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2017-01-03王锰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服务

王锰

摘要 2016年4月15-17日,《大学图书馆学报》五届二次编委会暨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该文梳理了会上关于大学图书馆的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这两个主题的发言及讨论,涉及国际化与本土化均衡、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图书馆出版模式定位、图书馆的空间改造、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图书馆研究服务体系、知识构建、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图书馆共享空间等,以勾勒国际化视野下的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蓝图。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战略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变革

分类号 G258.6

DO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4.001

2016年4月15-17日,由《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部主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大学图书馆学报》五届二次编委会暨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召开,20余位编委会成员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大学图书馆的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这两个主题进行专题发言、自由讨论。论坛名家云集,形成学界的前沿研究与业界的创新实践相互碰撞、有机结合。会议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对发言和讨论内容的梳理,可总结出以下前沿问题和行业实践成果,勾勒出国际化视野下的大学图书馆发展蓝图。

1 大学图书馆的全球化发展新趋势

1.1 国际化导向与本土化特色的均衡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事业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浪潮的影响中。比如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受到中国大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国际合作增多、引用与被外文文献引用的比例逐年增加。然而我们如何平衡国际化与本土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是否存在学科差异?我们该如何认识?

叶鹰认为在国际化导向方面,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注意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讨论,论题成立与否需要查证和综述;其次注重方法选择,比如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方法须与问题相匹配,新方法既是创造也需证明;最后作实证检验,论点需要实证,观点需要检验,定性需要定量支撑。在本土化方面,传统研究往往出于传统习惯,提笔成文,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导致在研究上思维方式单一,大而化之,追求行云流水。为何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发生?为何西方的发明用到中国总会变质,从《科学引文索引》崇拜到影响因子崇拜,与此不无关系。他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要保持张力及平衡。适度的张力可以作为借鉴动力,过度的张力可能导致分道扬镳。在实践中,科技研究必须国际化,人文研究可以本土化,社科研究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最终以国际化优化本土化,以本土化激活国际化,实现二者的平衡。

朱强提出国际化是否具有普适价值?能否取代本土化?认为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图书馆发展和建设中,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本土理论和实践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叶继元认为学术具有普遍性,故需要国际化。又因图书馆学起源于国外,国外具有许多先进的东西,故要向国外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为解决中国本土的问题,故要“本土化”。同样,国际化与规范化也可作如是观:论文等成果越规范,越有利于国际化。规范与创新也是如此,规范的目的是学术创新,当规范阻碍、不利于创新时,就要大胆突破规范、超越规范,形成新的规范,由此推动学术的不断发展。顾烨青简要介绍国际图书情报界最主要的文摘与索引数据库Proquest、EBSCO以及SCOUPS,认为期刊在数据库的可见度与被引存在一定关联。他在对以上外文数据库的收录标准、收录规则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从收录上增强可见度以促进期刊国际化的建议。

1.2 面向人文研究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人文研究数据的可视化、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建立,无不体现数据化趋势、众包趋势。刘炜主张建立面向人文研究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他认为数字人文研究的支持学科有哲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文本分析、数据库设计、图像处理、数据分析、音乐检索与分析方法等可被应用在宗教神学、语言文字、哲学、法学、历史学、表演艺术、音乐、物质文化等领域。数字人文的关键技术有文本编码、语义描述、数字文学、文本分析、内容挖掘、信息美学、数字图形设计、3D全息建模和激光扫描等。在实践中,国家图书馆古籍影像检索系统、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古文献资源库已取得部分成效。他认为建设国家人文数据基础设施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从基于文献的书目控制、资源数据化、模型化发布基础数据,平台化支持众包,可视化支持数据挖掘,实现VR\AR增值服务人手,设立国家人文数据建设基金、按领域布局基础数据平台、发布基础人文数据建设目录、制定数据利用共享政策、培育数据科学专业人才、推动国际交流融入全球数据基础设施。

