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趣在文与言之间

2017-01-07田菁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沈复趣事文言文

田菁

《幼时记趣》(苏教版7年级上册)是学生进入初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选文贴近孩子的生活,充满了童趣。在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文章是“记趣”, 如何巧妙地处理文与言的关系,把“趣”味教出来呢?

一、 在文字中寻趣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曾说:“焐热汉字,其实是在焐热我们文化的根。”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爱上那些表意丰富、富于韵味、充满美感的文字则应是文言文教学永恒的目标。

1.妙用音形义趣解汉字

文言文特别能体现汉字博大精深的魅力,在设置本课的生字词练习时,我出了三组题,让学生标注读音并试着解释:

第一组:项为之强( ) 尽为所吞( ) 以丛草为林( )

第二组:鹤唳云端( ) 土砾( )

第三组:明察秋毫( ) 怡然称快( )

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文言文的学习比较呆板,就是死记硬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我紧扣汉字的特点,在“趣”上动了脑筋。选了以上三组题,题目一出,学生中炸开了锅,或翻书、或查字典、或争论不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带着学生一起归纳词语用法,并说明了出题的意图。比如,“为”是多音字,音不同,意就不同。“唳”与“砾”音虽相同,但形不同,意不同。学生对“明”和“怡”不陌生,但我从造字法的角度讲解这两个字,让学生从汉字的起源理解词语的含义。这样的字词练习因增加了思维的含量而增添了趣味性,将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讲,让学生感受了汉字无穷的魅力。

2.“文白转换”游戏增趣

文言文教学最忌“文”“言”两张皮。所以,我采用“文白转换”这种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文言,将“文”和“言”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在分析趣事的过程中,我请学生概括故事,不少同学把第一个故事概括为“把蚊子比作仙鹤”,我让学生再从文中找词语替换“比作”,这样,解决了 “拟”这个重点词的学习。我还让学生背诵文中写得最有趣的句子,然后由我用白话文说句子的意思,让学生背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来了神,个个精神抖擞,有的同学掌握得不错,也有部分同学出现了错字、漏字、添字的情况,一旦这些情况出现,则说明学生对这些文言词语的掌握不到位,教师这时候讲清、讲透这些词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白转换”这一小游戏的巧妙运用,不仅能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来学习,对初一的学生特别适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语境中学文言,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二、 在品读中赏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是大家熟知的基本理念。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组织的读,还要围绕一个“点”智慧地开展朗读,借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分析《幼时记趣》一文时,我就围绕“趣”,分三步展开朗读:第一步,读懂趣事,拟小标题;第二步,读精彩句,赏析趣事;第三步,跳读课文,悟“物外之趣”。前两个步骤相对好把握,不少学生在朗读、赏析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背诵任务。诵读是否可以到此结束呢?黄厚江老师说:“诵读既是文义理解的重要方法,也是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如果我们细心地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对所记叙的事情没有简单的称之为“趣事”,而是说“物外之趣”。什么是“物外之趣”呢?书下的注解为“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的初中《语文》第3册《闲情记趣》,将“物外之趣”注释为“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可见,这是一个疑点,也是一个难点,怎么向学生讲明白呢?我想,用文本的内容来解释文本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学生也最能懂,于是,在完成了上述两个环节的教学后,我设置了第三步——跳读课文,悟“物外之趣”,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作者在第一小节说“故时有物外之趣”,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物外之趣”呢?

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学生从文中找出了“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等句子,原来 “物外之趣” 趣在想象之美妙。学生又找出了“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从小孩子的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动作中读出了作者的正直、善良、淳朴的天性,原来 “物外之趣”还趣在童真之纯洁。学生又找出了“怡然称快”、“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等句,从这些语句中,学生品读出作者已忘掉了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陶醉在他内心的世界中,原来 “物外之趣”更趣在忘我之痴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一个小问题,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探寻文本的乐趣。

三、 在思考中悟趣

“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应包括四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当然,这四者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而是自然地融合。”(黄厚江, 2006年5)怎样让课堂有一些文化味呢?我在教学中反复琢磨。最后,我想从作者介绍入手来表现一些文化的因素。一般来说,我们往往会让学生借助资料,了解作者。但这些资料只是在给人物贴标签。其实,文和人是统一的,为什么一个成年人将童趣写得如此的真实动人呢?他必然也是一个有着童心的人,于是,我重新设计了作者介绍,在课堂结尾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俗话说:“文如其人,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来介绍作者。”

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耳目一新,学生纷纷打开书本,重新走进文本,从文字中寻找他们眼中的“沈复”:他是一个爱玩的人;他也很天真;他是一个喜欢观察的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学生终于读懂了沈复。在这基础上,我才告诉学生,这样的天性影响了沈复的一生,沈复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经过商、做过幕僚,但当他回首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写下了令红学大家俞平伯“觉得可爱”的《浮生六记》。正如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说:“沈复的一生都是想方设法要脱离这个世界而钻进某个纯真美妙的小空间中。”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束,却勾起了学生想进一步了解沈复的愿望,想进一步去阅读沈复的其他作品。学生也从这样的作者介绍中悟出了作者把童年小事写得如此之“趣”的原因。

钱梦龙曾说:“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品出‘味来,才决定怎样去教。我发现,只有自己对文章有了体会,有了感情,才能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鼓起来。”我在教《幼时记趣》时,理解了钱老这句话的深意,正因为自己对课文的反复研读、思考,教学时才能自由地行走在文与言之间,带着学生品读、文章之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225008)

猜你喜欢

沈复趣事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沈复自嘲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舌尖上的驯化和斗争
蟹棒趣事(5)
蟹棒趣事(4)
“花痴”沈复的“兰花劫”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