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病回春》灸法及脐疗法应用特色探析

2017-01-15张永臣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施灸灸法麦粒

孟 丹,张永臣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医籍探析

《万病回春》灸法及脐疗法应用特色探析

孟 丹,张永臣△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龚廷贤是明代旴江著名儒医,《万病回春》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对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书中记载的灸法和脐疗法应用颇具特色,通过分析,现将其总结为拓宽灸法治疗范围、丰富灸穴取用思路、善用麦粒灸隔物灸、审慎施灸注意事项、突出脐疗应用特色5个方面,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医外治理论提供借鉴。

龚廷贤;万病回春;灸法;脐疗法;中医外治法

龚廷贤(公元1522年—1619年),明代旴江著名儒医(今江西抚州市金溪县人),一说其生卒年不详[1],字子才,号云林,别号悟真子。因科举不利,弃儒从医,勤研医术,继承家学,广施救济,曾获“医林状元”匾额,被誉为“回天国手”[2],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位获得“状元”称号的医生[3]。龚氏宗法《内经》,继承发挥金元四大家及历代医家的医学精髓,于1587年著成其学术代表作之一《万病回春》[4],使医者参之可达“沉疴顿起,如草木之逢春,生意欣欣向荣”[4]之境界。书中灸法和脐疗法应用颇具特色,现将其探析、整理如下。

1 拓宽灸法治疗范围

龚氏在本书中共记载31种灸法治疗的病种,打破了灸法只适合治疗寒性、虚性疾病的传统桎梏,有所创新发挥,不仅将灸法用于中寒、呃逆、失血等急危症的治疗,还用于痔漏、癖疾、痛痒难忍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其亦认为灸法可达保健延年的功效,在胎儿与母体分离脐带一落时,急用艾火熏蒸其脐,以达“外固脐蒂之坚牢,内保真气而不漏”[4]之功;将自创的彭祖小接命熏脐秘方施用于人之中年,进行艾火熏蒸,从而起到固精髓、保元阳、壮筋骨、强腰膝的作用。

此外龚氏用灸法治疗痈疽症经验丰富,认为:“灸法治疗痈疽发背初生,累试累效”[4],因此主张初起易救,早期治疗。用“方发一二日者,十灸十愈。三四日者,六七愈。五六日者,三四愈。过七日,则不可灸矣!”[4]的说法来佐证越早施灸、愈后程度越高的道理。书中亦对施灸的刺激量做出说明,即“以爆为度”和“知痛与否”。如治疗疔疮恶毒时提出隔蒜灸的刺激量应“以爆为度”,即以疔疮溃烂流脓为准,不爆再灸;又如灸治瘰鼠疮时提出“如痒再灸,以痛为止,渐渐自愈”[4]的观点;再如提及“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方住”[4],告诫医家不必拘泥于壮数,应以患者自身痛觉为度,但不可强求痛感的出现,因为初发赤肿时患者本身气血虚弱会导致灸痛不觉。

2 丰富灸穴取用思路

龚氏在本书中共记载36处施灸取穴内容,其中选用阿是穴、背俞穴、腹募穴、交会穴为主,并以治疗痈疽疮疡等外科疾病为主。有学者认为具有穴位特异性的阿是穴,可反映和调整内脏或躯体的功能或病痛[5],取阿是穴可直接刺激病灶局部;利用俞募穴汇集脏腑之气这一特殊性,通过“阳病行阴”“阴病行阳”的治则可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交会穴一穴疏通多经多脏腑,从而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书中另有8处记载了龚氏取穴的特殊之处。一是取穴方法特殊,如取在乳根穴施灸治呃逆,男性可在乳下一寸六分取穴,女性则在乳房下肉的凹陷处取穴,男女取穴有细微差别,其所述取穴方法简单易操作,腧穴位置因人而异,遵循了因人而异的治病思路,提高了取穴的精准度,足见龚氏治学思路细心。二则体现于龚氏善取经外奇穴,如取“脊中对脐”,即脊背中与肚脐相对的这一处来施灸可治下血无度一症;又如治疗疝痿一症时,病人舒身仰卧,用系带绑住两中趾使两脚掌相对,可在两趾合缝处取穴施灸。龚氏取穴遵循了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在取穴方法和选经外奇穴方面有所创新,内容通俗易懂、简单易施,丰富了灸法的取穴用穴思路,善用经外奇穴治疑难杂症,可见龚氏精研经络理论,深谙取穴思路的较高造诣以及勇于创新、独辟蹊径的治学精神。

