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喆教授针刺次髎穴临证验案发微

2017-01-12胡文盈殷洁盛雨奇刘喆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腧穴疗程气血

胡文盈殷洁盛雨奇刘喆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刘喆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教授,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善于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起来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尤其善于运用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疾病。刘教授对于次髎穴的临床应用有其独到见解,认为次髎穴善理下焦、健腰腿。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导师以次髎穴为主穴针刺治疗阳痿、肠粘连便秘及原发性痛经的典型病案总结如下。

1 病案举隅

1.1 阳痿 患者,男,47岁,2016年10月26日初诊。主诉:近3年来性欲减退,同房时阴茎勃起无力,伴有腰膝酸软,动则汗出,四肢无力,畏寒,阴囊、龟头阴冷潮湿。查:外生殖器发育正常。诊见面色黧黑,精神萎靡,脉沉迟,苔白厚腻。西医诊断:阳痿;中医诊断:阳痿,证属命门火衰、肾精亏损。治宜温肾壮阳。取穴:次髎、关元、中极、肾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操作:使用2寸长毫针,俯卧刺次髎、肾俞、命门,使针感放散于会阴部或阴茎部,仰卧刺关元、中极,针尖向会阴方向刺入,使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传于阴茎、龟头部,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使之出现酸麻胀感为度,然后对关元、中极及次髎,施以针刺治神之法: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嘱咐病者慎守勿失,全神贯注于针下,待针下有胀热感之后,捻动针柄,左转180°,并让病人以意引气,使气至病所,而后守气,使气聚而生胀生热。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施以本法治疗1个疗程后,虚汗已止,肢冷畏寒消失,阴囊、龟头有热胀之感,阴茎勃起渐有力。继续治以本法,又针12次后,诸症悉除,勃起坚挺有力,同房满意。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现代医学认为,阳萎系勃起中枢被大脑皮层过分抑制或本身抑制过分,使正常足够的刺激不能引起中枢的兴奋而使阴茎勃起。而针刺则可起到调整勃起中枢和性神经作用,以达到治愈男性性功能障碍之目的。次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膀胱与肾相表里,位于腰骶部,毗邻胞宫,针刺次髎穴可调理膀胱、补益肾气;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补肝脾肾,温下元之气,兴奋宗筋;中极属任脉,为膀胱的募穴,肾俞可补益元气,培肾固本,两穴搭配属俞募配穴法,增强补肾壮阳之功效;命门火衰加命门穴,命门穴培元补肾,强健腰脊,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可补益后天之气,旺精血生化之源;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健脾益肾补肝;太溪为肾经原穴,可滋阴补肾。诸穴合用,可加强补益肾气,荣养宗筋之功效。

1.2 肠粘连 患者,女,55岁,2016年5月4日初诊。主诉:大便秘结5年有余,加重一周。病史:于5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肠粘连较重,大便干结难解。近一周肠蠕动异常缓慢,腹痛欲解但不出,遂来就诊。现症见:腹部胀痛,大便干结,有便意但不出。舌淡苔白,脉细弱。西医诊断:肠粘连;中医诊断:便秘,证属气血亏虚。取穴:次髎、天枢、大肠俞、合谷 、血海;操作:次髎直刺1寸,得气后,平补平泻,其余穴位常规针刺。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隔天治疗,7次为1疗程,嘱患者定时排便,多吃新鲜蔬果。1个疗程后诸症好转,两个疗程后诸症基本消失。

按:本病案系术后气血亏虚,肠道传送无力,大便留结肠胃所致。次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膀胱与肾相表里,肾司水主纳气主脏腑气化,针刺次髎可加强肾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和机体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天枢为大肠募穴,与大肠俞合用为俞募配穴法,可通调大肠腑气;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又为阳明经之原穴,同时位于关口,是调理人体气血之大穴,通过针刺以达益气理血补血之效;血海为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可补血生血,为理血要穴。因此,刘教授选用次髎为主穴,配合其余补气生血的穴位,刺激肠道的蠕动,临床疗效显著。

1.3 原发性痛经 患者,女,22岁,未婚,2016年12月5日初诊。主诉:经期小腹疼痛重坠,腰部酸痛,经行不畅,经色暗有少量血块,四肢凉,脉沉涩。西医诊断:痛经;中医诊断:痛经,证属气滞血瘀。取穴:次髎、三阴交、地机、十七椎、太冲、血海;操作:次髎直刺1~1.5寸,得气后平补平泻,使针感向阴部传导,其余穴位常规针刺。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经期前7天开始治疗,每天1次,经期停止,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嘱患者注意经期保暖,避免生冷食物、劳累。2个疗程后诸症好转,3个疗程后诸症基本消失。

