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战需求分析

2013-01-12刘春生冯世琪刘后刚陈晓萍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装甲车辆反舰反舰导弹

刘春生, 冯世琪, 刘后刚, 陈晓萍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战需求分析

刘春生, 冯世琪, 刘后刚, 陈晓萍

(中国兵器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50)

结合南海海域的态势, 针对岛屿及礁盘的防守, 提出了采用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为岛礁防御武器装备来进行两栖反舰反登陆作战, 对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作战需求做了初步分析, 并根据攻防双方的武器装备性能, 对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反舰作战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 岛屿及礁盘防御; 反舰反登陆作战

0 引言

南海海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的海洋国土, 南海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坚持对南海岛礁、海洋国土的实际控制和经济开发是捍卫我国领土领海主权的有效措施。

目前, 我国南海海域大量的岛屿、礁盘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不断蚕食侵占, 为了捍卫我国的领海主权, 需要在若干个南海的岛屿、礁盘上驻军。在南海的岛屿、礁盘上驻军既可以有效实际控制海洋国土、捍卫我国的领土领海主权, 还可以有效护渔以保护渔业生产。这些岛屿、礁盘大多数面积小、条件差、无停靠码头, 不能长期驻泊舰船。因自然条件限制, 只能驻守小规模的守岛部队, 且重型武器装备很难部署上去。这些岛屿、礁盘离大陆基地太远, 一旦入侵者发动两栖突袭, 由于海空军很难及时支援, 仅靠我守岛部队自己的装备和力量, 一般将很难守住。为此, 南海海域岛礁上的我守岛部队由于防御的需求, 需要配备新型两栖反登陆作战装备。

1 军事作战需求分析

设想将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作为南海岛礁守卫的移动性两栖反登陆作战装备配属我守岛部队。这样南海岛礁上我守岛部队就有了强大的可移动两栖装甲车辆火力, 可与来犯的敌中小规模舰船编队在海面上抗衡, 进行反登陆岛屿及海域两栖作战。在敌中小型舰船编队突然袭击我南海岛屿时, 我守岛部队采用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进行两栖反登陆作战对抗入侵之敌, 坚持到我海空军支援到达, 即达到了保卫海洋国土的目的。

如果我守岛部队仅为步兵, 反登陆抗突袭作战只能在岛屿上进行, 作战区域只有岛屿本身陆地, 入侵之敌将集中舰船编队火力攻击我岛礁上狭窄陆地上的守军。如果我守岛部队装备了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 以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泛水航行机动能力和火力打击(距离)能力, 反舰反登陆两栖作战区域将扩大成百上千倍, 反舰反登陆两栖作战火力与打击能力也将得到极大的增强, 这就是我守岛部队反登陆作战取得胜利的武器装备基础。

2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与舰船作战对抗的技术基础与依据

2.1 两栖平台技术基础

我军现有的两栖装甲车辆装有大功率发动机及高效推进装置, 具有强大的推进能力, 具备较高的航速, 具有良好的海上适航能力, 最适合在南海岛屿、礁盘浅海海域执行任务。两栖装甲车辆装有先进的侦查、通信设备, 具有良好的侦查及指控能力, 车辆平台的负荷可允许达到数吨, 体积尺寸也足够, 这样两栖装甲车辆可以配装各种火力装备、反舰装备组成系列车型, 组成与敌舰船编队作战对抗的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武器系统。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武器系统使我守岛部队具备反舰与反登陆作战能力。

2.2 武器装备技术基础

南海我守岛部队的反登陆抗突袭作战距离估计在20 km以内。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系列的武器装备按反敌中小规模舰船编队的突袭登陆作战配备, 按反舰、防空和打击有生力量综合考虑。我军现有的火力武器装备基本可满足在10 km以内的距离对舰船编队进行攻击的战术要求。我军现有两栖装甲车辆平台的负荷能力, 完全能够满足装备坦克炮、轻型反舰鱼雷、轻型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等高效反舰武器系统。例如:

