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原增值税纳税人如何应对“营改增”税制改革

2016-12-31刘霜梅

财会学习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纳税筹划营改增

文/刘霜梅



浅议原增值税纳税人如何应对“营改增”税制改革

文/刘霜梅

摘要:随着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原增值税纳税人应充分认识税制改革对自身企业的有利影响,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加强各项可抵扣业务的管理,并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真正使企业税负降到最低。

关键词:营改增税制改革;抵扣链条;纳税筹划;税负降低

随着2015年5月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很多原增值税纳税人感到很茫然,认为企业已经是增值税纳税人了,营改增税制改革与我企业没有多大关系。到底营改增对原增值税纳税人有没有关系呢?以下从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原增值税纳税人的影响及原增值税纳税人的应对措施三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简述营改增税制改革

现行的流转税制度始于1993年,为了适应现代商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对流转税改革势在必行。李克强总理在营改增税制改革座谈会上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增值税有利于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提升和服务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因此而实现了产业升级。我们要看到,当前是减,未来更利国利民。这为下一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税收制度打下基础。”

财税〔2016〕36号,《财务部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全面推开了营改增试点,征税范围扩大到销售服务、交通运输服务、邮政服务、电信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

增值税、营业税都属于流转税税种。增值税,是指对在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提供营改增应税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其特点是按全部销售额计税,但只对其中的增值征税,实行税款抵扣制,税款随货物销售逐环节转移,最终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款。其性质为以全部流转额为计税销售额,税负具有转嫁性,按产品、服务实行比例税率。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原增值税纳税人的影响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抵扣链条全部打通,进项税额可抵扣范围扩大,原增值税纳税人的总体税负会有所降低。

(一)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对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来说,税负的增减主要是由外购成本决定的。外购项目越多、进项税额抵扣就越多,税负也就越低。外购成本可抵扣范围的变化对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影响主要列举以下几方面的例子:

1.购入不动产及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抵扣。一直以来,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等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能否抵扣是税企两家争议的焦点。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的公告中明确规定用于以上设施、设备等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平息了原税企两家的争战。

2.收到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进项税额抵扣。营改增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购进原材料等发生运输费用,如果取得运输企业开来的专业发票,可以按照7%的税率抵扣进项税额。其中:专业发票可以是普通发票,也可以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普通发票未纳入防伪税控,所以存在无法联网识别票款是否一致、是否虚开发票等的弊端。营改增后,运输服务业的增值税税率改为11%,并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可以抵扣,这就很大程度地堵塞了在没有真实交易情况下票款不一致及虚开发票等的漏洞。

3.取得住宿服务、培训服务、物业管理、保险服务、不动产租赁服务等服务费用的进项税额抵扣。营改增后,住宿费、培训费、物业管理费、保险服务费、不动产租赁费这些服务费用都纳入了增值税抵扣范围,原来按含税金额计入成本费用,现在改为按不含税金额计入成本费用,不仅减少了增值税,还降低了成本费用。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原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营改增后,原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从5%降到了3%,以年收入80万元为例,原年应纳税额为4万元,现降为2.4万元,降了1.6万元,税负降了40%,这也是李克强总理强调的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一个特例。

三、原增值税纳税人应对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措施

营改增后,原增值税纳税人能否顺利做到税负只减不增,还需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筹划。原增值税纳税人应全方位剖析营改增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防范和化解涉税风险。纳税筹划到位,税负会降低,如果筹划不到位,税负反而会上升。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一)业务管理

对现有取得营业税发票源的业务进行梳理,设计出适合自身企业特色的最佳业务组合,制定出合理的流程制度,加强对抵扣链条业务的管理。

(二)合同管理

对原合同进行逐项梳理, 如工程项目,其他服务项目,哪些是续建项目,哪些是新建项目,审阅上述项目的合同版本,及时修订和规范营改增后的合同文本,重点关注合同中提供发票类型,提供发票时间,价税分离,甲供材料清单等条款。

(三)招标管理

在工程项目招标时,要求投标人按工程项目清单报价,报价包括人工费、设备租赁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利润等项目,各项费用应不含投标人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若工程项目含较多可由甲方采购的设备、材料、应分开招标,由建设方单独采购,并在发包时判断是否是甲供工程。

