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研究

2016-12-26王乔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教学研究

王乔

摘 要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思想性的人文学科,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既能履行英语教师的德育责任,弥补传统学校德育方式的不足,又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相关理论为支撑,融合多种学科教学和道德教育方法,将德育渗透到日常英语教学中,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教学研究

0前言

传统的学校德育将德育主体一分为二即“专门的德育工作者”(如班主任、德育课程教师)和“非专门的德育工作者”,致使德育责任的分离,德育工作者只管德育,科任教师只管教学。具体到英语学科中,英语教师往往专注教学而忽视学生道德情感需要,既影响英语学习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德育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英语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德育渗透概念

学校德育从存在形式上包含显性道德教育和隐性道德教育,而隐性道德教育形式则主要表现为德育的渗透。“德育渗透”源于“隐性教育”,或者“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隐性课程”一词是在《教育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日本学者岩桥文吉也说过:“道德教育如不关心隐蔽课程,期望得到满意效果是不可能的。” 我们认为,其他学科与专门的道德学科的关系实质从作用方式上说就是“间接德育与直接德育”,其他学科与道德学科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学校德育的整体。

2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的理论依据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最终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并提出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进行道德认知教育。Raths提出的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在进行德育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澄清他们已有的价值观。现代教育家诺丁斯提出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主张将德育融入一切教育中,尤其注意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问题。根据以上理论,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学科知识教育的融合,以实现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同步发展。

3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方法

3.1思维训练法

思维训练法以学习道德知识、学科知识和提高道德思维能力为侧重点的方法,又可细分为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讲授法,以教师的语言为媒介,系统地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情感表达的教育方法。谈话法以师生交谈的方式开展相关知识教学和价值引导的教学活动的方法,具体类型又分为提问和对话。教师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方法多是教师提前预设问题,与学生互动。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观点、澄清价值、得出结论。讨论法重点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的交流与探讨。在前文中我们提到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与拉思斯的“价值澄清”的方法都是不错的讨论法。

首先,利用讲授法。以人教版新课标英语必修1第1单元为例(NSEFC Book1 Unit1),该单元主题是友谊,第一篇阅读课文是“ANNES BEST FRIEND”。教师需要介绍,安妮是谁?她来自哪里?为什么要学习她?她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有着什么样的遭遇?这些内容都应是英语教师在导入阶段通过讲授予以解决的。其次利用谈话法。仍以英语必修1第1单元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好朋友的品质是什么?如何能交到好朋友?至于讨论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让学生辩论,其中有一些适用于谈话法的问题可以作为讨论法的话题。在讲授NSEFC Book6 Unit4 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单元时,就可以让学生围绕“全球变暖的利与弊”来开展讨论。

3.2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侧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具体的实施途径有三个方面:教师关怀、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教师关怀往往决定了师生关系的好坏。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积极的情感投入不仅增进师生的友谊,建立彼此良好的信任关系,而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环境陶冶,重点突出特定环境的设置,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环境因素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艺术陶冶,是指通过运用与艺术相关的手段让学生感知美,大致相当于部分教育学家提出的道德美育一说。

在NSEFC Book1 Unit4 Earthquake中,教师可以播放地震发生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地震的恐怖,让学生有一种危机意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有不少与艺术相关的单元如:NSEFC Book2 Unit5 Music(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深化对音乐的认识,增添音乐欣赏趣味性。学生们尤其喜欢谈论歌手和歌星,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一举两得。

3.3理想激励法

理想激励法是指以一定方式促使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德育方式。新课标教材中出现了不少励志人物或成功人士。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教授如NSEFC Book1 Unit5 Nelson Mandela(曼德拉),NSEFC Book4 Unit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袁隆平)等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搜集和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及所作所为等信息。让学生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讨论这些人物人格品质。

除了他人的榜样示范,教师更要注意自身的人格示范作用,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4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价值的领悟以及对道德行为的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的方法。道德实践基本形式有:模拟活动、社会实践。美国教育家谢夫特曾提出“角色扮演”的教育阶段理论。在有限的课堂实践中,模拟活动往往比较耗时,需要精心准备。

案例:笔者在某中学进行Global Warming(全球变暖)一课教学时,设计了一个环节——假设中央九台进行一期有关全球变暖话题的访谈节目,要求各行各业代表进行讨论。学生六人一组,分别扮演主持人、政府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环保专家、气象学家、普通市民、农民等角色。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锻炼思维能力,既能检测学生所学,又能让学生输出,将所学进行现实应用,既提高自身英语表达能力,又增强自身地球公民意识和环保意识。每个小组均得到机会在全班进行表演,虽然学生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表达并不顺畅,但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参与度极高,气氛热烈,他们最后得到共性认识,善待地球,从我做起。

以上就是德育渗透的具体方法介绍,在具体教学中,德育方法本身应该是丰富的,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不能只采用某一种德育方法,而是要注重德育方法的整合,形成符合自己的德育方法模式。

4结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它应贯穿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本文尝试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特点,将德育融入日常知识教学。利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进行学科知识与道德知识的教育,采用情感陶冶法和理想激励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利用行为训练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道德水平。学生的知识增长和道德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所以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否有长期效果还需要长期的实践验证。英语教师应该有这样的理念,能进行学科知识的教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也能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两者可以实现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74.

[3]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