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关系基础探析

2016-12-28张碧波

金融经济 2016年16期
关键词:生产力分配中心

张碧波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经济学部,贵州 贵阳 550028)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关系基础探析

张碧波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经济学部,贵州贵阳550028)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经济确定在一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这是因为,生产关系的涵义界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生产关系的实践性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性;生产关系的能动性保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可能性;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渐进性。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经济新常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政治经济学作出重要论述,要求开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首先一点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是解决“发展为了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保障。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命题就是要把经济确定在一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遵循与贯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生产关系的涵义界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

一定生产关系需要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判断生产关系优劣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促进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因此,生产关系除了要界定其范围,还要求反应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在范围和生产力适应要求上界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包含两点,一是以人民为中心应包括哪些内容,或者说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程度。

生产关系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尚不完善,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基础性问题[1]。但是,一般而言,生产关系包含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所结成的经济关系。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集中反应,以人民为中心的探讨必须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

从生产环节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资本来发展生产力,生产过程还需从属于资本。从生产内部来看,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不可避免,以人民为中心的生产需要探索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包括规范生产时间、保证生产卫生条件等。从生产的外部性来看,需要加强资源环境的约束力。从分配环节来看,需要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分配结构来看,需要改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从消费环节来看,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以满足人民新的消费需求。此外,还要改善人民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信贷、消费服务等配套措施的供给能力。

二、生产关系的实践性意味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性

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生产关系是由人在实践中创造的,生产关系的实践性由此而产生,它是由具体的、现实的人在经济生活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生产关系实践性的塑造有两个条件,第一,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创造生产关系的活动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进行,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这在两方面影响生产关系,一是生产方式方面。不同生产方式下人们必定结成不同的生产关系,在以工厂手工业和小农经济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相互之间比较独立,生产关系也相对封闭。在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工与协作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形成广泛的联系与互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冲突屡见不鲜。二是在生产成果方面。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社会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以及相应形成的物质劳务成果是一定的,这在客观上限定了人们可以占有和分配的利益。第二,社会主体之间的力量关系。生产关系是由社会的主体力量结构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在占有与分配社会生产力的资源与利益的实践中生成的。[2]这就是说,主体结构是社会生产关系形成中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体结构的形成是历史的过程,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表现为利益团体或阶层。社会主体力量之间的作用与平衡是生产关系变动的原因。在社会主体结构中,当社会积极力量在生产及分配中占据主导时,生产关系表现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消极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实践本质对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是,保证人民的实践主体地位,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作用,保障人民公平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本要求。二是要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锻造着和推动者。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是要创造人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在分配领域,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表达。破除利益固守的藩篱,改善分配关系,调动人民生产生活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生产关系,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四是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方向,对全社会资源和力量的利用才能体现人民价值导向,对全社会成果和利益的分享才能做到公平。

三、生产关系的能动性保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可能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但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同样存在,决不可忽视,这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实践特性的体现。如果坚持唯生产力论或唯经济基础论,那就会导致机械性生产关系理论,是机械唯物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道路不符。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3]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不能否认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不是毫无依据的自由作为。

从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来看,我国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及个体农业的改造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前提下进行的,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这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我们在充分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是对所有制变革的历史性胜利。但是,在那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超前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为了尽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将生产关系频繁升级,在全国范围内搞人民公社,以人的主观意志代替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及时调整,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生产关系逐步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我们在引进先进生产力的同时并没有建立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经济制度。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们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调整,极大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因此带来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繁荣。

我国建国后的实践表明,为了保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确立与完善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关系。从建国以后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发挥生产关系能动性的根本保障。其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再次,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最后,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础上,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在二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此外,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减少贫困,保证到2020年我国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体现。

四、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渐进性

生产关系的历史性特征不言而喻,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关系应随之调整。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及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生产总产品的数量、质量及结构相对确定,这就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范式。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来看,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核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但这个过程漫长而曲折。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内涵逐渐丰满的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自由王国”才能充分展开。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可以包含几层意思,在物质和精神需求方面,要能得到全面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心智、思想及能力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等等。

不可否认,资本是时代主题,是反应一定社会生产力的经济范畴,是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意味着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充分发挥资本的作用。从生产过程来看,资本的内在冲动与市场的外部竞争压力引起资本本身对利润的无限制追求,生产过程中的压迫与紧张不可避免,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身心上的伤害不可避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发挥资本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尽量减少资本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伤害,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从分配关系来看,利润和工资此消彼长的关系是造成分配领域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改善收入分配关系要在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下,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入手,提高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两者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本组织生产的方式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交往的性质,资本对自然力的肆意利用与掠夺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恶性交流,这是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增强,加强对资本的规制,发展循环经济,进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恶性关系,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努力方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 渔夫、 牧人或批判者。”[4]可以看出,那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以后达到的状态。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个性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下,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打上时代的烙印。

[1] 马文保.现状与问题:马克思生产关系思想研究[J].哲学研究,2015,(6):27-30.

[2] 鲁品越.生产关系理论的当代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1,(1):14-2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7.

猜你喜欢

生产力分配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