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2017-01-13蒋敏章传政徐雯翔

中国茶叶加工 2017年1期
关键词:茶馆茶文化茶叶

蒋敏,章传政,徐雯翔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蒋敏,章传政*,徐雯翔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文章论述了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加深对茶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积极引导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利用茶文化资源打造创意产业园;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创意品牌;树立跨界发展理念与多种文化和经济形态融合。

安徽省;茶文化;文化创意

随着知识和智力密集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正在朝着“无重化”,即“经济价值的非物质化”、“文化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方向发展[1],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同时也将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内生发展动力得以释放。而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正搭乘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快车,茶与文化创意产业、茶文化与创意产业深度融合,从而滋生出的茶文化创意产业已然成为茶行业新兴经济业态和新的发展方向,也必将成为茶产业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 茶文化创意产业释义

1.1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是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以文化为核心,多元文化相融合,依靠人的知识、智慧、灵感、技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和不同的载体对现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它可以使传统产业降低对资金、土地和其他固定资产的依赖[2]。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创意的勃兴,文化创意的发展呈现出产业化、规模化的特征,并逐渐被经济化,从而滋生出文化创意产业这一高附加值、高增长、高利润的新兴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是既能有效将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高度融合、充分延展文化产业的内容,又能契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而对文化元素进行再创新,并通过现代高科技和人的智慧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形成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适于规模化的产业[3]。

1.2 茶文化创意产业

茶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茶和茶文化资源为核心要素,以茶文化初级产品或衍生品为辅助资源,经过横纵向的比较、研究、挖掘、提炼,依靠创意主体的经验、知识、技能、智慧、灵感、想象、认知、天赋和创造力,运用创新思维、创意理念和跨界发展理念,借助高科技、信息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手段对茶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再创造与提升,在茶文化领域进行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高收益、高增长的茶文化产品或衍生品以及各类高端服务,从而实现财富的创造和就业机会增加的产业。

茶文化创意产业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时代背景下和茶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态势下,茶文化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深度融合而滋生的一种多元文化并举、多种经济形态共存的新型经济形态。根据GB/T 4754-2016《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8)》中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界定以及茶产业自身属性,可以将茶文化创意产业分为茶文化与艺术、茶媒体与新闻出版、茶广播与影视艺术、茶广告与会展、茶艺术品与金融交易、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茶旅游与休闲娱乐、涉茶设计服务、其他涉茶辅助服务等十大类。

茶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以茶文化为核心资源;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智力因素高,高收益、高附加值、高增长;高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新兴消费需求旺盛,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主;生产资料的无重性、无限开发性、灵活性、多样性。

2 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茶文化的复苏以及茶文化产业化的加深,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产业规模初步兴起。

2.1 茶文化旅游规模化发展、特色鲜明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安徽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区生态环境优美,茶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安徽省充分发挥了各名茶产区优势,结合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人文风貌,兴建了大批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茶文化生态体验园、茶旅游基地,将名茶、茶文化与“吃、住、行、娱、游、购”六大要素完美结合,发展具有茶乡风情、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茶文化休闲旅游业,带动茶区人民脱贫致富,推动地方茶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其中,“六安茶谷”项目是安徽省茶旅游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2014年8月,六安市委、市政府启动六安茶谷项目,规划面积约5696平方公里,人口约157万人,主干线长约260公里,建设范围涉及5个县区、46个乡镇、2个风景区、5个水库。茶谷以六安瓜片为产业基础,全面反映六安茶产业的特色,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小兰花、华山银毫原产地和主产区全部纳入茶谷,“500里茶谷孕育五朵金花”,客观全面地反映茶产业的鲜明特色和六安茶谷茶旅游的独特魅力。该项目还将茶叶、毛竹、石斛、油茶、有机鱼等产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教育研学、健康养生融为一体,将六安茶谷打造成为集生态、养生、休闲、娱乐、科教、会展、文化创意、体育、探险、宿营、摄影、写生、创作、影视等综合性特色茶旅游基地和旅游目的地。

另外,黄山、天柱山、九华山、齐云山等著名景区,依托自身天然的旅游优势和名茶资源,将茶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发出极具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感、舒适感于一体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和特色服务。

2.2 茶文化服务业百花齐放

2.2.1 茶馆经济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安徽茶馆也在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深挖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资源,紧跟消费需求不断求新求变。在茶馆装修设计风格、功能特色、主题文化、经营模式、服务内容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地域性、创意性发展的特点。

