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的生命如夏花般绚烂

2017-01-09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中心小学裴艳玲编辑张小彩

教育家 2016年45期
关键词:育英底色生命

文 |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中心小学 裴艳玲 编辑 | 张小彩

让孩子的生命如夏花般绚烂

文 |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中心小学 裴艳玲 编辑 | 张小彩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写道:“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么,我们大概也可以这样理解:教育就是影响。

孩子是种子。作为浸润心灵、滋养灵魂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为孩子提供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播撒阳光雨露,帮助孩子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涂抹生命的底色,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精彩。这生命的底色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实践。我们在“生命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为孩子的童年涂抹一道亮丽温暖的生命底色,希望他们的成长道路更加顺利、顺畅。

>>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中心小学活动现场

管理凸显“培根育英”

管理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始于20世纪初,兴于80年代。最初用于研究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后逐渐被运用到教育领域。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大发展,学校管理文化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多年的办学实践告诉我们:办学校就是创设一种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的影响效果体现了文化的作用。

我们继承“昨天”优良的学校传统,立足“今天”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向“明天”辉煌的发展前景,精心创设“培根育英”的管理文化。之所以将管理文化确立为“培根育英”,是因为学校管理的本质是让全校师生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而针对小学教育的特点,应该将奠定人生基础作为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学校管理也应该根据这一重点来进行。在办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在回眸背景、眺望愿景中体现“培根育英”的管理文化;从目中无人到目中有人的转变中凸显“培根育英”的管理文化;从重视使用向培养成就教师的转变中诠释“培根育英”的管理文化。

环境体现“浸润悦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我们将环境文化确定为“浸润悦动”。

“浸润”出于《尚书》中的“水性浸润下流,人所用灌溉者也”。“浸润”本是形容水悄然流淌、滋养万物的一种特性,后来,人们用以形容环境、文化对身处其中的人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悦动”主要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对于环境建设,在征求教师和学生建议的基础上,学校将校园划分为运动区、展示区、读书区、生活区、学习区等区域。在运动区,放置健身器材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随手就可以取到健身器材进行锻炼。在读书区,设置书吧,学生随时都能有书目阅读。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美化,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

课程侧重“生命奠基”

孩子和小树是一样的,它越是向往亭亭玉立的英姿,它的根就越要扎向深深的泥土,汲取更丰富的营养。丰富的课程就是这一份份独特的营养,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我们重点在校本课程层面展现自身的办学理念,将课程文化定位为“生命奠基课程”。

在校本课程的设置方面,着重从“生命奠基”的角度来思考。一是从“生命”的角度来设置,开设一系列有关“生命”的课程体系,围绕“生命”的历程、价值、意义等多方面来设置;二是从“奠基”的角度来设置,开设一系列有关“奠基”的课程体系,既考虑课程的基础性,又考虑课程的长远性。目前,已开设了国学、跆拳道、围棋、魔术、变脸、现代舞、拉丁舞、民族舞、太极拳、航模等课程。

课堂注重“生命主体”

课堂是师生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学校教育行为的主要载体。学校办学理念就要努力在课堂行为、课堂氛围上体现出来,使课堂展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色彩,我们将课堂文化定位为“生命课堂”。

在课堂创设方面,我们注重对于学生生命底色的描绘,为其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方法,追求多元和谐、动态生成、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文化。努力体现固本强基,以学定教之底色;尊重差异,释放个性之亮色;生态发展,轻负高效之绿色。使孩子在课堂上能够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提高能力。具体课堂创设中,我们注意三点:一是符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二是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探索深受学生喜欢、形式活泼生动的课堂模式;三是从孩子的一生发展着眼,注重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使孩子小学时期的教育能够终身受益。

教师塑造“丹青妙手”

小学教育如同绘制一幅精妙绝伦的图画,而教师则应该是一双双精巧无比的“妙手”。作品的优劣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底色的涂抹与绘制;而一个人的人生能否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小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因此我们将教师文化确定为“丹青妙手”。

我们引导教师意识自身责任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同时,倡导教师以一种艺术的心态来对待学生与自己的工作,为孩子描绘出美好的明天。我们通过活动凝聚人心,提升精气神。如在提升业务素质方面,开展名家讲座、骨干教师献课、家长进课堂、做一天学生、学科组同课异构等活动;在师德建设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政治学习、年终仪式、天使守护等。教师们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努力践行着“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价值观。

活动体现“翰墨着色”

课程和课堂是规范性、程式化的教育行为,校园活动则是个性化、灵活性的教育行为。学校利用校园活动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创设特色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活动文化定为“翰墨着色”。

活动文化的创设直接围绕办学理念来展开,所谓“着色”活动就是指精心着色,精着底色。“着色”就是为孩子的生命绘制色彩,而且绘制的是对于人生起着基础性作用的底色。我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精心设计活动:基础性,因为所着的是底色,所以突出基础性;长远性,因为是一生的底色,所以应该强调长远性;艺术性,因为是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所以应该强调艺术性;适应性,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教育是一项需要沉下心来认真去做的崇高事业,是一项需要穷尽一生、鞠躬尽瘁的育人工程。生命教育,让学校文化建设有了灵魂,内涵得到发展,实力大大增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我们相信,在生命教育办学理念指引下,我们的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将自己的精彩一一展现。

猜你喜欢

育英底色生命
顾小晶坚守基层育英才
逆境之中育英才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巍巍学府 作育英才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底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