(四)发票管理

1.对目前正在实施的工程项目不动产租赁项目、保险项目等进行梳理。哪些已取得发票,哪些未取得发票,建立备查登记薄,5月1日前完成付款的应取得营业税发票,于5月1日后原则上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财务部门应将未开票信息传达给各业务部门。

2.对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业务进行梳理,做好时间节点的过渡,营改增后应索取合法有效的税率为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3.尽量避免出现滞留票

滞留票是指销售方已开出,并抄税报税,而购货方没进行认证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1)一般纳税人只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在180天内都必须认证抵扣,经核实不属于进项抵扣范围的,一律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从而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与抵扣数据信息比对一致,消除滞留票。

(2)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往来购销业务都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应当开具普通发票,因为普通发票未纳入防伪税控。

(3)系统之前不能比对出滞留票数据信息。目前,由于购销往来业务开具普通发票而造成的滞留票问题一定存在,这方面的信息资料无法查找,势必给不法纳税人造成可取之机。

(4)已被红字冲销的专用发票,在提取滞留票信息资料时,应修改程序将这部分滞留票信息筛选出去。

(五)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信息进行梳理,及时完善营改增范围内的供应商一般纳税人信息,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做供应商,确保扣除进项税后的采购成本最低。

(六)关联交易管理

中国人向来讲究趋于安定的习惯,而拥有属于自己的住宅便是这种思想的核心。离婚率提高、复合家庭减少会令居民户数增加,对住宅需求的显著增加,成为城市住宅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

梳理现有的内部关联交易,包括资金借贷管理咨询服务等。对营改增的新变化,提前做出应对,降低税务风险。

(七)会计核算管理

针对营改增的会计核算发生变化,应对相关的业务单据格式、业务单据传递流程、会计核算办法和信息系统进行调整。认真研读有关营改增的财税政策,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避免因账务处理不当造成税款罚款及滞纳金的损失。例如: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中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称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以及2016年5月1日后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如果忽略这项规定,就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八)其他管理

企业应尽量减少视同销售与进项税额转出;其他成本费用尽量获取专票;因增值税是价外税,在取得专票时,尽量避免供方虚抬物价,争取进项抵扣最大化。

综上所述,营改增税制改革,为企业打通了抵扣链条,原增值税纳税人应充分认识税制改革对自身企业的有利影响,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加强各项可抵扣业务的管理,并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真正使企业税负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财税〔2016〕36号,财务部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

[2]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5号《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暂行办法》.

[3]有关营改增的培训资料.

(作者单位:山西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上接(第176页)

作中。当前,大多数工业企业对纳税筹划有一定认识,也有一定的实践意识,但是纳税筹划、核算等具体工作还未得到有效落实。所以,工业企业应把纳税筹划这项工作纳入到日常生产和经营中,纳税会计负责人员应深入掌握企业的产品工艺设计到物料、产品出入库相关票据的索取等环节,进而结合纳税管理及筹划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予以调整,最大限度的降低税负。另外,工业企业还应积极做好纳税筹划的核算工作,通过选择供应商开展筹划增值税工作,如果供应商为一般性纳税人,那么需要开具增值专项发票;如果供应商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可在对比产品抵扣增值税差和产品价格产基础上选择供应商,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4.集中商议,有效预防风险

当前,工业企业的纳税管理及筹划工作通常是由自身的纳税会计人员进行研究和制定的,而制定出的纳税管理及筹划方案会对企业经营、生产等部门带来不同程度影响。所以,在确定制定好方案后,不但要综合考虑企业各部门的意见,同时还应请相关专家参与研究和讨论,以明确方案的可行性,并要对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完善方案,进而提升纳税管理和筹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效预防和控制纳税筹划的风险。

四、结语

总之,纳税管理和筹划是现代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而又严谨的工作,是减轻企业税负,提高经营利润的重要路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工业企业应积极掌握纳税筹划技巧,提升认识,将纳税筹划贯穿到生产经营中,做好纳税管理和筹划工作,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1]安小戈.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9(12):159-160.

[2]李建军.浅议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必要性与筹划技巧[J].商业文化,2011,10(9):507-508.

[3]饶莉.企业财务管理与纳税筹划相结合的探讨[J].财经界,2009,12(7):155-156.

[4]梁金莹.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1,10(5):377-378.

[5]翟继光.中小企业税收筹划政策与税收筹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241-242.

(作者单位: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纳税筹划营改增
探讨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
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税务会计师在中小企业的作用及认识探究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营改增试点企业纳税筹划要点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