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的“破”与“立”

2017-01-13罗惠

未来英才 2016年13期
关键词:学习材料自主探究问题

罗惠

摘要:许多教师为了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假”探究。如何破“假”立“真”,实现“真”正有效的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就以下几点问题作了分析与思考,揭露探究性教学和学习的真假本质:探究性问题的创设;探究性材料的筛选;探究性活动的组织;探究性课堂动态的把握。

关键词:自主探究;问题;学习材料;活动;课堂动态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教师转变学生观,把学生作为学习方式主体,促使教师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化社会之间的联系,把学习作为一种有益的活动,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重视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及应用过程。

一、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

[误区]:把“小步子”问题当作学生的主动探究

“小步子”问题表现在课堂上就如同“程序教学”,学生在老师设计的一系列细小问题的引导下,通过一问一答,学生每走一步就得到引导,每完成一个小问题就得到老师的鼓励,立即得到“强化”的效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系列问题:

师: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那1/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几份呢?

生:一份。

师:那1/4则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

师:如果我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则用几分之几表示呢?

生:2/4。

师:3/5表示的是什么呢?……

[分析]:表面看,这种教学,学生的反应比较积极,课堂很活跃,在单位时间内花最小的力气达到了较大的教学效果,“水到渠成”地解决了问题。看似学生在主动“探究”,而其实被老师严格控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执行教师命令的操作员,就好像一台台电脑,教师编好程序,点击鼠标,他们就开始工作。

[对策]: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

“小步子”教学实质上是“知识传授”,它削弱了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是探究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①你们了解哪些分数?②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纸,你打算怎么拆成两部分?③(展示同学的作品)哪些是平均分?……④为什么这些两个部分都是用1/2表示,但图形的大小不一样?⑤说说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分数?⑥选一个分数折一折,说说你是怎么折出来的?

[反思]:以上的问题设计是认识1/2后马上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部分,虽然学生感到困难,但是学习的起点的确定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扩大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空间,提供学生“再创造”的机会,重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课堂交流的时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构建有效学习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

[误区]:探究性学习材料的“杂乱化”

我去年上<<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一开始出示了下面材料:

在农贸市场里看到,500克曾卖到5元的青菜降到了3.5元,卷心菜、大白菜都从2元降至1.5元。其它蔬菜价也跟着“当家菜”往下走,如扁豆 500克零售价从2.8元降至2.3元,毛豆从2.3元降至2元,茄子从2元降至1.8元,黄瓜从1.8元降至1.5元。到了傍晚,售价更廉。凤阳菜场,一名摊主开出的卷心菜“收摊价”是1.2元,鸡毛菜仅2.5元。而7日则看到蔬菜摊位大多“空落落”,仅有的几种绿叶菜售价大涨,“马大嫂”们不得不“掉方向”,赶到附近超市去买菜。

师:从上面材料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生1: 农贸市场的青菜很贵!

生2:蔬菜菜价都在下降。

生3:不对,7日的菜价是大涨的。

生4:附近超市的菜价就会便宜吗?……

生11:我知道了茄子从2元降至1.8元。

生12:我知道了500克曾卖到5元的青菜降到了3.5元。……

师:你们能不能给这些数字分分类呢?

[分析]:我出示这些材料的本意是让学生在生活情境当中提取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以达到区分整数与小数,引出小数的目的,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虽然最后学生注意到了两种数,可是光这个环节就将近用了10分钟。真实情境的干扰因素超过了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不利于学生的探究。

[对策]:精选恰当的学习材料

我们在进行探究性教学中,对应用情境要做恰当的教学加工。实际问题总是比较复杂,有时应用的知识过于宽泛会造成知识更加难懂。仍以《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

[反思]:由于对原材料进行了处理,学习就比较有针对性,节省了处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个环节的设计,既直接引出了小数,学生又有效地对小数读法进行了探究,课堂因此而美丽。

三、活动探究,让学生在亲历与操作中得到发展

[误区]:把指令性操作等同于学生的探究活动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探究,为了节约探究时间,教师总是那样“痴情”地对待学生:主动帮学生的探究活动“掐头去尾”,主动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方案。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节课,学生通过看图比较,初步感知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求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教师是这样设计学生探究活动的:

操作要求:

(1) 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一条高。

(2) 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份。

(3) 把平行四边形重新拼合成一个长方形。

(4)比较原平行四边形与所拼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分析]:从学生的操作过程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了操作活动,动手实践、探求未知。实际上操作过程中的每一步,教师都规定得太死,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就能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探究过程无须学生猜想、思考转化方法,无须学生创新,而是在为操作而操作,为探究而探究,失去了探究学习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

[对策]:让学生真切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数学活动之中,靠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能在现实的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反思]:由于教师提供了丰富而且有差异的、可以动手操作的学习材料,保证了学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亲历了思考、发现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得到了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课堂也由此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扬庆余主编.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习材料自主探究问题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材料
党史学习教育四种指定学习材料少数民族文字版出版发行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远程教育学习材料开发与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