按:痛经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肝肾关系密切,冲任经脉瘀阻,气血运行受阻不畅,经血运行受阻以致小腹疼痛。次髎穴位于腰骶部,毗邻胞宫,针刺次髎可调理冲任二脉经气,使气血运行通畅,同时激发阳气以暖胞宫。次髎穴为八髎中二穴,《素问·骨空论》载:“腰疼痛不可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疼痛上,八髎在腰尻八间。”《针灸大成》载:“八髎总治腰疼痛。”[1]此二者皆指出八髎穴乃治腰痛要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经;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阴经郄穴治血证”[2],且足太阴脾经循行少腹部,可调血止痛;十七椎为治疗痛经经验效穴[3];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疏肝理气;血海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善补血活血,为理血要穴。

2 讨论

次髎穴又名次窌,窌有两种读音:一读jiào音,意为收藏东西的地洞;二读liáo,为深空的意思,故而此穴位于骨骼孔隙中。次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2个腧穴,位于腰骶部,上髎之下,是包括在八髎穴中其中两个穴位。次髎穴名第一次出现在《针灸甲乙经》:“次髎在第二空……夹脊陷者中。”[4]在现代中医医学中,次髎穴位于骶部,正对第二骶后孔中。对比现代解剖学相关内容,次髎穴进针其下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胸腰筋膜、臀大肌、骶棘肌、骶神经、骶后孔,为神经密集所在。刘喆教授认为次髎穴的取穴应取俯卧位,平齐两侧髂后上棘连线的中点旁开约1寸,进针后入第二骶后孔,而后顺着第二骶后孔向耻骨联合深刺,通过骶前孔到达骨盆腔,医者持针手下有落空感而无障碍物,患者以前阴、会阴及肛周有放射样酸麻针感为度。根据病情、季节、体质等的不同,针刺角度、深度灵活掌握,以“得气并气至病所”为准。

《针灸甲乙经》记载:“腰背寒,次髎主之。”[5]《针灸大成》记载:“次髎:主小便赤淋,腰痛不得转摇,急引阴器痛不可忍,腰已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心下坚胀,疝气下坠,足清气痛,肠鸣注泻,偏风,妇人赤白带下。”[6]次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膀胱与肾相表里,位于腰骶部,毗邻胞宫,针刺次髎穴可调理膀胱、补益肾气,通调冲任之气血、激阳气以暖胞宫,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遗尿遗精、小便不利、阳痿;腰痛、下肢痿痹等[7]。导师刘喆每用常获良效,如针刺双侧次髎穴治疗脱肛[8]等等。此外,如王强等以针刺次髎穴及其他配穴治疗阳痿[9];马哲河等以速刺次髎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10];辛善栋等以水针配合电针次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11];徐惠卿等以针灸次髎穴治疗尿潴留[12];周丽莎以针刺次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13];薛平武以深刺次髎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

次髎穴有司全身五脏六腑气血之功,特别针对下焦的疾病有较好疗效,且应用广泛。刘教授以传统针灸和现代西医理论为依据,对次髎穴有独特的研究和运用体会,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与肾相表里,位于腰骶部,毗邻胞宫,针刺可调理膀胱、补益肾气,可治疗阳痿、遗尿遗精等男性生殖疾病。同时,次髎穴强腰壮肾调理冲任,使冲任之脉气血旺盛通而不滞,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此外,针刺次髎可加强肾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和机体精气血津液的代谢,配合天枢大肠俞,治疗血虚便秘等。导师以次髎为主穴治疗各种疾病,同时崇尚传统手法,强调行针催气也是调动精气催发、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步骤,不同的针刺手法能对疾病的疗效产生重要影响。正如《灵枢·根结》所说“ 用针之要,在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跟师学习和理论学习,体会到刘喆教授针刺次髎穴治疗临床各种腰腹部及生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整理此文,希望给临床应用次髎穴治疗提供参考。

[1] 卢群文,王敏玉,李庆兵,等.罗才贵教授取八髎穴治疗腰痛病经验[J].中国针灸,2014,34(12):1225-1227.

[2] 李蔚江,赵琛.针刺郄穴地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17-818.

[3] 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8.

[4] 陈铭慧.次髎穴应用的古今文献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2.

[5]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6.

[6] 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6.

[7] 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5.

[8] 刘喆,王改梅.针刺次髎穴治疗脱肛38例临床报道[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12(6):50-51.

[9] 王强,张金喜.针灸治疗阳痿49例[J].陕西中医,2010,31(12):1654-1655.

[10]马哲河,林广华.速刺次髎配合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9):7-10.

[11]辛善栋,王冬梅.水针配合电针次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3):327-328.

[12]徐慧卿,张风敏.针灸次髎穴治疗尿潴留[J].中国针灸,2001,21(11):670.

[13]周丽莎.针刺次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8):47.

[14]薛平武.次髎穴深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3):182-184.

猜你喜欢

腧穴疗程气血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气血不足我来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旅途止泻按脾腧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