1) 两栖装甲车辆装有105 mm坦克炮, 除采用标准弹种外, 还可以发射炮射导弹[1-2], 可对舰船等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2)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装备轻型反舰鱼雷。目前世界上轻型反舰鱼雷用于反潜和反舰, 发射方式有潜射、水面舰艇发射、直升机和飞机机载发射。如, 美国Mk46, Mk50, Mk54轻型鱼雷, 意大利A-244S轻型反潜鱼雷[3], 美国Mk50, Mk54轻型鱼雷重364 kg, 直径324 mm, 长2.794 m/2.71 m, 战斗部装药45 kg, 最大航速60/43 kn, 航程达13.8/15 km;

3)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搭载轻型反舰导弹。如搭载中国C701/C704型近程反舰导弹[4](射程25/38 km)。也可以采用反坦克导弹来进行反舰作战, 如搭载中国“红箭”9反坦克导弹[5](射程5 km)或“红箭”10(又称GT-6)反坦克导弹[6](射程2~8 km);

4)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搭载轻型防空导弹。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系列需要搭载防空导弹进行防空作战, 如采用国产“前卫”车载式防空导弹[7](最大射程8 000 m, 最大射高5000 m)。

2.3 防护与隐身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在海面上目标很小, 露出海面的高度不过1 m左右且随波起伏, 本身不在鱼叉、飞鱼等反舰导弹的攻击范围内。但为了防止被侦查和锁定, 仍需要对新型反舰两栖反舰装甲车辆采取隐身防护措施。

1) 采用低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section, RCS)外形设计及外形融合设计(外露设备与车体及炮塔合理融合)。

2) 采用隐身结构技术, 如: 整车降低红外辐射的结构、屏蔽及减噪结构、动力舱和排气管采取隔热和降低红外辐射的措施、排烟被冷却和稀释混合后排放、车身喷涂能够防光学、雷达、红外、毫米波侦察的多功能复合涂层、车辆采取水幕和水雾隐身的措施等。

3) 局部采用隐身伪装网。

4) 局部采用有隐身功能的披挂装甲。

2.4 可能的入侵之敌舰船性能

南海周边国家都不是海军强国, 基本上未装备驱逐舰等大型军舰。南海岛礁入侵之敌舰船编队可能由护卫舰、护卫艇、武装渔船等组成。

护卫舰是以水中武器、舰炮、导弹为主要武器的中轻型军舰。主要担负反潜、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和支援登陆作战等任务。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t, 航速30~35 kn, 续航力4000~7500 n mile。已成为吨位在600 t以上各类舰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舰艇。

从当今护卫舰的发展现状看, 小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在2 000 t以下)仍在各国海军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海军中起着骨干作用。大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2000~4000 t)主要在传统海军强国中发展、建造。许多现代化的大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都已超过4000 t, 武器装备强大, 一般配有对舰和防空导弹, 并搭载直升机。

典型护卫舰性能如俄产“猎豹”3.9级护卫舰[8]: 长102 m, 宽13.6 m, 吃水4.4 m, 满载排水量1 930 t, 航速26 kn, 航速10 kn时航程5 000 n mile, 编制110人。武器装备有2座4联装KH-35E反潜导弹系统, 1座双联装射程为15 km的SA-N-4防空导弹, 1座AK-176型76 mm舰炮, 2套533 mm双管鱼雷发射装置, 1套RBU-6000型12管火箭深弹发射器, 水雷48枚。舰艉甲板可起降卡-28或卡-31直升机。

护卫艇以中小口径舰炮或导弹为主要武器, 是用于近岸海区巡逻、护航的小型水面战斗艇只,亦称炮艇、导弹艇或巡逻艇。排水量数10 ~ 500 t, 航速10~45 kn, 续航力600~2 000 n mile。装备有37~76 mm单管或双管舰炮1~2座, 机枪数挺, 舰舰、舰空导弹多枚, 以及深水炸弹、鱼雷等武器。装有火控系统或综合武器控制系统, 还装有通信设备和导航雷达等。护卫艇体积小, 速度快, 机动灵活, 有较强的火力, 但续航力小, 适航性差, 防护力弱。

典型护卫艇性能如俄产“闪电”级导弹快艇[8]:满载排水量550 t, 最大航速38 kn。装备有“天王星”反舰导弹、12枚便携式“针”式防空导弹、1座76 mm AK-176舰炮等。

