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2016-12-31茜,闵

现代计算机 2016年9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建设

耿 茜,闵 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 211156)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

耿茜,闵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京211156)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对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在学习和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中的不足,提出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类专业;专业建设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业的认证机构对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进行专门性认证,为相关工程专业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国际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互认的重要基础。《华盛顿协议》是签约方最多、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也是加入其他相关协议的门槛和基础。

我国自2006年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认证工作已覆盖高等工程教育的14类45个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对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

2013年6月19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全票通过接纳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标志着中国的工程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意味着中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也意味着全面推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大势所趋。

2 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概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因为应用的细化分工,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我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计算机类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理、工兼备,由多学科领域理论与技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形成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经过数年的建设,2010年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评估院组织的专业抽检评估,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和软、硬件教学平台均获得了现场评估考察专家组的充分肯定。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教育厅、商务厅共同审定的首批“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2011年开设的软件工程专业,遵循高起点、高层次的办学宗旨,重视专业建设,于2015年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审,专业建设成果与办学质量获得了评审组专家的一致好评。

3 以专业认证促专业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合格性认证,不进行水平评估或横向比较,只判定专业办学是否达到基本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依据是认证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的通用标准规定了所有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7项指标,分别是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计算机类专业的补充标准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条件3个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认证要求[3]。计算机类专业应该对照专业认证标准,从解读指标、突出工程和持续改进3个方面加强专业建设,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4]。

(1)解读指标重理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评估的对象是全体学生[5]。近年来,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提高生源质量;通过课内、课外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辅导和指导;重新修订了转专业办法和学分认定规定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培养的需求。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跟踪与评估方面形式单一,主要以课程考试结果为判定依据,因此应该全面改革考评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评机制,尽早实现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全学程进行记录和评价。

培养目标要符合学院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所有合格毕业生预期发展需要,且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和修订。在专业建设中,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和学生对培养目标有足够的理解,需要通过更规范的过程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修订。要特别注意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并完整保存所有的相关记录。

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对应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等12条指标,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必须有相关机制来提供保障。

为了促成毕业要求的达成,计算机类专业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必修、选修课程的全面梳理,调整了课程结构和课程学时,围绕着“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整合优化了基础课和专业课,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先进性。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以课程嵌入的方式,聘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行业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将项目开发经验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

对照认证标准,引入专业认证“目标导向”的理念进行专业建设,在课程体系方面要加强主干核心课程建设,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要使每位教师和学生了解每门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和提升学生能力中的作用,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实现目标要求。因为师资招聘和考核体系的原因,专业教师的工程背景尚不能完全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应该进一步增加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同时应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为培养“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的毕业生目标提供师资保障。对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要明确其对于达成培养目标的支持关系并充分利用,同时方便所有学生的使用。

(2)突出工程重实践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因此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重点突出了对工程实践性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要求毕业生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能够“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等。要求教师具有足够的工程经验,“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要求课程体系中“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要“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计算机类专业一直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置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到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占比30%左右。并且大力开展创新实验室日常活动、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省级科创训练项目及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法律、安全、资源、环境、管理等大工程意识的培养;要进一步增加工程教育和实践的比重和力度,特别是要增大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工程设计课题比例。

通过校企合作,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引进企业资金和设备,在校内建设了以企业命名的“网络系统集成实验室”、“服务外包实训实验室”、“科技创新实验室”等,为教学搭建了适合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不但使实训内容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也锻炼了年轻的教师队伍,使青年教师们进一步熟悉了行业标准、规范及项目开发过程,丰富了工程实践经验。此外,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机制,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在校内开设了“青年教师Java EE培训班”,有78%的专业教师参加了“访问工程师”项目。为了进一步丰富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还需要健全有利于鼓励教师在职培训的激励机制,以更有效的手段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3)持续改进求发展

专业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不断整改提高,才能适应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持续改进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之一,除了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第4项就是“持续改进”,对持续改进的要求还体现在其他几项指标中。例如,在第1项“学生”中要求“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在第2项“培养目标”中要求“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在第6项“师资队伍”中要求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在第7项“支持条件”中要求“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

建设合理、完善的监控、评价、跟踪反馈机制是持续改进的重要保障。

按照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学院已建立了党政干部、专家骨干、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建立了评教、评学系统,建立了教学事故预防和监控机制等,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但这些规定和制度更多地是关注教师的授课态度、教学方法及课堂效果等,未能有效地体现对课程体系设置和毕业要求达成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完善和修订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标准和监督体系等,加快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更好地监控教学环节和过程,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此外,虽然对试卷、毕业论文等教学过程中直接数据的保存建立了完备的规章制度,但对有关教学活动、课程调整、会议座谈等环节的数据缺乏明确、有效的管理制度,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机制以避免教学数据的缺失。

专业要持续不断地改进发展,除了需要完备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质量评价包括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校内评价涉及教师教学水平、专业教学环境、学生素质和活动等多方面。社会评价来自用人单位、研究生培养高校和社会舆论。在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中,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积极进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但轻视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在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并且未能体现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的闭环反馈作用。同时,有关毕业生信息的反馈渠道尚未健全,需要将相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定期走访用人单位,通过校友会了解校友的工作情况和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召开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友、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门、企业的座谈会等,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处理,及时地反馈、整改,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毕业要求的修订,有效地促进专业的发展。

4 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目标导向”,注重“持续改进”,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旨在保障工程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计算机类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通过对照专业认证标准,找出差距,提出措施,不断改进提高,可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第一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问世”[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5987/201411/178168.html.

[2]关于2016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工作的通知[EB/OL].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网站. http://ceeaa.heec.edu.cn/news.php?news_id=137. [3]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EB/OL].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网站. http://ceeaa.heec.edu.cn/column.php?cid=17.

[4]毛羽刚,朱培栋,徐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4(20):38-41.

[5]支希哲,罗向阳,张清江.专业认证标准指导下的工科专业内涵建设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2:103-106.

耿茜(1963-),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闵芳(1980-),女,江苏宜兴人,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技术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Related Majors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GENG Qian,MIN Fang
(Nanhang Jincheng College,Nanjing 211156)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building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and research on the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rgeting the def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related majors,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related majors.

Key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Computer Related Majors;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收稿日期:2015-12-31修稿日期:2016-03-01

作者简介:

文章编号:1007-1423(2016)09-0044-04

DOI:10.3969/j.issn.1007-1423.2016.09.011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No.2015JSJG564)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建设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