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护理人员感知工作压力源研究现状及对策

2017-01-12马晓欢张来军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环境护理

马晓欢 关 红 张来军

综 述

ICU护理人员感知工作压力源研究现状及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rceived working pressures for nursing staff in the ICU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马晓欢 关 红 张来军

工作压力源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医疗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护理人员感知工作压力源已成为当今护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鉴于ICU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等特殊性,ICU已成为一个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 ICU护理人员感知压力源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ICU护理人员感知压力源研究的必要性、国内ICU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现状及降低或消除压力源的方式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改善ICU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ICU;护士;工作压力源;综述

压力一词最早由Cannon使用,描述个体产生战斗和逃避反应的一切物理、化学和情感刺激。Selye[1]认为压力是一种反应状态。Lazarus等[2]认为压力是一种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压力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关系[3],当环境变化超出人的应对能力时,就会使个体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改变。现代压力观点认为压力是内外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个体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而将这些环境中对人的生存有威胁、挑战的社会性或心理性或生物性刺激物称为压力源[4]。Lazarus[5]首次提出威胁性评价概念,认为压力源作用于机体后,能否产生压力,主要取决于个体的知识水平和应对方式。可见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 ICU护理人员感知压力源程度,跟其自身知识水平及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密切关系。

1 ICU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研究的必要性

1.1 ICU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ICU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接收危重症患者并对其进行抢救和治疗的场所,由于ICU工作环境隔离,仪器设备先进复杂,所观察的对象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较多,患者及家属要求高, 工作负担太重,实行昼夜轮班制及上班的护理人员太少,使护理人员易与同事、患者及家属发生冲突,对护理人员生理及心理产生明显影响[6-11]。ICU护理人员是ICU患者主要照顾者,由于其环境和抢救任务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给患者提供良好急救和治疗的同时[12], 不仅熟练掌握各种设备操作,并能应对不同的环境、病情进行针对性处理。因此,ICU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导致ICU护理人员有较大的工作压力[13]。

1.2 ICU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疲倦感高

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是因工作环境的要求与护理人员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所致,多数人在面对心理压力时会出现身心的紧张性反应,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会出现对工作的厌恶、疲倦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等。ICU因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工作压力及疲倦感明显高于临床普通护理人员。黄小凌等[14]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2名三甲医院ICU护理人员调查得出,90.63%的护理人员存在焦虑情况。李丹等[15]应用“中国护理人员压力源量表”和“Maslach 的工作疲倦感量表”对42名ICU护理人员和42名门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ICU护理人员压力源量表各子条目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门诊护理人员,而ICU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却明显低于门诊护理人员,ICU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和工作疲倦感表现突出。而高度的工作疲倦感不仅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心身健康,还表现为对工作的疲溃感[16-18]。对工作的疲溃感表现为对工作漠不关心, 严重者会离开工作岗位或更换工作[19-20]。降低或消除ICU护理人员感知压力源的根本在于明确ICU护理人员感知压力源及影响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可控压力源的感知程度,以进一步提高护理安全,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2 ICU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黄小凌等[14]研究发现,ICU 护理人员感知为重度压力源的为:继续深造机会少、经常倒班、晋升的机会太少、工作量大、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下、上班的护理人员少。魏红云等[21]通过对439名ICU护理人员调查得知,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经常倒班、 工作量大、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太低、护理的患者病情过重、担心护理的患者会突然死亡、上班护理人员太少、 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 没有时间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ICU护理人员前10位压力源,并且前6位压力源得分均大于3分,为重度压力;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得出,女性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总分高于男性护理人员,不同职称、不同编制、不同职务的ICU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事ICU工作时间与工作压力源总分呈一定正相关;对生活总体满意度与工作压力总分呈一定负相关。孙娟等[22]通过3 所三级甲等医院ICU 8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得出,ICU护理人员压力源得分前10位的是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上班的护理人员数量少、晋升的机会太少、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护理人员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且均为重度压力,该研究还发现产生压力源的压力程度与所在医院有关。

3 ICU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应对策略

3.1 物质及精神奖励可降低疲劳感

“工资与其他福利待遇太低”为ICU护理人员的主要压力源。ICU是医院危重患者集中科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突发状况多,使ICU护理人员工作量、承受心理压力均比较大。在充分调动护理人员潜力的同时,应考虑提高ICU护理人员待遇。物质及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24]。物质及精神奖励既是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激励手段。使护理人员在降低“工作量太大”“上班护理人员少”压力源的同时,感觉劳有所得。对于特殊科室,应建立物质及精神奖励性机制,努力提高ICU护理人员待遇,改善“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的压力源问题。

3.2 配备足够的人力资源

国家卫生部门规定ICU床位与护理人员比应为1∶ 2.5~1∶ 3,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护理人员工作超负荷,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疲劳状态[25]。“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为ICU护理人员主要压力源。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为倒班制,经常上夜班或夜班频次多会使人体生物钟紊乱,饮食及睡眠无规律性会扰乱人体正常生理节律,影响身心健康,易产生焦虑、睡眠障碍等。从根本上解决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休息时间,劳逸结合,可以降低ICU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紧张状态。