1.3 图书馆在新型出版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当前学术出版呈现出版形态数字化、解析和利用内容深度化、相关内容关联化和多媒体资源的泛在化、交互化、移动化六种趋势。科技期刊则表现出因学术交流模式变革导致的出版范式转移,科技期刊呈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趋势,科技期刊平台日益发挥强大的作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伦理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常态,开放出版正在成为期刊出版的主流模式。

中国科协、教育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学院、工程院联合发文认为:(1)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具有独特作用;(2)学术评价是科技期刊的一项基本功能;(3)坚持科技期刊对科研成果的首发作用;(4)发挥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把关作用;(5)增强科技期刊在学术发展中的推动作用;(6)加强科技期刊在学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7)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伦理中的监控作用;(8)加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9)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10)加大对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为此,中科院科技期刊推出“率先行动计划”,采用新型学术交流模式,争取快速首发权,预印本仓储,重点建设科技期刊的开放数字出版环境和新型科技期刊的统一采编与发布平台,形成科学院期刊知识产权存档库,推动期刊出版营销管理平台、期刊开放获取平台、新型知识产品加工服务平台的建立,最终构建公益性知识服务平台,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从采编到出版再到发布的信息化水平,多维度提升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和传播能力。

初景利认为当前新型出版培育的主要任务是:(1)开放出版;(2)关联出版;(3)语义数据出版。最终实现开放科学内容的组织与知识整合、服务与数据挖掘。图书馆与出版有何关系?图书馆出版指大学图书馆所从事的各种创新、传播和管理学术的、创造性的和/或教育性的著作的活动。图书馆将重建学术交流流程,介入开放获取出版与出版服务,重新定位与出版商的关系,出版商、图书馆在信息的创造和传播方面的角色将融合。图书馆组建新的出版服务部门,组建学术出版部门,催生新角色——出版馆员。比如大不列颠图书馆的2008-2011年发展战略,在纷争、跨界、跑马圈地、重新洗牌的背景下,重新整合信息流(上游、中游、下游),自出版渐成趋势;按需出版成为可能。国内,比如台湾地区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开放期刊系统、台湾大学图书馆的出版中心,大陆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北京大学期刊网、北京大学学术成果生态系统都是重要实践。他认为图书馆需要从以下方面开拓图书馆出版这个增长点:(1)深入了解学术出版,将学术出版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2)参与学术出版,要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展现在资源、用户、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能力;(3)要在向下(用户)延伸的同时,加快向上(数字出版)的延伸,打通上下游学术链;(4)兼顾各方平衡,处理好商业出版、非营利出版与图书馆出版的关系。

1.4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价值

作为富有特色、聚集人气的场所,科研与学习的绝佳环境,通往知识的路径,图书馆被称为“大学的心脏”。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变革。对大学图书馆的未来说法不一,比如建大学不建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更像自习室、大学图书馆是没有充分使用的昂贵仓库等。图书馆现在依然是知识的门户吗?泛在知识环境中的图书馆已然城门失守抑或无城无门?数字图书馆怎样适应泛在知识环境?周晓英认为大学图书馆正走在新的十字路口。

教育环境的变革冲击着图书馆的价值。比如开放课程和慕课改变了在线学习的格局,非正式学习的兴盛逐步成为正式学习的补充,大数据应用、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使得教育向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模式演变。高等学校已经开始将过去非正规学习的模式接纳为正规模式,或者与已有的正规模式相结合。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在线课程+线下学习”,让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都能通过慕课平台edX在线完成一年制的供应链管理硕士项目的第一学期课程,表现优秀者可以在校内再学一个学期,就可获得硕士学位。

图书馆一直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支持机构,教育环境的变革必然给图书馆带来挑战和机遇。图书馆属于高等教育生态中的一份子,必须迎接挑战。图书馆要为新的高等教育生态做些什么?在新的教育生态中如何继续支持学习?从开放式、在线学习、非正式学习过程看图书馆如何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图书馆如何与学生建立关联?图书馆是否成为这种学习方式的必不可少的支撑因素?

