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船政文化创新精神引领福建自贸区建设

2017-01-13江峻任

海峡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船政福建精神

江峻任



用船政文化创新精神引领福建自贸区建设

江峻任

阳光学院

福建自贸区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弘扬船政文化创新精神,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进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创新对台贸易模式,打造两岸合作示范区;创新对外贸易体制机制,推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创新人才管理模式。

船政文化 创新精神 自贸区建设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民族。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面对国外列强的武力入侵,一批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洗礼,却又开始认识到中西文化差距的士大夫,不得不在沿袭传统还是改革创新当中做出选择,最终他们选择了中体西用的折中策略,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着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福建船政创建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到1907年停办,经历了41年的发展。它为近代中国的舰船制造、海军建设、科技人才培养,以及诸多工业领域的开拓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船政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挖掘和弘扬船政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在当代中国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船政文化创新精神的主要内涵

创新精神是指敢于打破旧的思想观念束缚,主动吸纳新的思想理念,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体系,构建新的体制机制,创造新产品、形成新价值的思维品质和精神风貌。船政的创新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主动求变,甘担风险

主动求变。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经世学家出于强烈的危机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主动寻求对西方的认知,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观点。左宗棠、沈葆桢深受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的影响,想方设法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付之于行动。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思潮兴起,左宗棠抓住时机,向清朝当政者申请兴办船政,聘请洋人教授造船、驾船之术,以图自强。左宗棠和沈葆桢在创办船政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有来自清王朝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阻挠,有当地民众阻抗,还有来自国外殖民者的从中作梗等等。但他们勇敢的面对各种困难,克服重重阻力,积极筹集资金,遴选场地,引进技术,培植人才,最终把船政创办起来,达成了设厂造船“制洋器”,开办学校“采西学”的目的,把设想变成了现实。

甘担风险。其时,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大臣也意识到了制造轮船的重要性,但曾国藩、李鸿章所创办的兵工厂却主要是生产枪支弹药,这主要是因为生产轮船的技术要求和费用是相当高的,曾、李可以说是知难而退,而左宗棠、沈葆桢他们对设厂造船抱有极大的决心,并且敢于承担风险,迎难而上,最终克服了各种困难,这就凸显了左宗棠、沈葆桢他们甘愿身莅险局,勇于承担重任的创新精神。

1.2 不甘人后,敢于争先

船政在向西方学习时,采取的是一种主动求取,力争超越的思路和态度。1866年,左宗棠向清王朝统治者先后提交了《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及《详议创设<船政章程>折》两篇奏折,其中谈到花“巨资”设厂造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打破洋人对技术的垄断。船政将制造轮船、创办学校和创建海军三者统一起来,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创办船政这一实践活动打破西方列强对技术的垄断,实现对西方的赶超。左宗棠在申办福建船政的上奏中写道:“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非徒求一二人能制造、驾驶也,欲广其传,使中国才艺日进,制造、驾驶展转授受,传习无穷耳。故必开艺局,选少年颖悟子弟习其语言、文字,诵其书,通其算学,而后西法可衍于中国。”其基本思路是要通过造船学习到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兴别项之利”“相衍于无穷”,即提高整个国家民族的工业技术及科学知识水平。

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船政一直将“不甘人后,敢于争先”的创新精神加以贯彻。1870年9月,船政引进设备动工仿制船用主机,至1871年6月制出1台二汽缸式普通蒸汽机,后被安装在安澜号炮船上。在1874年外国技术工人合同到期离厂后,船政开始自主制造轮船。1875年,船政学堂制造专业学生吴德章、罗臻禄、游学诗、汪乔年等贡献他们所自绘五十匹马力船身机器船图,禀请自造,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制造出“艺新”号轮船,标志着船政进入轮船自造时期。随后,船政制造轮船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从木质兵船发展为铁协兵船,再发展到钢甲兵船,其炮位数量、动力和吨位都在不断提升。

2 中国(福建)自贸区大力弘扬船政创新精神取得重大成效

船政文化创新精神在当代中国得到传承,中国(福建)自贸区是国家第二批建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先行先试,弘扬船政文化创新精神是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必然选择。中国(福建)自贸区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取得了重大成效。自挂牌以来到2017年4月底,推出实施创新举措255项,其中89项属全国首创,发布创新实践案例57个;4批70项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一照一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投资体制改革四个一”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或学习借鉴。其创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提高办事效率

福建自贸区落实十八届三中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文件精神,从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的两年期间,将253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下放到三个自贸片区实施,取消64项前置审批。将投资项目的审批从147项精简合并为26项,简化率达82.3%。在企业申报的环节推行“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照一码、一章审批、印章即刻、一日办结”服务模式,企业办执照实现“网上查询、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查、网上公示”,只需到现场一趟即可取照,效率显著提升。

2.2 创新对外贸易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

2.2.1 建成高标准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升通关效率

口岸货物和出入境船舶申报100%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办理,直接服务企业5000多家,间接服务企业近4万家,日处理单证近11万票,使手续更方便、时间更快捷、费用更便宜。企业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个小时减至5~10分钟;船舶检验检疫申报时间由50分钟缩短为5分钟;一般货物贸易出口全流程时间从16天缩短至8天;船舶进境时间由36小时减少至2.5小时,出境时间由36小时减少至1小时。

