤其是面部神经和听骨链出现发育异常的情况,常规采用面神经监护仪。充分实现对鼓室腔的通气和引流通道,由于儿童中耳黏膜易出现水肿,形成负压,听力重建需要考虑人工听小骨的长度,针对胆脂瘤患儿的不同期要实行听骨链的重建。在诊断中要分析好听力的损失程度,做好对手术的评估。不能过分考虑患儿的年龄问题和咽鼓管的发育,要尽量清除病灶和及时通畅引流,保证提升听力,避免由于听力问题造成患儿认知感的降低。

当前关于听骨链的材料选择基本上为钛人工听骨,且鼓膜修补多采用镍基筋膜,最近美国的专家报道中提出,软骨作为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修补材料,在随访中的一边半中成功率在90%以上。本次研究发现17例患者存在耳流脓以及听力下降症状;且存在鼓膜松弛和内陷以及穿孔现象等;1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听力缺失,颞骨CT主要表现:乳突不良发育,病位发生在鼓室、岩部以及乳突等部位。手术治疗后患者干耳平均时间在(6.0±1.4)周,且其中有24例患者的听力得到提升,无改变患者4例,2例出现听力出现下降,手术总有效率为80%。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侵蚀强、进展快的主要特点;鼓室形成术针对该病可以实现有效治疗,减少患儿认识感下降情况出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1] 夏忠芳,王智楠,徐忠强,等.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的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9):1051-1052.

[2] 高结碧,尹旺华,王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鼓室手术护理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17):153-154.

[3] 王跃武,谢瑞昀,朱友莲,等.鼓室成形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的适应证及其对术后听力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 11(31): 144-147.

[4] 阳二连,刘小白,苗刚勇.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2):276-276.

[5] 宋勇莉,张昌明,闫辉,等.经典Wullstein Ⅲ型鼓室成形术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4(2):95-98.

[6] 王凯,俞杰,李幼珍,等.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 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R764.21

B

1671-8194(2017)06-0155-02

猜你喜欢

乳突鼓室化脓性
自体延长乳突肌骨膜瓣及骨粉在乳突切除术后修复中应用的长期观察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上鼓室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40耳治疗体会△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