为此,美国的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09年开展了“大学图书馆价值首创项目”,从学生注册量、毕业率、实习和工作、学习成绩、学习评价、学生态度、教员成果、教员基金申请、教员教学、机构荣誉和威望等方面评价大学图书馆的价值。项目发现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习和成功有突出贡献。图书馆教育带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自信,图书馆教育对学生的留校继续学习和坚持有贡献;图书馆的研究和学习空间在学生之间培育社会和学术社区;图书馆游戏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增进他们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肯定态度;图书馆社会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多重的与课程关联的图书馆教育研讨和行动比单次的教育研讨更加有效;图书馆和其他校园机构的协同教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功。

作为教师、学生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机构,为迎接新的高等教育生态,周晓英认为图书馆需要整理、整合、组织、序化学习资源,使学习者找到可学习和适合学习的资源和专家。图书馆员是引导大众通往知识的人,图书馆服务要从面向获取的范式转向面向使用和面向分享、面向协作的范式。大学图书馆需要保持以下核心能力:提供科学传播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服务,发挥内容导向的职责,帮助学习者和研究者搜索、整合、辨析和使用内容。图书馆需要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为学习助手和研究助手,发挥在用户学习和生成知识中的支撑作用。为此,图书馆员需要更新角色,在复杂的机构任务中重新定义他们的技能、能力和角色。图书馆如果能够满足它所属的机构的需要,解决关键问题,图书馆就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机构。

1.5 大学图书馆的空间再造

技术推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转型,驱动图书馆空间的发展和变革。图书馆不仅是空间,更是地方。刘兹恒认为大学图书馆面临着资金等压力,空间职能越来越明显。比如动手+教育形成创客空间,动手+科研推动图书馆变革。图书馆要结合学校特色和空间服务,打造以图书馆为主导的特色职能。比如上海图书馆的空间再造,结合用户需求并引入国际化实践,成为亮点。他结合访问美国的经历,从资源建设、学科服务、七人评审制度、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保护、空间职能、向社会开放等7个方面,提出大学图书馆国际化的可操作建议。王新才分析国内外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会机构开设的三类创客空间,提出创客空间的定位要结合创客教育与创业服务,构建从创意到创业的服务体系:实体空间方面具有先进设备、实物制造、数字制作、硬件研发、创业服务、展示演示功能;在线空间方面具备共享信息、在线课程、创客项目管理、创客活动管理等功能;组织结构上吸引跨学科学生志愿者和政府、高校、企业等各方专家参与运营;合作网络上与政府、高校、企业等其他创客空间进行合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资金来源上吸引企业赞助、申请政府拨款、以投资换微股权,促使资金来源多元化;服务特点上将创客教育+创业服务、实体空间+在线空间、合作网络、学生运营等形式,最终形成“零基础-创客-创意-原型-产品-市场化-毕业”的服务体系。他认为图书馆创客空间涵盖4个平台:(1)信息共享平台;(2)在线学习资源平台;(3)创客项目管理平台;(4)创客活动管理平台。最后结合武汉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提出总分馆制条件下的实施方案。

1.6 国外大学图书馆的战略规划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图书馆界就有战略意识,到70年代,各大学图书馆普遍积极开展战略研究与长期规划工作。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是面向未来确定大学图书馆的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司莉以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50名的大学的图书馆的战略规划文本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规划文本的形态特征和内容特征。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发布情况,如链接深度、表现形式、隶属板块;从制定情况,如文本名称、规划时长、制定主体;从文本体例,如使命、愿景、价值观、指导原则;从目标体系,如资源建设、空间、教与学、服务、研究、员工、管理,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分析。

