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服务业品质 增强增长新动能

2016-12-31

金融与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提质增加值

■本刊特约评论员 梁 达

提升服务业品质增强增长新动能

■本刊特约评论员梁达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显现的一大突出亮点是经济结构发生了积极的重大变化,服务业已撑起“半边天”,在GDP中的比重超过了50%,这是多年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可喜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服务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也需通过提升竞争力、提高价值链实现转型,这些都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另一方面,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意味着我国经济工作着力点更多地向服务业转移,通过构建良好制度环境、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应该看到,我国服务业在加快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总体不高,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部分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看病难、看病贵、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服务贸易长期逆差,服务贸易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服务业人才不足,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

质量关系到服务业的转型发展、效益提升、内需扩大、外贸增长等诸多方面,是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所在。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举措。要发挥服务业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叠加效应,就需要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强化质量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既是培育新消费增长点、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塑造“中国服务”优质形象的现实需求,也是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然要求。

展望未来,服务业有大文章可做、有大商机可觅。各地区各部门及各行各业应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新地位,为服务业发展添动力、增活力。

实践证明,发展有关民生的公共服务,将会创造更多的社会公平;发展与工业相关或本身就能创造很高产值的服务业,将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发展基础设施服务、教育培训等产业,将为中国转向制造业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乘势而为、主动出击,就要在选择中进行权衡组合。

下一步要把质量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质量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和目标所在,提升质量已成为促进服务业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效手段和主要路径。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提质增加值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安徽省沿江城市带第二产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