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阈下关于网络文明传播和

2017-01-04雷洋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

雷洋

[摘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信息传播到监督实施都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宣传、优化与净化。网络文明传播要求我们在媒介融合的理念上,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信使”、“喉舌”和“通道”作用,与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快、参与性强等优势相结合,遏制精神垃圾对群众思想的侵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网络文明传播;媒介融合

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建构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精神文明,是指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社会精神生活积极成果的综合。大众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直接或间接宣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观点、主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们的头脑里搞建设,涵盖文明教育、文明活动、文明创建、文明传播四个部分。其中文明传播的开展必须充分依靠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与新媒体平台的参与,进而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最终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一、网络的兴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所引发的技术大革命深刻改变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CNNIC)2016年1月在京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中国网站总数为423万个,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总数为1636万,社交用户规模5.3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64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03亿,论坛1.19亿,手机网络新闻4.8亿,手机网络视频4.05亿,手机论坛0.86亿。显然,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传播形态已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和使用。确实,“互联网能够把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点集中在一起,发展出一种经过优势整合的综合性媒体,它既是传统媒介性能大荟萃,优势各大传统媒介优点大综合。它既有传统印刷媒介的可保存性和可查阅性,又具有电子媒介的形象和及时性”,为此,不断丰富的网络技术和手段,不断出现的新的媒介形态,如QQ、MSN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传播方式,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还有以下载音频、视频文件为主要功能的多媒体或流媒体技术等,都是我们完成文明传播任务离不开的技术支撑。我们进行网络文明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以传播文明为出发点,努力办好中国文明网及各地联盟网站,通过开办网络社区,开展网上宣传,成立网站联盟,举办各类网上活动,展播网上公益广告,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吸引广大网民浏览网站,跟帖留言,在互动中传递网络精神文明的理念,在转发中影响网民的精神世界。

二、媒体融合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网上网下、网内网外舆论合力形成

面对大众传媒的新形式,新特点,新技术,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4年8月18日,中央关于《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微博为平台的传播异军突起,个个都是“通讯社”,人人手握“麦克风”,我们要充分依托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办事,强化平等、共享、开放、技术引领的互联网思维方式,推动中国文明网及各联盟网站、传统媒体(新闻网站)、新媒体之间的融通共享,扩大网络文明传播效果。

美国学者波斯特将网络出现后的世界分为第一世界(现实世界)和第二世界(网络世界)。第二世界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一个电子广场,为公众互动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电子平台,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完全虚拟的,它最接近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其网络传播的内容是现实世界的折射和反映,又服务于现实世界。“赛博空间并非是一个与现实社会截然分开的存在,它毕竟仍然以种种方式或种种渠道联系着现实社会中的历史积淀,联系着现实社会中的脉搏跳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文化的,心里的,乃至政治的、权力的关系仍然会自觉不自觉地以不同程度地带入赛博空间中。”所以,网络和现实并非相互隔离,而是互相交织,互相映射,网络既是虚幻的,又是现实的,体现虚拟现实的特征。虚拟与现实的相互补充莫过于网络媒体与现实媒体的合作分工。北京大学学者谢新洲表示:“媒体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一种新型媒体手段的诞生都与某一技术的突破相关。因此,技术始终是媒体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而媒体之所以拥有受众,并非技术的魅力,根本在于内容。因此,总书记在讲话中概括了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都须臾不可或缺的安身立命的两个支点:技术和内容。”所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在于技术的强势,在于传播速度的强势,在于观点意见的“自由市场”,传统媒体在于内容的强势,在于采编队伍的强势,在于宣传策划的强势。新兴媒体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只能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共存共荣,以满足更加快速、更加准确、更加丰富地传播新闻和信息的需求。

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具有血缘关系,它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是网上信息的主要提供者,是重要的新闻宣传阵地,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任。网络的社会关注度主要依靠网络舆论的产生,而舆论的形成主要通过新闻网站以多种形式集中报道,以及网民通过新媒体进行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手段来实现,如果舆论仅仅集中在虚拟世界中,其作用和能量势必大打折扣,如果舆论得不到传统媒体的遥相呼应,必然也是神马浮云。而传统媒体的适时介入,将会使得网络舆论进一步扩大。同样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的报道和经过网络舆论的扩散,也同样会导致舆论效应倍增。可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和强化的关系。“网络媒介为传统媒介提供了无限的信息源头,使得传统媒介的从业人员足不出户就能窥探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由于网络空间提供了意见的自由市场,各种活跃于网络空间的显在和潜在的舆论必须借助传统媒介的强化才能形成强大舆论。”

网络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下的互动最大的体现就是媒介议程互动。媒介议程互动就是两种不同形态属性的媒介双向交流与影响的过程。传统媒体的议程经过网络的放大聚焦,从而形成舆论;网络媒体的议程在传统媒体的关注下,追踪报道,从而形成舆论。中国文明网及各联盟网站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窗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平台,传播文明,引领风向的重要渠道,应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大趋势,构建各级文明网(各联盟网站)——传统媒体(新闻网站)——新媒体之间铁三角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深度合作。如传统媒体转载各级文明网刊登的消息或重新包装报道后,势必引导网民对议题的热烈讨论,反过来又促进舆论合力的形成。传统媒体(新闻网站)率先报道身边好人好事,道德模范事迹等,网民迅速在各级联盟网站转帖新闻报道,通过跟帖留言,依靠手机媒体、网络媒体转发微信、微博,并以此为由头展开激烈讨论,推动传统媒体持续追踪报道,最终形成媒体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共振。

三、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应技术先行,把握时代内容,媒体齐动,扩大影响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构建舆论新格局,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提出:“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要统筹技术引领和内容为王两个方面,大力推进重庆文明网技术升级,强力联合重庆日报、晨报、晚报、商报、时报等市级媒体,华龙网、大渝网、新浪重庆等网络媒体,重点依托重庆移动、联通、电信渠道,充分利用两江论坛、重庆论坛、博客、名人微博、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等载体,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的补充和强化,如传统媒体定期刊发“重庆好人榜”,网络媒体引导上百万网友参与“身边好人”投票活动;传统、网络等媒体同时开设“文明瞭望台”专题专栏,深入报道“好人在身边”微访谈活动、“守望相助”志愿服务行动、“礼进万家”文明礼仪行动、“善美行业”文明行风行动、“美景美行”文明旅游行动、“衣食住行”文明生活行动、“九童圆梦”行动、关爱留守女童“红樱桃”行动,并积极协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及新闻网站参与采访报道,抢占舆论制高点,整体提升市民道德素质。

面对信息传播的新趋势,只要我们充分把握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道,充分依托中央文明网及重庆文明网——传统媒体(新闻网站)——新媒体三大阵容议程互设,一定能形成“领导重视、媒体关注、群众拥护、社会齐动”的工作局面,体现网络文明传播工作的整体成效,推动重庆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
报网融合语境下的纸媒言论独立性研究
融媒时代地方院校新闻实践教学的变革与发展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