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书法教育促进学生情智发展

2017-01-13陈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内省书法艺术书法

陈平

书法教育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书法本身,延伸到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知识水平的提升、文化视野的拓展等诸多方面。书法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内容:书法教育能培养、磨砺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端正学生的思想行为;书法教育能提升学生的文学、历史等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书法教育通过书法训练、作品欣赏、书法创作等途径,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书法教育蕴含的人文素养,直接促进了学生的情智发展。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发智力,提高思维能力。汉字的构造是以形会意,无论是实用型书写技术还是书法艺术的创作都有利于观察能力、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书法教学,在传递信息活动中主要发挥左脑的逻辑思维功能,而在练笔或创作时,则侧重右脑形象思维功能的发挥,所以书法教育具有左右脑协同参与的机制,对开发大脑的整体思维,增强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悟性与灵感大有裨益。

增长学识,丰富文史知识。自古以来,书法大家同时也是大学问家。流传至今的古碑帖文往往辞精意远,文采飞扬。因此,学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古文字而达到熟练掌握汉字的目的,也是提高文学欣赏与创作能力的过程。并且,从碑帖记述中还可获得丰富的史学知识,鉴古而知今,有利于拓宽眼界,打开思维。

训练思辨,渗透哲学观点。譬如,书法无论在单体组合或整体组合中,都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线条矛盾关系,诸如曲直、方圆、刚柔、长短、虚实等等。虽然它们都是对立范畴,但在书法形式美的总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却是“多样的统一”。再譬如,书法的结体章法。孙过庭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书法美的观点,揭示了书法审美的基本规律,也就是 “违”与“和”的统一。对结体来说,“违”,就是很多点画并列在一起,要多样而不雷同,丰富且不单一,要互为差异,参差不齐,又共处于同一结字之中,达到书法和谐统一的形式美。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益于心理健康。练习书法,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熏陶。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无论是哪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无不体现了作者本人的个性品质、创作意念和思想情感,读者读后有如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有益于身心协调。练习书法,必须静思凝神,排除杂念,举止舒展,气沉丹田,灵活自若地运用手、脑、肘、臂来调动全身的气和力,通过笔端,有机地输送到字的各个点画,即所谓“以通身之气之功之力而用之”,所以练习书法的过程正是调血养气的过程,是修身养性的过程,这样,身体内的各个部分能得到柔和而不是生硬的调整,使大脑神经细胞和手臂乃至腰部的肌肉得到活动和锻炼,愉悦身心。

锻炼学生的情感意志。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界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它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丰富的表现手法,为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所称道。书法教育就是通过对传统书法的全面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书法艺术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塑造健康高雅的人格。古代许多著名书法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无论是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是他们做人的准则,都是我们的楷模。清代朱和羹在《临池新解》中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不朽于千古。”在书法教育中,可以让学生领会“字如其人”的艺术真谛,进而给学生这样一种启示:离开健康高雅的人品修养,单靠练艺,必入俗格,难成大器。从而达到鞭策学生求艺先求品,品艺双修的目的。

磨炼坚韧的意志品质。众所周知,学习书法艺术,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更无捷径可言。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调整学生的心理素质,规范行为有两种好方法,一是练习平衡木,二是练习书法。由此可见,学习书法艺术是学生磨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形成耐心细致的优良品质,克服浮躁情绪的良药佳方。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书法的结体美。汉字结体中的“左高右低”“上窄下宽”“内紧外松”等等,就是汉字书法在一字内的对立统一。这体现了书法笔画中的运动变化哲学,同时又体现了汉字书法避同趋异的审美观念。再比如,对称性汉字的不对称写法的审美趣味,都融合了哲学与美学的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书法独有的审美理论。这些哲学与美学下的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法直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书法的意韵美。从书法艺术的形式美角度观察,有飘逸秀丽的姿态美,有辗转流动的气势美,有疏密错综的结构美,有浓淡间出的墨韵美,有厚重轻软的运笔美。从书法艺术的意境美角度研究,有的作品能使欣赏者的心灵处在振奋的状态,并唤起人们崇敬的心情和自我的尊严;有的作品能使欣赏者的心灵处在平静安宁状态,并唤起人们对生活亲切美好的感受;有的作品使欣赏者感到有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与冲动,并唤起人们豪放的气魄和不屈的性格;有的作品使欣赏者感到有一种巧夺天工的和谐完美,并唤起人们协调严谨的作风。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阳刚是美,阴柔也是美;豪放是美,婉约也是美;外露是美,含蓄也是美。

促使学生自觉内省。内省心态。心态是从事活动,并且使之正常进行的前提。学会调整心态,是提高活动质量的关键。书法与竞技活动不同,它必须摒弃竞争,去除功利,使自己的内心始终处于平和、澄净、通透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自己不在状态,则应该及时调整:排除杂念,平稳呼吸,眼观鼻,鼻观心,直至心平如镜。

内省写姿。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三个一”的标准去做。晓之厉害,务使学生自我纠正、养成习惯。习惯养成了,才能保证身心健康,身心愉悦。

内省得失。这是学生对自己习字的客观评判,他可能是从形体、意韵上作自我研判,也可能是从与碑帖的对比、研究中发现问题,当然还可能是某个方面的顿悟……这是学生内省的主体部分,因而能够促使学生的自我成长。

书法的内省,是以学生的书法情感为基础,以书法信念或书法理想为动力,学生一旦养成了内省习惯,那么,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将会是必然的。自觉内省的养成,是一个人不断进步并走向成功的最大内驱力。

重视学生的心性涵养。态度的修炼。写字的态度,就是一个人做事的态度。要控制柔软的毛笔写出长、短、粗、细等随心所欲的笔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写字前,必须先养成学生安定的心性,在写字时需要培养良好的习字习惯,并且训练坚定的意志力和耐性,在结束写字时更应该养成做好文具归位和环境清理的善后工作。有时候,培养学生慎重其事并且贯彻始终的态度可能比学写字本身更加重要得多。

内心的修养。学生通过不断地接受经典文化,接受传统熏陶,可以丰富人文知识,陶冶心灵,陶铸性情,远离浮躁,培养一颗宁静的心,这样就不会被外物所迷、所惑,就不会被内心所困、所扰。进而形成积极健康的观念,确立向前向上的目标。不骄不躁,方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品性的修为。好的书法,首先是人格魅力的表现,其次才是作品本身的美。凡是流传下来的,被后人称道的书法家,大都具有高尚的气节和美好的节操,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人品、人格,同时被后人喜爱、肯定和颂扬。人们喜爱颜书,不仅因为字好,更看重他的人格人品。此外,历代书法家如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等,都是后人学习的典范。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能够逐步养成端庄稳重的性格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使学生有恒心、有毅力,养成趋美向善的品性。

书法教育是人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学科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它以其独有的方式,将自身的人文素养,潜在地转化为其他学科的关键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武穴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内省书法艺术书法
理性主体的内省原则及内省扩展分析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所谓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
原本性体验 内省中歌唱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