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探究*

2017-01-13谢苗苗傅懿瑾

海峡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船政闽台文创

谢苗苗 傅懿瑾



“一带一路”背景下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探究*

谢苗苗 傅懿瑾

阳光学院

闽台船政文化协同发展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船政旅游尚未深入发展、船政文创人才缺口较大等问题。为此,该文建议通过搭建闽台船政文化协同发展平台、拓展船政文化旅游深度、建构多元船政人才培养模式等路径,促进其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 船政文化 协同发展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发动侵华战争,在积贫积弱的晚清时期,中华大地仁人志士深怀拳拳爱国之心,无不愿倾己力挽狂澜,福建船政由此而生,打造中国首支海军舰队,培养一批科学技术人才,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航空事业、海防建设、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代表着自强不息、砥砺进取的爱国精神和中国近代的先进文化。船政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船政重臣沈葆桢等在兴建福建水军之后,进驻台湾成功驱日,实施新政,开启了台湾近代化进程,船政学堂学子们跟随着他来到台湾,成为台湾工业化的第一批科技工作者,带动台湾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船政先贤以闽台资源发展船政,以船政事业助力闽台建设,福建船政成为台湾的海上防线,突显出台湾的战略地位,为稳定台湾局势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增进了与大陆的联系,成为福建与台湾共同的文化记忆。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船政文化具有与丝路文化相似的文化基因,都具有闽台共同的历史痕迹。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强调“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随着中央逐步加大对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福建将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船政文化结合丝路文化,打造产业平台,探索协同路径将成为具有可行性的道路。

1 基本概念

1.1 船政文化产业的定义

学者们对船政文化产业进行了多角度阐释,宋立中认为船政文化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多元内涵,根据游客不同的关注点可以打造成复合型旅游产品[1]。谢莉莉认为可以通过文化创新、文化有形化、资源文化化、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文化资本支持渠道建设等形成路径,打造船政文化产业化[2]。李双荣认为闽台船政文化是闽台两岸人民开展的与船舶有关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及精神产出,特指近代以来闽台船政历史人物在发展船政事业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及精神成果[3]。

1.2 协同发展的内涵

1969年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通过相互协作与作用,产生了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即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现象[4]。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即福建和台湾关于船政文化衍生出的产业行为经由相互配合协作,形成一个新型共同体,具有自身的互动与促发,产生内在的运作体系,带动闽台船政文化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 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2.1 船政文化研究不断深入

闽台两岸开展船政文化研究由来已久,1957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了包含船政史料的《海防档》精装版和平装版,70年代由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近代史料丛集》,其中船政文化记载丰富。2007年福建船政专家沈岩整理船政资料出版《船政学堂》,随后在台湾也出版了繁体字版本。

2003年,全国船政研讨会在福州举行,并出版了船政相关系列书籍。2010年始,福建举办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历年都邀请台湾专家参与,至今已举办8届,至今两岸船政学术研讨会已成为制度化研讨活动,成为两岸专家学者交流船政文化研究动态的盛会。

2.2 船政遗址保护持续进行

船政遗址保护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开发船政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福建马尾致力于保护和修复船政遗址,修建了以船政名人命名的宗棠路、葆桢路、镇冰路、魏瀚路等。2014年两岸第一座纪念沈葆桢率福建水师戍台纪念碑在马尾立碑,两岸海军将士共同揭碑。2004年马尾区投资600多万元,将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改建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16年投资约3000多万元,改造船政博物馆外立面,修缮昭忠祠、船政古街,修建左沈二公祠[5]。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台湾张荣发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船政与台湾”特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沈葆桢抚台期间为台湾近代史奠基的史实,在台北的长荣海事博物馆开幕,于高雄和台北两地展出。海峡两岸多次进行甲申、甲午海战海祭、公祭活动等。