现代茶馆根据其设计和装修特色与风格,主要分为以下六类:宫廷及厅堂式、庭院式、异国风情式、民族乡土式、古典与现代结合式、时尚休闲式等[4]。目前,安徽茶馆的装修风格主要以时尚休闲式、庭院式和古典与现代结合三类为主。在茶馆功能特色方面,最初是以价格亲民、形式单一的清茶馆和提供棋牌娱乐服务的家庭茶馆为主,之后在皖中和皖西等地区兴起了以表演黄梅戏、庐剧等剧种为主的戏曲茶馆。发展至今,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茶艺馆逐步流行起来,如禅茶茶艺、商务茶艺、文士茶艺等,彰显了安徽茶艺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众多茶馆中,各类创新经营模式和特色服务的相声茶馆、演艺茶馆、书茶馆以及餐茶馆也逐步成为了安徽茶馆业中的新秀。其中,以蚌埠“老舍茶馆”最具文化特色,集徽茶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融书茶馆、餐茶馆、清茶馆、野茶馆等传统茶馆之形式,将文化传播、娱乐休闲、特色餐饮、戏曲曲艺完美融合,展现了新时代茶馆的发展风貌和趋势。

2015年7月,合肥市开设了安徽省第一家以相声表演为主的“罍街茶馆”,该茶馆与天津“名流茶馆”相声团合作,融合茶艺(长嘴壶茶艺)、相声、戏曲、魔术、评书等表演形式,台上演员的表演精彩纷呈,台下观众品着盖碗茶,笑声不断,掌声不绝……将天津地区的“听茶馆相声”继承发扬。这正是安徽茶馆在改革创新时代背景下,逐步谋求创新发展、探索新型商业模式的新尝试。

2.2.2 举办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

茶会、雅集、品茗会是茶文化传播交流、以茶交友的重要媒介,也正逐渐成为“茶文化经济化、茶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新趋势,茶叶经济发展的新入口。近年来,安徽省茶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各类规格不等、主题各异的茶会、香会、雅集不胜枚举,如端午茶会、中秋茶会、七夕茶会、新春茶会、毕业茶会、品香雅集、茗香笔会等。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二十四节气(一期一会)》茶会,以自然运转的时节和气候为轴,每半个月举办一次与节气相关的主题的茶会,极具主题性、时间性、趣味性。

2.2.3 茶文化主题餐厅、酒店有所萌芽

茶文化主题酒店,是以茶文化为主题来体现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快乐、知识和刺激[5]。在皖南黄山茶旅游景区已出现颇具特色的茶餐厅,如岩寺老街茶餐厅等。有的公司正在酝酿建造茶文化主题酒店。目前安徽的茶文化主题餐厅与酒店多处于发展萌芽阶段或初期探索阶段。

2.3 涉茶影视与演艺产业渐成气候

2.3.1 采茶戏

形成于清代中后期的“采茶戏”可谓是安徽茶文化演艺事业发展的雏形,它是由茶事发展产生出的一种独立剧种。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省份的一种戏剧类别,是直接从采茶歌和采茶灯舞脱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戏剧[6]。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采茶戏”,仍广泛流行于皖南和皖中地区。

2.3.2 茶艺与采茶舞

采茶歌舞也在茶事活动中逐渐产生,并与采茶戏一起活跃于安徽各类茶文化节、茶博会、各类文艺晚会的舞台上。安徽采茶舞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茶灯表演,以茶歌配乐,以茶舞表演为主要艺术形式,反映茶事劳作、茶叶生产等茶乡人民生活风貌。古徽州茶俗中的《采茶灯》舞蹈和祁门茶舞《扑蝶舞》可谓是茶灯艺术的代表作。

还有茶艺也是目前安徽茶文化演艺业里最常见的演出形式。从事茶文化、茶艺研究的人员编创了许多具有创新性、主题性、时代性的茶艺,在各类茶事活动,如茶会、雅集、商业演出、茶艺比赛等活动中得以完美的演绎。茶艺表演还常与香道、戏曲、茶歌舞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进行演绎。

2.3.3 茶影视、歌曲

从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影视产业发展角度看,福建起步早、功夫深、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其代表作有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印象系列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和乌龙茶主题动画片《乌龙小子》。安徽茶文化演艺代表作也在陆续产生,如太平猴魁主题歌曲《猴魁茶歌》、谢裕大品牌主题曲《我是一片茶》、汀溪兰香主题歌《请饮一杯兰香茶》、六安民歌《采茶》、大别山民歌《锄茶歌》等。

2.4 茶博馆主题鲜明,独具特色

在茶文化产业化的浪潮下,茶叶企业自建或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建设了一大批特色鲜明、文化主题多样的茶叶博物馆和茶文化体验园。如黄山松萝茶文化博物馆、祁门红茶博物馆、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徽茶文化博物馆、黄山中国茶博园、工艺造型茶博馆等,在皖南黄山地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茶博物馆群。

