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主题活动:我好担心

2017-01-12吴洁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12期
关键词:娃娃心情绘本

吴洁

一、主题由来

绘本《我好担心》的主角叫小莉,是一位个性鲜明的鼠小妹,美丽又可爱,娇气又敏感。她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里,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担心,无论大事小事还是不大不小的事情,她总是每日每夜、无时无刻地担心。

在阅读故事时,孩子们就像看见了生活中的自己,也会想象出许多的担忧,遇到难题不知该如何解决,变得敏感、脆弱,没有安全感。希望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幼儿明白随着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伴随而来的困惑和疑虑也会越来越多的。现在我们还很小,有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明白,才会产生困惑、疑虑和不安,渴望得到保护,其实只要放开胸怀,尝试过、体验过,就会有切身的体会,并克服各种不良的情绪。

二、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辨别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去感知、判断人的良好与不好的情绪。

2.知道良好的情绪使人健康,能积极讨论与交流如何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3.能利用绘画、手工、自制绘本书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三、主题网络图

四、家长工作

1.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寻找和收集关于“心情”的绘本或故事书籍。

2.和幼儿一起参与调查“担心事大调查”。

3.寻找孩子们在生活中不同心情的照片。

五、环境创设

1.主墙分支。

(1)“小莉的担心事”

孩子们通过自由创作的形式,将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表达出来。担心大事情、小事情、不大不小的事情;白天、晚上、整天都担心;树倒、墙裂、暖气怪声;外出玩耍、乘车、走丢担心等等。

(2)“心情绘本书”

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寻找了许多关于“心情”的绘本,有好的心情“开心、关怀”,不好的心情“发脾气、害怕、伤心”等,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心情绘本,了解不同心情产生的原因。

(3)“担心事创意画”

在生活中孩子们也会碰到许多的担心事,怎样让他们表达出来并缓解这些担心情绪,于是我们尝试让孩子们把担心画下来并分组展示。周逸伊担心爸爸妈妈吵架;张若雨担心爷爷看电视时间太长,眼睛会坏掉;谈晓萱担心出门去玩被大石头绊摔跤等等。

(4)“看得见的情绪”

(5)“调节不良情绪”

孩子们了解了许多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知道这些不良情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也会给家人和朋友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大家在一起商量怎样调节不良情绪,方法一:外出郊游、溜宠物等;方法二:参加各种运动;方法三:交朋友、聊天等;方法四:参加娱乐活动。

(6)“必要与不必要的担心”

2.小墙分支。

(1)“心情娃娃”

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制作一个个可爱的心情小人,孩子们在彩色卡片上画出自己独特的五官特征来表征自己的心情。为了让幼儿降低难度,于是我们前期学会了小人四肢的制作,他们由于是第一次制作立体小人,所以特别认真和细致,都想做得漂亮。

(2)“心情墙”

(3)“担心事大调查”

调查表是孩子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制作的,他们对家庭成员中的一位或两位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孩子们都理解了什么是担心事,大家都有哪些担心的事,还找出了解决这些担心的办法。如:孙铭洋调查了姐姐,发现姐姐的担心事是数学考试考不好,姐姐的情绪是不安、焦躁等,解决方法有认真上课、多做习题等;张超义调查了爸爸,发现爸爸担心驾车时闯红灯,情绪是害怕,解决方法有注意红绿灯、开慢一些等;陈思源调查了妈妈,发现妈妈的担心事是人类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妈妈的情绪是担心、生气等,解决方法有植树造林、多走路少开车等;陈艺之调查了爸爸,发现爸爸的担心事是长得太胖了,爸爸的情绪是担心、忧愁等,解决方法有多运动、少吃垃圾食品等。有趣的调查还有许多,孩子们从中也受益匪浅。

(4)心情手工作品——“会变脸的蛋宝宝”“鬼脸泥人”

在真的鸡蛋上绘画,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开始时我觉得幼儿会不敢下笔,谁知他们拿到鸡蛋就大胆地绘制自己喜欢的五官表情,但动作都会小心翼翼,深怕将鸡蛋弄破了。没过一会儿孩子们手中的蛋宝宝们有的生气、有的大笑、有的很囧……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孩子们哈哈大笑还不时相互交流、欣赏着,像是调皮的孩子偷偷从厨房里拿了一个心爱的材料制作着属于自己的玩具。

