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大洋之上锁定航母

2016-12-26施洋

领导文萃 2016年6期
关键词:反舰侦察机弹道导弹

施洋

在去年9月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上,中国军队展示的多款弹道导弹中,最让人们关注的便是中国首次展示的反航母弹道导弹。

东风-21D的正式曝光可以说是它名声在外数年后的“众望所归”,东风-26弹道导弹也具备反舰能力的消息则让世人惊讶。此前东风-26 一直被认为是用于对关岛发动常规导弹袭击的武器,外界虽然认同该弹可以发展反舰型的判断,但谁也没有想到这种改进型在2015年就已经正式装备。

将一个数吨重的弹头投掷出2000公里或者5000公里,对于早已攻克洲际导弹技术难关的中国毫无难度;让导弹依靠雷达搜索并命中目标,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使用的技术;用弹道导弹打航母则是苏联60年代的尝试……对于西方国家或者美国而言,中国制造一种反舰弹道导弹不是难事,难的是中国如何在浩瀚的大洋上精确定位一艘长度300米的航空母舰。

自航母诞生至今,出于释放战斗机的需要,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航速。二战及战后的航母航速大都在30节(时速55公里)左右。核动力出现后,这种航速更是可以几乎无止境地不断持续下去。这样一来,一艘航母一天一夜的机动范围是一个半径1300公里以上、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圆圈,想要在大半个中国那么大的地界上找一艘航母,确实不是什么容易的差事。

在技术较为简陋的冷战初期,苏联就想出了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派出一支小舰队时刻跟踪美国航母,并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刻向上级汇报敌舰位置,并以自杀式攻击打开敌方防御体系的缺口。这种方式不仅容易跟丢,而且耗费巨大,以中国海军的规模,目前要跟踪美国航母甚至要派出半数的主力舰艇,显然得不偿失。

相对“高效”的手段是使用远程侦察机。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和冷战中的苏联都使用这种方法来搜寻敌方航母。但这种做法的缺点也十分突出:旧式侦察机无法隐身,速度缓慢,很难在发现航母的同时不被发现。战争时期,这种侦察机的生存率同样也较为堪忧。

比较合理效率也高的方式就是建设海洋监视卫星网络。这种覆盖全球的系统主要用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设备来探测航母,也曾在冷战时期被苏联选作最关键的海上侦察系统。不过当时的雷达卫星必须布置在很低的轨道上,使得这些造价高昂的卫星最多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但只有4颗卫星值班的情况下发现航母的时间已经缩短到6小时——航母被发现后,最多跑上200海里就会被再一次定位。

在中国近年来发射的遥感卫星和实践系列卫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作为海洋监视卫星或可以作为海洋监视卫星使用,由于技术的升级换代,这些卫星的使用寿命远远超出了它们的苏联前辈,这使得中国可以调动的监视卫星数量大大增加。经过初步计算,中国未来完全就位的航母搜索卫星可以将海洋情报更新的速率减少到1个小时甚至40分钟以内。从距离上算,航母在两次更新中的机动距离只剩下了20~30海里——对于导弹弹头上搜索距离在50公里左右的雷达而言,这样的机动范围已经足够它锁定敌人的航母。

在卫星基本能够应对一切的情况下,如果能在导弹攻击集群前对敌舰队再次进行最后的侦察,那么不仅导弹的突防率和命中率能够大大提升,对攻击效果的确认也有不少增益。尽管直到目前,这样的侦察依然要靠传统的慢速侦察机,但专门用于执行这一任务的高速电子侦察机也已经在研制之中。这种飞机超过音速3倍甚至4~5倍的速度可以明显缩小传统对空武器的攻击距离,从而在穿过这些武器杀伤区的边缘、精确定位目标的同时让自己免于遭受打击。

卫星、雷达、侦察机,这些设备看起来都和反航母弹道导弹无关,但正是这些设备及早期预警系统的存在,才使得反航母弹道导弹和整套反介入武器系统得以顺利运行。这种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程度,无论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摘自《看世界》)

猜你喜欢

反舰侦察机弹道导弹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构建
航母克星
SR-71侦察机
SR-71黑鸟式侦察机
基于分解协调法的弹道导弹突防效能控制优化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战需求分析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 让美“担惊受怕”
EP-3A和EP-3E电子侦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