1.7 知识建构的国际化取向

从1917年的《仿杜威书目十类法》,到今天大陆通行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台湾通行的《赖永祥图书分类法》都是参仿杜威十进分类法的产物,杜威十进分类法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书目知识建构的框架,以文献的学科属性和主题概念的逻辑类项为依据,建构了一个包罗古今中外的宏观知识体系,由此带来中华文化的“失重感”。傅荣贤认为原因有二:(1)技术上迎合藏书楼向公共图书馆的转型;(2)观念上迎合知识认知的近代化取向。仿杜威书目兼及中西,致力于对全世界知识图谱的完整勾勒,回应超越中西二元对立、走向世界大同的诉求。仿杜威书目还反映了国家全球化和民族融入世界之林的诉求。仿杜威书目,与其说生成一套不同与传统书目的知识组织技术,毋宁说宣称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它以知识组织的形式解构沉沦的现实,重塑理想的民族未来。

然而“国际化”并不是无需证明的公理。为什么要国际化?当前该怎么国际化?傅荣贤教授认为:(1)突破具体文献,建构独立的分类表;(2)面向古今中外,从“观天下”到“看世界”;(3)以学科为分类标准;(4)以逻辑为类别原则。这种要求不仅是书目技术的更张,也是技术背后知识信念的转向。因为:(1)古今中外的所有知识都是学科化和逻辑化的存在;(2)学科和逻辑上的同质性,要求古今中外的所有知识都必须整合到同一个谱系之中。他对仿杜威书目的知识建构进行了国际化反思,从祛魅到复魅,从中西关系的界定,认为正像仿杜威书目取代传统书目,将知识置于学科化、逻辑化的等级体系之中,实现对世界知识的重新建构,书目的知识组织模式与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发展取向共享同一个精神结构。因此,对书目的反思,也是对现有世界认知框架的突破,涉及知识体系的重新洗牌和知识权力的再分配,也涉及民族、国家何去何从的问题。

2 大学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1 学术论文/评论的写作与发表的规范与创新

叶继元认为学术论文/评论的写作与发表存在以下问题:(1)论文数量多,但质量未同步增长。(2)论文质量有所提高,但高质量论文不多。一次研究论文多,三次评论文章少、高质量的更少。虽然评论文章在克服不良倾向、导引前沿方向、淘汰低水平研究成果、发现研究问题和促进知识构建的途径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当前的人情书评较多,存在无文可评(规范、有一定品质、解决公认问题的文章少)和无力可评(无合适的有激情的学者,层级制学术生态所导致)两种情况。研究论文方面,“工具、数据、模型掩盖思想的贫乏”,为“实证而实证”,对国外论文中所蕴含的思想能否解决中国问题,并不十分关注。另一倾向是一味“清谈”、思辨。论文的形式规范化程度虽有提高,但内容规范化程度有待加强。究其原因,有的来自外部,如科研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的原因,也有的来自内部。为此,他提出规范与创新的建议:(1)学科内部反思,吸取其他学科的经验教训;(2)增强问题意识、规范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3)改革评价体系,利用“全评价分析框架”,从形式、内容、效用三维来评价。

2.2 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服务体系

研究服务的核心在于科研生命周期,肖珑提出7个步骤:创意/概念——立项/规划——开始/计划——实施——结题/结项——出版/分享——系统评价。她认为研究服务需要机构的支撑与学科馆员角色的转换,以适应图书馆功能从文献信息中心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转变,成为学习中心、教学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知识中心。与此相应,学科馆员角色也需调整,为决策支持服务、学术出版服务:第一阶段需要学科联络人(从事宣传推广服务、一般问题解答);第二阶段需要学科服务馆员(从事用户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科研支持服务、教学支持服务);第三阶段需要学科建设与服务馆员(学科馆藏发展、自建资源建设、情报分析服务、个性化深度服务);第四阶段需要学科知识服务馆员(学科规划、教师助理学科知识环境构建、科研合作伙伴)。

2.3 大学图书馆的新平衡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态势,一个突出的趋势性特征就是在持续变化的知识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背景中不断寻求“新的平衡”。其表现形式就是一直在努力适应环境,并不断改造自我,体现为“转变、重塑、再造”,恰好印证“图书馆是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这句老话。在一些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中,近年来,“平衡”一词或类似的表述比较频繁地出现,比如图书馆在资源采购上“平衡”数字资源和纸本资源,在资源布局上“平衡”本地资源和共享资源,在空间设置上“平衡”传统阅览空间和新型活动空间,在基础设施上“平衡”实体设施和虚拟世界,在岗位设置上“平衡”技术因素和人文因素。

