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海茶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

2017-01-13姜燕华俞裕常韩震童颖国赖伟景

中国茶叶加工 2017年1期
关键词:宁海县宁海茶园

姜燕华,俞裕常,韩震,童颖国,赖伟景

(1.宁波市宁海县农林局,浙江宁波 315600;2.宁海县深圳镇人民政府,浙江宁波 315600;3.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浙江宁波 315612;4.宁海县桑洲镇人民政府,浙江宁波 315600)

宁海茶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

姜燕华1,俞裕常2,韩震3,童颖国4,赖伟景1

(1.宁波市宁海县农林局,浙江宁波 315600;2.宁海县深圳镇人民政府,浙江宁波 315600;3.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浙江宁波 315612;4.宁海县桑洲镇人民政府,浙江宁波 315600)

茶旅游作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结合形式,目前得到广泛关注。宁海是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开展茶旅游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对宁海茶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展优势,提出存在问题,结合现有资源和地方特色,探讨今后发展思路。

宁海;茶叶;旅游

去年中央政府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茶旅游作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结合形式,目前得到广泛关注。它突破了传统茶叶生产模式,实现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促进现有资源的深度开发,达到茶业带动旅游、旅游促进茶业的互动机制,是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的有效途径[1-2]。随着“最美茶园”“魅力茶乡”“十佳茶旅路线”等评选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茶旅游产业也得到快速提升。

1 宁海茶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天下旅游,宁海开游”,位于浙东中部沿海的宁海是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每年的5月19日为全国旅游日。宁海依山傍海,坐落于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之间,濒临象山港和三门湾,山、海、岛、泉等资源一应俱全,是浙东地区旅游资源最全、最丰富的地区之一[3]。据宁海县统计局统计,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188.2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人数7.8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131.1亿元。2016年宁海获评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佳县,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宁海有山叫“茶山”,有乡称“茶院”,有村曰“茶坑”“茶堂”,地以茶名,而茶叶又是该县山区人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茶产业对宁海农业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三产融合的茶旅游产业,近年来宁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事碑”、国家级登山步道(茶园路线)、茶叶特色强镇等茶旅结合型项目已建或在建,有力推动当地茶旅产业的发展。

目前,宁海茶旅游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茶文化旅游,如具有“省级森林公园”之称的茶山林场,它以茶园观光、茶文化遗址碑、茶山桃花溪及摩柱峰为主要景点,形成独特的茶旅游路线。另一种是以茶为主题的专题性活动,如宁海县桑洲镇每年举办的“品茶节暨油菜花节”活动,迄今该活动已开展14届,它成功的将“品茶”“赏花”“摄影”等多项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早茶节和梯田油菜花这一景点特色,形成属于当地特有的一种趣味旅游。经过多年发展,宁海茶旅游取得一定经济收益,但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问题仍比较多。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薄弱,茶园统筹度低

茶旅游以茶为基础元素,茶园作为茶叶的承载主体和自然景观的体现单元,必须经过人们的开发才能与现代旅游相适应。目前宁海现有茶园大多散落于云雾缭绕的高山之中,虽然望海茶、望府茶生产基地已经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园称号,但规模化、现代化茶园仍比较少,茶园管理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薄弱及园区交通设施与旅游不相匹配等问题突出,直接制约茶旅游的发展。

2.2 表现形式单一,文化意识不突出

虽然目前宁海茶旅游已成功将采茶、品茶、茶艺融入主题活动中,如全县不定期举行采茶大赛、茶叶品鉴、茶艺表演等活动,但这些活动一般时效性较短、游客参与度不高,仅凭如此还不能真正实现茶旅产业化。景点表现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茶文化意识不突出是当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依靠原始的自然景观吸引游客,容易产生视觉疲惫,造成游客驻足时间短,茶旅游规模效益发挥程度小,最终缺乏市场竞争力。