在“鬼脸泥人”的制作中,孩子们利用橡皮泥在卷纸芯上进行创作,特别是制作五官的表情,他们对照着老师提供的图片式样,或模仿或创新,同伴间还相互交流,说着、笑着,一点儿也不像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选择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搞怪的表情和不同的发型,相互间还边做边欣赏同伴的作品,显得特别得意,欢声笑语响彻在教室的上空。

六、精选集体教学活动方案

美术:《心情娃娃》

活动目标:

1.结合喜怒哀乐的表情图片,设计不同的心情娃娃。

2.绘画出自己独特的五官特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3.能通过交替折的方法制作心情娃娃的四肢。

活动准备:

1.纸杯、彩纸、广告彩页。

2.双面胶、剪刀。

活动过程:

一、出示心情娃娃

1.欣赏心情娃娃,观察表情。

2.发现所需的各种材料。

二、观看喜怒哀乐的表情图片

1.结合自己的表情与图片匹配。

2.设想自己的心情娃娃表情。

三、教师示范

1.先画好,你喜欢的娃娃脸,将娃娃脸剪下来。

2.把娃娃头用双面胶,粘贴在纸杯上。

3.把广告纸折叠,并剪成8条。

4.把2条纸折叠成娃娃的胳膊和腿(共4个)。

5.将已经折叠好的胳膊和腿分别粘贴在纸杯上。

6.“心情娃娃”做好了。

四、幼儿制作

1.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示。

社会:《快乐的心情》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中,了解人的基本情绪特征。

2.通过活动了解活泼的性格和开朗的情绪有益身心健康。

3.知道保持好心情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喜、怒、哀、乐的情绪图片课件,开心、幽默视频。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的基本情绪特征

1.播放相应的4张情景课件:(喜、怒、哀、乐)。

(1)师:“他们怎么了?平时,你们会这样吗?”

(2)师:“你们平时心情好的时候多还是坏的时候多呢?为什么?”

2.学做喜、怒、哀、乐不同情绪。

二、体验理解情绪特征

1.在你心情不同的时候你对别人的态度会一样吗?

2.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办?

3.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别人的心情?

三、内化迁移情绪特征

1.提问: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的心情好起来呢?

2.播放开心、幽默视频。

3.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

活动小结:

心情是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小精灵,只要你少生气,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就能天天拥有好心情。

七、区域渗透

1.小精灵书屋。

(1)投放各种关于心情的绘本书籍

(2)自制心情书

2.健康医院:我们的心情。

3.巧手DIY。

(1)心情娃娃

(2)鬼脸泥人

(3)心情卡片

(4)变脸蛋宝宝

4.科学泡泡:移动心情棋。

八、主题活动反思

结合主题我们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人的不同情绪变化,开心、伤心、担心、生气、害怕等,他们在观察、感知、辨认和判断出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后,讨论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些表情?它们的典型特征在哪里?

通过畅所欲言,大家知道了良好的情绪开心、快乐、轻松等使人健康,不好的情绪伤心、生气、担心、害怕等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初步学会去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唱歌、看书、交朋友、散步、逗宠物等。其实在生活中孩子们也会碰到许多的担心事,只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良的情绪也会随之消散,不能过度担心,任何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随着主题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我们创设了许多前书写的机会给幼儿,如:“担心事创意画”、“担心事大调查”和“担心手掌书”等等,从活动中可以明显看出,幼儿带着真实的情感去参加活动,兴趣更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把它当作一项任务去做,活动的效果更好。

我们为幼儿提供了许多身边的半成品材料,制作成他们感兴趣的手工活动,如“心情娃娃”“会变脸的蛋宝宝”“鬼脸泥人”“心情卡片”等等。因为幼儿有过前期的经验,所以在区域制作时并不感到有障碍,她们还将这些经验进行吸收和提升,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可见任何活动,只要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遵循他们的情感需要,就会成为一次有趣的经历,使老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并获益匪浅。

猜你喜欢

娃娃心情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稚趣心情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