唐承秀认为传承与创新是大学图书馆的平衡点之一。传承体现在图书馆传统服务和工作内容。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新的元素、新的思维,以应对变革。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传承”,着力于“创新”。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环境的需要。当前大学图书馆存在着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人才、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等有利因素,也面对着信息获取手段和途径的广泛、资源膨胀、地区差异、馆际差异等不利因素,图书馆需要增强服务的核心创新力,通过创新案例大赛,促进面向特殊群体的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智慧服务、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提高图书馆的软实力。内敛与张扬是第二个平衡点。大学图书馆既需提供内敛的服务,比如学科服务、资源建设,也需要张扬的服务,比如阅读推广,兼顾二者,发挥不同作用。校内与校外是第三个平衡点。在各种平台争取发声,如兼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社会职务的馆长,一方面要通过这些职务发挥智囊作用,为本校赢得荣誉,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图书馆领域遇到的难题和困境争得发展机遇。只有平衡好校内和校外平台,才能和谐发展,赢得更多资源。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关键仍是在变化中寻求新的平衡。

2.4 大学图书馆服务案例观察

图书馆能做什么,图书馆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图书馆员如何体现价值和作用,是社会各界对大学图书馆的永恒之问。郭晶通过分析国际图联、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获奖案例、大学图书馆微服务实践案例、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成效,试图回答这些问题。获奖案例中,选取国内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圄·时光”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爱上图书馆”,南非的“SMART@Your Library"(睿智@你的图书馆),爱沙尼亚的“Talking Textbooks”(与教材对话)和“The Night Library and The Morn-Student Library”(图书馆不眠夜和亲子图书馆),美国的“Lost in the Stacks”(忘我书架间),印度的“Knowledge Companion to Empower You!”(知识为伴,你更强大!),挪威的“The Magic of the Li-brary”(图书馆的魔力),澳大利亚的“Cyber Camp(网络营)和“Yes!I Can Write!”(写,我在行!),泰国的“CU e-Intellectual Property Center of Aca-demic Resources”(朱拉隆功大学学术资源中心的非纸化知识产权),英国的“Have We Got News forYou!”(对您,我们有新料想曝!),介绍了各个项目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持续时间、面向群体、服务形式、项目效果。