3 善用麦粒灸、隔物灸

龚氏在书中提及多种施灸方法,其中较为特色的主要有麦粒灸和隔物灸。麦粒灸是将艾柱做成麦粒大小并直接施灸于穴位的一种疗法[6]。全书麦粒灸共提及3处,比如治疗因风邪袭背导致的小儿龟背一症,可在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处施以麦粒灸各3炷。书中关于隔物灸的论述颇多。隔蒜灸有7处,艾火可畅达郁恶,大蒜可清热解毒,两者结合能防治疫气邪毒的侵袭[7],对各种恶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之疾均有疗效。隔姜灸利用生姜之温与艾火之热来治疗虚寒、虚损及陷下症[8]。龚氏利用隔姜灸蒸脐,使阴退阳复中寒症自愈。隔盐灸是指将纯净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敷于神阙穴,使其略高于脐,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艾柱施灸的方法[9]。因《本草纲目》记载[10]:“盐可入肾。”肾为先天之本,关乎人体元阴元阳,因此隔盐灸借助艾火的温热之力有培肾固本、回阳救逆之功,龚氏利用隔盐灸回阳救逆之功来治霍乱已死、腹中有嗳气之症。

豆豉苦辛,有宣郁解毒之功[10],书中记载用隔豆豉饼灸治疮疡肿硬不溃及溃而不敛,并治一切顽疮恶疮。用江西豆豉为末,根据疮势大小将唾调作饼子施灸使毒势消退。隔粪灸是龚氏隔物灸的又一特色,如治疗青筋用新黑驴粪灸破眼处;又如用核桃壳半边,内填稠人粪满,灸后患者遍身汗出,可治破伤风及癫狗咬伤。另外龚氏善用隔药末灸,将所需药物研末填脐施灸的治疗方法。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隔矾灸治痔漏,施灸后可再用熏洗药先熏后洗,每日6次。因此看出龚氏在灸治思路上积极运用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依病施治,避免了单一思路治疗的有限性,充分利用了各类方法的优势,提高了临床治疗效率,现今仍可借鉴。

4 审慎施灸注意事项

龚氏对施灸的具体细节,如患者体位、壮数、顺序等方面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一者注重患者体位摆放,如用灸法治疗翻胃一症时,要求患者配合打开髀骨,将两手交叉放在胳膊上取膏肓一穴,施灸过程也要保持此体位;又如用彭祖小接命秘方艾灸熏脐时,嘱病人饱食,舒身仰卧;治疗疝痿时,嘱病人仰卧,既方便取穴又帮助颓疝的恢复。现代研究发现治疗胎位不正时,嘱患者取仰卧屈膝位,松解腰带,令患者全身心放松,再同时灸两侧至阴穴[11]。二者关于施灸壮数须依病而论,书中有治下血无度灸5壮或7壮、治杨梅疮初起者灸3壮或5壮、彭祖小接命方“灸至行年数岁为止”等的记载。现代研究发现临床应用时灸量与灸效并非成正比,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量[12]。三者针对施灸顺序,龚氏认为治疗小儿龟胸时应根据季节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灸治顺序,正所谓:“春夏从下灸起,秋冬从上灸起。”现代研究发现“逆灸”,即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艾灸,可以通过艾灸预先激发人体正气,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抗病能力[13],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另外书中还对某些疾病的灸治量和治愈表现作出说明,如灸治中寒症时,患者手足温热,脉来应指,意识恢复,汗出有度,则病可愈;又如用彭祖小接命方艾灸熏蒸脐,应以“灸至腹内作声作痛,大便有涎沫等物出”[4]为度。如今较多人在合谷穴、足三里穴、气海穴等腧穴艾灸保健,以皮肤潮红为度。以上说明龚氏灸治理论在其多年临证的过程中日益完善,对灸治细节不断修正,其总结的相关治疗规律在当今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5 突出脐疗应用特色

脐疗,是将经络、穴位、药物、物理刺激等疗效综合一体的治疗方法[14]。龚氏所云脐疗法是指在神阙穴治疗的方法,有以下特点。

一者脐疗分类丰富,如蒸脐法,将生姜片放在药末填充的神阙穴上进行熏蒸,以逼寒外出来治中寒症;熨脐法是利用温热的药性透过体表以入血脉的治疗方法[15]。比如熨斗盛火于葱饼上熨之,温煦阳气以通利二便;贴脐法,将药末捣饼并用布帛缚定贴脐,治小便不通;掩脐法,掩即遮盖之意,指药物掩盖于脐部并加以固定的治疗方法。龚氏将连须葱、生姜、淡豆豉、盐研烂制饼,烘热掩脐,绵帛扎定,脐内透气大小便自通;擦脐法,指将介质抹擦脐部的治疗方法,如治溺水者,先让病人仰卧,脚高于透,蘸盐擦脐,待水自脐流出,心头感觉微热则急救有效;搭脐法,指将药末用介质调糊敷搭于脐部的治疗方法,龚氏制香螺膏搭脐上治脐风肿硬如盘,肿痛立消;填脐法,将药物散剂、丸剂、丹剂直接填于脐内的方法[14],书中记载用田螺捣烂填脐中,治大小便不通及热闭效妙。