2.5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反舰作战能力分析

设想敌以2 000~4 000 t级护卫舰及舰船编队突袭我南海某个岛屿礁盘, 敌舰搭载有反舰导弹、中小口径舰炮、舰载直升机及小型舟艇。敌舰船编队还包括导弹护卫艇、武装渔船等。我守岛部队装备为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 随着冲突的发生,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战斗群以分散的对抗阵型迎战。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在海面上目标很小并随波起伏, 航行时炮塔顶部距水面在1 m左右, 目前反舰导弹基本用途并非是对付两栖装甲车辆, 而是对付尺寸目标更大的舰船。舰船很难采用反舰导弹对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锁定精确攻击。

在5~20 km的距离上, 敌舰船有效攻击两栖装甲车辆的武器只有大中口径舰炮和直升机机载反坦克导弹。例如AK-176舰炮[9]的射程为17 km, 射速120发/分。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最需要防备的是直升机机载的反坦克导弹及舰炮密集发射的弹药。对抗防御手段是采取隐身及干扰措施使敌武器不能瞄准锁定, 采用轻型防空导弹或高炮防空使入侵的敌机不能近距离低飞进行直接精确攻击, 使敌机的攻击失效。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战斗群(1个标准的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战斗群至少应包括反舰两栖鱼雷发射车1辆、反舰两栖导弹发射车1辆、两栖105 mm坦克炮车2辆、两栖防空导弹发射车1辆、两栖30炮车2辆等)应在敌舰船小口径火炮(如密集阵、AK-630火炮)的射程外用搭载的轻型反舰导弹、轻型反舰鱼雷及坦克炮等武器对敌舰展开多波次攻击, 现代反舰导弹均为多模复合制导, 轻型反舰鱼雷采用直航或线导、尾流、声响自导, 命中率均较高, 只要1发轻型反舰导弹、轻型反舰鱼雷或数发坦克炮弹即可击沉或重创敌护卫舰, 而两栖坦克炮车和两栖30炮车负责攻击敌舰船编队其余的护卫艇、武装渔船、小型舟艇和登陆兵力, 打击敌舰船编队, 使得敌舰船编队的两栖突袭失败。

与敌舰船编队相比, 我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战斗群的火力优势更强一些。首先, 我方装备有反舰精确打击武器如轻型反舰导弹和鱼雷, 而敌舰船的反舰导弹和鱼雷攻击两栖装甲车辆是不适用的, 并且我方轻型反舰导弹的射程大于敌舰船的中口径舰炮, 在中近距离, 我方反坦克导弹、坦克炮和30炮的火力也优于敌舰船的76 mm中口径舰炮。另外我两栖战斗群的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数量多、目标小而分散, 中弹的几率小, 反之敌舰船目标大, 中弹的几率也更大。

3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部署使用问题

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在南海岛屿、礁盘上驻守, 由于海洋性气候的原因, 装备可能锈蚀较陆地快。基于岛礁环境条件, 对车辆进行保养可能较困难, 守岛部队除了要注重平时保养和防腐外, 两栖装甲车辆只要定期后送维修保养或组织中继级巡回保养即可解决问题。可考虑在海南的港口基地或三沙市建两栖装甲车辆维修保养基地, 驻守南海岛屿、礁盘的两栖装甲车辆定期轮换回基地进行装备维修保养, 以保证装备的完好性和作战能力。

4 反舰作战的关键车型

反登陆作战与敌舰船编队对抗作战需采用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 除现有的两栖装甲车辆车型外, 其作战关键车型是反舰两栖鱼雷发射车型和反舰两栖导弹发射车型。反舰两栖导弹发射车有陆上反坦克和防空导弹发射车型可参考, 研发较容易。反舰两栖鱼雷发射车需要创新集成研发。鱼雷是高效的反舰武器, 专门攻击舰艇的水下部位[10], 1发鱼雷即可击沉或重创敌舰船。轻型鱼雷重量较轻, 可用潜艇、舰艇、直升机和飞机等多种平台发射。轻型鱼雷采用两栖装甲车辆作为发射平台也是可行的, 1954年11月4日我海军在浙东海面击沉台湾“太平”号护卫舰的鱼雷艇排水量仅有22t[11], 我国现有两栖装甲车辆底盘平台的体积重量和尺寸完全满足轻型反舰鱼雷装备和发射的要求。经过技术集成和对车辆及鱼雷系统进行匹配改进, 完全可以实现将轻型反舰鱼雷装上两栖装甲车辆。

