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新的平衡
——2016司库管理策略解析

2016-12-29萧经涓编辑王亚亚

中国外汇 2016年12期
关键词:管理者企业

文/萧经涓 编辑/王亚亚

寻找新的平衡
——2016司库管理策略解析

文/萧经涓 编辑/王亚亚

在市场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之前,财资管理者的任务是以谨慎和高度专注的精神,引领企业安全度过这一段难以预测的时期。

在过去几个月里,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这一切都对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财资管理人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变迁,而企业和投资者对这些变化的回应也使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利率等波动不断。

虽然市场的发展会对企业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但根据各个企业所在行业、地区以及成熟度,财资管理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影响企业运营外部环境的关键市场主题,并运用这些见解来推动业绩的提升。

关键市场主题

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在国内产业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GDP逼近11万亿美元大关的庞大经济体。根据全球知名经济和金融分析机构IHS Global Insight的分析,2010年至2014年,中国名义GDP平均增长率为14.3%。美国经济增长曾在20世纪90年代拉动了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之类似,中国的经济增长在21世纪的前十年也帮助了其邻国和贸易伙伴。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也成为全球市场波动的一个基本原因。尽管增长减速,但中国仍在继续推动建立更加广泛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为本国私营和国有企业创造了海外扩张机会,而自由贸易区数量的增长也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人民币也已成为一个主要贸易货币,并将自2016年10月起正式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储备货币篮内。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放缓导致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从2011年开始,大宗商品价格逐年下降,2016年年初更创下新低。石油价格从2008年每桶145美元的巅峰价格一路暴跌,2016年1月份一度跌破每桶30美元大关,目前在30—50美元的区间内徘徊。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原材料需求减少,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也有所下降。标准普尔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跟踪从石油到棉花和牲畜等所有大宗商品的价格,目前其水平大约仅及五年前的一半。

利率政策日趋分化。另一个影响全球经济的因素是利率的变化,尤其是成熟市场利率。美国于2015年12月开始十年来首次加息,发出了美国经济相对走强的信号,尽管来自中国和大宗商品市场的不利因素让进一步加息的计划变得复杂化了。但另一方面,欧洲和日本则仍在推进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大。日本央行于2016 年2月对法定准备金实施零利率,并对超过2015年平均余额的超额准备金征收负利率。

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经济增长率下滑。其一,美国经济的相对强势已使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贬值了20%— 30%,接近其自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币值下跌已经对新兴市场的回报率构成沉重压力,尤其是对那些使用美元工具借款的投资者而言。然而,尽管许多预测者预期新兴市场货币将继续贬值,但最近几个月一些市场已经出现企稳和震荡减轻的迹象。其二,新兴市场的GDP增长率也继续保持回落态势,令新兴市场企业的融资受到挤压,资源受到限制。其三,外商直接投资(FDI)进入新兴市场的速度有所放缓。本土市场增长有限,迫使新兴市场的企业转战别处寻求扩张。FDI从新兴市场流出的规模已从2009年的235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4700亿美元,增加了一倍。相比之下,成熟市场的FDI外流则呈现逐渐放缓的态势。

电子商务和科技发展颠覆了产业格局。面对低增长和高震荡的市场环境,科技和电子商务行业继续不断扩大。从全球来看,电商企业的增长率预计是传统实体店的10倍。新的渠道和创新也为企业和金融部门提供了重塑已有业务运作模式的机会。许多行业都面临新企业、新商业模式的颠覆性挑战,而原有企业也都在利用技术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重新改造。这股创新大潮的主导力量之一是“金融技术”。2014年,金融技术部门获得的投资达到120亿美元左右。虽然这一金额有半数以上用于零售银行业务的应用软件,但在企业营运资金优化、数据和风险管理以及企业支付服务等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涌现。全球性银行也对这些领域投入巨资,与金融技术企业和客户联手合作,推动创新,并可持续改进。

司库管理的五大战略重点

随着全球经济实现新的平衡,市场波动终会消退。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谁能在成功应对短期挑战的同时播下长期发展的种子,谁就能最终收获胜利的果实。财资管理者应该重新思考现状,制定战略,探索新领域,以增强灵活性、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五个重点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修订及改进内部政策,为非常规事件做好准备。重新审视和完善内部政策,以确保其在面对诸如日本负利率这一类非常规事件时能够发挥重要而适宜的作用。明细的司库管理政策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为管控资产负债表风险和资本融资提供指导和控制。财资管理者应在司库风险管理框架内管控短期波动性,同时帮助企业实现长期计划。与公司管理经验丰富的外部顾问机构一同审核各项政策,可以帮助财资管理者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避免因僵化地处理问题而导致问题在未来更趋复杂化。

二是优化运营流动性和运营资本。随着投资机会和融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稀缺,财资管理者需要在持有适量的现金头寸以及优化风险和回报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对于战略性现金,应以保护原则为重,同时提高收益率;对于经营性现金,需要通过流动性解决方案,使现金适时、适情获得最佳使用,进而提高利用效率。有些财资管理者可能还需要考虑削减投资计划,转而专注于强化流动性。银行合作伙伴可以帮助进行对现金流模式的深入评估,以确定现金最佳水平,并制定策略实现有效部署。

三是积极主动对外汇波动进行全面管理。在管理外汇风险方面,要考虑金融和运营领域的所有可行方案。例如,在业务运营层面,财资管理者可以研究以本币开具发票,调整定价;而在财务层面,可增加本地市场的融资比重,加强衍生工具的使用。重要的是,应充分了解业务流程所涉及的货币风险,充分评估直接和间接外汇敞口,并对所有战略选项予以通盘考量。

四是提高运营效率。对业务价值链,要从头到尾进行详细规划,全面评估外部市场波动通过价值链渗透所产生的影响,以根据变化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来制订最优策略。与此同时,财资管理者还应考虑可以提高流程效率的长期项目,如供应链融资或再开票或集中交易中心,使运营资金产生更多的生产力。专家顾问可以帮助查明低效率的原因,据此确定基本结构上的改进措施,特别是一些大规模措施,如设立共享服务中心或区域财资管理中心。

五是运用新科技,实现财资管理转型。财资管理者需要做好准备,为不断变化的业务动态提供支持,并利用新的技术,来满足对宝贵的实时信息不断增加的需求。他们应立足于确定可持续的科技投资机会,积极主动地研究商业计划和财资管理系统平台。他们应与首席投资官密切合作,制订与管理转型路线图相一致的长期计划,建立具有成本效率的标准化任务处理流程,提供具有附加值的信息,解决新的网络安全隐患。

总而言之,在市场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之前,财资管理者的任务是以谨慎和高度专注的精神,引领企业安全度过这一段难以预测的时期。通过专注于这五个关键领域,财资管理者可以通过优化资本使用,降低外部市场因素给业务流程带来的风险,有效支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终极目标,并在新的市场挑战中茁壮成长。

作者系摩根大通资金服务部亚太区解决方案和资深咨询服务顾问

猜你喜欢

管理者企业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管理者,你会给下属多少反馈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窗口和镜子
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军事装备市场准入管理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