2.3 景点联结度低,资源不成体系

一方面,宁海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上至山林,下至碧海,海陆兼得,但目前现有景点间联结度偏低,茶园与山海泉交融的优美自然资源各成气候,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系统的旅游线;另一方面,宁海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滨海城市,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旅游业的兴盛和强大,而茶旅游全产业链经济的形成离不开轻工业的参与,有效资源不成体系。

2.4 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待提高

茶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助推,如今这一观点已得到大众认可,这可以从当地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宿民居、农家乐等看出,但离“吃、住、购、娱”于一体的旅游形式还有差距,尤其是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意识还不够强,服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素养和长远观念。

3 发展优势

3.1 区域优势

宁海位列长三角经济发展圈,交通便捷,距离宁波栎社机场60多公里,G15高速公路和甬台温沿海铁路贯穿全县,尤其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以来,沪苏杭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可以说宁海凭借自身区域优势,拥有着中国最优秀的客源市场[4]。

3.2 资源优势

作为宁波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宁海,素有“天然氧吧、人间仙境”之美誉,森林覆盖率达到63%以上。境内风光旖旎,有“全国三大优质温泉之一”的森林温泉、“国家级森林公园”浙东大峡谷、中国“普吉岛”宁海湾、“石头王国”许家山石头村、“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的前童古镇、宁波“世外桃源”的野鹤湫等多个著名景点。此外,国家健身步道也早在2009年在宁海建成,包括100公里登山步道和50公里山地自行车道,首次把传统的户外运动同旅游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在一起。

3.3 产业优势

宁海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盛产各类农副产品,一言蔽之为“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海有鱼虾蟹贝藻之丰”。而茶产业是宁海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产茶历史已有千年,全县现有茶园面积3300多公顷,2016年全县茶叶总产量接近6000吨,涉茶产值约3.8亿元,经过多年的品牌化发展,形成“望海茶”“望府茶”“赤岩峰砖茶”等三大茶叶龙头品牌,其中望海茶是首届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宁海县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叶特色县、中国茶文化之乡。

3.4 文化优势

宁海文化底蕴深厚,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开游地,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地,历史上曾涌现出一批胡三省、方孝孺、柔石、潘天寿等人文志士,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调“耍牙”,集明清时代风格、女儿红、古家具于一身的十里红妆[2]。而宁海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形成“道家种茶、释家呈茶、儒家品茶”的茶文化脉络,《嘉定赤城志》还曾记载蔡襄评价宁海茶为“其品在日铸之上”的历史事件。

4 发展思路探索

4.1 以机制为导向,推进市场化运作

紧紧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展茶旅游建设,在《宁海县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和《宁海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基础上,做好产业融合规划,做大做强宁海特色茶旅产业。根据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适当引导、鼓励茶旅游建设发展,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着力点,创新投融资金机制,深入推进市场化运作,用政府资本撬动社会资本,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进一步提升宁海茶旅发展水平。

4.2 以全国标准茶园为样本,建设美丽茶园

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望海茶栽培示范区为核心和样本,逐步辐射周边茶园,建设形成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标准化管理完善的五大茶区(望海岗茶区,梁皇山茶区,望府山茶区,茶山茶区、桑洲茶区),突出茶园片区化发展。核心茶区建设大、中、小旅游环线及景观步道、景观亭等,周边配套种植红叶石楠、银杏、樱花、紫薇等观赏性彩色树种,建设现代美丽精品示范茶园。

4.3 以消费体验多样化为目标,打造主题旅游

充分发挥宁海生态优势,以自然山水、人文内涵、生态茶园和茶文化村落为依托,建设一批茶旅游休闲生态园、茶文化园和茶博览园[5]。一方面,开展茶园自然观光游、茶叶采摘炒制体验游、茶叶品鉴,及以茶艺表演、茶诗、茶舞等为内容的茶文化艺术欣赏等系列主题旅游,建设茶田观光游览区、茶事文化体验区;另一方面,围绕茶叶相关知识开展科普活动,建立茶叶科普基地、茶叶博物馆或茶叶知识长廊,丰富旅游项目,提升旅游内涵。