5 结束语

我国南海海域岛礁守岛部队防御武器部署可选择的类型有: 海军驱逐舰及护卫舰、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陆军常规火力系统。陆军常规火力系统局限性较大, 首先是部署困难, 并且在两栖海域岛礁防御作战时不能转移阵地, 战损几率大。驱逐舰及护卫舰的自持周期一般为30~45天, 保卫岛礁群需数艘舰艇轮流执勤, 部署军舰保卫岛礁则耗费比较高, 军舰适合用于巡逻和即时支援。再看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 部署方便, 两栖性能好, 反舰反登陆作战能力强, 两栖作战生存几率大, 浅海环境适应性好, 几十平方米的岛礁即可停放。即或是浅海暗礁经过一般的土工作业修建停车场地也可以停放, 满足长期驻防岛礁有效实际控制海洋国土的要求, 耗费相对比较小, 所以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是最合适的岛礁防御武器装备。

在南海岛礁驻守配备新型反舰两栖装甲车辆的守岛部队是最合适的作战需求选项。

[1] 毛保全.坦克炮射导弹[J]. 兵器知识, 2006(2): 57-59.

[2] 李晓东, 编译. 俄罗斯专家眼中的中国轻型坦克[J]. 坦克装甲车辆, 2011(4A): 26-30.

[3] 陈光文. 捕声捉影——中国海军反潜战力的发展[J]. 舰载武器, 2010(12): 21-24.

[4] 石江月. 霍尔木兹海峡的战争风云[J]. 坦克装甲车辆, 2012(4A): 49-53.

[5] 熊文博. 摧甲的重拳——“红箭”9VS“陶”2B反坦克导弹[J]. 坦克装甲车辆, 2011(6A): 20-25.

[6] 杨新宇, 熊佳. 势不可挡的“红箭”——中国反坦克武器纵览[J]. 坦克装甲车辆, 2013(2): 17-21.

[7] 任宇. 红色天网编织者——中国便携式防空导弹全览[J].坦克装甲车辆, 2005(2): 23-26.

[8] 何萍. 越南海军[J]. 兵器知识, 2008(1): 33-36.

[9] 山水. 它帚自珍之菲、越、马、印护卫舰装备[J]. 兵器知识, 2008(1): 36-38.

[10] 高月. 防不胜防的暗箭——现代鱼雷的发展及应用[J]. 舰载武器, 2011(7): 78-81.

[11] 凌翔. 中国鱼雷艇的成长历程[J]. 知识就是力量, 1998 (5): 12-13.

Analysis of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for New Type Anti-shipAmphibious Armoured Vehicle

LIU Chun-sheng, FENG Shi-qi, LIU Hou-gang, CHEN Xiao-ping

(China Ordnance Chongqing TIEMA Industries Corporation, Chongqing 400050, China)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e suggest that the new type anti-ship amphibious armoured vehicles be employed for amphibious anti-ship and anti-landing combats in defense of islands and reefs, then analyze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for the anti-ship amphibious armoured vehicle. According to the weaponry performances on both attack and defense sides, we also analyze the anti-ship operational capability of the new type anti-ship amphibious armoured vehicle.

new type anti-ship amphibious armoured vehicle; island and reef defense; anti-ship and anti-landing combat

E923.16

A

1673-1948(2013)05-0397-04

2013-04-17;

2013-05-21.

刘春生(1953-), 男, 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坦克装甲车辆产品研发.

(责任编辑: 许 妍)

猜你喜欢

装甲车辆反舰反舰导弹
《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基于排队论的水下预置反舰导弹部署优化
舰载机反舰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试验指标构建
航母克星
水面舰艇齐射反舰导弹
基于SIMPACK装甲车辆铁路冲击仿真研究
电传动关键技术与概述
两栖装甲车辆初探
基于动态贝叶斯的反舰导弹弹型识别
中国反舰弹道导弹 让美“担惊受怕”