位于安徽省祁门县祥源祁红产业园中的中国祁红博物馆是目前安徽省规模最大的茶叶博物馆。该馆融中国红、徽派建筑艺术、茶文化、雕刻等文化元素于一体,集中展示了祁门红茶深厚的历史文化脉络、优异品质形成、名扬四海盛况和祁红科普知识等,极具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谢裕大茶叶博物馆是一家以黄山毛峰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是安徽省首家茶文化博物馆。该馆以历史的脉络展示了黄山毛峰茶的起源、发展、演变,并通过丰富详实的收藏展品和历史文献、文物,运用符合现代人审美意识的陈列形式与手段,借助历史文物、茶书、茶经、茶画、茶技、茶艺的综合展示,达到集中表现“黄山毛峰第一家”谢公正安由茶道提炼出商道的精神内涵。进而衍生茶与宗教、茶与社会、茶与人生的融合境界。

各产茶区政府、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也开发了各具特色的茶叶观光园、茶旅游生态园,如霍山黄芽生态旅游园、祁门红茶观光园、舒城小兰花茶旅游园等。

2.5 茶广告注重产品特征与文化内涵的传递

茶叶是具有产品和文化双重属性的一般消费品,茶广告有助于茶叶价值和顾客理念的直观表达。安徽省名茶众多,茶叶品牌价值潜力巨大。茶叶品牌的塑造不仅要靠对茶叶品质、口感滋味、安全等的把控,更需要通过茶广告对茶叶品质、产品理念、价值诉求进行传播。

太平猴魁——独享尊誉、气质非凡。她凭借墨绿的色泽,浓郁的兰花幽香,魁伟肥壮的外形,鲜爽甘甜的味道,获得茶坛最高荣誉——“茶王”称号,被世人称为“大山深处的高贵公主”。

黄山毛峰——历史传承,香飘142年。她始创于1875年,见证了徽商的兴衰荣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身披白毫,芽尖似峰,产于黄山高峰而得名,其汤色明亮,清香高长,滋味鲜浓、醇厚,形似雀舌,美其名曰“麻雀嘴稍开”。

祁门红茶——远渡英伦,红遍天下。她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与印度的大吉岭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一百多年前就显贵于英伦。邓小平曾赞誉“祁红世界有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天下红茶多,唯此群芳最”。

以上名茶广告均从名茶的品饮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传递茶叶的产品信息和品牌诉求。茶广告无疑已成为茶叶品牌塑造、价值传递、宣传推广、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表达方式。

2.6 网络作为新的传播渠道渐趋成熟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发展出新的商业模式。茶产业也在互联网发展大潮下迎来了新的变革。

安徽省茶叶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大部分茶企都已建立自身的茶叶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店商城、淘宝或天猫商城,通过多渠道传播茶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宣传企业文化,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最终实现产品的展示销售。其中,安徽六安瓜片茶叶有限公司是安徽最早建立电商平台的企业之一,在淘宝、天猫、京东、微信商城等平台均开设有旗舰店,每年销售额高达数亿元,是安徽茶叶电子商务发展的先行者和领头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大批的自媒体人、自媒体创业者和新媒体运营者正在逐步涌现,借助腾讯、新浪、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等平台或自主搭建平台来进行文化传播。如中国茶友网、安徽茶叶网、中国茶讯网、安徽茶讯网、“徽茶”微信公众号、“茶语江湖”微信公众号等。

3 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利用

安徽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资源众多,有着丰富而宝贵的茶文化遗产资源,茶也早已成为徽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徽茶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等名茶享誉全国,当前对于茶文化的开发、挖掘、利用也多围绕着这四种名茶展开,偶尔也存在着争夺名茶资源的情况。然而,安徽尚有很多名茶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安徽茶文化创意产业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

3.2 茶文化创意产业意识薄弱,融合度低

随着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茶叶经济活动中若没有茶文化的溶入,茶叶仅是一种农产品,一种嗜好性的饮料而已,不会像今天这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7]。由于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刻认识,而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又多流于表面,因此相关从业者或者协会组织缺乏茶文化创新意识。另一方面,现阶段茶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因而相关主体仅单纯的把茶文化作为营销工具,对茶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对茶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对茶文化创意产业前景和产业的优越性了解不深刻,使得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缓慢,文化创新创意意识的普及工作亟待加强。