3.3 提高ICU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ICU患者病死率高,时常面对濒死患者,容易给护理人员带来心理压力;长期的噪音污染、封闭的工作空间等,均会使护理人员处于高度紧张和应激状态。ICU因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先进设备多,要求护理人员在熟悉掌握护理操作技术、抢救程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种先进仪器,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因此,要求ICU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理人员学习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自信心,使其自觉执行查对制度,减少护理工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ICU护理人员不断通过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理论水平来完善自己,减少工作中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3.4 提高ICU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ICU为危重症患者的集中地,患者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较多。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强。ICU因其工作环境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应急能力。临床经验积累和应急能力提高,需要不断临床实践。护理管理者应加强ICU专科护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培养临床经验丰富、技能强的ICU护理人员,降低“护理的患者病情过重”的压力。

3.5 提升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

护理人员工作中个人价值的期望和现实存在冲突。护理人员被人们誉为“白衣天使”,但在现实工作中,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缺乏理解,认为护理人员只会打针、发药,是医生的助手,是患者的保姆。ICU由于环境封闭,家属不得陪护,更看不到ICU护理人员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医院的地位不高,自身发展机会少,工作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上述这些因素降低了ICU护理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在加强培训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对表现突出、进步较快的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使护理人员体会到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6 给予深造的机会

为ICU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的机会。护理管理者应增加护理人员专科知识培养,定期组织专科护士到比较大的医院深造,鼓励并支持护理人员多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状况,根据本医院的现有条件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发展专科护理。同时,由于ICU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ICU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不应局限为专业知识,还应对ICU护理人员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进行心理指导和疏导,促使其正确认识职业压力并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技巧。因ICU 工作的高风险性,应强化ICU 职业风险防护意识及法律意识,提供相关职业防护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

4 小结

ICU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决定ICU护理人员面临较高的工作压力。如果长期处于压力中,必然会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影响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ICU护理人员的压力主要根源于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引起的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超重、患者病情危重带来的护理问题和ICU护理人员待遇的问题。针对这些压力源,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ICU 工作量大的问题,护理人员本身也应通过自身学习,学会正确面对,并进行自我调节。在工作中,护理管理者应努力促成并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护理人员通过自我不断地努力学习、实践和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1] Selye H .The stress of life.New York:Mcgraw Hill ,1978:12-15.

[2] Lazarus RS, Folkman S. 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 process. 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1984:328-333.

[3] Lazarus RS.Emotion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toward a person-centreed conceptualization of emotions and coping.J Pers.2006,74(1):9-46.

[4] 岳文浩,张红静,潘芳.医学心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8-121.

[5] Lazarus RS.Toward better research on stress and coping. Am Psychol,2000,55(6):665-673.

[6] Stehle JL.Critical care nursing stress:the findings revised.Nurs Res,1981,30(3):182-186.

[7] 戴琴,冯正直 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欲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

[8] 张立.ICU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30-32.

[9] Ward L.Mental health nursing and stress: maintaining balance. Int J Ment Health Nurs,2011,20(2):77-85.

[10] Adriaenssens J,De Gucht V,Van Der Doef M,et al,Exploring the burden of emergency care: predictors of stress-health outcomes in emergency nurses.J Adv Nurs,2011,67(16):1317-1328.

[11] Tsuboi H,Tatsumi A,Yamamoto K,et al.Possible connections among job stress,depressive symptoms, lipid modulation and antioxidants.J Affect Disord,2006,91(1):63-70.

[12] Hewitt J.Psycho-affective disorder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a review. Clin Nurs,2002,11(5):575-584.

[13] 刘颖超.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2):71-72.

[14] 黄小凌,林伟.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焦虑状况调查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12,34(2):124-127.

[15] 李丹,黄津芳,汤黎黎,等.ICU护士工作压力源、疲倦感及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特点.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7):14.

[16] Dewe PJ. Identifying the causes of nurses stress: A survey of New Zealand nurses. Work and Stress, 1987,1(1):15-24.

[17] Foxall MJ, Zimmerman L, Standley R, et al. A comparison of frequency and sources of nursing job stress perceived by intensive care, hospice and medical surgical nurses. J Adv Nurs, 1990, 15(5):577-584.

[18] Lewis SL, Campbell MA, Becktell PJ, et al. Work stress, burnout and sense of coherence among dialysis nurses, ANNA J, 1992, 19(6):545-553.

[19] Chiriboga DA, Bailey J.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critical care and medical surgical nurses: a comparative study. CCQ, 1986,9(3):84-92.

[20] Dolan 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rnout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nurses. J Adv Nurs. 1987,12(1):3-12.

[21] 魏红云,高钰琳,杨雪岭等.439名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护理学报,2014,21(12):65-68.

[22] 孙娟,张俊秀,陈图升.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应对方式研究.齐鲁护理杂志,2015,21(6):57-59.

[23] Tyler PA,Ellison RN. Sources of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high-dependency nursing. J Adv Nurs, 1994, 19(3):469-476.

[24] Hare J, Pratt CC, Andrews D.Predictors of burnout in professional and paraprofessional nurses working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 Int J Nurs Stud, 1988,25(2):105-115..

[25] 邱文娟,陆冬妍,冯玉兰等.ICU护士职业压力源分析及对策.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8):781-783.

2017-01-24)

116011 辽宁大连,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ICU(马晓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关红);大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张来军)

关红,E-mail:liuhongguanhong@163.com

10.3969/j.issn.1674-3768.2017.05.028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环境护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