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村(Global Village)

2016-12-27陈海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卢汉麦克感官

陈海

地球村(Global Village)

陈海

“地球村”(“Global Village”)是媒介学者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在麦克卢汉早期代表作《机器新娘》(1951)中就已经萌芽①麦克卢汉在《机器新娘》一书的第一篇《报纸头版》中谈到了量子论和相对论物理学,他认为,它们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的许多真相,给我们新的解读方式、新的洞察力,并使我们了解宇宙的结构”,并进一步指出,“这两种理论说明:从今以后,这个行星已经结为一个城市”。这是“地球村”之意的最早表达。参见[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在他与埃德蒙·卡彭特合著的 《听觉空间》(1960)一文中明确出现①“Postliterate man's electronic media contract the world to a village or tribe where everything happens to everyone at the same time:everyone knows about,and therefore participates in,everything that is happening the minute it happens.Television gives this quality of simultaneity to events in the global village.”Acoustic space.(with Edmund Carpenter).In Edmund Carpenter and Marshall McLuhan,eds.,Explorations in Communication:An Anthology(Boston:Beacon Press,1960),pp.65-70.,在《谷登堡星汉》(1962)和《理解媒介》(1964)中成熟,最后在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战争与和平》(1968)和遗著《地球村》(1989)等著作中作为关键词出现。自从引入中国学界,“地球村”就成为一个传播学界的“热词”被广为传播。然而近年来,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审美内涵逐渐被国内外学界发现。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研究部负责人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 (Dominique Scheffel-Dunand)教授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金惠敏研究员对此贡献巨大。金惠敏指出:“我们只是在媒介的意义上生活在‘地球村’,然其根底里则是一个美学的或曰感性的概念。通过‘地球村’以及电子媒介所创新的‘听觉空间’,麦克卢汉发起了对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上的理性主义的猛烈批判,同时在电子媒介的世纪看到了古老的整体感性的新生,看到了艺术或生态的复苏。”②金惠敏:《理解媒介的延伸——纪念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发表50周年》,“麦克卢汉/媒介研究与当代文化理论”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序言,2014年9月21日。他还认为,“地球村”的美学性在于“首先,‘地球村’意味着一种‘同时性’;其次,这种‘同时性’只发生在‘感觉’层面;那么,再次,众所周知,感觉的便是美学的”③金惠敏:《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地球村”》,《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3日(6)。。这些观点对理解“地球村”的美学内涵十分重要,但金惠敏并没有对“地球村”的完整内涵进行梳理,下面我们就从时空、媒介、思维和美学等四个层面把握麦克卢汉“地球村”的完整内涵。

从时空层面看,“地球村”意味着由电力技术造成的时空压缩、全球一体的状态以及由此状态引发的后果。麦克卢汉认为,“电磁波的发现已经重新塑造了所有人类事务的同步 ‘场’,从而使人类大家庭存在于‘地球村’的条件下”。④Marshall McLuhan.The Gutenberg Galaxy: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11.p.36.这里有三个意思:其一,电磁波或电力技术是“地球村”出现的原因;其二,“地球村”其实是电磁波具有的“场”的类比,而非实际存在之物;其三,“场”的后果是重新的“部落化”。麦克卢汉用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来描述人类历史历程。谷登堡时代之后,人类将在电力网络或电讯技术下进入“重新部落化”的历史阶段,即“自从电磁波发现之后,部落化是我们唯一的出路”⑤Marshall McLuhan.The Gutenberg Galaxy: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11.p.249.。他的“重新部落化”是时空聚散,但也指由电力技术联系起来的个体之间的即时互动。

“地球村”的媒介特征就是即时互动。麦克卢汉认为,“在口语社会中,社会组成部分的相互依存是社会总体结构中原因和效果即时互动的结果。这是一个村庄的特征,或者因为电子媒介,这也是地球村的特征”。⑥Marshall McLuhan.The Gutenberg Galaxy: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p.25.他的意思是说,“地球村”既借助电子媒介达到对时空的跨越,同时又基于电子媒介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当然我们知道,这样的即时互动基于数字技术对世界的编码。因此,“互动”的只是对象的编码而不是对象本身。因为数字编码无法对“肉身”进行,“肉身”天然具有抵抗编码的牢固性。在此意义上,“肉身”当然是反数字化的。我们无论如何通过技术扭转时间和空间,扭转的也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字时空,而“肉身”总是牢固地在那里(数字技术辅助基因工程实现人体寿命的延长则是另一个问题)。这也是“地球村”即时互动含义的局限:“地球村”时代的媒介是一个忽视身体存在的媒介,我们的身体永远不可能在一个“地球村”之中,而是被时空分割的存在。