2.3 船政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2.3.1 船政旅游产业飞速发展

近年来,马尾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惊人。2011年船政文化景区获评国家4A级景区。依托船政文化资源,马尾区2012年规划设计中国船政文化城,2013年开始建设,预计2020年完工。文化城占地约1 km2,投资规模约60亿,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包括船政古街、船政格致园以及船政隧道等。2016年,船政古街、船政格致园景区先后对外开放,中国船政文化城将建成海峡两岸的船政文化交流基地;2016年举办“船政杯”年福州市导游员、讲解员(中英文)选拔赛,推广和打造船政文化旅游;第一个海峡两岸(船政)文化创意产业园“左营•佐赢”园区入驻马尾,园区引入台湾钜太文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参与运营管理,致力打造以船政文化和台湾元素为主的多元业态园区。如今,来自台湾的文创企业已有11家,涵盖设计制作、旅游、食品等领域。马尾区依托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已形成集船政文化、闽安古镇、万人游马祖等精品旅游线路,2017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25万人次,同比增加30%[5-6]。

2.3.2 船政文化活动形式多样

近年来,船政主题的文创活动日益丰富,22集电视剧《船政风云》、6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陆续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获得不错反响;2015年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纪实小说《永远的蔚蓝色——宫巷海军刘》,以原居于宫巷的民国海军总长刘冠雄及其三兄弟的故事,侧面反映了马尾船政的发展;2016年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推出闽籍作家张英慧创作的船政主题长篇小说——《戍台令》,以纪念船政150周年;2016年,阳光学院师生为船政先贤陈宝琛拍摄纪录片《帝师陈宝琛》,该片的开机仪式得到了全国二十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目前该片即将在福建电视台和腾讯网首页播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学生感于船政精神谱写了《船政之光》歌曲,在网络上广为传唱;马尾高校多次举办船政主题活动;在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历年都有多项船政主题作品入围。2015年3月福州马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与台湾海军军官学校校友文教基金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包括但不局限于船政文化交流、旅游、产业等相关领域开展积极有效合作,使船政文化的渊源、历史,以及船政文化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广为传播。

3 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船政主题文化精品有限,有效供给不足

船政主题影视虽然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单部作品获得全国范围影响力的屈指可数。福建动漫产业近几年发展强劲,但一直以来存在缺少优秀船政动漫IP的短板。船政文创作品虽然不少,但都不足以形成规模,船政博物馆里的船政旅游纪念品设计观念相对陈旧,游客的购买意愿不强,社会影响较弱。虽然弘扬船政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但将文化精神转化成优秀的文化精品,仍然需要各方面综合协作。

3.2 船政旅游尚未深入发展

纵观船政旅游线路,从船政总理衙门、前学堂、后学堂到马限山船政隧道,整体仍然以船政遗址观光为主,与船政文化、海洋文化相关的体验式旅游项目相对缺乏,影响游客立体地感知船政历史,深刻体悟船政精神。

3.3 船政文创人才缺口较大

从闽台文化企业合作项目来看,创意设计、影视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建筑设计等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一方面许多台湾创意人才涌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另一方面,技术专家对船政文化不了解不熟悉,严重影响了船政文化创意作品的产生。

4 “一带一路”背景下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路径探究

福建作为海丝文化核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闽台一水相连,双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共同致力弘扬船政文化,打造出船政文化特色产业链。

4.1 搭建闽台船政文化协同发展平台

4.1.1 两岸联动开发特别展区

福建已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文博会、旅博会、版博会、艺博会、金门书展、海西广告高层论坛等重要文化产业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两岸应该充分发挥会展中心、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珍品馆等文化会展场馆的展示交易功能,在各种文化产业相关展会中强调推出“丝路文化+船政文化”特别展区,特别在两岸共同的展会上协同开辟双文化底蕴产品展区,为进一步拓展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合作渠道,推动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合作与投资贸易提供有效平台。

