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胰体尾脾切除的临床有效性观察

2017-01-15张广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胰体根治术韧带

张广强

(海城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辽宁 海城 114200)

浅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胰体尾脾切除的临床有效性观察

张广强

(海城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辽宁 海城 114200)

目的分析在胃癌患者治疗中联合施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胰体脾尾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因患胃癌到我院就诊的3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均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胰体脾尾切除术,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是100%,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3.3%,经(15.2±3.3)d的住院后,30例患者都顺利出院。实施12个月的随访,未出现转移及复发患者。结论在对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时对胰体脾尾进行切除,效果与安全性都较为理想,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

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胰体脾尾切除;效果

在临床上,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需及时施予临床干预,目前,早期胃癌的治疗趋向于手术,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临床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到胃癌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部分临床研究及实践指出,在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时对胰体脾尾进行切除可使临床效果提升[1]。为了进一步对以上观点进行证实,本次研究将在我院就诊的3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并对胰体脾尾进行切除,观察治疗效果,现将研究呈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这一期间因患胃癌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3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30例患者男女比例是17∶13,年龄38~65岁,均值是(51±6.7)岁,其中,12例为贲门胃底癌,18例为胃中上部癌,有9例患者胰体尾与脾门受到侵犯。所选患者均在相关临床检查下明确确诊为胃癌,肿瘤未出现转移现象,已将存在手术禁忌证、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30例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晓此次研究,并自愿参与。

1.2 治疗方法:30例患者都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并对胰体脾尾进行切除:施予全麻后,将患者姿势调整为平卧位,脐部1~2 cm处作穿刺孔,将人工气腹建立起来,气腹压力保持为15 mm Hg,应用常规五孔法,把腹腔镜置入腹腔,对腹腔镜进行观察,于患者左边腋前肋下部作主操作孔,为1~2 cm,将12毫米的Trocar置入,于患者左边锁骨中线脐部上方左右各作3 cm左右的操作孔,分别将5 mm的Trocar置入。随后对患者胃部肿瘤的具体情况进行探查,明确肿瘤的具体情况后,应用超声刀把胃结肠处的韧带切开,随后对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进行分离,并在脾胃韧带下将胃网膜的左血管显示出来,夹闭,对第4组淋巴结进行清扫。把脾胃的韧带切断,对第4、10组淋巴结进行清扫,对贲门左侧进行显露,清扫第2组淋巴结,继续对食管进行分离,将胃部前后的迷走神经切断,对食管进行游离处理后,将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对第15组淋巴结进行清理,翻转大网膜与胃体,使胰腺表面显露出来,对胰腺被膜进行游离后切除。对肠系膜上的静脉进行显露,对第14组淋巴结进行清理,在幽门下部对胃网膜的右侧血管进行分离,显露出来后夹闭并切断,对第6组淋巴结进行清理。于胆总管的内侧把小网膜切开,对十二指肠韧带表面的腹膜进行切除,对第12组淋巴结进行切除,在胃十二指肠处对胃右动脉进行分离,夹闭后切断,对第5组淋巴结进行清理,向左上方提起胃体,将肝胃处韧带切断,对第8、9组淋巴结进行清理,向左边继续对胃胰韧带进行分离,用超声刀对胃左静脉根部进行凝断处理,对胃左动脉进行夹闭并切断,对第7组淋巴结进行清理,向左边把肝胃韧带切断,对第1组淋巴结进行清除,对胃进行游离,直至到达食管下部。随后行胰体脾尾切除术,首先,对脾动脉进行游离,至根部时夹闭,并将其切断。其次,向下推开结肠脾曲,使脾下、脾结肠处的韧带暴露出来,对其进行切断,向下对脾膈韧带与脾肾韧带进行推拉游离并切断。最后,沿着胰尾的下部把胰腺表面被膜打开,并顺着胰尾与肾部之间的间隙逐步实施分离,对胰体尾部进行游离,注重肾静脉的保护,置入预切断线,对胰尾进行切除,并对胰腺进行闭合处理。在腹部正中行一个6 cm的纵向切口,从腹腔把胃提出,取出切下的组织,施予空肠代胃术,对腹腔进行冲洗后,留置相应的引流管,关闭腹腔,术毕。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对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现象。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是100%,手术时间是(189.3±45.6)min,术中患者失血量是(321.2±98.5)mL,经(15.2±3.3)d的住院后,患者均顺利出院。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例患者出现例胰漏,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是3.3%(1/30),经引流治疗后顺利出院,没有出现腹腔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

2.3 复发情况:经12个月的随访,30例患者都没有复发或者转移的现象出现,恢复良好。

3 讨 论

当前,由于具有创口小、痛苦少、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日渐广泛,已经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胃癌治疗技术[2-3]。部分胃癌可能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侵犯,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并没有将其列入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适应证中,但有研究者不断对联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胰体脾胃切除的病例进行报道,取得的近期疗效都比较理想[4]。可见,在对胃癌患者实施治疗时,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胰体脾尾切除术联合起来应用有一定可行性,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对适应证进行严格选择,一般而言,胃癌已经对胰体尾造成严重浸润、患者过度肥胖、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不适合实施此手术[5]。②对解剖入路进行合理选择,一般为先对胃进行切除,再对胰体尾及脾进行切除,以便于将肿瘤完全切除。③手术过程中严格注意解剖结构的辨认,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对胰后间隙进行游离,此时,需对胰后间隙解剖结构进行仔细辨认,注重左边肾上腺及静脉的保护,注重血管的保护,避免严重的出血现象出现。

本次研究中,对30例胃癌患者实施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胰体脾尾切除治疗,结果显示,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仅为3.3%,行12个月的随访后未见复发及转移病例。综上,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胰体脾尾切除联合起来对胃癌患者实施治疗存在可行性。接收到胃癌患者时,临床上应给予患者全面的检查,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患者能不能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胰体脾尾切除治疗,若患者存在适应证,则积极施予以上两种手术,以实现理想的临床效果,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改善。

[1] 黄智清,李国新,王国荣,等.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联合脏器切除的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1):75-77.

[2] 蘧勐,周群燕.快速康复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疼痛、炎性反应和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7):97-100.

[3] 马博,周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相关系膜及系膜间隙的镜下解剖学特点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314-315.

[4] 林文旭,谢春发,许素文,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远期生存率影响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 20(4):507-509.

[5] 史一楠,董剑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现状及未来挑战[J].中国医刊,2016,51(2):9-11.

R735.2

B

1671-8194(2017)09-0128-02

猜你喜欢

胰体根治术韧带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26例临床分析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胰体尾癌标准或扩大胰体尾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比较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动脉优先处理行保留脾脏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5例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