在大学图书馆微服务案例的考察中,郭晶认为微信息环境是由人、微信息内容、微信息技术构成的动态的、开放的信息生态系统,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知识内容获取的一种学习环境。由微设备、微内容、微应用软件和安全的互联网构成。媒介微型化、载体微型化、内容微型化、活动微型化是其主要特征。在微信息环境下,以用户为中心,通过运用多媒体、数字、网络等技术,为其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即时性的信息服务。微信息服务模式下,服务优先于用户需求产生,服务人员的职责更加细化,用户获得更加细微化、个人化、差异化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广义上是在微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依靠多媒体、数字化和网络等技术,以服务高校师生及校友为主要目的,通过以移动设备为主的媒介,在微博、微信、门户网站、APP等主流及热点平台上实现的、便于读者获取的全天候、全方位、即时性的服务,狭义上是在微博、微信、客户端APP等移动终端或媒介上提供的,由专门人员负责运行维护,能够与读者充分互动,满足读者全天候、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根据微服务的定义,界定高校图书馆是否已经开展微服务,至少看其是否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主流网络社区平台中注册官方账号,微博、微信是否保持稳定的更新和推送频率,用户是否可以在图书馆提供的微服务平台上随时随地享受资源查询、信息推送、活动报名等服务且能够进行有效的反馈,是否有专门馆员与读者进行平台互动,响应其个性化需求等。她对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的部分微服务开展调研,提出由综合总阅读数、平均阅读数、最高阅读数、总点赞数、平均点赞数和最高点赞数6个指标构成的微信传播指数,对账号进行评估,以及通过反映微博账号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果的微博传播指数,来评估微博的活跃度和传播度,最终推出涵盖资源、角色(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媒介、服务内容、服务过程的高校图书馆微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对全校或者特定群体的阅读推动和影响力不足的现状,郭晶重新思考“阅读推广”工作的定位,认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线应是阅读氛围的营造、“经典阅读”素养的培育、弘扬,辅以专业阅读素养的促进。已开展的阅读推广工作,对成效的评估不够重视,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对师生阅读状况与实际需求掌握不够全面,应重新梳理阅读推广项目并从成效人手进行设计。她列举国际图联制定的《图书馆素养项目的指南》(Guidelines for Library-based Literacy Pro-grams),201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的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武汉市全民阅读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认为目前仍然缺乏面向高校的综合性、系统性、具有实践指导性的评估标准体系,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要注意平衡重绩效评估、轻成效评估的思维。开展评估的难点和关键是建立起长期、规范、持续的阅读数据与内容的收集、统计与分析机制,对相关指标进行跟踪统计和持续调查、分析,从顶层推动,提升对学校相关工作的贡献度,多方联动,调动利益相关者联合参与,采取“从策划到评估再到优化”的闭环推广模式,对校园阅读体系构建与实施进行动态跟踪与测评,根据实践的发展需要强化理论的探索和支撑。

2.5 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质量评价

数字资源带来图书馆到馆率下降,高校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协作学习转型,高校的战略目标也在变革,一些大学的图书馆、计算中心、媒介中心、写作中心或学术写作和指导中心等校内机构和资源受命重组,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知识共享空间和媒介空间、创客空间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如今已成为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较为普遍的模式。

浙江大学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于2012年10月建成并开放,设置学习空间、研究空间、外文特藏研修空间、知识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多媒体空间等9大功能区。王素芳以问题为导向,探究信息共享空间的用户、服务、空间与设备配置、服务效果、服务提升的方向。她通过指标体系设计、问卷调查、馆长/负责人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发现以下问题:(1)信息共享空间的设计与各个高校的特点和管理者的思想密不可分。信息共享空间为学生所欢迎,用户粘度和使用度都比较高。而空间舒适的环境是受到学生欢迎的重要原因。(2)用户对信息共享空间的认知和使用与空间建设的预期目标相悖。尽管空间受到欢迎,但是大多数学生到信息共享空间来仍然趋向于个人安静学习,使用自带设备。创新空间、文化空间、系统体验、多媒体空间使用率都低。(3)用户对服务效果、服务人员的满意度最低。可以说服务人员的素质、空间服务的机制和制度是制约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最大瓶颈。

2.6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贯彻落实

高凡认为2015年12月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反映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需求,在体制机制、馆舍设备、经费、人员、文献资源、服务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对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要求,适当超前地提出了文献信息服务一些方面的工作目标。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规程》将很好的发挥规范指导作用。《规程》如何落地是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既需要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还需要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校图书馆的工作规定和实施细则,更需要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和制定适合本类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标准和评估细则等指导性文件,开展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的评估评价工作,以推进《规程》的落地。邵晶认为目前大学图书馆正处于变革与转型期,需要认真思考大学图书馆如何转型、如何创新、如何变革。具体来讲,在做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时,应契合本校发展规划和要求,来考虑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方向。在考虑拓展创新服务内容时,需要厘清图书馆自身职能与其他单位职能的关系。在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新的理念和做法时,要避免盲目跟风、模仿或照搬。