4.4 以资源融合为手段,实现全域旅游发展

统筹城市、乡村、景区资源,将周边主要景点相互串联,打造茶园沿线及周边村庄美丽风景线,丰富乡村休闲观光旅游资源配置,强化点线片联动,因地制宜转型,区域错位竞争,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目前宁海各乡镇已成功举办桑洲品茶节、石头古村文化节、东山桃花节、白枇杷节等节庆活动,可以将当地的传统活动、特色小吃、民风民俗融入旅游内容,提高消费者多方位感知。

要充分利用宁海轻工业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间互促机制。如全国为数不多的民族特许商品黑茶定点生产企业——宁波赤岩峰茶业有限公司在生产饮用茶砖基础上,利用该县模具之城优势,开发生产各类茶雕挂件等旅游商品,并在民宿装饰中引入茶砖装饰背景墙,充分体现出全方位的茶旅融合。

4.5 以服务为宗旨,完善配套设施

首先要做好酒店、餐饮、购物等硬件设施建设,在景区内建造茶园观光游客集散中心,招商建设高山茶园精品民宿项目等;其次,要注重服务、管理等人员的配套及其综合素养培育等软件设施,定期举行培训班,逐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服务水平;第三,加强茶旅运营,招引专业团队,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发展模式。

4.6 以宣传为抓手,扩大影响认知

要做大做强宁海茶旅游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确立主导方向,树立整体形象,统一口号,以“中国旅游日”为契机,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机制,建设旅游信息网,开设专题专栏进行宣传营销,加强网络信息报送,为游客提供更精细化的资讯,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5 结语

现代旅游已从纯粹的单一视觉感官向视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性多元化发展,而茶旅游恰好与之契合。发展茶旅游建设,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大提高当地茶叶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消费市场,提高当地茶农经济收益;而且能有效解决山区就业问题,提供创业机会,具有显著社会效益;再者,作为文化表现度较高的茶产业,在旅游的融合中,能让消费者享受茶文化的魅力,也不失为一种精神旅游。

[1] 张义丰,刘春腊,谭杰,等.新时期中国茶旅一体化发展及前景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1):78-87.

[2] 郝凌霞,门少丹,康颖.茶文化旅游的深度研究 [J].福建茶叶,2016,38(2):118-119.

[3] 章红.浙江宁海县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1):57-60.

[4] 唐代剑.论县域旅游形象定位及旅游产业发展——以浙江宁海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76-79.

[5] 李剑锋.宁海“十三五”茶产业提升路径思考[J].中国茶叶,2015(10):6-7,12.

Current Status and Reflections of Tea Tourism in Ninghai County

JIANG Yan-hua1,YU Yu-chang2,HAN Zhen3,TONG Ying-guo4,LAI Wei-jing1

(1.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Bureau of Ninghai County,Ningbo 315600,China; 2.People's Government of Shenzhen Town,Ningbo 315600,China; 3.Ningbo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for Foretry and Specialty Forest Products,Ningbo 315612,China; 4.People's Government of Sangzhou Town in Ninghai County,Ningbo 315600,China)

Tea Tourism,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Ninghai County,as the birthplace of China Tourism Day,is also one of the country's key teaproducing counties.Due to its position,the county hasuniqu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tea tourism.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ea tourism in Ninghai,this paper put forward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Then,according to resource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it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 Tourism in Ninghai.

Ninghai County;Tea;Tourism

S571.1;F592.7

A

2095-0306(2017)01-0024-04

中国茶叶加工 2017(1):24-27

2017-02-24

姜燕华(1984-),女,浙江江山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宁海县宁海茶园
宁海县黄坛益良五金厂
宁海县黄坛益良有限公司
茶园飘香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宁海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