4.1.2 两岸联动举办双文化主题文创赛事

赛事活动历史悠久,双方遵循同一规则,经过组织进行能力选拔,长期以来都承载着文化普及与文化传播的功能。海丝文化与船政文化主题的文创赛事可以为两岸文创交流提供平台。闽台两地可联动举办“一带一路”背景下船政主题文化符号设计大赛、船政故事动漫大赛、船政主题公益广告大赛、船政主题微电影大赛、船政主题剧本大赛、船政主题文创作品大赛、船政旅游伴手礼大赛等,以赛事推广船政文化,凸显砥砺奋进的船政精神。

4.2 协同拓展船政文化旅游深度

4.2.1 协同打造船政文化节庆

多年来,马尾与马祖携手举办的“两马同春闹元宵”迄今已有15届。马尾区除了在东江滨举办大型灯会,还组织团队赴马祖与马祖乡亲共庆佳节以及万人游“两马”等活动。台湾岛内也举办了台中“妈祖观光文化节”、台南“郑成功文化节”等。可以借鉴上述节庆模式,举办船政文化节,通过船政旅游观光、船政影视展播、船政旅游伴手礼展销、船政主题音乐剧表演、船政主题歌舞晚会、船政主题演讲、船政主题书展等方式,在福建展出之后再赴台表演展览,全方位、立体地展示船政精神,让两岸民众浸润在船政文化与丝路文化深刻的情感体验之中,提升文化自信与爱国自强意识。

4.2.2 协同打造体验式船政旅游项目

体验式旅游是当今旅游事业发展的趋势,是体验经济在旅游业中的表现。体验式旅游与文化结合,可以提供浸入式参与,在虚拟文化氛围中经历文化事件,细致体验文化意境。两岸可以在船政遗址上打造船政主题体验式旅游项目,深入挖掘船政文化标签,以船政先贤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等船政事迹,特别是壮烈的马江海战为文化基因,策划船政文化体验场景,比如制作船模、参与飞机零部件制作、船政历史学堂、模拟海战、VR海战体验等,让民众在游玩中了解船政历史,融入船政情感,使游玩具有深厚的文化内蕴与独特个性。

4.3 建构多元船政人才培养模式

文创产业的核心资产在于人,应该高度重视船政文化产业中的人才培养与智力支持。

4.3.1 加大力度完善生活设施

努力在自贸区,特别是台商投资密集区域建设包括台湾医院、台商子弟学校、台湾人生活社区等无差别居住配套,使台湾文创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文化亲缘的亲切感,进一步吸引台湾懂船政又会创意的文创人才来闽定居。

4.3.2 建构多元船政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两地高校间的对接,促进两地高校互访互学,鼓励福建高校赴台学习。通过闽台船政文化师资联合培训,加强台湾师资的船政文化知识,拓展福建师资的创新意识与创意能力。聘请台湾教师来闽任教,启动两岸教师联合教学模式,以及开设网络教学方式,将闽台教师的船政主题公开课以网络课程的方式提供给两岸学生学习,引入文创企业专家对两岸师资进行培训,在高校人才库的基础上成立闽台船政文化产业人才库,保障闽台船政文创人才的自由流动,进一步促进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发展。

[1] 宋立中, 谭申.复合型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路径分析——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为例[J].旅游学刊,2012(10):93-101

[2] 谢莉莉, 庄欣荷, 肖阳.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44-50

[3] 李双荣, 沈奎勤, 郗永勤.闽台船政文化协同发展研究[J].福州党校学报, 2015(1):54-57

[4] 李楼瑞, 许典雄, 董新年, 等.协同学简介[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1):38-44

[5] 福州旅游网.砥砺奋进的五年:马尾旅游新变化[EB/OL].(2017-10-20). http://lyj.fuzhou.gov.cn/zz/zwgk/lydt/201710/t20171020_1785182.htm

[6] 福建新闻网.台湾文创企业入驻马尾古街区 [EB/OL].(2016-01-05). 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2016/2016-01-04/331430.shtml

基金项目:2015年福建省科协决策咨询课题项目“创新视域下闽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编号:FJKX-B1574)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船政闽台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船政文化对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与实践探索
郑成功与闽台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