二者脐疗药物多辛香走窜。龚氏脐疗中运用的药物多为麝香、硫磺、半夏、吴茱萸等芳香辛燥之品。关于其透皮吸收作用,吴师机有云[16]:“病先从皮毛入,药即可由此进。”辛者能行、能散,芳香辟秽、开窍醒神;现代研究表明,芳香中药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具有促渗作用[17]。因此芳香辛燥之品的透皮吸收作用有据可循,且提高了药物作用速率,缩短了临床治疗周期。

三者脐疗体现“治未病”思想,在龚氏脐疗法中神阙穴多与关元穴、气海穴合用施灸。脐与经脉脏腑、组织器官存在广泛联系性[18],通过脐的这一特殊性,联合药物的功效来疏通全身经络气血、协调脏腑阴阳,从而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状态。关元穴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也是道家聚气凝神的下丹田[19]。气海穴为诸气之海,可大补元气,调理一身之气机[20]。因此三穴联合施用,可以达到固精填髓、调和阴阳、补益元气等功用,可用来防病保健,从而体现了龚氏“治未病”的思想。

6 小结

综上所述,龚廷贤所著《万病回春》对中医外治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继承中医经典的基础上,师古不泥古,在灸法和脐疗治疗特色突出。拓宽了灸法的治疗范围,使之不仅可以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还能防病保健;丰富了灸穴取用思路,善取局部穴位治疗痈疽疮疡,取穴方法简单易行,又善用经外奇穴;施灸方法多样,以麦粒灸和隔物灸为特色,延展了灸法应用思路;十分注重施灸细节,对体位、壮数、顺序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脐疗应用特色突出,方法涉及蒸脐法、熨脐法、填脐法等,可有效利用各类优势治疗疾病;脐疗药物多辛香走窜,方便了药物的透皮吸收;运用脐疗防病保健。龚氏灸法和脐疗应用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对现今临床应用有较大的启发,应多加探索和研究,为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1] 张钦传,袁泉.龚廷贤灸法浅析[J].中国针灸,1999,19(9):569-570

[2] 徐春娟,裴丽.明代“医林状元”龚延贤医著考证[J].中医文献杂志,2013(1):29-31

[3] 李丛,潘鑫.旴江儒医龚廷贤艾灸思想撷要[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7(1):8-11

[4] 龚廷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455

[5] 喻晓春,高俊虹,付卫星.论阿是穴与穴位特异性[J].针刺研究,2005,30(3):183-190

[6] 郭锰,李惠.麦粒灸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155-156

[7] 谢红亮,陈尚杰,曹雪梅,等.隔蒜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155-156

[8] 宋维毅,尤艳利.隔姜灸的临床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1,24(12):68-70

[9] 张琼.隔盐灸神阙穴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肥胖[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1-32

[10] 李时珍.本草纲目[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6:385-928

[11] 康小琴,万德馨,张鲜芳.艾灸结合体位引导治疗胎位不正120例[J].陕西中医,2014,35(7):796-797

[12] 刘兰英,雷玉婷,王和生.浅谈对艾灸灸量的认识[J].中国针灸,2015,35(11):1140-1141

[13] 章庆庆,李晓泓.艾灸早期干预对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PG受体比值的影响[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1-75

[14] 贾红玲.中医脐疗的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1-134

[15] 于冰,王聪,张永臣.《内经》药熨法及历代发挥[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0(4):9-11

[16] 吴尚先.理瀹骈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374

[17] 李莉,韩国柱.中草药挥发油类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1):911-918

[18] 李继辉.脐疗治疗妇科病的现代文献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1-38

[19] 高式国.高式国针灸穴名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8

[20] 孙毓.气海穴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40

ApplicationFeaturesofMoxibustionandUmbilicalTherapyRecordedinCurativeMeasuresforAllDiseases

MENGDan,ZHANGYong-chen△

(Shando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an250355,China)

GONG Ting-xian was a famous doctor in Ming dynasty.CurativeMeasuresforAllDiseases(WanBingHuiChun) was one of his representative medical books, which ha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CM external treatment. It has most characteristic in moxibustion and umbilical therapy in the book. This research summarize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book from five aspects: broadening the treatment range of moxibustion therapy, completing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xibustion point, making good use of seed-sized moxibustion and sandwiched moxibustion, taking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prudently, and emphasizing umbilical therapy. This research provided relevant reference of TCM external treatment for further study.

GONG Ting-xian;CurativeMeasuresforAllDiseases; Moxibustion; Umbilical therapy; TCM external therapy

R245.8

A

1005-0779(2017)11-0066-03

孟丹(1993-),女,2017级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永臣(1968-),男,教授,研究方向:针灸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2017-03-11

猜你喜欢

施灸灸法麦粒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中暑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从麦粒到面包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自灸“足三里”延年又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