从思维层面来看,“地球村”具有整体性和共时性特征。整体性和共时性来自麦克卢汉多次提到的量子论和相对论。在《机器新娘》的第一篇《报纸头版》中,麦克卢汉这样评价量子论和相对论:它们“使我们了解世界的许多真相,给我们新的解读方式、新的洞察力,并使我们了解宇宙的结构”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这两种理论说明:从今以后,这个行星已经结为一个城市”②同上,第3页。。不用在意麦克卢汉说的是“村落”还是“城市”,因为它们都是对地球这一个本来无比巨大的对象进行的空间压缩。关键在于麦克卢汉认为造成时空压缩的正是量子论和相对论这样的新理论和新思维。它们的威力在麦克卢汉看来绝不仅仅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而是如他多次强调的那样,其威力在于对人思维方式的改变。量子论和相对论变为技术,技术又变为工具,这些工具带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共时性特征。如果我们承认技术及其衍生工具的塑造性,那么整体性和共时性的技术和工具也必然会塑造我们。它不仅作用于人的外在行为,更作用于人的内在心灵。在“新批评”语境中成长的麦克卢汉自然不会忽视整体性和共时性对艺术和审美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地球村”的美学内涵加以探讨。

“地球村”的审美内涵包含感官、感觉和人与对象的关系三个层面。从感官上看,电子技术导致了“感官的电子膨胀”。麦克卢汉同意“(德日进)用毫不批判的热情接受了我们各种感官的电子膨胀。这种感官的电子膨胀构成了一张宇宙膜,将整个地球囊括其中”③Marshall McLuhan.The Gutenberg Galaxy: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p.37.。美学的源头是感性,如鲍姆嘉通所说,美学是在理性视野内对人的感性能力的探讨,那么“感官的电子膨胀”就必然撬动了美学的基石。进一步,“感官的电子膨胀”导致了感觉的电子化。感觉总是来自对象的感觉,如果人的感官发生巨变,那么对对象的感觉也必然发生变化。麦克卢汉所说的人的感官延伸是电力技术导致的,其结果是感觉的听觉化、即时性、共时性等。我称之为感觉的电子化,或电子化的感觉。最后,感觉的变化改变了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麦克卢汉指出:“借助电力媒介,我们到处恢复了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仿佛以最小的村落尺度恢复了这种关系。这是一种深刻的关系,它没有职能的分配和权力的委派。有机的东西到处取代了机械的东西,对话代替了单向的讲授。”④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critical edition).Corte Madera:Gingko press,2003.p.341.基于电子技术的面对面对话改变了人际关系,也改变了对话者的情感,进而改变了对话者之间的审美体验状态。当然这种改变并不全是指向和谐。麦克卢汉专门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广播使信息传播加快,信息加快同时又加快了其它的媒介。它确实把世界缩小为小小的部落,造成了‘村民’难以填平的闲话、传言和人身攻击的欲壑。”⑤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critical edition).p.408.的确,技术可以压缩时空,但人际关系并不一定会因为时空压缩而和谐,就如不会因为时空延展而冲突一样。应该承认的是,虽然前电子时代也有“闲话”和“传言”,然而在当代,它的威力正变得越来越大。居伊·德波在其《景观社会》中对此深有感触:“费尔巴哈判断的他那个时代的‘符号胜于物体,副本胜于原本,幻想胜于现实’的事实被这个景观的世纪彻底证实。”⑥[法]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30页。他所指出的正是当代电子媒介语境下新的审美关系。

综上所述,从时空、媒介、思维和美学四个层面来考察,“地球村”概念首先指时空压缩的状态,进而指即时互动的媒介效果,还具有整体性和共时性特征,最后成为一个美学概念。也正因此,“地球村”概念至今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阐释力。

陈海,西北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与文化理论。

猜你喜欢

卢汉麦克感官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解放昆明:起义义举中有憾事
感官训练纸模
卢汉巧与蒋介石周旋—昆明起义前的一场尖锐斗争
是捍卫还是曲解?
感官训练纸膜
卢汉与云南起义
2017年西麦克展览公司展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