3.3 茶文化创新创意专业人才缺乏

茶文化创业产业属于茶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不仅需要大量的创作型、设计型、策划型人才,还需要大批既精通茶文化又懂经营管理的实用型人才,更需要既精通茶文化又懂创意、策划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安徽农业大学开设了茶学和茶文化专业,课程设置有茶学、茶文化等专业性课程,也有经济管理类和创新创意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创新创意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安徽省许多高职类院校也开设了茶文化专业或茶相关课程,陆续为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输送专业人才。

3.4 产业规模小,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由于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一方面,相关茶叶协会、组织对茶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不够,相关企业在茶文化创意上投入较少,缺乏经验,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更是严重匮乏。另一方面,产业经营者较少,涉及领域窄,仅限于茶旅游、茶馆、茶艺培训、茶会展、茶影视等几个领域,产业体系不完整,布局散乱,未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缺乏产业凝聚力。

4 安徽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4.1 解放思想,提高对茶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

安徽茶文化深受儒学、道学、理学、徽学等思想的影响,包罗万象、博采众长,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和文化禀赋。因此,茶文化创意产业理应成为安徽文化创意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首先要树立“文化自信”,在思想上确立其优势产业地位,深刻认识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变对茶文化的传统认识,不应将其局限在茶艺、茶道、茶文化等文化层次,要认识到“茶文化信息化”“茶文化产业化”“茶文化经济化”“茶产业文化化”“茶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行业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经营理念,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内涵发展,创新发展,逐步将文化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2 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引导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应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快完善文化消费的设备设施,积极营造文化消费氛围,加大茶文化的普及、宣传力度,将茶文化的普及纳入中小学教育,弘扬国学茶文化。政府积极鼓励举办各类大型茶事活动、茶赛事,如茶游学、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会展、茶文化主题教育、大型茶文化讲座等。

开展茶文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对茶文化遗产挖掘、研究、保护、传承、推广的资金支持力度,并积极引导茶文化与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完善茶文化体系建设,将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确立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方针、措施,从思想上重视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制定推动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予从事茶文化研究、推广的企业和从业人员相应的补贴或优惠、减免和鼓励,设立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开通融资、贷款绿色通道;建立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加强产业内部交流、沟通、合作,携手并肩,共同推动安徽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3 充分挖掘、利用徽茶文化资源,打造茶文化创意产业园

安徽是我国古老茶区之一,名茶荟萃,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茶文化遗产资源,成为我们进行茶文化创新创意的不竭源泉。茶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依靠巧妙的文化创意与策划,更需要深度挖掘、合理利用茶文化遗产资源,茶叶历史文化、茶马古道、历史遗迹、传统技艺、采茶歌舞、茶道、茶俗、茶谚语、茶雕刻乃至茶叶本身等均可作为文化创意的对象,开发和创作以茶为主题的书法、绘画、诗词、歌舞、影视、传媒、手工艺、互联网、旅游、酒店、餐饮、摄影、报刊等文创产品,建立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店、商业街、步行街,打造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从而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优势。

加大对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如含茶牙膏、鞋垫、香皂、化妆品、护肤品、保健品、防腐剂,茶膳、茶饮料等,充分发挥茶文化创意产业的优越性,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地方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宣传推广,尤其是要着力恢复、传承历史名茶的传统制茶工艺,如六安瓜片的“拉老火”工艺,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使之与传媒、影视、教育、旅游等行业相结合,从而推动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4.4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人才队伍

创新创意型人才是推动茶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力量。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既精通茶文化又有文化创意的创新型人才。企业可通过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招聘、创新竞赛、文化创意等活动来发现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奖励机制,为员工提供宽畅舒适的办公环境;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员工的创新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将成为推动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当前,安徽省已有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了茶学、茶文化、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产业管理、产品设计等专业,这些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是推动安徽省茶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应提高对这部分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规模,打造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4.5 打造强有力的茶文化创意品牌,重视茶文化知识产权保护

品牌是产品价值的核心要素之一。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树立品牌化发展战略,以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树立符合产品特点、文化特性、使用特征的茶文化品牌,打造品牌文化,塑造品牌形象,讲好品牌故事,以利于将文化、创意、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流通等方面连接起来,使企业在开发、生产、市场推广等环节密切地协同与合作,形成高效、顺畅、完整的产业链,进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

茶文化创意是人的智慧、知识、技能、灵感、创意在茶产业的具体表现,是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茶文化创意产品源于创造者的创意和创造,是创造者的劳动和智力成果,富有文化性、精神性和创新性,知识产权理应受到保护。只有企业或创造者的知识成果与合法权益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积极性。