2.2.2 创新监管模式,优化监管流程

首先,实施分类监管,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货物实施“状态分类、分账管理、标识区分、实时核注、联网监管”。海关特殊监管区可以同时经营保税和非保税业务,有力促进了集拼业务、国际中转业务的发展;其次,密切关检合作。关检“一站式”查验可减少30%申报数据,节省50%人力,每箱可减少600元费用;再次,优化监管流程。对进口东盟海产品,采取“统一申报、集中查验、分批核放”,通关时间减少1.5天,每集装箱可为客户节省港杂费500多元。

2.2.3推进金融开放创新,金融机构加快集聚

截至2017年4月底,区内已设立金融机构163家,比挂牌前增长35.8%;各类准金融机构6956多家,比挂牌前增长409.2%。10多家银行分别在区内设立总行级两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离岸银行业务分中心、两岸金融服务中心或资产托管中心。

2.3 推进闽台深度合作

扩大对台开放,在金融、增值电信、医疗、旅游、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50多个领域率先对台开放。自挂牌以来至2017年4月底,自贸试验区新增台资企业1601家,占全省64.7%。合作研发创新,成立科立视两岸先端材料研发合作中心;合作制定标准,与台湾工业研究院合作,制定实施9项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两岸冷链物流标准的统一。

另外,福建自贸区还在简化原产地证管理、加快闽台监管互认、推动车船便捷通关、试点海运快件业务、推动台湾地区产品快速进入等方面进行创新,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减低成本,提高了效益。

2.4 建立以信用约束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为强化风险防控,福建自贸区制订全国首张风险防控清单,梳理提出55个监管风险点,研究制定88条防控措施。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福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自贸区挂牌以来截至2016年底,2960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全部通过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共享至相关部门。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开发应用税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税收管理从“事后发现纠正”向“事中分析预警”转变。

3 中国(福建)自贸区进一步创新的思路

经过短短两年的试验,福建自贸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政策效应初显,但与国际上先进自贸区比,有关制度、产业、管理、服务、监督等方面建设仍有待提升。自贸区建设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来加以解决。“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自贸区提供了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契机。中央已经给自贸区发展提供了九字方针——“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试” “闯”“改”,就需要继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3.1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进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要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要求,继续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公开管理权限和流程,促进审批标准化、规范化。要构建新型投资管理体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要进一步减少项目前置审批,推进网上并联审批,由从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要强化外商投资实际控制人管理,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施外商投资全周期监管,建立健全境外追偿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进出口货物“先入区、后报关”的新型海关监管模式,推动海关监管从管货物向管企业转变,申报制向备案制转变,促进通关便利化、贸易自由化。

3.2创新对台贸易模式,打造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

继续探索实施台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台湾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要加强对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研究与对接,深入研究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和福建自贸区合作的相关议题,以加强闽台合作研发创新、合作打造品牌、合作制定标准。不断完善提升闽台通关合作机制,创新闽台口岸查验模式,探索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和监管互认。试行与台湾检验检疫证书联网核查,逐步扩大采信台湾第三方检测检验结果的商品、政策适用范围,促进贸易便利化,扩大对台贸易规模。充分吸引台湾金融、通信、商贸、运输、旅游、医疗、专业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到自贸试验区来就业或创业。

3.3 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

福建自贸区具有对台先行先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双重政策叠加优势,今后要着力构建与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上信息通道,促进口岸通关“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合作,提高福建与台湾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的作用,做大做强自贸区的跨境电商产业,吸引台湾企业到自贸试验区建立电商渠道,助力闽台各行业的对接,逐步形成闽台电子商务产业链。

3.4 创新人才管理模式,提升自贸区软实力

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为吸引国际人才进入自贸区,需要放宽外国人免签入境要求,缩短入境审查时间,放宽外币使用限制,建造专供外国人居住的住宅区,建立方便外国人的学校、医院。自贸区不仅需要掌握国际经贸规则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还需要大量的金融、航运、商贸、文化和社会等服务领域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应尝试突破目前的涉外用工政策,降低绿卡申办门槛,促进自贸区人力资源的跨境自由流动。

加大自贸区人员培训力度,组织相关人员,通过滚动式培训和外出学习参访,培养他们的改革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改进管理方式和服务水平。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福建自贸区就业,打造人才高地,提升福建自贸区的软实力。

[1]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2]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4] 冯碧梅.“一带一路”视角下福建自贸区供给侧改革的契机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7(8): 41-47.

[5] 刘红.福建自贸区创新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10): 3-6.

[6] 方璐萍.“海丝”背景下福建自贸区建设发展战略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16, 3(6): 45-48.

[7] 伊馨.福建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创新[J].开放导报,2017(2): 110-112.

[8] 马丽,董双强.基于福建自贸区的闽台经贸合作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17(4): 27-30.

猜你喜欢

船政福建精神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船政文化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