2.7 《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发展方向

郑建明提出《大学图书馆学报》等学术刊物作为理论阵地,需要引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要引导图书馆学研究注意理论问题的实践化、实践问题的理论化:(1)加强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学信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加强图书馆事业发展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充实与完善图书馆学信息学理论体系;(3)加强图书馆现代化技术方法的研究,在拓展图书馆业务发展新领域的同时,注重图书馆学信息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柯平认为技术与人文的矛盾冲突从来就有,只不过在今天更为突出,以至于造成人文学派与技术学派的分野,人文与技术交合中的混乱现象模糊了学术研究的方向。在图书馆学界,有人文烟鬼与技术酒徒之争,直接来源就是WEB2.0的论战。针锋相对和不乏新思维的论争在中国图书馆学界仍很缺乏。他认为图书馆的未来趋势为:(1)图书馆管理的法制化与规范化及其立体化研究将完善图书馆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标准化三大体系,完善从战略到业务的图书馆管理金字塔结构,以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为制高点,带动业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图书馆法制研究、法人治理研究成为前沿领域;(2)大数据影响下的新一代图书馆研究,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社区与数字图书馆紧密结合,科研数据管理、数字人文和图书馆出版成为新的热点;(3)服务创新的智能化与知识化研究,可视化服务、图像检索、位置信息利用、机器人应用等引发新的服务变革,战略情报分析和嵌入式知识服务起到领航作用,技术与人文紧密结合图书馆服务。郑章飞认为目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在新的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和推动下,图书馆正经历快速转型与变革,原有的理论体系已不能适应,作为本学科国内顶级学术期刊,《大学图书馆学报》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科专家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发布一批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以此推动学科的发展和指导图书馆建设。

编辑部副主编王波在会上介绍了《大学图书馆学报》在2015年的新变化:(1)论文形式更规范,展示信息更丰富。增加了分类号、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简称DOI)、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Open Researcherand Contributor ID,简称ORCID)、通讯作者。(2)封面和内页设计更精美。封面摆脱以蓝天、白云为背景的新建高校图书馆外景展示模式,选择在特殊气象、特定光影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外景照,画面更优美,艺术气息大为提升,更好地展示了新建高校图书馆的风采。内页方面,一是增加了版权页作为扉页,更符合国际惯例;每页增加学报新标识、英文页眉。二是每期选出16页彩色印刷。刊物参加中国期刊协会举办的“2015年最美期刊评选”,获得6687票。(3)继2014年推出适用于IOS系统的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2015年又推出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客户端应用软件,可显示网页版全文及PDF全文,可全文检索,可邮件分发。功能和体验不但领先于图书情报期刊,也领先于国内的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王波认为,学术期刊的根本是发现并发布学术内容,如果发表的论文没有新意,即便是印刷在金子做的纸上,也是失败。故而本次编委会以高端学术论坛替代,希望到会的专家都能将自己的发言落实为论文,发表在《大学图书馆学报》上,刊物的质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就有了保障。

3 会议总结

《大学图书馆学报》编委会主任、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吴慰慈汇聚大家的共识,对会议作了总结。他认为当前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呈现10大趋势:(1)办馆理念现代化,注重人才素质提升;(2)馆舍空间扩大,新馆建设更加现代化,具有先进性和标志性;(3)部门设置和分工更加清晰,发挥创造性;(4)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快速增长;(5)信息组织标准化、规范化;(6)数字图书馆发展;(7)服务用户意识增强,服务用户水平提升;(8)阅读推广逐步深入;(9)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10)不断利用新技术,打造智慧型图书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搜索引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大学图书馆将朝着网络化的大学图书馆群体方向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1)建立信息资源整合体系;(2)以模块化结构为主要形式;(3)提供新型参考咨询服务;(4)提供个性化服务;(5)建设数字化学术交流平台;(6)建立作为知识门户的大学图书馆网站;(7)建立用户主导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8)开展以大学图书馆联合体为主的馆际互助;(9)造就一批有学识、有胆量的人才。他希望《大学图书馆学报》继续坚持办刊方向、办刊宗旨,在这些方向上努力发现人才、挖掘选题,把刊物办得更好。

猜你喜欢

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服务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引导研究性学习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挑战传统的“真人”图书馆发展现状调研
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服务的特点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