4.6 树立“三创”意识和跨界发展理念,将茶文化与多元文化、多种经济业态深度融合发展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时代,“创新、创业、创意”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新风尚。茶产业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恰逢 “三创”时代的发展机遇,茶文化创意产业也正处在众创大潮的风口浪尖。因此,在茶文化向产业化、经济化、信息化方向转化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企业应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树立创意思维、创新理念和创业意识,激发创意,大胆创新,敢于求变,勤于实践,勇于尝试新模式,探究新思路。

跨界,释义为交叉、跨越,打破行业界限。跨界思维,就是用国际化眼光、全球化视野、多角度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8],往往具有多元文化并存、多领域交叉、多种经济业态相融合的特点。茶文化博采众长,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其文化本身就属于一种多元文化交叉并存的意识形态。利用跨界思维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其他特色文化相融合,借助互联网+大数据、高科技、通信技术、物联网等手段使茶和茶文化与教育、金融、股票、旅游、传媒、影视、广告、休闲娱乐、高端服务业、科教、会展、养生、体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探险、摄影、写生等行业相结合而滋生出的新型商业模式或业态。

目前,国内不乏采用跨界思维来破冰茶产业的先行者,如专注茶行业资讯的垂直媒体平台——一道茶网,专注茶行业即时通讯的茶类新媒体——微信公众号 “茶周刊”,全国性涉茶团体——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联谊会,国内最大茶会展企业——深圳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茶金融股票先行者——大圆普洱茶交所、陆羽茶交所,茶文化社群经济平台——北京老舍茶馆青年茶人计划,茶文化在线教育平台——杭州问山茶友会空中课堂,茶文化视频课程——浙江大学王岳飞教授的《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等。未来,随着茶产业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多产业的跨界组合,以及与知识经济、共享经济等多种经济形态的深度融合,将会滋生出更多具有茶文化特色的新型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

[1] 科伊尔.无重的世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2.

[2] 杨江帆,林晶晶,梁雯婷,等.文化创意与茶产业的发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4):37-40.

[3] 张振鹏,王玲.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及发展问题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9(6):564-566.

[4] 彭强,刘宇.现代茶馆投资与设计解读[J].农业考古,2003 (2):136-138.

[5] 余悦,王柳芳.茶文化旅游概论[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157.

[6] 丁以寿.中国茶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8): 129.

[7] 华标.浅谈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媒介作用[J].茶叶科学技术,2006(3):37.

[8] 杨奕望,李文彦.“跨界思维”与中医的跨学科思考[J].中医杂志,2013(23):1986-1988.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TQS)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88年,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并经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专业从事茶叶及茶叶制品检验、茶叶标准制修订、茶叶检测技术研究等工作的国家级检测检验机构。

●主要业务范围 中心专业从事各类茶叶及茶制品的监督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消费争议检验和QS发证检验,茶叶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茶叶检测技术研究,茶叶感官品质及理化检测等方面的培训,以及为广大茶叶企业提供茶叶标准化、茶叶质量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各种资质齐备 中心于1988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具有向社会出具公证检验数据的资格;1989年通过国家审查认可,具有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种茶叶产品监督抽查以及仲裁检验的资格;1998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能出具得到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成员国相关机构承认的检验报告;1995年通过国家商品检验审查,具有为消费者检验争议商品的资格。

●管理科学规范 中心通过严格实施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地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检测行为的公正性、及时性。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权威性,目前已广泛地被国内外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各界所认可。

●技术力量雄厚 中心仪器设备先进,并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茶学、化学、生物学、感官审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等方面的专家队伍,掌握国际一流的检验检测技术,在国内茶叶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威望。

联系方式

地 址: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路41号 中茶院科研检测大楼10楼

电 话:0571-86040636(兼传真)

联系人:许凌、高海燕、张俊

邮 箱:teatesting@126.com

网 址:www.teatesting.com

Thoughts on Tea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JIANG Min,ZHANG Chuan-zheng*,XU Wen-xiang

(Tea and Food Science&Technology College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This paper elaberated the connotation of tea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Meanwhile,based on studying the pres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problem in Anhui Province,it proposed methods to develop tea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including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ea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actively guiding its growth,making use of tea culture resources to build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emphasizing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ng,building creative brands,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as well as achieving integration of crossover developing ideas into multi culture and economic forms.

Anhui Province;Tea culture;Cultural creativeness

G124

A

2095-0306(2017)01-0013-07

中国茶叶加工 2017(1):13-19

2017-02-24

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64021)

蒋敏(1995-),男,四川人,本科,研究方向为茶文化与茶业经营管理。

*通讯作者:401850397@qq.com

猜你喜欢

茶馆茶文化茶叶
《茶馆》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
清雅茶馆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